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达州以交通旅游同频共振推动全域旅游提质升级 沿途皆景,一路生“花”
四川日报· 2025-08-20 07:2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达州推进省道201线复建工程 全长22.5公里 计划9月底完工 将成为巴山大峡谷景区继内环线后的又一交通要道[7] - 城宣大邻高速公路进入前期研究阶段 建成后将成为达州北上陕西南下重庆的快捷通道 串联宣汉县巴山大峡谷 开江县金山景区 大竹县五峰山景区[8][9] - 达州在建镇广高速公路 绕城高速公路西段 大垫高速公路和达石快速通道 达竹快速通道 达渠快速通道等 达石快速通道比现行国道缩减里程约40% 通行时间缩减约一半[9] - 规划新建直连宣汉县巴山大峡谷与万源市八台山的快速公路 桥隧比达78.5% 建成后通行时间比现有方案节省一半 计划年内动工[9] - 规划新建城宣大邻高速三墩互通至巴山大峡谷连接线 提档升级至欢喜坪 鱼泉山 大梁山的旅游路[10] 交旅融合发展战略 - 达州实施"以路连景"道路规划 推动交通与旅游同频共振 部署加密旅游道路网 推进高速公路旅游化改造 做优接驳服务[7][9] - 发展定制化旅游运输服务 打造航空铁路公路全覆盖的游客接驳服务网 鼓励运输企业开通景区直通车 发展旅游包车业务[10] - 计划编制全市公路旅游化改造方案 围绕"醉美巴山""康养胜地"主题 提炼地域文化景观特征 有机植入旅游元素[12] - 计划打造"十大最美自驾路" 连接峡谷竹海花海遗址景区民宿文物美食 让游客感受大巴山风光与巴文化底蕴[12] - 开发荔枝古道旅游线路 恢复青石板古道 部分古驿站 拦马墙等 进一步理清线路走向和资源状况[13] 景区升级与特色项目 - 巴山大峡谷景区启动创5A半年攻坚行动 对基础设施景观节点服务设施文化内涵智慧旅游5大类36项提档升级[13] - 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改造翻新 拓宽广场通道 增加充电桩停车位 打造售票厅候车区 增设自助寄存柜自助售票机母婴室医疗室[14] - 大象洞沉浸式数字体验项目通过数字化改造打造5个主题 使用新型声光电设备营造沉浸式打卡场景[14] - 凤凰山乡村振兴示范路旅游环线全长11.6公里 获评2025年度全国美丽公路 适合短途自驾游览[11][12] - 万八快速公路装饰号角主题景观琴键景观 在青龙嘴等乡村旅游景点设置观景平台[12]
陈济丁:内畅外联促交通运输提能增效
经济日报· 2025-08-15 00:02
交通运输市场现状 - 已建成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4.8万公里、高速公路网19万公里、邮政快递网及世界级港口群,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超600万公里[1] - 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1%,通过专项行动降低运输成本约2800亿元[1] - 存在跨区域联通堵点、物流运行质效不高、服务质效不足、制度规则不统一等问题[1] 政策导向与战略要求 - 2024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提出"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2] - 需以国内大循环稳定性对冲国际循环不确定性,重点推进内联外畅和软硬联通[2] - 提升与"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建设韧性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2] 区域协同发展措施 - 加快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贯通提质,促进沿海与内陆地区融合联通[3] - 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多通道联通及城市群快速交通网络建设[3] - 打通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消除跨区域国省干线瓶颈路段[3] - 实施长江/西江/京杭运河等干线航道扩能升级,基本破除跨省航道碍航节点[3] 物流效率提升路径 - 推动交通物流要素向制造业集群延伸,促进设施联通与数据共享[4] - 培育新型物流集成商,提供精细化供应链服务[4] - 制定多式联运管理制度和"一单制""一箱制"技术标准[4] - 深化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发展直达货运班列并拓展高铁快运功能[4] 服务转型与消费促进 - 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完善景区客流运力动态监测机制[4] - 拓展自动驾驶/低空运输等新兴消费场景,建立可持续商业模式[4] - 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在公路沿线/城市周边建设充换电站[4] 市场监管机制优化 - 完善中欧班列/民航航线价格补贴机制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5] - 严格执行全国统一货车超限超载认定标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5] - 推动船舶检验全国通检互认,统一检验流程和标准[5] - 健全网约车/网络货运等新业态监管规则,实施包容审慎监管[5]
