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空探索
icon
搜索文档
美媒:“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溅落印度洋,SpaceX员工欢呼“迭代”成功
环球网· 2025-08-27 01:29
发射任务概况 - 公司于美国中部时间26日18时30分成功实施第十次星舰试飞 火箭从得克萨斯州发射升空并最终溅落印度洋 [1] - 此次任务为里程碑事件 公司员工对迭代成功表示热烈欢呼 [1] 技术测试目标 - 任务重点包括飞船部署模拟卫星以及在太空中进行发动机重新点火测试 [3] - 火箭助推器按计划落入墨西哥湾区域且不返回发射场 [3] 发射过程波折 - 此次试飞前公司连续两次取消发射计划 原定8月24日发射因液氧泄漏的地面系统故障在发射窗口前十多分钟取消 [3] - 后续25日傍晚尝试时因天气原因在倒计时40秒时暂停 随即宣布取消当日试飞 [3]
这次没有空中爆炸!1个小时飞越半个地球,马斯克星舰终于成功了,现场欢呼声、鼓掌声响成一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1:14
发射任务概述 -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于美国中部时间26日18时30分(北京时间27日7时30分)从得克萨斯州发射升空 实施第十次试飞[2] - 任务重点目标包括让飞船部署模拟卫星 在太空中进行发动机重新点火测试[2] - 火箭助推器按计划落入墨西哥湾区域 不返回发射场[4] 试飞过程与结果 - 本次试飞中 "星舰"1个小时飞越半个地球 最后成功溅落到印度洋[4] - 发射现场出现欢呼声和鼓掌声 表明任务取得重要进展[4] - 直播画面显示多个时间节点数据:T+01:02:24时显示31.6和3207 T+01:04:56时显示83和523[5] 技术规格与设计特点 - "星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级是长约70米的"超级重型"助推器 第二级是"星舰"飞船 两级均可重复使用[9] - 公司已成功测试"筷子夹火箭"回收方式 这种方式在太空行业史无前例[9] 战略意义与应用前景 - "星舰"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 月球乃至火星 于2023年4月首次试飞[9] - 公司创始人称"星舰"将于2026年年底搭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登陆火星[9] - 载人火星任务最早可能于2029年实施 不过2031年的可能性更大[9] - 随着美国宇航局计划最早在2027年中旬将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 "星舰"被视为至关重要[9] 历史试飞记录 - 第十次试飞是在公司成败攸关的时刻进行的[9] - 回顾今年前三次试飞 "星舰"均以飞船解体或助推器爆炸告终[9] - 第七次和第八次试飞中 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均成功实现发射塔"筷子夹火箭"回收 但第二级飞船在上升期间快速解体[9] - 5月进行的第九次试飞中 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发生爆炸 火箭第二级飞船失控[10] 发射准备与调整 - 原计划于北京时间8月25日7:30左右进行第十次试飞 测试任务包括第一级助推器脱落并受控溅落 第二级飞船进入太空 飞船重新点燃发动机并部署所携带模拟卫星[7] - 24日晚试飞前最后一刻 公司确认取消发射 称由于"地面系统问题"表明发射台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存在问题[7] - 公司未对地面系统问题作具体说明[7]
这次没有空中爆炸!1个小时飞越半个地球 马斯克星舰终于成功了 现场欢呼声、鼓掌声响成一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1:13
发射任务执行情况 - 星舰第十次试飞于美国中部时间26日18时30分从得克萨斯州发射升空 成功完成1小时飞越半个地球并溅落印度洋 [2][4] - 任务重点包括飞船部署模拟卫星及在太空中进行发动机重新点火测试 [2] - 火箭助推器按计划落入墨西哥湾区域不返回发射场 [4] 技术规格与设计特点 - 星舰由长约70米的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和第二级飞船组成 两级均可重复使用 [9] - 公司已成功测试史无前例的"筷子夹火箭"回收方式 [9] 历史试飞记录 - 今年前三次试飞均以失败告终:第七次和第八次试飞中第二级飞船在上升期间快速解体 第九次试飞第一级助推器爆炸且第二级飞船失控 [9][10] - 本次第十次试飞成功实现预定溅落目标 [4] 战略意义与应用前景 - 星舰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乃至火星 2023年4月首次试飞 [9] - 计划2026年年底搭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登陆火星 载人火星任务最早可能2029年实施 [9] - 被美国宇航局视为2027年中旬再次送宇航员上月球的关键运载工具 [9] 发射计划调整 - 原定北京时间8月25日7:30进行的试飞因地面系统问题在最后一刻取消 公司未具体说明基础设施问题细节 [7]
【硅谷精神之父凯文·凯利重磅预言】未来25年最重要的11个趋势!
