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本土化

搜索文档
苹果正将供应链搬回美国,这边特斯拉美国供应链天塌了?
搜狐财经· 2025-08-11 12:16
苹果公司投资计划 - 苹果宣布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未来四年在美国总投资承诺达6000亿美元,较年初预算增加20% [2][3][7] - 推出"美国制造计划"(AMP),旨在将供应链环节与先进制造能力引入美国本土,涉及芯片设计到组装的完整产业链 [2][3][4] - 计划未来四年在美国直接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研发、芯片工程、软件开发及AI/ML等尖端技术领域 [2] 苹果供应链布局 - 投资25亿美元与康宁合作在肯塔基州建立全球最大智能手机玻璃生产线,采用气溶胶沉积技术使玻璃强度提升4倍 [4] - 成为首家在美国建立完整端到端硅芯片供应链的企业,涉及环球晶圆、台积电、德州仪器和应用材料等合作伙伴 [4] - 与10家关键领域合作伙伴合作,使核心零部件控制力从34%提升至52%,增强供应链安全性和响应速度 [6] - 与商芒廷山口材料公司签署5亿美元协议生产稀土磁体,预付2亿美元定金锁定2027年起供应 [6] 特斯拉供应链危机 - 特斯拉被指长期拖欠供应商账款,导致至少37家二级供应商因现金流断裂破产 [8][11] - 对中小型供应商平均付款周期延长至97天,远超行业45天标准 [8] - 过去五年在得州被承包商提起留置权索赔累计超1.1亿美元,是苹果同期拖欠金额(120万美元)的近十倍 [2][11] - 危机发生在特斯拉现金储备达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7%)背景下,显示拖欠并非资金短缺所致 [12] 行业趋势 - 全球供应链正从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与韧性优先,苹果和特斯拉案例代表这一转型的两种表现 [12] - 未来供应链布局将更加区域化、多元化,企业需在成本、效率与安全间寻找新平衡点 [12] - 具备长期视野、投资供应链协同发展的企业更具优势,奉行短期主义的企业面临更多挑战 [12] 政治因素 - 苹果投资宣布时机恰逢特朗普政府将对含芯片产品加征关税前夕,被视为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举措 [7] - 特朗普曾警告苹果"不把iPhone生产迁回美国就加征25%关税",并告诫"别去印度建厂" [7] - 白宫发言人表示苹果投资是"制造业的又一胜",能让关键零部件回流保障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 [7]
关税博弈下的苹果(AAPL.US)答卷:千亿追加投资聚焦半导体与AI Wedbush看高目标价至270美元
智通财经· 2025-08-08 01:48
苹果追加美国投资计划 - 公司宣布未来四年将在美国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 叠加2月公布的5000亿美元计划 总投资规模达6000亿美元 [1] - 新投资聚焦服务器制造工厂建设及供应链本土化 同步推出"美国制造计划"(AMP) [1] - 与10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包括康宁 环球晶圆 应用材料 德州仪器 三星 格芯 Amkor 博通及MP Materials等 [1] 投资战略分析 - 富国银行认为投资旨在应对特朗普政府对进口半导体征收100%关税的潜在威胁 承诺建厂企业可获得关税豁免 [1] - Wedbush评价此为"库克的战略妙棋" 成功化解"美国优先"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 [2] - 分析师指出投资虽无法彻底消除政策风险 但显著缓解白宫与公司紧张关系 为长期增长争取战略空间 [2] 供应链布局 - 公司未提及将iPhone最终组装环节迁至美国 但通过供应链布局已形成实质性本土产能 [1] - 扩大与康宁在肯塔基州的智能手机玻璃生产线合作 [2] - 与Coherent签署多年期协议 在得州工厂生产Face ID核心组件VCSEL激光器 [2] - 重申与MP Materials的稀土磁体采购协议 投资其加州矿山项目 [2] 产品生产策略 - 从成本结构看 iPhone在美国本土制造仍不现实 核心产品生产重心仍留在亚洲及印度 [2] - 未来投资将更侧重Mac AI等非核心领域 [2] 机构评级 - 富国银行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245美元 [1] - Wedbush维持"跑赢大盘"评级 目标价270美元 [2]
苹果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美国!股价大涨5.09%,市值单日增超1500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7 22:08
