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

搜索文档
宏观专题分析报告:人口灰犀牛:现状、影响和应对
国金证券· 2025-08-25 05:57
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 - 2024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0.2%,已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2] - 发达经济体老龄化严重,日本、德国、法国2024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为29.8%、23.2%、22.2%[15] - 全球总和生育率从1960年代5.32人降至2024年2.25人,逼近2.1人的世代更替水平[16] 中国人口挑战 - 中国2024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15.6%,接近日本1997年水平,但人均GDP仅为日本当时三分之一[3] - 中国总和生育率2023年降至1.0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仅略高于韩国[3] - 预计2032年中国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2035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2.8%[3][25] 人口转折点影响 - 中国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达峰(74.5%),2021年总人口达峰(14.13亿),已跨过两个人口转折点[54] - 日本1995年劳动年龄人口达峰后至2024年减少17%,潜在增长率降至0.61%[36] - 日本1993-2024年间69%季度出现负产出缺口,反映总需求不足[4][68] 经济影响机制 - 老龄化导致储蓄率下降,中国国民总储蓄率与65岁以上人口占比呈负相关[62][67] - 日本1994-2005年服务消费占比提高3.8个百分点,老龄化推升服务需求[4] - 日本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从1990年69.4%升至2024年236.7%,与老龄化正相关[47][52] 通胀影响变化 - 老龄化通胀效应因全球劳动力供给增加被掩盖,但2023年后美欧日通胀持续高于2%目标[75][78] - 中国老龄化对通胀短期抑制,长期可能推动上行[5][80] 应对策略 - 日本2000-2024年劳动生产率年均增1.3%,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规避本土劳动力约束[81][82] - 中国2023年工业机器人安装量27.6万台占全球51%,医疗机器人安装量同比增36%[88][94] - 中国当前劳动参与率较日本低6-8个百分点,延迟退休政策有助于缓解劳动力收缩[95][97]
主题研究|育儿补贴对少子化及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日本的历史经验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08-14 10:54
中国育儿补贴政策分析 - 中国近期落地的育儿补贴政策无收入限制,覆盖范围较日本1992年仅覆盖14%低收入家庭更广 [2][9] - 中国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占家庭年可支配收入4.4%,高于日本1992年4.1%的占比 [2][10] - 2025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育儿补贴支出约100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0.34% [6] 中日政策比较 - 日本育儿补贴政策呈现明显扩大趋势:从1986年仅覆盖二胎家庭发展到2024年无收入限制的全覆盖 [7][8] - 日本1992年初次覆盖一胎时设定家庭年收入门槛358.9万日元,相当于当年14%有孩家庭可享受 [9][10] - 中国政策设计降低操作成本,便于全国快速推广,但可能不够精准 [10] 少子化现状与影响 - 中国2022年出生人口跌破1000万,总和生育率低于日本2020年水平 [11] - 日本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2015年后已婚生育率成为拖累总和生育率主因 [15][22] - 有孩家庭消费显著高于无孩家庭:一孩家庭月消费高出3万日元,四孩家庭高出6.2万日元 [32][33] 日本政策演变 - 日本政策经历三阶段:1990年代聚焦育儿支持、2000年代加入工作平衡、2010年代扩展至婚恋和地方振兴 [40][41] - 2017年实施幼儿教育免费化,2023年推出"前所未有的少子化对策"扩大补贴范围 [39][41] - 政策工具从单一保育服务扩展到婚恋支持、经济压力缓解等多维度 [38][40] 区域差异与产业影响 - 东京都低生育率主因结婚率低(3.9‰),北部地区则因已婚生育率低下 [24][25] - 日本童装市场规模2015年达峰后持续下滑,2023年较2019年下降明显 [35][36] - 教育服务行业企业数量2016年较2009年减少8.3%,行业集中度提升 [35][37]
