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转型

搜索文档
转型军工!280亿爆破龙头,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8-08 16:10
收购交易概述 - 广东宏大子公司宏大防务拟以10.2亿元现金收购长之琳60%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成为长之琳控股股东 [1] - 公司拟对宏大防务增资16.2亿元,控制权比例从92.71%提升至96.25% [2][6] - 交易对长之琳整体定价为17亿元,较其净资产账面值8.55亿元溢价98.97% [3] 标的公司情况 - 长之琳主营航空零部件研发制造,产品包括紧固类、隔热类、管路连接件及发动机零组件等,客户包括中航工业、中国航发、中国商飞 [3] - 2024年营收7.31亿元,归母净利润1.56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1.79亿元,归母净利润3044万元 [4] - 按2024年净利润测算收购市盈率约为10.9倍 [4] 财务数据 - 长之琳2024年营业总收入7.31亿元,营业总成本5.36亿元,营业利润1.90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79亿元,营业总成本1.31亿元,营业利润3373万元 [5] - 广东宏大2025年3月末货币资金29.38亿元,收购资金占比34.72%,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5] 业务协同与战略意义 - 收购将补强公司防务装备板块,提升财务和持续经营能力 [1] - 标的公司航空零部件业务与公司存量军工业务具有协同性,有助于产品整合和竞争力提升 [3] - 交易将长之琳纳入合并报表范围,预计提升防务装备业务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 [3] 公司背景与业绩 - 广东宏大创建于1988年,是广东省国资委下属企业,中国第一家矿山民爆一体化服务上市公司 [7] - 2024年营收136.5亿元,其中矿山开采占比79.19%,民爆器材销售16.91%,防务装备仅占2.57% [7][8] - 公司2016-2024年营收从32.12亿元增至136.5亿元,增幅超300%;扣非净利润从5488万元增至8.45亿元,增幅超14倍 [8][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6%和53% [8]
转型军工!280亿爆破龙头,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8-08 16:06
收购交易概述 - 广东宏大子公司宏大防务拟以10.2亿元现金收购长之琳60%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成为控股股东[2] - 公司拟对宏大防务增资16.2亿元,控制权比例从92.71%提升至96.25%[4][9] 标的公司分析 - 长之琳主营航空零部件研发制造,产品包括紧固类、隔热类、管路连接件及发动机零组件等,客户覆盖中航工业、中国航发、中国商飞等[7] - 2024年营业收入7.31亿元,归母净利润1.56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1.79亿元,净利润3044万元[8] - 以2024年净利润测算收购市盈率约为10.9倍[8] - 标的净资产账面值8.55亿元,整体定价17亿元,溢价率98.97%[7] 财务与资金安排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29.38亿元,收购资金占比34.72%,全部使用自有资金[9] - 公司资产负债率50.27%,资金状况可覆盖交易对价且不影响正常经营[9] 业务协同与战略意义 - 标的公司航空零部件业务与公司存量军工业务具有协同性,可推动防务装备产品整合[7] - 交易将提升公司在防务装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增强防务板块财务和持续经营能力[2][7] 公司背景与业绩表现 - 广东宏大创建于1988年,是广东省国资委下属企业,中国首家矿山民爆一体化服务上市公司[11] - 2024年防务装备业务收入3.5亿元,占总收入2.57%,主要收入来源为矿山开采(108亿元,占比79.19%)和民爆器材销售(23.09亿元,占比16.91%)[12][13] - 2016-2024年营业收入从32.12亿元增长至136.5亿元(增幅超300%),扣非净利润从5488万元增长至8.45亿元(增幅超14倍)[1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6%和53%[13] 市场数据 - 截至8月8日收盘,公司市值286.9亿元,市盈率76.70倍[14][15]
广东宏大拟超10亿元收购长之琳控制权 补强防务装备板块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14:37
收购交易概述 - 宏大防务拟以现金10 2亿元收购长之琳60%股权[1] - 交易完成后宏大防务将成为长之琳控股股东[1] - 收购资金占公司货币资金34 72%[3] - 交易采用收益法定价 长之琳净资产账面值8 55亿元 评估价值17 01亿元 增幅98 97%[2] 业绩承诺机制 - 2025-2029年设置分级利润分配机制:归母净利润>1 7亿元时超额部分20%作为奖励[2] - 净利润1 36-1 7亿元时按持股比例分配[2] - 净利润0 82-1 36亿元时公司固定获得0 816亿元[2] - 净利润≤0 82亿元时利润全归公司[2] - 净利润为负时按持股比例承担亏损[2] 公司财务与业务背景 - 公司资产负债率50 27% 货币资金29 38亿元[3] - 拥有四大业务板块:防务装备 民爆器材 矿山服务 能源化工[3] - 合并工业炸药产能69 75万吨(含雪峰科技收购后新增产能)[3] - 混装炸药许可产能33 6万吨 占总产能58%[3] 战略协同效应 - 标的公司专注航空零部件研发制造 配套中航工业 中国航发等客户[3] - 产品涵盖紧固类 隔热类 发动机零组件等航空装备领域[3] - 收购将提升军工板块资产规模与产业链整合能力[4] - 强化防务装备业务协同性 增强产品综合服务能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