投资规模与市场反应 - 苹果公司宣布在美国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承诺,未来四年在美国总投资规模达6000亿美元 [1] - 该决策推动苹果股价当日大涨5.09%,市值单日增长超1500亿美元 [1] 美国制造计划 - 苹果推出"美国制造计划",将供应链环节迁移至美国本土,涉及10家美国企业合作 [3] - 计划未来四年在美国直接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集中在研发、芯片工程、AI等前沿领域 [3] - 与康宁公司投资25亿美元建设全球最大智能手机玻璃生产线,覆盖所有iPhone和Apple Watch盖板玻璃制造 [3] - 康宁肯塔基州工厂制造团队规模将增长50% [3] 供应链本土化战略 - 构建端到端美国硅供应链体系,预计2025年为苹果产品生产超190亿颗芯片 [4] - 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使用美国最先进制程技术为苹果生产数千万颗芯片 [4] - 与三星电子在得州奥斯汀工厂合作开发创新芯片制造技术,优化iPhone设备性能 [4] - 与相干公司达成协议为iPhone面部识别系统生产激光组件 [4] - 环球晶圆美国公司首次为美国半导体工厂生产300毫米先进晶圆,供应台积电和德州仪器 [4] - 格芯公司扩大合作,将更多半导体制造业务引入美国,聚焦无线技术和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4]
苹果市值一夜大涨超1万亿元 将向美国新增1000亿美元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8-07 17:35
公司投资计划 - 苹果公司承诺在美国本土投入1000亿美元用于制造领域 [1] - 新投资涵盖一项全新制造计划 核心目标是推动更多供应链环节回归美国 着重加强关键零部件本土化生产 [1] - 此前苹果已在2024年2月公布计划 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 促进本土制造业发展和研发创新能力提升 [3] 市场反应 - 消息公布后苹果股价大涨5 79%至214 66美元 市值增长约16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 15万亿元) 总市值升至3 19万亿美元 [1] 战略背景 -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警告若iPhone生产不迁回美国将征收至少25%关税 [3] - 此次投资显示苹果有意强化与美国政府合作 响应制造业回流政策导向 [3] - 供应链本土化战略可降低潜在关税风险 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成本增加 提升产品供应稳定性 [3] 就业影响 - 苹果在2月计划中表示将招聘约20000名员工 岗位集中在研发 软件开发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 [3]
苹果,大涨1533亿美元!库克曾感谢中国“国补”
搜狐财经· 2025-08-07 03:55
当地时间6日,美股三大指数悉数飘红。截至收盘,道指涨0.18%,报44193.12点;纳指涨1.21%,报21169.42点;标普500指数涨0.73%,报6345.06 点。个股方面,苹果股价截至收盘大涨5.09%,创最近约三个月最大单日涨幅,成交215.26亿美元,市值一夜大涨1533亿美元(约合11011亿元人 民币)。 消息面上,苹果宣布将向美国本土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且未来4年投资总额将达到6000亿美元。此外,苹果还将启动全新的"美国制造计 划"(AMP),与全美10家公司开展新的、更广泛的合作,旨在将更多苹果的供应链和先进制造工艺引入美国。 编辑:陈婧琳 校对:卢杨静 在截至今年6月28日的2025财年第三财季(以下称"第二季度")中 ,靠着iPhone、Mac和服务收入的两位数增长,苹果实现了940.36亿美元的营收 和234.34亿美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9%。 与此同时,苹果在中国市场表现回暖。今年第二季度,其大中华区收入同比增长4.35%至153.69亿美元,终结了此前连续7个季度下滑的趋势。 对此,在财报电话会上, 库克还特别提及了国补的作用。他表示,中国政府对苹果部分产品实施的 ...
中国新发展 世界新机遇(新视窗)
人民日报· 2025-07-29 22:42
观众在链博会必胜客活动现场体验纪念报纸打印设备。 白 笙摄 观众在链博会上体验问界M9汽车推出的新型座椅"山海坐 席"。 邓李益摄 第三届链博会主场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外景。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红利,让中国新发展成 为各国的新机遇,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确定性。"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中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到1200家,15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首秀,现场共签署 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外资企业为啥愿意参加链博会,他们带来了哪些新产品新技术? 在中国投资发展有哪些新趋势?链博会期间,记者采访了4家外资企业相关负责人,听听他们的在华发 展故事。 今年是松下第二次参加链博会,参展主题从家居生活延展到城市公共领域。首次亮相的轨道交通站台门 解决方案,可防止乘客误入轨道,还能减少噪声与灰尘,确保站台温度舒适稳定。 这一解决方案,正是松下在中国的供应链本土化创新与产业链协同多轮驱动的创新成果。"这项业务的 全球运营中心在中国,所有研发 ...
