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IPO

搜索文档
北交所最新审核动态分享案例剑指何方:巨峰股份上市失败之谜遭揭
搜狐财经· 2025-07-16 16:54
北交所2025年上半年审核概况 - 2025年1月至6月北交所受理115家企业上市申请,其中84%(97家)集中在6月申报 [3] - 上半年上市委审议通过12家,证监会注册7家,完成上市6家,融资金额19.23亿元 [3] - 累计受理708家企业申请,271家成功上市,244家终止审核,189家在审,累计融资530.02亿元 [4] - 发行市盈率中位数17.96倍,平均数20.35倍 [4] 监管处罚情况 - 2025年上半年针对15家违规项目采取监管措施,包括公开谴责1次、警示函2次、口头警示10次 [4] - 涉及15家发行人、10家保荐机构、3家会计师事务所、1家律师事务所,23名保荐代表人 [4] - 处罚规模超过2024年全年(2024年仅处罚6个项目) [5] - 被处罚企业包括常州金康精工、山东捷瑞数字等6家公司 [5] 上市标准争议 - 市场传闻北交所上市净利润门槛提高至5000万元,但官方否认标准变化 [6] - 北交所明确仍按现行《上市业务规则指引第2号》执行审核 [6] 巨峰股份案例解析 首次上市失败原因 - 实控人徐伟红持有30%股份,个人负债达3720万元,其中3000万来自客户/供应商实控人 [7][17] - 债务形成于对外投资、担保及家庭支出,2015年初借款余额曾达6500万元 [13] - 北交所质疑债务可能引发利益输送,且实控人减持股份偿债将威胁控制权稳定性 [14] - 2023年2月因无法回复问询主动撤回申请 [9][20] 财务表现与重启上市 - 2024年营收8.49亿(+18%),净利润9853.8万(接近1亿),扣非净利润9448.5万(+46%) [25] - 2024年12月重启IPO辅导,目标转向创业板,光大证券称债务问题已"全面妥善处理" [22][23] - 实控人2024年三次减持累计1153.8万股,持股比例从30.03%降至23.88% [26] 业务背景 - 主营绝缘系统及云母制品、电磁线等绝缘材料 [15] - 客户包括通达动力旗下企业,供应商亦与通达动力存在关联 [18][19]
理奇智能IPO:85%股权集中背后的存货堰塞湖与成长隐忧
搜狐财经· 2025-07-13 06:03
业绩增长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6.19亿元增至21.73亿元,净利润由0.95亿元攀升至2.99亿元 [2]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陆浩东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85.27%的股份,股权高度集中 [3] - 存在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损害公司利益、侵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风险 [6] - 过往IPO审核中监管机构通常会要求发行人说明防范实控人不当控制的实质性措施 [8] 存货问题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占流动资产比例64.52%,绝对金额28.57亿元 [7][9] - "已发货未验收"项目占比持续攀升,2024年末达18.23亿元,占存货总额63.8% [9] - 存货周转天数长达289天,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0] 毛利率变化 - 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6.48%、27.80%和28.78%,剔除存货评估增值影响后实际毛利率分别为41.93%、40.08%和35.97%,呈现明显下滑趋势 [11][12] - 2024年营收增速降至26.2%,较2023年178.3%的爆发式增长明显放缓 [12] 研发能力 - 拥有专利345项,其中发明专利仅25项,占比不足7.2% [13] -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72%、2.72%和3.53%,持续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均值(6.62%、6.44%、7.33%) [14][16] - 研发人员210人中博士仅3人 [16] 募投项目 - 计划投入6.09亿元建设"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占总募资额60.39% [17][19] - 研发中心项目规划投入1.99亿元,但近三年研发费用总额仅1.65亿元 [18] 税收优惠与客户集中 - 税收优惠总额分别为2133万元、4897万元和6188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比例分别达24.68%、17.45%和17.37% [20] - 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达74.27% [21] 监管关注点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性可能面临严苛审查 [22] - 业务单一、新兴领域布局不足可能引发质疑 [22] - 招投标流程复杂,高频率投标背后是否存在违规风险 [22]
昊创瑞通IPO:近八成收入依靠国家电网,研发实力弱于同行,账面资金充足下仍募资补流
证券之星· 2025-07-08 08:32