河南加快建设交通强省 交通项目投资建设“双过半”
河南日报· 2025-08-01 23:15
高速公路建设进展 - 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目标为2025年底通车里程达1万公里以上 新增通车里程3000公里以上 完成投资4000亿元以上 力争通车里程居全国第四位 路网密度居全国第五位 [3] - 上半年全省公路水路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04亿元 占年度目标1000亿元的53% 其中27个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完成投资2511亿元 占年计划的622% [3] - 17个计划通车项目已完成总投资的941% 将重点攻坚安罗 沿太行高速公路等通车项目关键制约 [3] 内河航运发展 - 上半年全省内河航运累计完成投资1002亿元 港口吞吐量达351438万吨 同比增长7033% [4] - 贾鲁河复航工程正推进省内立项与国家规划衔接 确保年底前开工建设 打造中部便捷出海水运通道 [5] - 将制定《"11246"工程一体化建设意见》 推动《郑州港总体规划》编制和《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修编 [4] 交旅融合项目 - 上半年打造旅游公路1804公里 超额完成目标 生态伏牛一号旅游公路栾川段石张线入选全国交通与旅游融合创新项目 [6] - 罗山县初心路等7条公路入选全国美丽公路项目 旅游公路网总里程目标突破166万公里 [6] - 创新"服务区+旅游"等路衍经济新模式 推动交通线路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 [6] 交通枢纽建设 - 河南作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 暑运期间人流物流保障有力 交通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实现"双过半" [2] - 全省交通运输工作座谈会明确加速推进工程项目 助力交通强省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
(乡村行·看振兴)国道219线“零公里”处 边陲村落焕发新生
中国新闻网· 2025-07-29 08:45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国道219线广西段现状全长704公里 串联竹山 金滩 德天跨国瀑布等多个热门景点 [4] - 广西正全力提质改造G219路段 其中防城峒中至东兴公路等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另有7个项目处于前期准备阶段 计划今明两年陆续开工 [4] - 交通改善使竹山村从2000年前交通不便产业受限的状态转变为发展坦途 带动旅游业和海产品销售 [2] 旅游业增长 - 竹山村核心区域的东兴中越界河风景区于2024年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 [4]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中越界河游项目于2024年4月正式启动 成为中越友好往来纽带 [4] - 暑期众多游客到竹山村度假 打卡零公里纪念坛 山海相连地标广场 大清国一号界碑等景点 [2] 商业与收入提升 - 竹山村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人民币 交通改善带动旅游业和海产品销售 [2] - 村内登记注册商铺从寥寥无几发展到上百家 撂荒地有企业投资发展农业 [2] - 返乡青年在边贸 旅游 生蚝养殖等领域开拓新局 [2] 景区与活动发展 - 中越界河游 中越跨境骑行等景区相关活动办得如火如荼 [4] - 广西将优化G219沿线设施 提升路容路貌 打造高品质国家边关旅游风景道 [4] - 国道219线被定位为促进边疆发展 民族团结 交通旅游融合的黄金通道 [4]
上半年消费亮点不断涌现 经济“新引擎”作用持续增强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加快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1] - 服务消费占比提升 文体休闲和交通出行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6] 县域新能源消费崛起 - 贵州龙坑镇汽车城上半年新增5个汽车品牌 客流量增长20% 新能源车销售额占比达45%(15亿元总销售额) [1] - 县域公共充电桩1-5月增量11.9万台 同比激增96.7% 催生"纯电露营"等新消费业态 [2] - 西部省份(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充电桩建设突出 带动户外装备市场规模扩张 [1][2] 城市首发经济爆发 - 成都上半年新增首店395家 总量突破4000家 春熙路商圈平均每2天推出1场首展 [3] - 全国24城上半年新开品质首店2664个(+21%) 上海/成都/深圳/重庆数量领先 厦门/天津/南京增速快 [5] - 成都政府培育60余家首发经济重点企业 推出60余款首发新品 带动锦江区消费增长6.8%(超全国均值) [4][5] 交旅融合新趋势 - 36条"水上黄金旅游线"覆盖23省 内河客运旅游成为消费新引擎 [6] - 上半年新增75条银发旅游专列 累计开行超360列 "五一"期间老年客群酒店预订量增37% [6][7] - 乌鲁木齐/昆明/哈尔滨/三亚成银发族热门目的地 上半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499元(+11.8%) [6][7]
