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经济

搜索文档
花样“夜”态燃动夏日夜游消费热力 玩法“上新”撬动“八小时外”经济新支点
央视网· 2025-07-18 04:50
成都夜游锦江观光巴士项目 - 成都市锦江区2025年首次推出"夜游锦江观光巴士"项目并升级主题涂装融入熊猫、廊桥、诗词等成都元素 [1] - 讲解员全程讲解景点地标和历史典故游客可参与"飞花令"挑战并领取文创礼品 [3] - 巴士每晚7时30分到9时30分运行2趟全价10元单程60分钟中高考学生享五折优惠 [6] - 周末将推出限时场景体验活动植入音乐、演艺等内容塑造新文旅消费场景 [8] 湖北崇阳夜游项目 - 崇阳县依托山水、温泉资源推出夜游项目包括皮划艇漂流和竹筏船观光 [11] - 温泉景区夜游项目包含亲子戏水、自助烧烤、特色演艺吸引大量游客 [13] 上海野生动物园夜游活动 - 上海野生动物园启动夜游项目游客可观察猛兽夜间活动并欣赏昆虫主题灯光秀 [15] - 夜游时段游客可乘观光车近距离观察猎豹、非洲狮等猛兽或乘船观看金丝猴、河马等动物 [18] - 夜游期间闭园时间推迟至晚上9时30分园方对动物健康及展出形式进行优化调整 [21]
极端高温吓跑全国多少游客?
华尔街见闻· 2025-07-10 09:57
高温对旅游行业的影响 - 全国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杭州39.3℃、新疆托克逊39℃、吐鲁番38.4℃、安徽广德38.4℃、河南西平38.2℃,华东地区尤为严重[14][15][17] - 高温导致旅游目的地偏好变化,凉爽地区如吉林、云南大理、新疆阿勒泰等成为热门选择,东北长白山、延吉等地亲子游需求激增[21][22][23][24][26][27] - 欧洲同样受高温影响,81%的欧洲人因气候变化调整假期计划,南欧国家旅游收入预计下降,北欧避暑需求增长[37][38][39] 旅游消费行为变化 - 吉林省暑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5%,租车预订量增长96%,门票预订量增长122%[22] - 新疆禾木景区住宿价格飙升,布尔津携程度假农庄一晚3054元,网红民宿优惠价2880元,喀纳斯禾木假日度假酒店起步价1380元[30] - 消费者为凉爽体验支付溢价,心理安全感成为主要驱动力,家庭出行预算优先考虑避暑[33][35] 行业应对策略 - 夜游经济兴起,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开启晚间营业模式,夜市和动物园夜游项目爆满[46][47][49][50] - 室内景区如科技馆、主题乐园、书店成为高温避难所,商家通过免费纳凉引流[54][55] - 酒店推出打包套餐,度假型酒店主打"一站式避暑"体验,营销话术转向"凉感诱惑",如"22℃的夏天"[56][57] 长期趋势与挑战 - 极端高温或成新常态,旅游行业需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以适应消费者对凉爽目的地的刚需[60][61] - 假期政策可能需优化,如增设春假、秋假以分散暑期高温压力,平衡行业全年收入[59][61]
极端高温吓跑全国多少游客?
36氪· 2025-07-09 00:02
高温对旅游行业的影响 - 全国多地高温导致旅游目的地偏好变化,凉爽地区成为首选[16][17][22] - 东北地区旅游热度显著上升,吉林省暑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5%,租车预订量增长96%,门票预订量增长122%[24] - 西北地区如新疆阿勒泰因凉爽气候吸引大量游客,住宿价格大幅上涨[29][32][33][34] 旅游行业应对策略 - 夜游经济兴起,多地博物馆和动物园推出夜间营业模式[56][58] - 室内景区如科技馆和主题乐园因空调成为热门选择[61][62] - 酒店推出打包套餐,强调凉爽体验的营销策略[63][64] 国际旅游趋势 - 欧洲高温导致旅游计划调整,81%的欧洲人因气候变化改变假期安排[47] - 南欧国家旅游收入预计下降,北欧和英国因避暑需求增长[47] 行业长期思考 - 高温常态化促使对休假制度的重新思考,建议增加春假和秋假以分散出行压力[65][66] - 极端天气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将成为长期挑战,需系统性应对[67][68]
泸州纳溪:“啤酒+”点燃夏夜激情 激发“冰爽”消费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6-30 04:39