IPO进程与客户集中度 - 公司IPO申请已递交近两年,近期更新第六版招股书并披露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上会进程或临近[1] - 公司业绩高度依赖国家电网,报告期内对国家电网下属企业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8 92%、91 99%、77 38%,客户集中度远超IPO审核50%的风险阈值[2] - 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和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暂停部分产品中标资格6个月,涉及收入金额分别为229 74万元、0 41%、182 34万元、0 27%和520 09万元、0 60%[3] 研发实力与创新定位 - 公司研发投入率不足4%,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730 3万元、3 09%、2336 20万元、3 47%和3232 70万元、3 73%,显著低于同行业平均5 53%-5 71%的水平[6] - 专利数量仅119项(14项发明+61项实用新型+44项外观),远低于同行东方电子(1367项)和双杰电气(474项),且14项发明专利中11项为2020年后突击申请[7] - 研发人员43人占比11 35%,远低于许继电气(2723人、46 86%)和东方电子(1972人、24 19%)[8]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报告期内销售净利率达12 28%-13%,毛利率25 67%-27 60%,均超行业均值(净利率5 75%-6 90%、毛利率22 26%-24 13%)[9] - 核心产品智能环网柜、智能柱上开关毛利率分别达23 09%-29 91%和33 22%-36 12%,但智能环网柜和箱式变电站毛利率波动较大[10] - 费用控制极佳,2024年整体费用率9 82%(销售4 06%+管理4 24%+财务0 44%),低于行业均值近5个百分点[11] 财务状况与募资争议 - 2024年末货币资金2 8亿元,短期借款仅1950万元,资产负债率低于40%,2023-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累计1 98亿元[11] - 募资4 77亿元中1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合理性受质疑[1][11]
欣强电子IPO冲刺创业板成长性差 一股独大的家族企业
新浪证券· 2025-07-04 09:50
核心观点 - 公司IPO冲刺创业板但成长性不佳,24年营收增长乏力且营收净利增势不匹配 [1] - 公司合营收入及贸易商收入占比分别为17.29%、10.43%,收入质量待考 [1] - 行业竞争激烈且公司治理为典型家族企业,投资者价值存疑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69亿元、10亿元、9.99亿元,同比增速15.13%、-0.13% [3] - 同期归母净利润8498.39万元、1.32亿元、1.68亿元,同比增速55.26%、27.45% [3] - 营收复合增长率仅7%,不满足创业板25%的最低要求 [4][5] - 最近三年研发费用3390.66万元、3470.62万元、3775.87万元,收入占比均低于5% [5] 募资项目 - 计划募资9.62亿元用于高多层高密度互连印制电路板改扩建项目 [2] - 项目投资总额96,167.91万元,全部使用募集资金 [2] 收入结构 - 合营公司收入占比17.29%,其中2024年合营销售收入13,513.43万元 [6] - 贸易商收入占比10.43%,22年曾达23.65% [10] - 通过合营公司代理协助实现销售收入3301.09万元(2024年) [6] 行业状况 - 2024年全球PCB总产值735.65亿美元,预计2024-2029年CAGR 5.2% [4] - 行业集中度低,全球第一厂商臻鼎市占率仅7.26%,前十合计37.75% [7] - 中国大陆市场竞争更激烈,第一厂商鹏鼎控股市占率11.97%,前十合计54.85% [7] 公司治理 - 实际控制人俞孝璋家族三人控股95.04%,属典型家族企业 [9] - 上市前低价转让股份(2.80元/股)用于员工激励,对应PE倍数7.68倍 [8] - IPO按百亿估值募资,拟发行不低于10%股份募资10亿元 [8]
理奇智能51岁董事长陆浩东兼任总经理,外销员出身、年薪25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02 01:42
公司IPO进展 - 创业板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保荐代表人为方亮、严智杰,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 [2] - 拟募集资金10.08亿元,其中6.09亿元用于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1.99亿元用于研发中心项目,2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成立于2018年4月,专注于物料自动配料、分散乳化、混合搅拌等物料自动化处理领域,提供物料智能处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2] - 在中国锂电制浆上料系统市场的占有率由2023年的27%增长至2024年的43%,均居行业首位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9亿元、17.21亿元和21.73亿元 [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7亿元、2.39亿元和2.70亿元 [4] - 2024年资产负债率(合并)为74.41%,较2023年的79.49%有所下降 [4]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53%,较2023年的2.72%有所提升 [4] 股权结构与控制人 - 宁波志联持有公司47.27%股份,陆浩东持有公司38.00%股份 [6] - 陆浩东通过直接持股和控制宁波志联合计控制公司85.27%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6] - 陆浩东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24年薪酬为249.93万元 [6][8] 实际控制人背景 - 陆浩东,1974年1月出生,中国国籍,拥有EMBA学位 [7] - 曾任职于锡山市对外贸易(集团)公司、Charles Ross & Son Company、无锡罗斯等企业 [7] - 2018年4月至今担任理奇智能董事长、总经理 [7]
