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津贴发放优化

搜索文档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这些地方已实现
财联社· 2025-09-01 06:34
国家医保局生育津贴发放政策进展 - 国家医保局积极推进各地优化生育津贴发放流程,持续调度推进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以提升群众获得感与满意度[1] - 自6月以来,河北、浙江、吉林、云南、河南等省相继在全省全面推开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1] - 四川省已于近日正式发文,自9月1日起在全省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达个人[1] 全国生育津贴发放覆盖情况 - 目前全国有20个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1] - 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的统筹区占比近8成[1] - 覆盖省份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 各省市具体实施情况 - 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中,沈阳、葫芦岛、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铁岭、朝阳等10个城市已实现发放至个人,大连、阜新、辽阳、盘锦等4个城市未完全覆盖[3] - 吉林省所有9个地级市及梅河口、长白山管委会全部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3] - 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中,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鹤岗、绥化、大兴安岭、森工、哈铁、省本级、齐齐哈尔、鸡西、七台河、黑河、农垦等15个地区已实现发放至个人[3] - 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全部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4] - 上海市全市已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6] - 江苏省13个地级市全部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6] - 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中,杭州、宁波、舟山、嘉兴、省本级、湖州、台州、温州、丽水等9个城市已实现发放至个人,绍兴、衢州、金华等3个城市未完全覆盖[5] - 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中,亳州、池州、滁州、铜陵等4个城市已实现发放至个人,合肥、淮北、蚌埠、阜阳、马鞍山、芜湖、宿州、淮南、六安、宣城、安庆、黄山、省本级等13个地区未完全覆盖[5] - 福建省9个地级市全部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5] - 江西省11个地级市全部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8] - 山东省17个地级市全部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7] - 河南省18个地级市全部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7] - 湖北省13个地级市全部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9][11] - 湖南省14个地级市中,长沙、株洲、湘潭、邵阳、岳阳、常德、郴州、湘西自治州、省本级、衡阳等10个城市已实现发放至个人,张家界、益阳、永州、娄底、怀化等5个城市未完全覆盖[11] - 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潮州、揭阳、云浮、区本级等21个地区已实现发放至个人,清远部分覆盖[11] - 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中,南宁、柳州、桂林、北海、梧州、玉林、钦州、来宾、防城港、百色、贺州、崇左、河池等13个城市已实现发放至个人,贵港未完全覆盖[11][12] - 海南省全省已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13] - 重庆市全市已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13] - 四川省21个地级市全部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13] - 贵州省9个地级市中,黔西南、遵义、黔东南、贵阳、安顺、六盘水等6个城市已实现发放至个人,省本级、毕节、黔南、铜仁等4个地区未完全覆盖[13] - 云南省16个地级市全部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13] - 西藏自治区全区已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13] - 陕西省10个地级市中,杨凌示范区、榆林、西安、宝鸡、汉中、安康、延安、铜川等8个城市已实现发放至个人,韩城、渭南、咸阳等3个城市未完全覆盖[13][14] - 甘肃省14个地级市全部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14] - 青海省8个地级市全部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14] - 宁夏回族自治区5个地级市全部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14]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地级市全部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14][15]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个师全部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18]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这些地方已实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05:04
生育保险政策更新 -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文件支持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参保人[1] - 国家医保局推动优化生育津贴发放流程 全国13个省份已实现直接发放至个人[2] - 云南省将于7月底前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达个人 全国近六成统筹区完成流程改造[2] 政策覆盖区域 - 已实现生育津贴直发的省份包括山西 内蒙古 黑龙江 上海 福建 山东 湖北 海南 重庆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