数据共享

搜索文档
苏州率先实现船民业务“就近办”
苏州日报· 2025-08-07 00:50
改革举措核心内容 - 江苏省交通厅发布12项改革举措 聚焦内河船舶营运、船员任职、过闸通行和执法检查等领域 着力解决船民多头跑、办事难、过闸慢等痛点问题 [1] - 改革以苏交速办品牌为牵引 通过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部门协同 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高频事项整合为"一件事"打包办 [1] - 苏州作为试点地区率先开展水上业务办理试点 推出就近办服务为船民提供便利 [1] 政务服务模式创新 - 苏州市交通局建立区县窗口受理、市局审核审批模式 通过数据共享和材料流转实现区县企业群众业务就近办理 [2] - 在干线航道基层执法站点和服务区增设苏交速办政务服务便民点 实现船民停船即可办理业务 [2] - 推行就近好办、异地可办和全城通办服务模式 帮船民跑完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2] 数字化应用推广 - 区县受理市局审批区县发证模式年内将覆盖全省 实现船舶登记、检验和船员证书等业务全城通办 [2] - 省内普通货物运输船舶营运证换发实行免申即享 系统自动比对信息后营运证直接换发至电子证照库 [2] - 船员任职资历证书电子化在苏州试点后向全省推广 四类船舶文书同步实现电子化且与纸质版具有同等效力 [2]
上海:鼓励及时将创新药械数据提供给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定价参考
北京商报· 2025-08-06 11:59
政策支持与数据共享机制 - 升级卫生健康数据共享功能 深化医疗医保和商保数据共享机制 完善数据共享维度 扩大数据共享范围 为商保产品设计精算定价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1] - 依托市大数据中心及经认证第三方机构建立医疗医保和商保数据合作共享机制 支持保险公司在安全可控环境下访问卫生健康历史数据 [1] - 收集分析理赔环节诊疗信息具体名目和医疗费用具体明细信息 为特定群体特定风险保险产品研发和风险防控提供支持 [1] 产业协同与创新支持 - 鼓励医疗机构药企及时将创新药械适配疾病及适应症范围临床试验数据提供给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定价参考 [1]
时报经济眼丨“数据孤岛”串联成链,支撑小微信贷精准直达
证券时报· 2025-08-06 00:14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与解决方案 - 小微企业普遍面临无抵押、难担保的融资困境 寿光市三洋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因海外客户回款不及时导致垫付资金压力大 前期仅有30%定金 半年周期内资金链紧张[3] - 外贸企业业务量大 垫付资金需求高 传统担保方式风险集中 企业不愿扩大担保圈[3] - 银行机构通过扩大数据范围进行风控 包括财务三张表、工资流水、公积金、税务、用电等数据[3] - 县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出"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协商解决-跟踪辅导"全流程服务模式 解决个性化融资难题[3] 数据驱动的融资模式创新 - 山东"联合会诊机制"集中多部门资源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寿光农商银行通过出口报关频次、收汇稳定性等维度评估 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关单实时核验 72小时内发放1500万元贷款[4] - 重庆"金渝网"金融综合服务网覆盖370万户市场主体 通过资金往来数据绘制43条产业链资金图谱 点状图显示产业链核心企业[6] - 数据标准化和高质量为深度挖掘打下基础 锚定反映企业实际经营的"黄金字段" 形成企业画像名片[6] - 重庆金融监管局运用金融数据刻画24万户制造业企业和370万户市场主体 实现产业链位置和资金往来双重维度描述[6] 数字普惠金融成效 - 重庆金融监管局推荐10.9万户高质量小微企业名单 其中9万户无存量贷款 6.7万户从未获得银行贷款[9] - 发掘1.69万户融资需求 完成1.08万户授信 授信金额达232.9亿元[9] - 浩森摩托从"信贷白户"到获得贷款 中国银行通过"信易贷·渝惠融"平台推送名单发现其融资需求[8] - 数字技术降低普惠金融成本 实现金融资源公平投放薄弱环节 传统普惠信贷需大量人力且不可持续[8] 数据共享与金融服务优化 - 共享数据打破政务壁垒 精准刻画小微企业画像 提高定价能力 降低融资成本 实现风险可控[1] - 金融监管部门迭代自有数据模型 深度挖掘资金账户往来数据 提升服务效率与精准度[1] - 寿光市三洋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通过数据支持恢复国际业务 计划拓展日本、加拿大市场 提升营业额[4] - 数据应用解决银行"有没有数据"问题 释放数据要素潜力 精准匹配金融资源与目标客户[5]
破数据墙 畅办事路
经济日报· 2025-08-02 21:50
