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心资产

搜索文档
刘煜辉,最新发声!“珍惜中国核心资产倒车接人的重要机会”
券商中国· 2025-04-20 23:22
宏观经济与中美贸易战 - 中美贸易战在短短十天内升级至"顶格"状态,导致G2进入贸易休克状态,接近硬脱钩 [2][3] - 中国迅速回击的三大底气:人民币资产落地、全球供应链统治力、科技出圈能力 [2][12] - 特朗普未预料到中国的强硬反应、美元资产股债汇"三杀"及西方盟友不配合 [2][6][7] 中国供应链与全球地位 -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份额达35%,2030年预计升至45%,超过第二至第十名国家总和 [8][12] - 供应链统治力与美元主导的财富分配结构不匹配,导致冲突尖锐化 [8] - 美国关税战实际打击的是其跨国资本核心价值(4万亿美元价值链分配环节),而非中国工厂 [18][19] 金融市场与资产配置 - 黄金作为中长期配置资产仍有空间,当前仍是买点(年内已涨30%) [20] - 中美博弈期间中国核心资产出现"倒车接人"机会,需把握供应链安全、数据通信安全等方向 [9][22] - 美债危机引发美元资产罕见"三杀",全球抛售美元计价资产威胁其基础信用货币地位 [7] 科技领域突破 - 中国通过DeepSeek等开源AI项目颠覆美国算力+能源的AI规则,可能刺破美国科技资产溢价泡沫 [12][13] - 科技出圈能力体现为"开源免费高质量AI软件+低价高质量中国制造"的新模型输出 [12] 美国经济结构弱点 - 美国20.7万亿美元消费中70%为不可贸易服务,仅6.2万亿美元零售额与全球贸易相关 [15][16] - 中国工厂实际供应美国市场的生产值约2万亿美元,远低于零售端规模 [17]
超1700人到场!中信证券策略会,看好中国核心资产!
证券时报网· 2025-03-19 23:30
文章核心观点 中信证券春季资本市场论坛认为中国核心资产迎来春天,新核心资产有望扩容,科技是市场核心主线,消费是第二主线,港股具备牛市特征且行情有望持续 [1][2][3][4][6] 会议概况 - 3月19日中信证券为期两天的春季资本市场论坛开幕,主题为“聚焦新赛道”,有1700多人线下参会 [1] 核心资产观点 - 中信证券重申3月初观点,认为中国核心资产迎来春天,以国产算力链为代表的新赛道萌芽,新核心资产有望向千亿美金市值体量扩容 [1][2] - 2024年11月末中信证券曾提出2025年A股将年度级别上涨,本次策略会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表示A股震荡突破需核心资产发力,新核心资产扩容,约30%传统核心资产公司走出经营拐点 [2] 市场主线 - 多家券商策略报告认为中期维度科技是市场核心主线,由DeepSeek催动的中国资产重估是市场主流叙事主题 [3] - 消费是多家券商看好的第二主线,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称2025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支持下资产价格企稳将传导至居民消费,首席策略师提出关注悦己经济、首发经济等消费主题及八大主题 [4] - 2025年是A股主题投资大年,AI+、智慧交通、人形机器人未来三到五年可产业化,后续仍有关注空间 [4][5][6] 港股情况 - 裘翔称港股已处于牛市,具备资产配置需要、有较大可支配仓位空间、对估值容忍度较高三个特征,几大代表性板块估值仍有空间 [6] - 多家券商研究所共识认为港股行情将持续,如华泰证券指出受三重逻辑支撑港股相对收益有支撑 [7]
中信证券春季策略会:中国核心资产迎来春天
证券时报网· 2025-03-19 17:20
文章核心观点 中信证券春季资本市场论坛提出中国核心资产迎来春天,新核心资产市值扩容,科技是中期市场核心主线,消费是第二主线,2025年是A股主题投资大年,港股已处牛市且行情有望持续 [1][2][3][4] 新核心资产市值扩容 - 中信证券曾提出2025年A股将年度级别上涨,本次春季策略会重申中国核心资产迎来春天 [2] - 要实现A股突破需核心资产发力,国产算力链等赛道新核心资产有千亿美元市值潜力且在扩容,传统核心资产约30%公司走出经营拐点 [2] - 2025年两会在科技、供给侧和促消费有政策推进,部分两地上市龙头企业港股上市或启动行情,美国对华限制是春季挑战也是信心修复试金石 [2] 科技与消费主线 - 多家券商认为中期维度科技是市场核心主线,中信建投等券商策略报告均有提及 [3] - 消费是多家券商看好的第二主线,2025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支持消费需求修复,资产价格企稳将传导至消费端 [4] - 中信证券建议消费主线关注悦己经济、首发经济主题,还对AI+等八大主题进行展望,认为2025年是A股主题投资大年 [4] 主题投资分析 - 市场缺乏高弹性“主角”,基本面修复蓄势待发,主题会成重要交易变量,中美博弈促使产业个股涨幅更快更高 [5] - AI+、智慧交通、人形机器人不再是概念投资,未来三到五年可产业化,后续仍有关注空间 [6] 港股市场情况 - 中信证券认为港股已处牛市,具备资产配置需要、有较大可支配仓位空间、对估值容忍度较高三个特征 [7] - 港股“核心资产15”和“A股核心资产30”走势分化,有港股通权限产品收益率更高,有港股投资权限产品理论可增持超6000亿港元 [7] - 港股几大代表性板块估值有空间,互联网、硬科技、汽车、生物医药等板块未来利润率回升将打开估值空间 [7] - 多家券商认为港股行情将持续,华泰证券指出受科技股盈利、经济企稳、政策预期三重逻辑支撑 [8]
晨报|春季策略:聚焦中国核心资产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3 00:24
中国核心资产与春季策略 - 政策在科技、经济、信心修复三大领域发力,美国对华限制成为春季市场最大挑战但也是信心修复试金石[1] - 中国新赛道孕育千亿美金市值潜力的新核心资产,传统赛道龙头中30%公司出现经营拐点[1] - 港股行情处于早期阶段,A股核心资产加速出清,GARP策略或接力极致弹性策略[1] - 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制度优化三大视角下甄选"新核心资产30"组合,科技、工业、消费板块分化将显著[1] 两会政策与主题投资 - 两会政策导向强化,市场关注点向消费等低位主题切换,科技板块催化反应钝化[2] - 悦己经济、半导体国产化、固态电池三大主题受关注,业绩确定性强的核心资产更受青睐[2] - 流动性指标显示科技主题热度或回落,国产半导体扩产周期与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为关键催化[2] 人民币汇率与宏观经济 -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显示回调压力释放,出口强劲反映估值基本合理[5] - 中美利差和风险溢价模型显示短期汇率中枢分别为7.50和7.35,仍有贬值压力[5] - BEER模型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区间为7.3-7.4,短期内或于7.20-7.35震荡[5] 制造业与PMI数据 - 2月制造业PMI回升至荣枯线上方,1-2月均值优于2024年,装备制造业表现突出[6] - 非制造业PMI受建筑业季节性回升带动,基建实物工作量差距缩小预示复工加速[6] - 以旧换新政策、关税预期抢出口、专项债集中使用为经济短期表现的主要驱动力[6] 美股与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美国重型机械、整车制造、运输及可选消费零售业[7] - 美股2024Q4财报超预期幅度下降,2025年业绩预期持续下调,基本面预期恶化[7] - 医疗保健、服务消费、券商资管、传统电信及公用事业为短期避险领域[7] 固态电池与新能源 -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小批量装车,2030年大规模量产,技术路线逐步明晰[15] - 2025年为半固态电池放量、全固态技术路线收敛的关键年,电池、材料、设备、资源端存投资机会[15] 消费与白酒行业 - 地产企稳、服务消费补贴预期、融资放宽催化消费板块反弹,2025年修复机会明确[17] - 白酒行业处于第三轮周期筑底阶段,头部名酒企业如山西汾酒、泸州老窖、贵州茅台具配置价值[18] AI与算力产业链 - DeepSeek开源推动算力平权,R1模型理论毛利率达85%,国产算力链支撑AI应用发展[20] - 阿里未来三年3800亿元Capex拉动国产算力半导体增量,AI芯片、服务器存储芯片为核心受益环节[28][29] 氢能与能源政策 - 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弱化煤炭增产表述,氢能领域推进管道输氢试点,绿氢产业化加速[30] 模拟芯片与电子产业 - 模拟芯片行业进入整合期,国内头部厂商通过内生外延加速平台化[26] - 华为2025年智能终端创新聚焦鸿蒙PC、折叠手机及中低端机型,供应链升级机会显著[27] 物联网与通信技术 - 端侧AI、机器人、车载5G模组为物联网三大驱动力,国产厂商全球市占率优势显著[24] - 液冷快插接头UQD市场空间2027年达82亿元,2025-2027年CAGR为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