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

搜索文档
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入选“2025山东民营企业200强”等多项荣誉榜单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12 09:20
公司荣誉与排名 - 得利斯集团入选2025山东民营企业200强榜单 位列第68位 [1] - 公司同时入选2025山东民营企业创新100强榜单 位列第30位 [2] - 公司还入选2025山东民营企业吸纳就业100强榜单 位列第68位 [3] - 此次入选三大权威榜单体现公司在规模扩张 科技研发和社会责任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4] 公司业务与产业链 - 公司创立于1984年 是集良种猪繁育 粮油饲料加工 生猪养殖屠宰 肉制品深加工 生物工程于一体的大型食品产业集团 [3] - 坚持贸工农一体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 依托农业 畜牧 食品 生物四大科技平台 [3] - 打造从田园到餐桌的绿色全产业链 [3] 产能扩张与投资布局 - 近年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5亿元 [3] - 先后投产宾得利牛肉 丰得利米面 10万吨肉制品等重点项目 [3] - 建成山东 北京 陕西 吉林 江西五大生产基地 [3] - 具备覆盖全国及东南亚市场的能力 [3] 发展战略与定位 - 公司以创新为引擎 以就业为担当 [5] - 在推动产业升级和促进民生改善中发挥标杆作用 [5] - 为山东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5]
可喜安晋级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助力打造全国人参精深加工第一强市
中国食品网· 2025-08-04 08:35
公司荣誉与认证 - 延边可喜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彰显其在农业领域的权威地位和综合实力 [1][3] - 该认证由农业农村部等8个国家部委共同认定 以企业经营规模 科研创新能力 带动农户数等为核心指标进行严格筛选 [3] - 公司成为延吉市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内首家国家级龙头企业 园区同期入选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立项名单 [7] 行业与区域发展 - 延吉市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自2018年创建以来已集聚37家人参深加工企业 成为延吉市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7] - 吉林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 重点推动科技农业 绿色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8] - 延吉市围绕育龙头 壮集群 强园区的发展思路 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全国人参精深加工第一强市 [9]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依托国家级平台优势 强化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 致力于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名片 [10] - 公司引领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10]
媒体新疆行 助力“新”发展
消费日报网· 2025-07-22 02:46
新疆林果产业发展 - 新疆林果产业具有显著地理优势,2024年种植面积达2100万亩,果品总产量1400万吨,其中阿克苏地区占比约25%[5] - 阿克苏地区构建完整产业链,博斯坦合作社拥有核桃油生产线等精深加工设备,产品达国家一级标准[6][7] - 合作社采用"电商+中转仓"模式,在陕西咸阳设1200平方米中转仓,日均处理500-1000单,最高日发货量1万单,2024年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13][14] - 2024年阿克苏地区果品加工能力154.36万吨,精深加工52.69万吨,产品拓展至133类,林果畅销国内外市场[18] 农产品电商转型 - 博斯坦合作社2017年转型电商,注册"丝路龟兹"品牌,线上渠道覆盖微信、淘宝、抖音,半年新增粉丝超万人[13] - 合作社通过直播带货实现年订单18万笔,主播年收入超10万元,培养返乡大学生成为专业主播[16] - 电商模式带动就业,解决148名脱贫户就业,辐射周边农民近3万人,2023-2024年累计收购核桃9600吨[16] 新疆自驾游产业升级 - 独库公路单日进出车辆超2万辆次,新疆跻身全国自驾游热门目的地前三甲[20] - 库车市东湖房车营地配置300余个智能水电桩及配套服务设施,2022-2024年自驾游客年均增长25%[23][27] - 营地带动周边形成综合消费区,新增夜市3处、商超15家,游客停留时间从0.5天延长至2天[27][28] - 2024年新疆接待游客3.02亿人次,旅游收入3595.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21%[28] - 新疆规划到2030年建成自驾旅游环线,实现4A级景区自驾直通,打造千亿级自驾旅游产业[29]
普惠金融要围绕产业振兴做文章
金融时报· 2025-07-15 03:07