公安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进展 - 平台建成身份认证、电子证照、办件寄递等7个共性基础功能 [1][2] - 跨网交互服务量超过16亿次 [1][2] - 铁路、民航、交管、移民等部门共同使用该平台 [1][2] 数据共享现存挑战 - 数据采集标准与格式不一致形成技术对接障碍 [1] -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责任边界不清晰导致主观顾虑 [1][2] - 部门间存在不愿共享、不敢共享的现状 [2] 数据共享推进策略 - 从群众反映最强烈、办事频率最高的事项入手实现立竿见影效果 [2] - 优先推进业务关联度高部门的协同(如铁路、民航、移民等) [2] - 通过统一数据采集存储传输技术标准解决语言不通问题 [2] - 建立统一数据共享平台作为跨部门交换枢纽 [2] 数据安全管控机制 - 采用加密、分类分级管理、动态权限设置技术手段 [2] - 实行全程留痕机制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或滥用 [2] - 需明确数据共享范围主体与流程的刚性制度约束 [2]
聚力“高效办成一件事”,曲阜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齐鲁晚报网· 2025-07-23 09:11
政务服务改革成效 - 曲阜市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 目前上线140余项高频主题服务 办事时限平均压缩81.32% 材料精简率达75% [1] - 医养结合机构备案登记实现高效办理 当场获取备案结果 医养中心可立即投入使用 体现改革成效 [1] 流程优化措施 - 设立"一件事"综合服务窗口 推行"综合受理 内部流转 分类审批 统一出件"模式 实现关联事项一窗受理 同步审核 结果互认 [3] - 医养结合机构开办案例中 14个事项并联办结 申请材料从47份压减至6份 审批时限由40余天缩减至10个工作日内 [3] 数字化建设成果 - 构建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归集107类高频电子证照 实现跨部门互信互认 提供在线预约 材料预审等便捷服务 [4] - 创新"云勘验"模式 通过远程视频技术进行联合核查 将现场勘验时间从数日压缩至平均30分钟 [4] 基层服务延伸 - 组建"曲小帮 帮帮团"服务团队 年均服务超万人次 满意度达99.9% 提供从材料填写到事项办结的全程帮代办服务 [6] - 全市12个镇街为民服务中心和457个村居便民服务站实现高频事项"就近办" 个体工商户登记等事项可在基层办理 [6]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产业数字金融提供的不止于“钱”
北京商报· 2025-07-21 13:08
产业数字金融的核心定位 - 产业数字金融是数字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延伸 其蓝海效应明显 通过供应链票据和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业务助力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及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优化 [1] - 该业态于2022年正式提出 是在产融结合、供应链金融和场景金融等探索基础上迭代形成的新业态 旨在以数字化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3] - 产业数字金融构建了新型银企关系 为科技、产业与金融融合及三者良性循环提供了条件 [4] 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差异 - 产业数字金融是供应链金融的升级版 依托整个产业链的整体价值形成数字担保 提供去中心化金融服务 打破对核心企业单一信用的依赖 [5] - 发展历程实现以点代链、由链到网、依网扩圈的转变 呈现去中心化信用、全流程覆盖、技术驱动效率革新和生态化协同等特点 [5] - 金融服务深度嵌入产业生态 从按单个法人企业办理模式转变为基于整体产业链风险评估 并覆盖产业链供应链上的枝端和末端企业 [4] 技术应用与数据基础 - 核心是数据 关键是技术 依托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 打破金融与产业之间的信息壁垒 实现资产与交易穿透式跟踪与评价 [4] - 数据共享采用创新模式 如苏州试点企业仅将数据目录上传平台而原始数据留存本地 既保护商业秘密又实现信用流转 [8] - 技术应用案例包括:AI模型实现风险核验和授信定价全流程自动化(欺诈风险控制在1%以下) 数字人民币预付卡监管平台利用智能合约解决资金安全隔离问题 跨境央行数字货币桥将跨境结算时间缩短至分钟级 [6] 实践成效与试点经验 - 全国6省7地的科创金融试验区成为产业数字金融试验田 涌现可复制创新模式 如济南泉融通平台通过政府高位协调汇聚多部门数据构建企业全息画像 累计服务企业融资超300亿元 [6] - 苏州企业征信公司开发涵盖17大类近200个指标的替代数据指标体系 提供资金流水分析和上下游交易对手结构分析等服务 [6] - 试验区经验表明需坚持问题导向 结合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 发挥政府在数据归集和标准制定中的作用 同时依靠市场主体创新服务模式 [7] 发展挑战与未来路径 - 面临协同转型、生态共建、技术应用和风控重构等多重挑战 如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成本较高 融资成本占融资额比例较高 部分企业因上下游数据断点导致贷款通过率降低 [7] - 未来发展需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禁止核心企业通过延长账期或变相收费抬高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7] - 需规范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发展 制定准入标准 避免平台建设一哄而上 同时强化风险防控 防范核心企业空转交易和多头授信等风险 [7]