活动概况 - 纳溪区山河明月·醉酒城举办盛大啤酒节和亲水戏水活动,打造夏日消费新场景 [1] - 活动包括特色美食、啤酒品尝、水上娱乐设施等多元化内容 [3][4] - 现场布置精心,灯光、美食、服务等营造出热闹氛围 [3] 消费者反馈 - 游客对啤酒节和亲水活动评价积极,认为氛围轻松愉快 [3][4] - 家庭游客享受美食和亲水娱乐,满意度较高 [3][4] - 商家反馈生意火爆,游客流量大 [3]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纳溪区为商家提供场地优惠、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降低经营成本 [6] - 加强活动现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卫生等条件 [6] - 安排专业救生人员保障亲水区域安全 [6] 未来规划 - 纳溪区计划持续推出夏日主题活动,如水上音乐会、摄影比赛、亲子运动会等 [6] - 活动旨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夜游经济动能 [6] - 目标吸引全国游客,推动夏日经济发展 [6]
光影演艺助力夜游经济
人民日报· 2025-06-12 21:35
行业趋势与创新方向 - 光影演艺产业成为夜游经济的核心驱动力,推动文旅消费升级,突破传统"白天观景、夜晚休憩"模式 [1] - 行业需借助政策红利与技术革新,推动内容升级与模式创新,强化产学研合作与国际影响力提升 [1] - 沉浸式互动体验成为文旅消费升级方向,从依赖光影技术营造"视觉奇观"进阶为通过叙事传递人文精神 [2] 产品与内容策略 - 光影演艺应打造"小而美、精而特"产品,挖掘在地文化DNA,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文化活态转化 [1] - 需从"视觉冲击"转向"情感共鸣",推动游客从"打卡式消费"向"深度体验"转型 [1] - 实景演艺需构建"意境美、气韵美、情感美",坚持"器变道不变"的创作初心,建立中国文旅演艺叙事体系 [2] 技术与场景实践 - 数字水景技术与艺术融合案例包括厦门海沧湖、武汉汉秀项目,展示技术落地的创新实践 [2] - 原创艺术与光影技术结合可打造低成本高创意场景,如婺源篁岭村的沉浸式互动案例 [2] - "光影艺术+高端业态"模式在《鼎盛王朝·康熙大典》中实现文化与商业价值双赢 [2]
武汉网红“异世界”大桥,也逃不过“夜店风灯光”
虎嗅· 2025-06-05 14:14
景区同质化与审美问题 - 国内景点同质化严重,出现"景区三件套"现象,包括轰炸大鱿鱼、拼多多同款手作小摊和"我在xxx很想你"路牌 [1] -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从典雅中式氛围变为"地府蹦迪"风格,增加"武汉"打卡字、五颜六色氛围灯和最低200元低消 [2][3] - 古镇夜间普遍变为夜店风格,配备大蓝大红氛围灯和流行音乐表演,如《跳楼机》成为各古镇金字招牌 [20][21] - 地下溶洞普遍采用超饱和彩色灯光,形成标准化"流水线"产品,被形容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歌舞厅" [34][36] - 江西滕王阁灯光秀从古风黄绿配色变为"发廊彩虹配色",被调侃为"五彩斑斓的黑" [44][45][47] 网红景点商业化运作 - 文旅界流行打造"完全意料之外"的野生景点,如郑州东站西广场的"霸总打卡机位"和北京国贸"颠倒世界"机位 [7][8][10] - 杨泗港长江大桥因1700米长度和下雨形成的"天降奇景"走红,被媒体称为"纯天然景点" [11][12][14] - 武汉城运集团对大桥进行商业化改造,增加灯光秀、音乐演奏和餐饮板块,称要"将工业美学与自然景观结合" [18] - 乌镇景区2023年接待游客772.07万人次,实现营收17.84亿元,净利润2.84亿元,成为古镇商业化成功案例 [26] - 国内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镇达2800多座,多数采用"仿古街+演艺+酒店"的模板化投资模式 [27][29] 夜间经济与灯光产业 - 夜间经济快速发展,约60%国内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2024年国内夜间旅游总花费预计达1.91万亿元 [56][57] - 照明产业每十年为一个发展阶段,从依托房地产转向大型市政照明工程,景观亮化市场占全球最大份额 [59][62] - 南昌一江两岸灯光秀曾创下全球"最多建筑参与固定性声光秀"吉尼斯纪录,摩天轮安装6.5万余个点光源 [60] - 灯光技术从LED发展到投影灯、射灯、雾森等,但80%项目被专业人士认为不符合审美标准 [63][64] - 石家庄正定夜市拥有600多家摊位,显示夜市经济规模扩大趋势 [54] 行业问题与案例 - 景区过度商业化现象普遍,如赛里木湖从免费变为三位数门票,杨泗港大桥最佳机位需交100元押金和200元低消 [17][15] - 古镇餐饮、审美和歌单高度同质化,标配包括大鱿鱼、大土豆、大豆腐和拼多多版手工小摊 [28] - 溶洞彩色灯光被专家指出会破坏生态系统和植物生长环境,但景区仍坚持使用 [39] - 部分景区保持审美克制,如浙江南浔古镇采用简单金色灯带和红灯笼,保留江南水乡特色 [32] - 北京天坛、西安大雁塔等建筑因简约打光获得好评,但多数景区选择"暴发户"式灯光效果 [48]
我市“上新”一批夜游好去处、“解锁”众多夜游新玩法——
南京日报· 2025-06-05 02:20
