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洗钱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一周银行速览(8.1—8.8)
财经网· 2025-08-08 13:19
监管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下半年将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消费提振、小微企业及外贸稳定,同时深化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1] -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累计走访超9000万户小微主体,新增授信23.6万亿元,新发放贷款17.8万亿元(信用贷款占比32.8%)[1] - 三部门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新规征求意见稿,强化反洗钱监管要求[1] 银行业绩与资本运作 - 6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营收净利双增长,其中5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两位数[2] - 国有大行TLAC债券发行加速,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合计发行规模或达1700亿元,农业银行8月新增200亿元TLAC债券发行[3] - 农业银行A股市值达2.11万亿元,超越工商银行成为A股市值冠军,其股价自2022年11月以来涨幅近1.5倍[5] 银行评级与股东动态 - 9家中小银行主体信用评级获上调(含7家城商行和2家头部农商行),主因区域经济改善及资本强化举措,另有4家小型农商行评级被下调[4] - 南京银行第四大股东南京高科(南京国资委实控)增持0.06%股份至9%,近两年地方国资已三次加仓该行[5][6] 金融人事变动 - 工商银行副行长段红涛升任党委副书记[7] - 上海银行董事长顾建忠、江苏银行副行长杨大威及总审计师时文绮任职资格相继获批[7][8] - 招商银行副行长王小青辞任,拟任招商金控总经理[9]
5万以上现金存取不再问来源或用途?反洗钱新规征求意见
南方都市报· 2025-08-08 12:25
政策修订背景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8月4日至9月3日 [2] - 新修订的《反洗钱法》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次征求意见稿是为落实该法律要求并应对国际评估 [3] 政策内容变化 - 与2022年1月发布的版本相比,新征求意见稿简化了现金存取尽职调查要求,删除了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需"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和用途"的规定 [2][5] - 2022年版本曾要求对单笔5万元以上人民币或等值1万美元以上外币现金存取业务进行资金来源和用途登记 [4] - 对于5万元以上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等一次性金融服务,新规仅要求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和基本信息登记,不再强制要求说明资金来源和用途 [5] 政策影响分析 - 2022年原政策规定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仅占全部现金存取业务的2%左右,对多数客户影响有限 [5] - 新规仍保留对高风险情形下了解客户资金来源和用途的要求,显示反洗钱监管并未放松 [6] - 从制定到暂停再到修订的过程,反映出监管机构在反洗钱监管思路上更加灵活和务实 [6]
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深化反洗钱监管工作强度
北京商报· 2025-08-08 10:33
金融管理和服务优化 - 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全省外汇管理工作会议 [1] -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优化金融管理和服务 [1] - 强化央行履职法治保障 [1] - 发挥金融业综合统计作用 [1] - 扎实做好支付结算重点工作 [1] - 提升经理国库质效 [1] - 做好现金管理工作 [1] - 优化征信监管服务 [1] - 深化反洗钱监管工作强度 [1] - 提升金融科技水平 [1]
反洗钱监管升级,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新规将至
北京商报· 2025-08-05 14:59
金融领域的反洗钱监管持续升级中。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 理委员会关于《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 下简称《办法》),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3日。 结合内容来看,《办法》围绕对金融领域客户尽职调查流程、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等以及受益 所有人识别等提出多项细化要求,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操作指南。而在《办法》之前,金融监管部门也曾 出台多个细分领域的反洗钱要求。分析人士指出,有效的反洗钱措施能够帮助金融机构识别并防范潜在 的金融犯罪风险,为客户提供更安全的服务环境。 六大类金融机构适用 根据《办法》,需要履行反洗钱义务的金融机构类型包括六大类,分别是: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 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 司、消费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理财公司;非银行支付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确定并公布的从事金融 业务的其他机构。 以银行为例,《办法》要求,银行类 ...
反洗钱监管升级!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至少保存10年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14:20
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新规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基于风险的客户尽职调查具体要求[2] - 新规覆盖六大类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及非银行支付机构等[2] - 金融机构不得为身份不明客户服务或开立匿名/假名账户,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需自业务关系结束后至少保存10年[2] 支付业务监管要求 - 非银行支付机构开立支付账户或出售记名预付卡或一次性出售不记名预付卡人民币1万元以上时需开展客户尽职调查[3] - 银行及非银行支付机构为特约商户提供收单服务时需对其开展尽职调查并登记法定代表人身份信息[3] - 跨境汇兑业务需登记汇款人及收款人姓名、账号、住所等信息并向境外机构提供可跟踪稽核的信息[3] 跨境资金汇兑监管 - 向境外汇出资金单笔人民币5000元或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时需核实汇款人身份信息准确性[4] - 金融机构作为跨境汇款中间机构需完整传递汇款人及收款人信息并执行风险分类处理措施[4] - 接收境外汇入款时发现信息缺失需要求境外机构补充,未开立账户情况下需登记其他可跟踪信息[4]
三部门就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新规征求意见 强化反洗钱监管要求
环球网· 2025-08-05 02:23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 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旨在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行为,提升反洗 钱工作有效性。 《管理办法》要求金融机构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勤勉尽责地识别并采取合理措施核实客户及其受益所有人身份。金融机构需根据客户特征和交易活动 的性质、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尽职调查措施,并在业务关系存续期间持续关注客户整体状况及交易情况,评估洗钱风险。对于较高洗钱或恐怖融资风险的 客户,应采取强化尽职调查措施,必要时实施与风险相匹配的洗钱风险管理措施。 近年来,监管部门发现部分金融机构在结合风险状况采取与风险相匹配的客户尽职调查措施方面存在不足。与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反洗钱国际标 准相比,我国在金融机构简化尽职调查、持续尽职调查、受益所有人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仍存在差距。此次《管理办法》的制定,既是贯彻落实《反洗钱法》 有关规定的要求,也是做好反洗钱国际评估应对工作的需要。 《管理办法》明确了金融机构应当开展客户尽职调 ...