今年上半年,济南演出场所共推出各类营业性演出600余场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04:12
演出经济 - 济南市上半年演出场所推出营业性演出600余场 包括刀郎 单依纯 李健 李宗盛 许嵩等大型演唱会 [1][4] - 刀郎演唱会期间全市酒店订单环比增长67% 景区门票增长75% 接送机订单增长31% [1][4] - 文旅局联合携程上线"门票+住宿+景区"组合产品 重点景区推出免票 打折优惠 [4] - 联合公交公司推出演唱会公交直达服务 解决外地歌迷交通问题 [4] - 策划"泉城好戏 济南首届戏剧季"活动 上演20多部剧目 开辟"艺术+商圈"融合路径 [4] - 引进《天工开物》等爆款剧目 打造《秀宴》餐饮消费新场景 [4] - 融创文旅城推出《梦回西楼》国风实景秀 天下第一泉景区升级《明湖夜梦 画中游》画船演艺 [4] 文旅项目建设 - 九曲黄河万里情 泉城名士坊等在建项目预计年内建成运营 [3] - 崔寨片区酒店中心项目一期 鹊华公园齐风坊等项目开工建设 [3] - 济南开埠博物馆 鲜花港萌宠乐园 不觉晓露营综合体等项目竣工运营 [3] - 上新时代文化街区等项目投入试运营 [3] 交旅融合 - 文旅局与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签订"航空+文旅"协议 推出航旅优惠产品 240小时过境免签服务 [5] - 推动济南国际机场与天下第一泉 明水古城等景区联动 推出航旅产品优惠 [5] - 策划"齐鲁1号"旅游专列济南主题线路 配套景区 住宿优惠 [5] - 艺术演出 非遗手作登上火车展示展销 [5] - 开通旅游直通车直达野生动物世界 灵岩寺等近郊景点 服务老年人 学生等群体 [5]
我国交通运输取得历史性成就 17项主要指标年底前将全部完成
经济日报· 2025-07-21 22:18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成就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连接全国80%县级行政区和90%经济人口总量[1][2] - "十四五"规划17项指标中6项已提前完成(包括高速公路里程、城市轨交运营里程等),11项指标将在2024年底完成[1] - 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1.6万公里),其中高铁增1万公里;公路总里程549万公里(增29万公里),高速公路增3万公里[2] 交通基础设施数据 - 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占全球70%,覆盖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八纵八横"高铁网建成81.5%[3] - 高速公路里程19.1万公里覆盖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33条国家高速主线基本贯通[3] - 高等级航道1.76万公里(增1600公里),港口万吨级泊位2971个(增379个),民航运输机场263个(增22个)[2] 农村交通建设 - 农村公路总里程464万公里,实现所有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等级路比例97.3%,优良路率94.8%[5] - "农村公路+"模式带动产业路、旅游路发展,山西三大旅游公路连接5630个村庄[6] - "十四五"前4年农村公路养护投入1.2万亿元,开发管护岗位促进农民就业[5][6] 交通技术创新与试点 - 交通强国建设开展819项试点,覆盖1200多家单位,100多项已完成验收[7][8] - 数字化改造6万公里通道,通行效率提升20%,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7] - 多式联运试点实现"一单制",交旅融合试点培育低空观光等新消费场景[7]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 80%新建客运枢纽换乘距离≤200米,37个城市开展货运枢纽补链强链[4] - 重点枢纽货物换装次数缩至1-2次,多式联运1小时换装率超85%[4]
年中经济观察丨“纯电露营”、首发经济、交旅融合……新消费形式拉动消费新增量
搜狐财经· 2025-07-20 04:26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加快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1] - 服务消费占比提升 文体休闲和交通出行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52] 西部地区新能源消费 -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等西部县域充电桩增量突出 [1] - 遵义龙坑镇汽车城上半年新增5个汽车品牌 客流量增长20% 销售额达15亿元 新能源占比45% [3] - 遵义地区大功率充电桩订单增长超150% [19] - 1-5月县域公共桩增量11.9万台 同比增长96.7% [28] 新能源衍生消费业态 - 新能源车电力支持催生"纯电露营"新消费模式 [21] - 露营装备店单日销售额可达2-3万元 [26] - 充电桩安装需求旺盛 安装预约已排至月底 [17] 城市首发经济 - 成都上半年首店落户395家 累计突破4000家 [29] - 春熙路商圈平均不到两天推出一个首店首展 [29] - 上半年成都举办110多场首发活动 排期已至10月19日 [33][35] - 鸿蒙创新中心研发周期缩短50% 已推出十余款新品 [43][45] - 首店销售占商场总销售额90%以上 [49] 全国首店发展 - 24个重点城市上半年新开品质首店2664个 同比增长21% [51] - 上海 成都 深圳 重庆增量领先 厦门 天津 南京增速较快 [51] - 概念店 形象店等新型实体门店同比增长30% [51] 交旅融合消费 - 36条"水上黄金旅游线"覆盖23个省级区域 [52][54] - 上半年新开75条银发旅游列车线 [56] - "五一"期间60岁以上旅客酒店预订增幅37% [58] - 全国累计开行银发旅游列车超360列 [58]