【IPO一线】欣强电子创业板IPO获受理 募资9.62亿元投建高多层高密度互连印制电路板改扩建项目
巨潮资讯· 2025-06-30 14:31
公司概况 - 欣强电子主营业务为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以八层及以上高端PCB为主,产品均价超过2,000元/平方米,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刚性板、HDI板、柔性板、刚柔结合板,并从事高端类载板的研发及试产,产品类别丰富,可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 [1] - 公司产品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精密度和持续迭代等特点,在存储、通讯领域具有较高的口碑、声誉及品牌优势 [1] 市场地位与份额 - 2024年公司在全球内存条PCB领域市占率约为12.57%,在全球SSD领域PCB市占率约为2.57% [1]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存储、通讯、消费电子等领域,其中存储领域的PCB产品收入占比约为60%-70% [1] - 内存条板主要用于搭载存储芯片,要求传输速度快、大容量数据传输,公司板厚公差控制在±5%,金手指平整度及镀层均匀性良好,可降低信号损耗 [1] 技术能力 - 在通讯领域,公司具备800G和1.6T光模块板量产能力,光模块板要求PCB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阻抗性能好、低损耗率等特点 [2] - 公司1.6T光模块板阻抗线宽达到1.8mil/1.8mil,阻抗公差达到±3%,盲孔孔径达到3mil,技术难度较高 [2] IPO募资计划 - 公司拟募资9.62亿元,投建于高多层高密度互连印制电路板改扩建项目 [2] -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年产38万平方米高多层高密度互连印刷电路板产能,大幅提高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提升规模优势和行业地位 [2]
益丰新材创业板IPO:连续两年增利不增收,董事长梁万根年薪22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6-25 01:20
IPO及募资计划 - 创业板IPO获受理 保荐机构为中泰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曾丽萍、苏天萌 会计师事务所为上会会计师事务所 [3] - 拟募集资金8.44亿元 其中4.19亿元用于高折射率光学树脂材料项目 1.38亿元用于高端功能材料环状聚烯烃项目 1.34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13亿元用于数字化建设项目 3967万元用于营销渠道建设项目 [3] 公司业务 - 立足有机硫化学产业 聚焦光学新材料领域 围绕"硫元素"拓展业务 形成有机硫化学品和硫基新材料产品为主线的布局 [3]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14亿元、6.25亿元、6.02亿元 呈现连续两年下降趋势 [6]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35亿元、1.37亿元、1.39亿元 连续两年增利不增收 [6]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8亿元 资产负债率19.26%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67% [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5亿元 现金分红2840万元 [4]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马韵升直接持股32.45% 其配偶万春玲直接持股12.66% 通过万韵泰达持股4.85% 合计控制49.96%股份 [4] - 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马爱凤持股0.26% [5] - 5家合伙企业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持股23.34% 协议有效期至上市后5年 [5] 管理层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梁万根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8][9]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 刘志祥任监事会主席 [9] - 2024年董监高及核心人员薪酬总额787.57万元 占利润总额4.93% 董事长梁万根薪酬219.76万元 [9] - 梁万根1975年出生 大专学历 经济管理专业 正高级工程师 2010年起历任技术总监、副总经理等职 2022年起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10]
欣兴工具创业板IPO获受理,拟募资5.6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03:10