政策目标与框架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方案 提出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 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1] - 方案强调加强"三农"领域信贷供给 加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贷款投放力度 同时增强数字赋能优化服务模式[4] 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 - 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金融需求从单一小额信贷向大额多元化转变 产生与产业链供应链相适应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2] - 农业产业化进入新阶段 "一县一业一品"成为发展潮流 例如辽宁公布10个特色产业生产基地 覆盖樱桃草莓蓝莓葡萄南果梨海参等产业[3] - 重庆聚焦智慧农业发展 力争到2027年农业生产信息化率突破35% 建成农业产业大脑10个 未来农场60个[3] 金融产品创新实践 - 金融机构推出针对性惠农贷款产品 包括汉中"种植e贷""稻渔贷""元胡贷" 宁德以林业碳汇资源为基础的"碳汇贷" 大连支持海参产业的"连海贷"信用贷款[3] - 数字技术驱动生物资产抵押和供应链融资等创新金融产品发展 通过卫星遥感物联网设备实现农作物智能识别和生物资产数字化监测[4][5] 数字技术应用与风控 - 金融机构通过"线下尽职调查+线上数字赋能"模式推进小微金融数字化转型 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率[5] - 数字技术实现对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数据的动态监测 降低服务成本并构建智能风控体系 提升风险预警能力[5] - 保险公司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和地面移动查勘技术 推动农险服务数字化精准化[4] 农村金融环境建设 - 农村支付环境改善和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信用村信用户覆盖面不断扩大[1]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银行重要授信对象 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降低农业生产自然和市场风险[1]
沙窝窝 种苹果
人民日报· 2025-07-09 22:32
农业转型与技术创新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五团从传统农业转向特色林果种植,2020年决策发展苹果产业并引进高标准矮砧密植苹果示范园项目 [1] - 矮砧密植技术使每亩果园种植密度增加140多株,机械化作业节省60%人工成本 [1] - 采用滴灌带、水肥一体化系统及无人机巡田等现代化技术,实现精准灌溉和远程专家指导 [2] 产量与经济效益 - 农户阿依吐兰汗的11亩苹果园首年亩产约2吨,纯收入达5.5万元 [2] - 团场7240亩高标准苹果示范园丰产期预计亩产值达2万元 [2] - 冷链物流中心投用后,苹果运输时间缩短至1天左右,提升销售价格 [2] 产业规模与品牌建设 - 二二五团特色林果面积从2018年8300亩扩增至2.76万亩,涵盖苹果、葡萄、桃、西梅和羊脂籽米等品种 [2] -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拉依苏",覆盖苹果、羊脂籽米等商品,销往全国市场如黑龙江等地 [2] - 北京援疆资金支持推动示范园建设,强化产业链从种植到销售的闭环 [2]
粮食主产区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更多“好粮食”变成“好产品”(三夏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7-08 22:00
粮食主产区产业化发展 - 13个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75%以上,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区域 [1] - 粮食主产区长期面临"粮财倒挂"问题,加快推动粮食产业化发展成为破局关键 [1]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1] 河南延津县小麦产业集群 - 延津县围绕小麦形成百亿产业集群,包括粮油面制品、烘焙膨化食品、冷冻休闲食品等近百家加工企业 [2][3] - 延津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3年总产值达152亿元 [3] - 龙头企业克明面粉公司采用专收专储专用模式,与合作社签订5000亩小麦订单和1万多亩种子粮订单 [3] - 云联合作社通过统一供种和全程托管,年节本增收500余万元,带动近3000户农户 [3] 黑龙江青冈县玉米深加工 - 青冈县玉米全链条产值达106亿元,15户重点企业累计投资60多亿元建设30多个产业项目 [6][7] - 龙凤玉米公司建设60万吨淀粉糖项目,包括果葡糖浆、麦芽糊精、麦芽糖浆3条生产线 [6] - 京粮龙江生物公司开发可降解环保袋、餐具、3D打印耗材等产品,玉米深加工附加值提高3至5倍 [6] 江苏射阳县大米品牌建设 - 射阳大米集团研发糙米汁深加工产品,瞄准大健康市场,预计下半年量产销售 [8] - 与江苏省农科院联合培育水稻新品种,淀粉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更适合糙米加工 [8] - 射阳大米品牌价值超100亿元,通过对接大型商超和农旅融合提升品牌影响力 [9] 国家政策与行业趋势 - 农业农村部支持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 [4]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提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强化产业链协同发展 [9] - 专家建议以大型粮食企业为中心,强化供应链建设和联农带农机制 [9]
(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西省“十四五”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新突破
中国新闻网· 2025-07-07 14:14