资源分散型地区如何实现“两山”转化?看看安徽宁国的做法
中国环境报· 2025-07-18 06:40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突破口,创新推动"小山变大山"山核桃产业改革和"皖南川藏线"交旅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 [1] - 通过制度创新打破资源碎片化桎梏,深度整合生态资源,以产业融合激活资源禀赋,构建产业生态 [5] - "小山变大山"和"皖南川藏线"的实践诠释了"两山"转化的多元可能性,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6] 山核桃产业改革 - 20世纪80年代林业生产责任制导致山核桃产业面临资源碎片化、管理粗放化和效益分散化三重困境 [2] - 2021年启动"小山变大山"林权改革,通过托管、置换、租赁等方式整合零散山场 [2] - 杨狮村茶厂组71户林农置换地块328块,总面积376亩,户均地块数减少4.6块 [2] - 梅村村高山组和前山组将565块山场整合为222块,整合面积343亩,户均减少6块 [2] - 改革成效: - 林农可选择全程托管,获得40%基础收益,托管大户收入增长30%以上 [2] - 杨狮村集体经济突破70万元,梅村村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2] - 已完成改革的村民组79个,涉及9个乡镇,参与林农近2000户,参与率85%,涉及山场总面积8万余亩 [3] - 培育58个全程托管经营主体,机械化率提高3-5倍,户均节约人工成本超3000元 [3] - 建成63个现代化山核桃科技示范基地,全产业链产值达24.6亿元 [3] - "宁国山核桃"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达21亿元 [3] - 2024年产业规模: - 种植面积超40万亩,年销售量超1万吨 [3] - 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 [3] - 产业从业人数2.6万人,直接带动就业8万余人 [3] 交旅融合发展 - "皖南川藏线"东起宁国市青龙乡、西至泾县蔡村镇,沿线散落青龙湾水库等生态资源 [4] - 过去因交通闭塞、缺乏统筹,沿线40个村庄年均游客不足千人 [4] - 改造措施: - 投资1.3亿元改造68公里主干道 [4] - 新增两千余个停车位、12处驿站 [4] - 开发智慧导览系统,抖音话题播放量达1.4亿次 [4] - 引入313家精品民宿,打造7处露营地、4条越野线路 [4] - 发展成效: - 2024年接待游客840万人次 [4] - 沿线农家乐从2014年不足10家增至300余家 [4] - 村民人均增收2.8万元 [4]
四川巴中市以文旅深度融合绘就老区振兴新图景
中国经济网· 2025-07-17 14:06
文旅融合发展战略 - 巴中市将文旅深度融合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以建设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区为牵引,强调市内协同联动和市外开放合作 [1] - 行业进入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新阶段,采取场景驱动替代资源依赖模式,通过6张工作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 [1] - 文旅产业具有高关联性和广辐射面,对扩内需、促就业作用显著,巴中计划通过"文旅+"和"+文旅"模式转化资源优势 [2] 文旅资源禀赋 - 巴中拥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5A级景区和21个国家4A级景区,人文资源包括米仓古道、南龛盛唐彩雕及巴文化、红色文化等 [2] - 作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红色文化是核心优势,与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目标高度契合 [2] 四大文旅地标规划 - 打造光雾山——诺水河世界级生态康养度假地标、全国影响力红色基因传承地标、全国知名度传统文化体验地标、西部领先数字科普研学地标 [2] - 将通过宣传矩阵创新、全民参与和故事营销提升地标知名度 [2] 六大融合场景建设 - 红色旅游场景升级展陈互动技术活化红色故事 科普旅游场景开发研学课程 文博旅游场景开放东龛西龛并丰富夜游业态 [3] - 生态康养场景利用森林温泉发展"候鸟式"旅居 演艺赛事场景打造国际红叶节等城市名片 乡村旅游场景聚焦乡土特色营造"精神原乡" [3] 交通网络配套 - 构建"快进慢游"交通体系,完善高铁航空公路网络,建设景区快速通道 提升高铁站机场旅游服务功能 [3] - 打造"米仓大道"交旅融合示范品牌,配套民宿集群和低空旅游项目,实现交通线景观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