夜游经济新业态发展 -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通过汉服巡游、汉唐古典舞《春行》等传统表演结合LiveShow等现代形式打造视听盛宴,端午假期核心景区客流量达47.8万人次[2][4] - 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以"历史空间+艺术普及+文化创新"模式推出音乐季、非遗墟市、国风快闪等活动,端午假期客流量达14.9万人次[3][4] - 熙南里街区通过"六潮雅集"融合端午民俗体验、非遗手工艺、闲鱼循环商店等新业态,端午假期吸引游客12.4万人次[5][6] 文商旅融合创新 - 夫子庙MO音琵琶街夜间市集、戏院里街区引入红秀LiveShow等夜间消费新业态,形成国潮与音乐融合的消费场景[2] - 熙南里街区恢复笪桥灯市并打造"六潮雅集"IP,涵盖潮生活、潮文化等六大主题,结合评弹、昆曲等夜间演出强化"家家有戏"氛围[6] - 金陵STYLE浪漫中心通过"湖畔音乐汇"公益性演出品牌带动人气,端午假期吸引游客超4万人次,并新增戏剧餐吧、餐酒吧等业态延长夜间消费时间[7][8] 夜间消费场景升级 - 玄武湖东岸新增Action Studio戏剧餐吧等跨界空间,上演沉浸式戏剧《零肆贰叁》,配套精酿餐酒吧、湖南菜等新店营业至凌晨2时[8] - 熙南里街区引入江苏首家闲鱼循环商店,并新增买手店、中古首饰店等5家特色店铺,提升消费多样性[5] - 门东历史文化街区通过汉服写真、非遗绒花等体验式消费增强游客参与感,结合明制华服巡游打造沉浸式文化场景[2][3]
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出游总花费同比增8%
南方都市报· 2025-05-06 09:54
国内旅游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同比增长6.4% [1] -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 同比增长8.0% [1] 夜间旅游经济发展 - 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累计夜间客流量7595.44万人次 同比增长5.2% [2] - 夜游将游客平均停留时长拉长2小时 有效缓解景区日间客流压力 [2]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每天增加1.5万张夜场门票 居庸关长城打造沉浸式演出 [2] 租车自驾市场趋势 - 主要租车平台订单量同比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 [3] - 四成用户选择2-3天短途游 三成用户预订4天以上行程 [3] - 国内租车预订量同比增长35% 超大城市周边1-2小时车程区域热度上升 [3] 跨城自驾热门线路 - 成都—川西 乌鲁木齐—伊犁 大理—丽江 海口—三亚等跨城自驾线路成为热门产品 [3] - 跨城租车订单较清明节提升明显 5天以上中长租期预订量显著增长 [3] 入境旅游市场复苏 - 缅甸 韩国 马来西亚 澳大利亚 英国等为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地 占外国游客总数57.4% [4] - 离境退税政策升级 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提高至2万元 [4] 出境旅游市场表现 -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越南 马来西亚等为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 [4] - 国际邮轮预订量同比增长超60% [5] - 冰岛 匈牙利 希腊等"12小时飞行圈"目的地预订量较去年增长超170% [5]
兵马俑值夜班、长城亮灯:“夜游”成五一流行新玩儿法
南方都市报· 2025-05-03 20:43
夜游经济 - 夜游成为今年五一旅游新亮点 去哪儿平台"夜游"搜索量同比增长六成 [1][2] - 西安兵马俑景区推迟检票时间并增加门票投放 洛阳龙门石窟 山西云冈石窟 北京居庸关长城等景区推出夜游服务 [2] - 夜游将游客平均停留时长拉长2小时 有效缓解"白天挤爆 夜晚空置"问题 提供一游再游的可能 [3] - 五一期间热度最高的夜游景区包括武汉两江游览·夜游长江 广州珠江夜游 武汉夜上黄鹤楼 西安大唐不夜城和安阳洹河夜游 [2] 游客年龄结构偏好 - 00后最爱的城市为重庆 成都 长沙 武汉和杭州 [1][3] - 90后偏爱成都 北京 上海 杭州和长沙 [1][3] - 80后携家带口出游首选北京 上海 成都 广州和长沙 [1][3] 入境游增长 - 多地入境游预订增幅超1倍 成都 厦门 南京 重庆 海口目的地入境游预订增一倍 [1][4] - 最受欢迎的入境游目的地TOP10为北京 广州 上海 成都 深圳 重庆 昆明 杭州 西安和海口 [4] - 珠海五一期间外籍旅客预订酒店量增七成 青岛增长六成 武汉增长五成 苏州 湖州 佛山等进入五一入境游TOP20城市 [4] - 入境游国别中美国 韩国 日本旅客占比最高 澳大利亚旅客同比增幅达1.5倍 越南 加拿大旅客增幅超八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