反洗钱监管升级 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新规将至
北京商报· 2025-08-04 15:50
金融领域的反洗钱监管持续升级中。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 理委员会关于《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 下简称《办法》),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3日。 结合内容来看,《办法》围绕对金融领域客户尽职调查流程、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等以及受益 所有人识别等提出多项细化要求,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操作指南。而在《办法》之前,金融监管部门也曾 出台多个细分领域的反洗钱要求。分析人士指出,有效的反洗钱措施能够帮助金融机构识别并防范潜在 的金融犯罪风险,为客户提供更安全的服务环境。 六大类金融机构适用 根据《办法》,需要履行反洗钱义务的金融机构类型包括六大类,分别是: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 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 司、消费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理财公司;非银行支付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确定并公布的从事金融 业务的其他机构。 以银行为例,《办法》要求,银行类 ...
强化反洗钱监管!客户尽职调查和资料保存新规将至,涉多类金融机构
北京商报· 2025-08-04 14:30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监管部门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强化反洗钱监管要求 为金融机构提供操作指南 提升行业风险管理水平 [1][6][8] 监管范围与机构类型 - 适用金融机构包括六大类: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银行机构 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证券机构 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 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机构 非银行支付机构 其他央行认定的金融机构 [4] - 银行机构需对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等单笔交易金额超5万元人民币或1万美元外币业务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4] - 非银行支付机构需对开立支付账户、出售记名预付卡或单次出售不记名预付卡超1万元人民币等情形登记客户身份信息 [4] - 收单机构需对特约商户及其法定代表人开展尽职调查并留存身份证明文件 [5] - 信托公司需在设立信托或转让受益权时核实委托人身份 登记受益人信息并留存证件复印件 [5] 监管要求细化内容 - 明确客户尽职调查总体要求 完善各金融行业适用情形及措施 明确业务存续期间持续调查要求 [8] - 新增受益所有人识别、高风险国家地区监控、外国政要及代理行业务等尽职调查要求 与国际反洗钱标准接轨 [8] - 金融机构不得为身份不明客户提供服务或交易 禁止开立匿名或假名账户 [5]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新规为落实《反洗钱法》规定 细化金融机构操作规范 应对国际反洗钱评估需求 [7] - 与8月1日生效的《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形成监管衔接 填补部分领域监管空缺 [8] - 有助于构建安全透明金融体系 提升国际竞争力 促进跨境资本流动与合作 [6][9]
今起现金买黄金超10万元需上报!记者实探
证券时报· 2025-08-01 14:08
行业监管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新规要求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对单笔或日累计金额10万元以上的现金交易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1] - 深圳水贝黄金珠宝集聚区商家表示尚未接到具体通知 但预计很快会执行新规 [1] - 分析人士指出贵金属行业因交易隐蔽、现金占比高 长期是洗钱高风险领域 需要加强监管 但对普通消费者正常消费无实质影响 [1] 黄金价格走势 - 国际金价触及每盎司3500美元历史高位后 已高位震荡近3个月 7月下旬较高点回落超10% [4] - 水贝金饰店7月交易额环比6月下降15% 克价维持在770-790元区间 消费者购金热情降温 [4] - 消费者对金价高位横盘走势"看不清" 高价金饰手工费和回收折价抑制需求 [4] 黄金消费需求 -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1249吨 同比增长3% 但金饰消费量同比下降14% 逼近2020年疫情期间低点 [5] - 中国与印度金饰需求量分别同比下滑20%与17% [5] - 分析认为800元/克是普通消费者购金热情的分水岭 [5] 市场前景展望 - 世界黄金协会预计下半年中国金饰消费或继续承压 因消费者信心低迷与金价高企 但季节性改善及潜在政策刺激可能提供支撑 [6] - 上半年以美元计价的金价涨幅达26% 跑赢多数主流资产 下半年可能在窄幅区间震荡 [6] - 宏观经济环境高度不明朗 若全球经济或地缘政治恶化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可能进一步放大 [6]
现金购金迎新规:8月1日起,单笔超10万元交易需上报
环球网· 2025-07-31 06:50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为强化贵金属领域的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监管,一项影响个人与机构购金行为 的新规将落地。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银发 〔2025〕124号),明确要求自2025年8月1日起,个人使用现金购买贵金属的单笔或日累计交易金额达 到人民币10万元(含)以上的,相关机构必须履行客户尽职调查,并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 额交易报告。 根据《办法》规定,此次监管聚焦于贵金属和宝石行业的现金交易。具体来看,当客户在从业机构(如 金店、银行等)进行交易时,若使用人民币现金或等值外币进行支付,且单笔或当日累计金额超过10万 元门槛,则该机构必须启动严格的反洗钱程序。这意味着,当有大额现金购金行为发生时,商家或银行 等机构有责任核实客户身份、了解资金来源和交易目的,并评估其潜在的洗钱风险。 | | | | 中国人民纪行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 | 条法司 Legal Affairs Departme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