中国新发展 世界新机遇(新视窗) ——第三届链博会参会外企谈中国机遇
人民日报· 2025-07-29 22:36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中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1200家,15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首秀,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及意向超6000项 [1] 松下在华发展 - 中国业务占松下全球业务的24.4%,利润贡献率达30%,拥有64家法人公司和5万名员工(含1万研发人员) [2][3][5] - 轨道交通站台门解决方案为本土化创新成果,已落地18个城市的53个项目,全球运营中心设在中国 [2] - 6恒气候站实现全屋空气6项恒定,最大覆盖1500平方米,核心部件与中国供应商联合研发,合作供应商超6000家 [2][3] - 20项新投资涉及能源、家电、半导体等领域,广州5G电子材料工厂、苏州集成电路材料工厂(2026年投产)、上海半导体材料工厂(投产后产值翻倍) [4] - 供应链调整: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压缩机工厂转移至无锡 [5] 诺和诺德在华布局 - 累计引入22款创新药物和11款注射装置,服务超4100万中国患者,覆盖糖尿病、肥胖症等领域 [5][7] - "中国同创"项目实现依柯胰岛素注射液全球同步临床获批,半年内完成上市及医保准入 [7] - 与国药物流合作优化供应链,提升药品时效性,构建数字化慢病管理模式 [6][7] - 在华布局包括天津生产厂(1995年)、北京研发中心(1997年)及开放创新平台(2019年) [6] 霍尼韦尔技术创新 - 本届链博会95%展品由中国团队本土研发,包括新型地面预警软件(防跑道事故)和半导体气体探测器(精度百万分之一) [9] - 中国拥有10个研发中心,校企合作院校超235所,培养国际化人才 [8][10] - 新能源汽车传感器产品(电池安全/电流/热失控传感器)供应中国厂商并出口海外 [10] 施耐德电气绿色转型 - 中国建成21家"零碳工厂"和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无锡工厂减少90%范围1&2碳排放和65%范围3碳排放 [11][14] - 北京AI实验室聚焦工业AI边缘控制,上海普陀工厂应用AI/5G/AR技术,生产效率提升82%,交付时间缩短67% [12] - 中国供应链整体能耗较2019年降15.9%,效率年增近10%,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和四大研发基地之一 [14]
麦当劳中国:加速供应链本土化发展 去年本土采购率超90%
快讯· 2025-07-17 11:11
供应链本土化进展 - 麦当劳中国加速供应链本土化发展 [1] - 2024年供应链采购量近80万吨 涵盖400多种食材和原材料 [1] - 按采购金额计算 本土采购率超90% [1] 门店扩张计划 - 截至目前 麦当劳中国餐厅数量已超过7100家 [1] - 2024年预计新开1000家餐厅 [1]
为关税铺路?美国商务部调查无人机、多晶硅,专家:对美自身影响也较大
环球时报· 2025-07-15 22:54
美国商务部启动两项调查 - 美国商务部启动针对无人机系统及其零部件的专项审查和对太阳能电池板、半导体关键材料多晶硅及其衍生品的国家安全调查 [1] - 调查根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发起 已于7月1日启动 美国商务部长将在270天内提交调查结果 [1] - 美国政府将向公众征求意见 截止日期为8月6日 调查结果可能为对这些进口商品征收更高关税铺路 [1] 调查涉及的行业现状 - 中国生产全球70%到80%的商用无人机 并在关键要素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2] - 中国企业在多晶硅领域占世界市场份额的八成 [2] - 美国无人机开发训练项目公司Zephyr表示 大多数公共安全部门客户使用大疆无人机 目前没有美国公司能生产出与之匹敌的产品 [3] 美国相关行业面临的挑战 - 美国实现无人机供应链本土化难度较大 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紊乱 [2] - 即使实现本土化 美国可能难以高效生产出高质量的无人机 [2] - 一些标榜为"美国制造"的无人机产品 实际上由中国公司生产 [3] 美国近期相关贸易措施 - 2024年12月 美国提高自中国进口的某些硅片和多晶硅关税税率至50% [3] - 2024年1月 美国商务部考虑制定新规则 对中国无人机实施限制措施 [3] - 2024年6月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指示商务部调查"确保美国无人机供应链不受外国控制" [3] 行业专家观点 - 美国在对华贸易战中越来越聚焦特定领域 试图通过破坏性调查对中国施压 [3] - 业内人士表示 中国在全球无人机市场的领先地位使得美国很难将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 [3] - 即使是中国以外的无人机公司 也依赖中国企业提供一些无法在其他地方获得的零部件 [3]
亚洲国家加紧推进能源转型
中国化工报· 2025-06-25 02:41
亚洲能源转型挑战与机遇 - 亚洲国家面临能源转型挑战,需在化石燃料依赖与低成本能源偏好间寻求平衡 [1] - 亚洲能源会议指出转型需务实路径,避免极端化处理化石能源问题 [1] 能源供应链本土化 - 标普全球认为能源转型是亚洲国家实现供应链本土化的战略窗口 [2] - 各国政府需通过政策指引、补贴和政府投资干预下一代燃料市场 [2] - 氢能源、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投资回报率低,私营部门参与难度增加 [2] 石油需求格局变化 - "三速亚洲"格局将主导2050年前石油需求前景:OECD亚洲国家渐进转型、中国市场增速放缓、非OECD亚洲国家持续增长 [2] - 中国从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引擎转变为成熟且逐渐下降的市场 [3] - 印度成为亚洲成品油需求核心支柱和全球石油消费增长主要驱动力 [3] 炼油与油气行业转型 - 亚洲炼油行业面临挑战与机遇,需重新思考能源利用、废物管理和产品供应策略 [3] - 上游油气企业需应对新盆地开发、成本管理、减排和技术创新挑战 [3] - 国家石油公司需在碳氢化合物、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3] 务实转型路径 - 行业领袖呼吁允许化石燃料继续支撑发展中国家经济与能源需求增长 [4] - 化石燃料应与可再生能源共存,并通过CCS等脱碳技术管理碳排放 [4] - OPEC支持"全能源策略",产油国已开始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并启动CCS/CCUS项目 [4] 资金支持与区域合作 - 东南亚仅吸引全球2%的清洁能源投资,与国际资金支持不足有关 [4] - 日本通过"亚洲零排放社区"计划促成350余个联合脱碳项目,覆盖多领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