公司IPO进展 - 浙江欣兴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已获深交所受理 [1] - 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5.60亿元 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2] 募资资金用途 - 全部募资5.60亿元将投向精密数控刀具夹具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 [2][3] 主营业务 - 公司专注于孔加工刀具中钻削刀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分别为3.91亿元、4.25亿元、4.67亿元 [3]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8% 净利润同比增长4.53% [3] - 2022-2024年净利润稳步上升 分别为1.72亿元、1.77亿元、1.85亿元 [3] - 扣非净利润从2022年1.65亿元增至2024年1.84亿元 [3]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2年2.29元提升至2024年2.47元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呈下降趋势 从2022年21.30%降至2024年16.70%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波动较大 2023年达2.54亿元 2024年回落至1.94亿元 [3]
新三板挂牌不到半年、春光集团冲击创业板IPO,“集资”活动曾遭监管问询
搜狐财经· 2025-06-21 02:29
公司IPO进展 - 春光集团创业板IPO申请获受理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保荐代表人为胡涛 金勇 会计师事务所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3] - 公司于2024年1月8日挂牌新三板 不到半年便递表创业板[3]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要从事软磁铁氧体磁粉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并沿产业链发展软磁铁氧体磁心 电子元器件和电源等产品[3]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0.15亿元 9.3亿元 10.77亿元[5]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13.75万元 8703.32万元 9888.97万元[5] - 2024年资产总额12.86亿元 同比增长22.47%[6]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6.76亿元 同比增长17.13%[6] - 2024年资产负债率(合并)47.38% 较2023年上升2.4个百分点[6] - 2024年研发投入5105.15万元 占营收比例4.74%[6] 实控人情况 - 韩卫东直接持有公司34.04%股份 通过临沂君安间接控制21.48%表决权 合计控制55.52%表决权[6] - 韩卫东具有30余年行业经验 现任公司董事长 曾任多家相关企业高管[7] 监管关注事项 - 实控人曾控制的睿安资产于2023年11月注销 成为监管问询焦点[8] - 监管要求说明睿安资产和公司是否存在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经营罪的情形[10] - 公司回应称不存在相关情形 并已取得相关部门证明[12]
创业板IPO过会!业绩增长可持续性及期间费用合理性从首轮问到上会
搜狐财经· 2025-06-18 01:38
公司IPO概况 - 北京昊创瑞通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上会获审核通过,拟募资4.77亿元[1] - 公司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024年净利润1.11亿元[2] - IPO于2023年6月27日获受理,期间答复三轮审核问询函及一次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3] - 保荐机构为长江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律师事务所为国浩(北京)[2]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75亿元→3.91亿元→5.60亿元→6.72亿元→8.68亿元[5] - 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3303.96万元→4984.27万元→6878.42万元→8832.49万元→1.10亿元[5]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67亿元同比增长28.99%,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7.32%[6] - 研发支出从2020年914.18万元增至2024年3232.70万元[6] 监管关注重点 大客户依赖风险 - 2020-2023年对国家电网销售收入占比持续在90%左右,2024年降至77.38%[7] - 2024年南方电网销售收入占比上升至9.78%[7] - 报告期内曾因产品质量被国网北京、国网浙江暂停中标资格[8] - 监管多次问询客户集中度风险及业绩可持续性[7][8][9] 期间费用合理性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5.01%、4.93%、4.06%,低于行业均值2.83%、2.66%、5.12%[13] - 同期管理费用率2.13%、2.52%、2.19%,低于行业均值3.61%、2.75%、3.37%[13] - 研发费用率3.09%、3.47%、3.73%,低于行业均值2.45%、2.27%、1.86%[13] - 监管关注费用率差异原因及对长期竞争力的影响[13][14][15] 公司竞争优势 - 2007年开始参与国家电网招投标,2013年通过供应商资质能力核实并持续保持[7] - 产品技术门槛和质量控制优势[9] - 细分领域品牌优势和全国化布局[10] - 2025年"两网"公司招标需求整体呈现增长趋势[10]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开拓"两网"公司以外客户,预计长期客户集中度将下降[10] - 上市后销售、管理、研发人员数量及薪酬将合理稳定增长[16] - 无大规模期间费用支出计划,预计对业绩影响有限[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