老徐抓AI趋势· 2025-08-26 01:05
凯文·凯利的未来趋势预测 - 镜像世界作为下一代互联网 实现现实与虚拟无缝融合 智能眼镜普及率将超过智能手机 [10] - 数字孪生技术已在工业界应用 手机AR导航和电商虚拟试妆成为雏形 [10] - 商业逻辑将重构 生态构建者可能成为下一代科技巨头 [11] 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 异人AI将取代AGI成为主流 专才AI分别在数学 药物研发和写作等领域发展 [12] - AI私人助理将普及 处理购物 学习和决策等任务 推动AI注意力经济形成 [13][15] - 中国在AI驱动信息化国家中具优势 因14亿人口数据量 数字化习惯和全球50%AI研究员储备 [16] 行业变革与组织影响 - AI使企业结构扁平化 中层管理岗位面临替代风险 [17] - 教育体系需转向培养好奇心与批判性思维 而非技能灌输 [18][19] - 医疗领域AI加速药物研发 但临床实验流程仍是瓶颈 基因编辑将普及并逐步降低成本 [21] 科技应用与商业化 - 未来十年将新增2亿台特种机器人进入工厂 人形机器人普及需十年以上 [22] - 自动驾驶发展速度存疑 但车内"第三空间"概念确定 [24] - 太空旅游 制造和卫星互联网将在几十年内爆发 [25]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进展超预期 25年内将普及 [26] 发展理念与投资视角 - 科技发展遵循从富人试点到大众普及的规律 如智能手机价格从万元级降至普及 [21] - 差异化能力比标准化优秀更重要 小众市场存在机遇 [19] - 长期主义乐观态度驱动创新行动 适应周期比预期更长 [29][31]
地面系统故障 美“星舰”第十次试飞叫停
南方都市报· 2025-08-25 23:10
发射计划与任务目标 - 原定24日进行的第十次试飞因地面系统故障取消 未公布新发射日期[2] - 试飞目标包括超级重型助推器受控溅落海域 第二级飞船进入太空并部署模拟卫星[3][4] - 本次试飞不再采用机械臂空中捕获助推器的回收方式 与今年1月和3月试飞操作不同[4] 火箭技术规格与设计 - 火箭总长度约120米 直径约9米 由超级重型助推器和星舰飞船两级构成 均可重复使用[4] - 设计目标为运送人员和货物至地球轨道、月球及火星[4] - 今年已进行三次试飞 均以飞船解体或助推器爆炸告终 未完成任何预定任务[2][4] 行业专家评价与争议 - 分析师指出试飞成功次数少于失败 未能证明火箭可靠性 本次试飞压力极大[5] - 评论员认为因缺乏重型载荷测试 设计存在本质缺陷 为减重导致结构强度不足引发多次失败[5] - 航天工程教授表示难以预测最终结果 可能彻底革新宇宙探索也可能完全不可行[5] - 前航天局官员认为尽管波折较多 但公司属于认真积极的企业 仍对其保持信心[5]
连续三次失败,“星舰”仓促推进第十次试飞受质疑
齐鲁晚报· 2025-08-25 06:18
发射任务取消 - 公司取消原计划24日进行的星舰第十次试飞任务 原因是地面系统出现问题[1] 试飞任务目标与历史表现 - 本次试飞原计划完成超级重型助推器脱落并受控溅落 第二级飞船进入太空 重新点燃发动机并部署8颗模拟卫星[3] - 今年已实施三次试飞均未完成任务目标 其中1月和3月试飞成功实现发射塔机械臂捕获回收助推器[3] - 本次发射不会尝试发射塔回收 改为对第一级助推器进行测试以收集性能数据[5] 技术问题与事故记录 - 星舰V2版本测试事故接连不断:第七次试射飞船再入大气层失控自毁 第八次试飞船体空中解体 第九次发射失败[4] - 6月准备第十次试飞时发生重大异常 静态点火测试爆炸导致发射塔附近基础设施受损[6] - 公司对燃料扩散器组件进行调整 调查报告显示该组件故障导致鼻锥压力积聚过高造成此前发射失败[7] 外部反应与监管环境 - 多次试飞失败引发业内对火箭可靠性质疑 影响2027年重返月球任务和火星探索计划可行性[3][4] - 残骸坠落巴哈马群岛海岸引发墨西哥政府法律诉讼威胁[6][7] - 美国联邦航空局批准年发射次数从5次增至25次 政府出台行政令减少私营火箭运营监管障碍[7] 项目战略意义 - 星舰承载美国深空探测计划核心希望 包括2026年无人火星探测和2027年载人登月任务[8] - 项目进度已明显落后于原定计划时间表[8]
因地面系统问题,“星舰”取消24日的第十次试飞
央视新闻· 2025-08-25 01:09
当地时间24日傍晚,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宣布取消原计划当日进行的"星舰"第十次试飞任务,原因是地面系统(指发射台及 其周边支持起飞的基础设施)出现问题。 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网站消息,"星舰"原拟于美国中部时间24日18时30分(北京时间25日7时30分)迎来试飞窗口期。届时,携带有8颗模 拟卫星的"星舰"计划从得克萨斯州南部发射升空,若顺利预计将完成下列目标:提供初始动力的"超级重型"助推器脱落并受控溅落得州附近海 域,第二级飞船进入太空,飞船重新点燃发动机并部署所携带的模拟卫星。 在"星舰"今年已实施的三次试飞中,上述任务无一完成。在今年1月和3月试飞中,"星舰"发射升空后,助推器返回发射场,被发射塔上的 机械臂在半空中"夹住",从而成功实现捕获回收助推器。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多次试飞失败显示"星舰"火箭恐怕靠不住。这还令人怀疑,美国2027年重返月球任务能否如期展开,以及太空探索技 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探索火星的雄心能否实现。 该公司并未透露何时将再次尝试发射。 ...