农业产业化发展 - 2024年江西省涉农主体实现销售收入3672.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9% [1] - 通过工业化理念和市场思维、创新思维、互联网思维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3] 特色乡村产业 - 聚焦134个优势特色产业 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8个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 国家农业产业强镇64个 [3] - 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8132个 居全国前列 [3] 龙头企业培育 - 拥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81家 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1147家 [3] - 营收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82家 超亿元企业1051家 [3] 农产品供应链 - 建立"1+10+N"供应链体系 引育供应链企业20家 [3] - 建成15个冷链物流骨干节点 新增7条物流干支线 [3] - 冷冻冷藏库容40.94万吨 常温库容25.81万吨 [3] 农产品电商 - 推动1914款优质农产品进驻高端商超餐饮平台 [4] - 打造年销售额超千万爆品296款 [4] - 2022年以来农产品电商零售连续突破100亿、200亿、300亿元大关 每年增速超50% [4]
乌干达咖啡行业正处于十字路口:从产量到增值
商务部网站· 2025-06-13 17:11
咖啡产量与出口收入 - 乌干达咖啡产量从2022/23财年的780万袋(60公斤袋)增加到2023/24财年的820万袋 [1] - 咖啡出口收入从8.45亿美元飙升至11.44亿美元 [1] - 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年产量提高到2000万袋(60公斤袋) [1] 政府支持与研发投入 - 政府拟于2025/26财年向国家咖啡研究所(NaCORI)拨款300亿先令 [1] - 拨款用于开发高产、抗虫害和气候适应性强的咖啡品种 [1] 农业经济地位变化 - 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从2000年的34.1%下降到如今的24.9% [2] - 农业仍为乌干达大多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2] 咖啡行业转型机遇 - 咖啡行业为扭转农业低附加值趋势提供独特机会 [2] - 需要加强本地价值提升和农业产业化投资 [2] - 卢韦罗咖啡园建成后每年将加工35,000余公吨咖啡 [2] 重点项目进展 - 卢韦罗咖啡园由Nonda Commodities牵头与沙特投资公司Ingazi Group International和政府合作 [2] - 该项目将成为乌干达最大的咖啡增值中心之一 [2]
灵武市1家企业再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榜单
搜狐财经· 2025-06-13 04:51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宁夏兴唐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再次荣登农业农村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1] - 公司自2008年获评全国第四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以来,连续18年通过严格监测 [1] 产业链布局与产能 - 公司实现从科研育种、规模种植、智能储运到精深加工、多元销售的水稻全产业链覆盖 [3] - 年加工水稻能力达22万吨 [3] 商业模式与农户带动 - 创新构建"公司+联合体+科研部门+基地+农户"模式,牵头组建优质水稻产业联合体 [3] - 累计发展优质稻订单22万亩,累计签订订单面积370万亩,商品交易量185万吨 [3] - 累计带动农户增收4亿余元 [3] 产品与市场覆盖 - 产品矩阵覆盖有机米、富硒米、特色米线等19大系列113种规格 [3] - 3000余个线下网点辐射全国二十余城 [3] 政府支持与行业前景 - 灵武市将持续强化政策扶持与精准服务,深化"龙头企业+数字赋能"战略 [5] - 依托兴唐米业等标杆力量,加速推动农业科技集成、产业链条延伸与乡村业态创新 [5]
湖北武穴:三代接力绘就农业产业化传奇 父子同心书写乡村振兴新篇
中国发展网· 2025-06-11 08:02
公司发展历程 - 从手工作坊起步,2010年面临市场变革时由大儿子吴志伟返乡协助,2014年成立伟博粮油公司,当年产值突破6000万元,利润超300万元 [2] - 2016年小儿子吴超伟加入后推动优质稻种植面积从几百亩增至2万亩,亩均增收30元,并开发高端香米品种,带动6000亩种植 [3] - 2021年获评"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从育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3] - 2024年启动总投资3亿元、占地120亩的智能化产业园建设,一期工程包括标准化车间和两条生产线,预计年产值5亿元 [1][4] 产能与技术升级 - 当前在建智能化产业园将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智能仓储系统,实现年产20万吨优质大米、1万吨米糠的产能突破 [4] - 已投资2600万元建成金禾全自动精米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40%,产品精度达国际标准 [4][6] - 每年投入80万元研发经费,与黄冈市农科院合作突破胚芽米营养保留技术,开发低糖米等新产品 [6] 商业模式创新 - 创新"公司+农户"订单模式,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承诺保底收购 [2] - 对加工副产品深度利用,谷壳制饲料、油糠提炼油脂、碎米制糖,实现资源"吃干榨净" [3] - 构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网络,覆盖27万亩订单土地,带动2.3万农户年均增收近千元 [7] 品牌与市场拓展 - 旗下"太白湖"品牌通过溯源系统提升产品溢价30%,打入广东、福建高端市场 [7] - 开发有机粮油、功能粮油等特色产品,并探索电商直播、工业旅游等三产融合模式 [7] - 计划2030年实现综合产值10亿元,带动50万亩优质稻种植 [7] 政策与资金支持 - 2024年被纳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计划,获武穴市农水集团2000万元注资 [5] - 政府为年产20万吨优质稻米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助力全链条体系构建 [5] 社会经济效益 - 当前每年提供20万吨优质大米,带动上下游7000余人就业,贡献利税超5000万元 [8] - 智能化产业园建成后将新增50余个就业岗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