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国民航局签订数据共享合作协议
快讯· 2025-07-18 11:35
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国民航局数据共享合作 - 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国民航局签署数据共享合作协议 标志着两部门在数据资源共享和信用监管协同领域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1] - 合作将为双方履职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推动跨部门协同监管与服务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1] - 市场监管总局将拓展企业信用信息应用领域 提升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大数据监测分析、信用风险分类等工作效能 [1] - 中国民航局将利用市场监管总局数据资源 开展通用航空及无人机企业资质核对、联合惩戒、信用评价等监管工作 [1] - 合作有助于推动民航行业健康安全发展 同时为市场监管现代化注入新动力 [1]
“破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
新华日报· 2025-07-11 21:34
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进展 - 长三角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7年来持续推进跨区域跨部门合作,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覆盖35.8万平方公里区域 [1] - 联合发布《电子证照共享应用规范》,实现170余项政务服务跨省"一网通办"、40类电子证照跨省互认、74个居民服务事项"一卡通用" [2] - 建立长三角标准一体化工作组,采用"310"字段编号规则,归集6.98亿条经营主体数据,数据更新周期缩短至每日 [2] 重点合作领域 - "破壁垒":深化公平竞争改革,加强反垄断执法协作,推进审查互查和宣传倡导 [2] - "立标准":围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提升技术标准,制定绿色低碳发展标准,实施国际化标准工程 [3] - "转数字":优化跨省监管数据库,深化数据共享应用,建设示范性数字化场景 [3] 制度创新与执法协同 - 推进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健全行政审批、日常监管等制度规范,消除区域壁垒 [4] - 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等协同执法,建设案件协作共享平台强化跨区域联动 [4] - "十四五"期间累计签署合作协议45项、发布政策文件18项、开展重大活动50余项 [6] 新签约项目与未来规划 - 集中签约6个新项目,包括平台经济创新发展、信用监管、数字化转型等合作协议 [5] - 平台经济协议引导流量向特色产业倾斜,推动监管数据共享并探索新规则 [5] - "十五五"规划重点打造规则、质量、执法、数据、开放五大共同体 [6] 消费市场与食品安全 - 2024年安排24项重点任务,包括培育放心消费单位、建立异地退换货机制等 [7] - 南京都市圈共推放心消费承诺,健全大型企业纠纷解决体系,建立异地退货制度 [8] - 加强跨区域食品安全监管,建立风险通报机制应对行业"潜规则" [7]
全球首个跨境数据空间标准IEEE P1988正式启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1 07:38
跨境数据空间国际标准启动 - 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联合国际数据空间协会(IDSA)、IEEE标准协会共同启动IEEE P1988跨境数据空间国际标准构建 [1] - 该标准旨在构建高效、安全、可扩展的数据流通共享环境,完善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并指导重点行业跨境数据流通 [1] - 标准聚焦跨组织、跨地域数据安全流通与可信交互,为全球数据基础设施发展树立方向 [2] 标准核心特点 - 以"互操作性、信任机制、规则内生、隐私保护、跨域协作"为核心,定义通用数据空间模型与接口协议 [3] - 技术架构融合IDSA数据空间架构、DSP连接协议、IPv6虚拟专网及隐私计算、区块链等保护能力 [3] - 支持分布式部署与灵活接入,形成安全可控的数据互联平台 [3] 行业应用试点 - 科研领域已建设"京粤港澳跨境科研科创数据空间",实现数据采集共享到跨域连接的完整链路 [4] - 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围绕碳排放数据、电池护照、供应链信息等跨境要素构建可信数据通道 [4] - 香港规划建设"国际跨境可信数据空间-香港站",打造规则开放、传输高效的数据流通关键节点 [4] 全球数据合作意义 - 打破跨境数据流通"无统一技术基准、无共识信任机制、无落地执行方案"的长期局面 [5] - 为全球数据要素市场制度化发展提供通用框架,推动数据流通从风险博弈转向信任驱动 [5] - 标准将成为全球数据互信体系建设的起点,促进开放、可信的数据未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