人口16连降,日本绷不住了
虎嗅APP· 2025-08-14 00:18
人口趋势 - 日本人口连续16年下降,2025年总人口为1.2065亿,较上年减少90.8万,创历史最大降幅[4][6] - 自2008年以来累计减少近700万人,相当于两个大阪市人口规模[6] - 2024年出生人数68.6万创历史新低,死亡人数近160万创历史新高[8] - 人口中位数年龄达49.4岁,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9.6%,为全球最老龄化国家[12][13] 区域分化 - 2024年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仅东京都人口增长,其余46个地区均下滑[15] - 东京都人口突破1400万,都市圈超3000万,而鸟取县人口仅剩52万[15] - 年均关闭400多所中小学校,超半数私立大学招生未满员[16][17] 生育政策 - 2024年总和生育率1.15创1947年以来新低,远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20][22] - 过去20年累计投入66万亿日元(约3.2万亿人民币)刺激生育[6] - 构建0-18岁全方位补贴体系,平均每个孩子补贴352万日元(约16.4万人民币)[26] - 三孩家庭可享国立大学学费全免,基础教育阶段学费全免[27][28] 国际比较 - 欧盟2024年人口4.504亿创历史新高,净增107万,主要依赖230万移民净流入[33][39] - 日本2024年外国居民数大增35万至377万,创11年最大增幅[44] - 东亚国家普遍面临文化认同障碍,移民政策相对保守[40][45]
人口16连降,日本绷不住了
虎嗅· 2025-08-13 06:33
人口下降趋势 - 截至2025年1月1日日本国民人口为1.2065亿 较上年减少90.8万 创有统计以来最大降幅[1] - 自2008年以来日本本土人口连续16年下降 累计减少近700万人[3] - 2024年日本出生人数68.6万创历史新低 死亡人数近160万人创历史新高[6] 人口结构特征 - 日本中位数年龄达49.4岁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约29.6%[11] - 日本为全球人口年龄中位数最高国家 德国45.3岁居第二 中国39.6岁居第五[13] - 全国47个都道府县中仅东京都人口增长 其他地区均下滑 东京都市圈人口超3000万[14][15] 政策干预措施 - 过去20年累计投入66万亿日元(约3.2万亿元)用于生育支持[4] - 构建0~18岁全方位补贴体系 平均补贴总额352万日元(约16.4万元)[31] - 2024年4月出台新政 三孩子女享受国立大学学费全免[32] 补贴政策细节 - 一次性生育补助金50万日元(约2.5万元) 部分地区追加补贴如东京港区加18万日元[34] - 育儿津贴分阶段发放:0~3岁每月1.5万日元 3岁至小学毕业一/二胎1万日元三胎起1.5万日元 初中至18岁每月1万日元[34] - 第三胎全国统一每月补贴3万日元 幼儿园至高中教育学费全免[34] 国际比较视角 - 2024年日本总和生育率1.15 创1947年以来新低 远低于2.1的正常世代更替水平[21][23] - 韩国生育率跌至0.75 日本在东亚地区排名倒数第三[20][24] - 欧盟2024年人口达4.504亿 净流入移民230多万填补自然人口下降损失[37][42] 社会影响表现 - 因人口减少年均关闭400多所中小学校 超半数私立大学招生未满员[17] - 鸟取县人口仅剩52万 跌破百万大关面临"消失"危机[16] - 在日居住外国人大增35万 总数达377万人创11年来最大增幅[48]
幼儿园招生,进入白热化
创业邦· 2025-08-11 10:19
行业供需格局逆转 - 幼儿园行业从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 民办幼儿园在园人数曾超过公办成为学前教育主体 每年以不小幅度增长[11][12] 但2021年起在园人数逐年递减 小班学生数量相比高峰时期缩水75%[20][26] - 公办幼儿园快速扩张 二胎政策后以肉眼可见速度兴建 某片区公办园从零增至5家[16] 新开公办园规模达18个班[27] 直接冲击民办园生源 - 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涌入曾导致"孩子比学校多" 摇号中签比率奇低 招生未开启就满额[11] 但当前家长货比四五家 要求抠到像素级[18] 政策调控与监管收紧 - "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办成公办园或普惠园"政策直接限制营利性幼儿园发展 导致民办新园办学资质被取消[15] - 国家提出"两个比例"目标:公办园占比提高至50% 普惠性民办园占30% 限制过度逐利[15] - "严防幼儿园小学化"禁令使民办园精英幼教变成"超前教育" 与公办园教学差距缩小[16] 民办幼儿园经营困境 - 招生工作从无需操心变为核心压力 招生时间提前半年[7] 需通过摆摊活动、账号矩阵、免费体验课等方式揽客[18][27] - 降价成为普遍竞争手段 学费降两三万还免一年餐费 报名送花生油、大米甚至免一学期托管费[18] - 刚性支出持续高企 月支出达数十万 包括房屋长租成本、员工社保、水电杂费和招生宣传费用[20] 幼儿园关闭潮持续蔓延 - 2023年6-8月全国多地出现幼儿园关停潮 