因地面系统问题 “星舰”取消24日的第十次试飞
央视新闻· 2025-08-24 23:56
试飞任务取消 - 因地面系统问题 SpaceX取消原计划于美国中部时间24日18时30分进行的星舰第十次试飞任务 [2] - 试飞任务目标包括超级重型助推器受控溅落海域 第二级飞船进入太空并部署8颗模拟卫星 [2] 历史试飞表现 - 今年已实施的三次试飞中 所有预定任务目标均未完成 [2] - 1月和3月试飞中助推器成功实现发射塔机械臂半空中捕获回收 [2] 行业质疑与影响 - 多次试飞失败引发业内人士对星舰火箭可靠性的质疑 [2] - 该情况引发对美国2027年重返月球任务时间表的担忧 [2] - 对SpaceX创始人火星探索雄心的实现可能性产生疑问 [2]
“星舰”第十次试飞 成功与否明日“大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4 14:00
星舰第十次试飞任务 - 星舰拟于美国中部时间24日18时30分(北京时间25日7时30分)展开第十次试飞 携带8颗模拟卫星从得克萨斯州南部发射升空 [2][3] - 试飞目标包括超级重型助推器脱落并受控溅落得州附近海域 第二级飞船进入太空 重新点燃发动机并部署模拟卫星 [3] - 此次试飞不再重复筷子夹火箭的高难度操作 该操作曾在今年1月和3月试飞中用于捕获回收助推器 [5] 历史试飞表现与设计争议 - 星舰今年已进行三次试飞 均以飞船解体或助推器爆炸告终 三次试飞目标无一完成 [2][5] - 评论认为星舰设计本质有缺陷 为搭载足够载荷导致自重较轻结构较弱 近期试飞出现结构性失败 [8] - 多次试飞失败引发对火箭可靠性质疑 美国2027年重返月球任务及火星探索计划可能受影响 [8] 外部反应与政策支持 - 试飞失败引发国际争议 墨西哥调查火箭残骸坠落事件并考虑提起诉讼 英国就残骸坠落加勒比海属地提出安全关切 [8] - 特朗普政府签署行政令培育商业航天产业 确保美国领先地位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被视为最大受益者 [10] - 美国航天局计划2027年年中重启登月计划 宇航员将搭乘星舰升空 前代理局长表示愿押注该公司 [10] 技术规格与行业评价 - 星舰火箭总长约120米 直径约9米 由可重复使用的70米助推器和飞船组成 设计目标为运送人货至地球轨道、月球及火星 [10] - 分析师认为此次试飞压力极大 因成功少于失败无法证明可靠性 但亦有观点认为可能彻底革新宇宙探索活动 [8][9]
Firefly Aerospace(FLY.US)上市首日大涨逾34% 总市值达85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22:25
上市表现与融资 - 公司于纳斯达克上市首日股价大涨34.11%至60.35美元 较发行价45美元上涨15.35美元 市值达85亿美元 [1] - 发行价定为每股45美元 高于上调后区间41至43美元及最初预计区间35至39美元 [1] - 通过IPO募资约8.68亿美元 成为年内第三家上市太空企业 [1] 业务与技术进展 - 主营火箭与月球着陆器研发制造 客户包括洛克希德马丁及L3Harris等国防承包商 [1] - 完成"蓝色幽灵"月球着陆器首次成功登月任务 由NASA出资资助 [2] - Alpha火箭量产进度受关注 未完成订单总额约11亿美元(截至3月底) [2] - 7月赢得NASA授予价值1.77亿美元合同 [1] 财务数据 - 最新季度营收5590万美元 同比增长逾六倍(去年同期830万美元) [2] - 净亏损6010万美元 较去年同期5280万美元有所扩大 [2] 资本与股权结构 - 诺斯罗普格鲁曼早期投资5000万美元 [1] - 控股方AE Industrial Partners为防务与航空航天领域私募股权公司 持股超41%并通过董事会控制运营 [2] - 董事会9名成员中5人来自AE Industrial Partners 该私募管理资产规模达64亿美元 [2] 行业背景 - 太空科技领域持续升温 受SpaceX资金与政府合同带动 [1] - 国家安全、商业需求及高超音速导弹测试推升一吨级定制发射需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