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

搜索文档
数字人民币在多领域迎来快速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04 06:28
数字人民币发展进程加速 - 数字人民币"碰一碰"过闸试点扩展至上海轨道交通全线网,支持IC卡、SIM卡、手机Pay等多种硬钱包形式[1] - 北京、广州、上海等多地发布数字人民币试点计划,推动应用场景扩容与生态优化[1] - 数字人民币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建设、公共交通、促消费、智能合约等多领域快速发展[1] 上海"碰一碰"应用成效 - 上海地铁"碰一碰"支持跨机构互联互通,任意运营机构开立的硬钱包均可使用[4] -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达896公里,覆盖21条线路、517座车站,承担全市77%公共交通出行量[4] - 境外人士可通过自助终端快速申领匿名硬钱包,保障隐私安全并提升入境便利性[4] 硬钱包产品优势 -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因低门槛、广覆盖、多场景特点,受境外游客及老年、学生群体青睐[5] - 青岛地铁、苏州地铁及公交、海南公交等已全面实现硬钱包受理[5] 应用场景持续扩容 - 应用领域从零售支付拓展至政务服务、公共交通、金融服务等,形成多层次格局[6] - 上海、浙江、山东等地政府积极推动场景拓展、技术创新与生态优化[6] - 山东推行家电/手机/汽车换新补贴"一件事"改革,推动惠民资金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7] 促消费与金融服务创新 - 上半年各地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融合惠民政策与科技创新[7] - 北京银行落地全国首单数字人民币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期限8年,提升资金效率并降低融资成本[7] - 浙江开展"数字人民币+首发首店"场景试点,促进首店支付便利化[8] 跨境支付突破 - 多地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陕西首笔跨境支付业务落地[11]、深圳完成首笔大宗商品交易跨境支付[11] - 上海方案支持数字人民币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探索特色场景[11] - 数字货币桥有望成为全球数字贸易结算新通道,降低跨境成本并提升效率[11] 未来发展前景 - 数字人民币将在跨境支付、绿色金融、智能经济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12] - 智能合约技术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物联网支付等"自动执行"场景[11] - 数字人民币将持续改变经济运行方式,构建高效便捷的数字经济生态[12]
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生态持续优化
证券日报· 2025-07-01 16:49
数字人民币试点扩展与场景扩容 - 数字人民币"碰一碰"过闸功能已扩展至上海轨道交通全线网(含市域线),支持跨机构互联互通,乘客可使用任意运营机构开立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1][2] -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承担全市超过77%的公共交通出行量,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碰一碰"已覆盖青岛、苏州、深圳、海南、北京等多地地铁和公交[2] - 多地发布数字人民币试点发展计划,如广州提出2025年6月前在民生、体育、消费等领域实现应用场景明显进展[4] 多领域应用进展 - **促消费**:上半年各地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例如深圳建设银行与福田区政府联合发放百万元红包[2] - **跨境支付**: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取得突破,如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落地省内首笔跨境支付业务,农业银行深圳分行完成首笔大宗商品交易跨境支付[2][4] - **政务服务**:应用场景从个人消费扩展至薪资发放、普惠贷款、财政税收等对公和政务领域[4] 技术特点与功能创新 - 数字人民币支持无网地区离线支付,硬钱包"碰一碰"功能拓宽支付场景[3] - 大额可溯、预付资金按次解锁等功能在反洗钱和资金监管中发挥作用[3] - 智能合约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碳交易等"自动执行"场景[5] 政策支持与生态建设 - 上海发布行动方案支持数字人民币运营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探索特色场景[4] - 试点地区通过"差异化探索"形成"一城一策"的生态多样性,为全国推广积累经验[5] - 数字人民币与小微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推动普惠金融发展[5] 专家观点与未来趋势 - 专家认为数字人民币呈现"场景扩容+技术深化"双轮驱动特点,跨境支付、公共交通、政务服务是亮点领域[3][4][5] - 未来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或成全球数字贸易结算新通道,智能合约将推动供应链金融等场景创新[5]
深圳:支持境外机构通过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方式,投资深圳科技型企业
快讯· 2025-06-04 01:17
金融支持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发展 - 扩大人民币本币结算应用范围,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度和收付效率 [1] - 鼓励银行优化单据审核,加强数据共享,丰富人民币支付场景,提升企业全链条使用人民币体验 [1] - 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应用 [1] 汇率避险与出口信贷支持 - 鼓励银行拓展汇率避险"首办户"企业,扩大汇率避险有关互换、挂钩产品应用 [1] - 优化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服务,针对服务贸易领域扩大业务覆盖面、加大支持力度 [1] 跨境金融创新与账户体系 - 推动基于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的跨境金融创新,研究拓展账户功能及试点银行范围 [1] - 推广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适时扩大参与主体范围 [1] 境外机构投资便利化 - 便利QFII、RQFII资格申请准入,完善直接投资外汇管理 [1] - 支持境外机构通过QFLP方式投资深圳科技型企业 [1]
商业银行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应用持续落地
快讯· 2025-05-23 13:54
数字货币桥跨境支付业务 - 兴业银行温州分行成功办理温州市首笔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同时也是浙江省目前金额最大的货币桥业务[1] - 银行在货币桥项目落地中扮演技术落地与场景创新的核心角色,承担底层技术架构搭建任务[1] - 银行通过探索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场景推动跨境支付实际落地,验证技术可行性,促进货币桥从理论走向实践[1]
五部门推动南沙加快建设跨境资管中心 支持港澳投资者依法申请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
证券时报· 2025-05-12 18:02
金融支持南沙建设政策要点 政策总体框架 -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南沙金融30条" 提出30条重点举措强化金融对广州南沙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1] - 政策涵盖创新金融服务 发展特色金融服务 推进粤港澳互联互通 开展跨境金融创新四大方向 [1]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重点支持科技创新产业 高端制造产业 数字产业 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并支持青年创新创业 [1] - 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 支持保险机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科创企业 [1] - 推动南沙制造企业 科创企业发行科创债和科创票据 探索股债混合型融资模式 [1] - 推动重点制造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挂牌融资 [1] 数字技术与金融融合 - 支持建设区块链 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融合的数据算力中心 研发认证中心 测评中心及监管平台 [1] -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海洋产业 商业航天 全域无人产业的支持力度 [1] 社会民生金融服务 - 推动跨境支付服务便利化 跨境信用融资便利化和国际专业人士执业便利化 [2] - 有序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范围 支持银行与非银行支付机构 清算机构合作开展跨境支付业务 [2] - 稳步推动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 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建设 [2] 特色金融服务发展 -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资管中心 [2] - 支持优质证券公司通过新设或并购取得公募基金资质 大力发展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 [2] - 鼓励跨国公司在南沙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等总部型机构 [2] - 稳步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 [2] 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探索适宜粤港澳大湾区的资金结算政策 [2] - 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 探索期货品种国际合作新模式 [2] - 简化南沙跨境股权投资便利化试点申办流程 [2] 金融业对外开放 - 研究加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引入主权财富基金 家族办公室 风投创投等多元化投资机构 [3] - 支持港澳投资者依法申请设立证券公司 基金公司 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3] 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 支持南沙对标CPTPP DEPA等国际高标准制度规则 探索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试点 [3] - 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精简限制性措施 支持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