湖北武汉江夏区关闭36所 上海徐汇区关闭6所 江西吉安遂川县关闭17所等[8] - 私立幼儿园为关停重灾区 曾经历开一家火一家、热钱扎堆的黄金年代[8] - 民办普惠园生源从500人直降至300多人 尽管通过提升服务一度回升至400人 但仍难逃闭园命运[14][27] 家长行为与教师处境变化 - 家长从积极争取入园名额(发律师函控告幼儿园剥夺入学权益)转变为拖欠学费、鼓动集体欠费[11][24] - 教师工作重心从教学转向招生 教案变成招生文案 朋友圈成为招生广告位[18] - 教师面临巨大压力 需24小时开机应对投诉 被要求摆摊招生、购买体验课刷好评 甚至因琐事扣薪[26] 高端幼儿园市场变迁 - 高端幼儿园学费从8-9万涨至10万 一线城市顶级园年费超20万[12] - 2017年红黄蓝幼儿园暴雷事件使高端幼儿园口碑大打折扣[14] - 高端幼儿园转向托育领域打政策擦边球 开办高端托育园以维持运营[15]
幼儿园招生,进入白热化
虎嗅APP· 2025-08-09 13:38
行业现状 - 国内幼儿园"关门潮"愈演愈烈,7月内全国多地关停幼儿园数量达120所以上,私立园为关停重灾区 [9] - 幼儿园招生竞争白热化,部分机构提前半年启动招生,但仍面临生源流失,教师被迫转型为招生专员 [7][8][23] - 公办园快速扩张挤压民办园生存空间,某片区5年内新增5所公办园,导致民办普惠园生源从500人骤降至300人 [22][36] 历史发展 - 2010-2018年为行业黄金期,高端民办园年学费从8万飙升至20万,超985大学MBA费用,家长需提前1年半排队并支付数万占位费 [12][13] - 民办幼儿园在园人数曾以每年10%以上增速增长,2016年占比达56%成为学前教育主体 [14] - 85后90后父母推动教育消费升级,催生双语教学、个性化培养等高端需求,带动行业投资热潮 [13] 政策影响 - "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转为公办或普惠园"政策导致民办园新建项目夭折,某园长2000万投资分校因资质取消无法落地 [19][20] - "公办园占比50%+普惠园30%"政策目标直接冲击营利性民办园,部分机构转向0-3岁托育业务规避限制 [21] - "严禁幼儿园小学化"政策消除民办园教学差异化优势,使其与公办园站在同一起跑线 [22] 经营挑战 - 成本刚性上升与收入下滑形成剪刀差:房租为高峰期长租合约,但生源缩水75%导致某园月均刚性支出数十万无法覆盖 [25][35] - 招生手段内卷至剧场级营销,某园为吸引家长组织儿童表演《哈姆雷特》并配备专业摄制团队,单场成本超5万 [25] - 价格战加剧,部分幼儿园降价2-3万并免餐费,或赠送粮油等实物补贴,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下滑 [25] 供需关系逆转 - 家长议价权显著增强,从"怕报不上名"转变为货比5家,甚至出现拖欠学费并鼓动集体违约的极端案例 [25][31] - 教师沦为服务方,需对家长进行"三审三校"式照片审核,任何失误可能引发社交媒体曝光威胁 [33] - 生源稀缺催生畸形考核:教师填错身份证号扣50元,未穿规定裤子罚款等变相裁员手段频现 [34] 人力资源困境 - 公办园招聘门槛(本科+35岁以下+党员)使80%经验丰富的老幼师无法转型,行业出现人才断层 [37] - 教师离职率攀升,某园因学费追讨纠纷一学期流失3名教师,剩余人员需承担翻倍招生指标 [31][34] - 优质教师资源向公办园集中,民办园陷入"生源流失-降薪裁员-服务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36][37]
幼儿园招生,进入白热化
36氪· 2025-08-09 06:02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政府近期出台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每年3600元"国补"和大班儿童免保教费政策,旨在刺激生育[1] - 国家提出"两个比例"目标:公办园占比提高至50%,普惠性民办园占30%,限制过度逐利[13] - "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办成公办园或普惠园"政策导致部分民办园办学资质被取消[12] - "严防幼儿园小学化"禁令使民办与公办园教学差距缩小[14] 幼儿园行业现状 - 国内幼儿园"关门潮"持续加剧,7-8月多地出现集中关停现象,其中湖北武汉江夏区关停36所,江西吉安遂川县关停17所,湖南邵阳大祥区关停12所[4] - 民办幼儿园为关停重灾区,曾经历开一家火一家、热钱扎堆的黄金年代[4] - 公办幼儿园数量快速增加,某片区二胎放开后新建5所公办园[13] - 在园人数自2021年起逐年递减,少子化影响显现[17] 市场竞争与招生策略 - 招生竞争白热化,部分幼儿园提前半年启动招生,采用免费手工课、摆摊等方式吸引家长[3] - 高端民办园曾出现"入学热",需提前一年半排队并支付数万元占位费,面试淘汰率达25%[7] - 当前家长选择倾向变化:从"怕报不上"转为货比四五家,对细节要求严苛[16] - 部分幼儿园采取降价策略,降幅达2-3万并免餐费,或赠送生活用品[16] 企业经营与成本压力 - 高端民办园学费从2014年8-9万涨至10万,一线城市顶级园年费超20万[9] - 某民办园每月刚性支出达数十万,包括长租场地、员工社保和招生宣传[16] - 生源萎缩严重,某园小班人数较峰值减少75%,中班27名学生中有10名转学[24][25] 教师与家长关系变化 - 教师工作重心从教学转向招生,需完成每日加8个家长联系方式等硬性指标[3] - 家长话语权增强,教师需"三审三校"照片避免投诉,面临被网络曝光威胁[19][23] - 部分家长拖欠学费并鼓动其他家长拒交,导致教师被迫花一年时间催缴[19] 历史发展对比 - 2010年代初期民办园供不应求,摇号中签率低,园长收"关系条子"厚如字典[7] - 85后/90后父母推动高端幼教需求,国际化课程、双语教学受追捧[8] - 民办园曾占学前教育主体地位,在园人数持续增长[9]
“生育国补”,救不了天价私立幼儿园
虎嗅· 2025-08-09 03:58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政府近期出台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每年3600元"国补"及大班儿童免保教费政策以刺激生育[2] - "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办成公办园或普惠园"政策导致民办营利性幼儿园办学资质被取消[27] - 国家提出"两个比例"目标:公办园占比提高至50%,普惠性民办园占30%,限制过度逐利[28] - "严防幼儿园小学化"禁令使民办与公办幼儿园教学差距缩小[33] 行业供需变化 - 城镇化初期出现"孩子比学校多"矛盾,优质民办幼儿园需提前一年半排队且面试淘汰率25%[12][14] - 2014-2016年高端民办园学费从8万-9万涨至10万,一线城市顶级园年费超20万[17] - 2021年起"少子化"导致在园人数逐年递减,某园小班人数较峰值缩水75%[42][52] - 公办园快速扩张,某片区5年内新建5所公办园,民办普惠园生源从500人降至300人[31][23] 行业竞争格局 - 民办幼儿园曾占学前教育主体地位,在园人数持续增长[19] - 公办园凭借操场大、设施新、学费低优势抢夺生源,民办园被迫降价2万-3万并赠送餐费[32][39] - 招生竞争白热化:民办园提前半年启动招生,采用免费手工课、88元体验班等营销手段[7][56] - 部分幼儿园为招生投入"声光电"舞台表演、多机位拍摄等高端营销[37][38] 企业经营压力 - 民办园刚性成本高企:长租物业、员工社保、水电杂费每月支出达数十万[41] - 生源流失加剧:某中班27名学生中10名转学至公办园,小班招生持续未满[53] - 家长议价能力提升:拖欠学费、集体"造反"现象频发,园方被迫妥协[45][46] - 私立园成关停重灾区,7-8月全国多地累计关停超120所(湖北36所、湖南12所等)[9] 从业人员现状 - 幼师工作重心从教学转向招生,被迫承担摆摊、刷好评、摄影等非教学任务[35][51] - 家长投诉压力大:照片分发需"三审三校",幼师面临小某书曝光威胁[48][50] - 公办园招聘门槛将老幼师拒之门外(要求全日制本科、35岁以下、党员优先)[58] - 行业裁员加剧:同事因招生压力崩溃离职,幼师强忍眼泪失业[44][57]
一分钟了解日本|日本应对少子化的政策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08-08 09:17
日本少子化政策背景 - 日本结婚率和生育率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断崖式下跌 终身不婚率在90年代快速攀升 [3] - 1994年"天使计划"出台 标志着日本政府开始系统性应对人口问题 [3] 生育支持政策 - 提供0岁起可托管的保育园服务 弥补日本缺乏保姆资源和祖辈协助育儿的传统 [4] - 实施1年育儿假制度 孩子1岁前男女职工均可申请 [4] 数据来源 - 政策效果数据引用自日本致策研究·研修机构2023年统计 [4] - 研究基础为野村东方国际证券2024年11月7日发布的专题报告 [7] 关联研究 - 该机构同期发布过日本饮料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8]
日本人口降幅创纪录新高!总人口即将跌破1.2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08:07
0:00 据新华社报道,日本总务省6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1日,不计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 日本人口已连续16年减少,总数约1.2065亿,较上年减少约90.8万,减少幅度创下1968年有统计数据以 来新高。 日本总务省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1日,在日本居住的外籍人口约有367.7万,创2013年有统计数 据以来新高,较去年增加约35.4万。 数据显示,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1日间,日本出生人数创历史新低而死亡人数创下新高。从行政 区划看,只有东京都人口有所增加,增幅也仅为0.13%。从年龄段看,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 29.58%,15岁至64岁人口占比59.04%,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加。 日本共同社分析认为,当前日本人口形势反映出严重的少子化趋势。预计到2026年,日本人口可能会跌 破1.2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