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工程

搜索文档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三北”工程总体规划》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20:23
《规划》提出,"三北"工程第三阶段共分三期建设。其中,2021-2030年为六期工程,全力打好黄河"几 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等三大标志性战 役。2031-2050年为七期、八期工程,其中,七期工程以全面巩固六期工程治理成果、持续提高关键地 区植被盖度为主攻方向,八期工程以提质增效、整体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主攻方向。 《规划》明确,工程建设范围涉及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65个县(市、区、旗)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 属13个师市,分为东部丘陵平原区、北部风沙区、黄土高原区、西北荒漠区等4个屏障建设一级区和30 个二级区。同时,部署了优化生态修复空间、扎实推进系统治理、巩固工程建设成果、发展生态特色产 业、加强支撑能力建设等5方面23项任务。 《规划》要求,坚持国家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充分发挥国务院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 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将工程建设纳入林长制和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 考核。建立持续稳定的工程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落实财税、土地等政策,发展绿色金融,加 强质量和资金监管。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工程 ...
蒙草生态联合中标2.25亿元保护修复项目 经营向好中期净利增近98%
长江商报· 2025-09-11 08:29
项目中标情况 - 子公司快乐小草联合体中标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 拟定中标价2.25亿元 [1] - 2025年4月作为牵头人中标阿拉善左旗三北六期蒙甘边境防沙治沙沙漠锁边项目 中标价2.04亿元 [1] - 2025年5月联合体中标通辽市扎鲁特旗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 中标金额2.52亿元 [1] - 2025年6月联合体签署阿拉善左旗三北六期蒙甘边境防沙治沙沙漠锁边项目施工合同 合同金额2.04亿元 [1]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各类合同订单合计达15.32亿元 [2] - 期末合同负债1.61亿元 同比增加130.12%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23亿元 同比增长19.4%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005.24万元 同比增长97.98% [2] 研发与创新能力 - 2023年研发费用1.36亿元 同比增长25.73% [2] - 2024年研发费用1.64亿元 同比增长20.76% [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6540万元 同比增长13.24%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拥有有效专利776项 其中发明专利157项 [3] - 牵头或参与编制各类标准540项 含国家标准3项 行业标准5项 [3] - 草业专利在全球草种业创新主体企业排名第四 [3] 行业背景与竞争优势 - 三北工程等国家生态战略稳步推进 生态修复和草种业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2] - 公司以草种科技创新为核心 构建种质资源保护 良种繁育推广 生态技术输出一体化全产业链服务体系 [2] - 核心业务包括生态修复 环境治理和种业科技 [2] - 具备草种业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核心竞争优势 [2]
蒙草生态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8-27 07: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23亿元 同比增长19.4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5.24万元 同比增长97.98% [2] - 各类合同订单合计达15.32亿元 [2] 业务发展 - 中标扎鲁特旗及锡林郭勒"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 [2] - 中标库伦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项目 涉及沙漠锁边和大规模沙地综合治理 [2] - 配合1300余台智能机械设备应用于生态修复 [3] 行业机遇 - "三北"工程等国家生态战略稳步推进 [2] - 2025年上半年内蒙古完成防沙治沙1551.6万亩 占年度任务的77.6% [2] - 生态修复和草种业市场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2] 技术优势 - 选育295种乡土植物 拥有105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3] - 25个乡土草品种入选国家林草局"三北"工程良种推荐目录 [3] - 集成776项草种科技专利集群 [3] - 编制各类标准540项 包括《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3] 未来规划 -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业务拓展和内部管理 [3] - 持续聚焦"种、技、机"全链条创新 [2] - 助力"三北"工程提质增效 [3]
蒙草生态2025年上半年订单累计超15.32亿元,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全景网· 2025-08-26 13:2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23亿元 同比增长19.4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5.24万元 同比增长97.98% [1] - 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 [1] 业务进展 - 上半年中标扎鲁特旗/锡林郭勒/库伦旗等"三北"工程项目 [1] - 涉及沙漠锁边/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沙地综合治理等领域 [1] - 各类合同订单合计达15.32亿元 [1] 行业机遇 - "三北"工程等国家生态战略稳步推进 [1] - 生态修复和草种业市场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1] - 内蒙古2025年上半年完成防沙治沙1551.6万亩 占年度任务77.6% [2] 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乡土种源"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 [1] - 已选育295种乡土植物 拥有105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2] - 25个乡土草品种入选国家林草局"三北"工程良种推荐目录 [2] - 编制各类标准540项 集成776项草种科技专利集群 [2] - 研发种子包/种子绳/种子杯等创新产品 [2] - 配合1300余台智能机械设备应用于生态修复 [2] 战略规划 - 持续聚焦"种/技/机"全链条创新 [2] -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业务拓展和内部管理 [2] - 助力"三北"工程提质增效 [2]
蒙草生态:2025年上半年订单累计超15.32亿元 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3: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23亿元,同比增长19.4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5.24万元,同比增长97.98% [1] - 报告期内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1] 业务发展 - 中标扎鲁特旗/锡林郭勒/库伦旗等"三北"工程项目,涉及沙漠锁边、沙地综合治理等领域 [1] - 各类合同订单总额达15.32亿元 [1] - 公司作为中国唯一聚焦草种科技的上市公司,具备乡土种源一体化产业体系优势 [1] 技术研发 - 已选育295种乡土植物,拥有105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2] - 25个草品种入选国家林草局"三北"工程良种推荐目录 [2] - 编制540项技术标准,集成776项草种科技专利集群 [2] - 研发种子包/种子绳/种子杯等创新产品,配合1300余台智能机械设备 [2] 行业机遇 - "三北"工程等国家生态战略推动生态修复和草种业市场发展 [1] - 技术应用于草原修复、沙地治理、盐碱地改良三大场景 [2] - 公司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低耗、高效、节约的生态修复模式 [2]
推进“三北”工程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中国发展网· 2025-08-26 02:29
国家战略定位与政策支持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三北"工程总体规划》,明确该工程为国家重大战略,涉及生态安全、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 - 政策支持包括财税和土地政策,鼓励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多赢 [1] - 国家林草局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工程建设意见并修编总体规划,设立财政专项并全面实行项目化管理 [3] 工程建设成果与投入 - "三北"工程攻坚战两年来累计实施项目415个,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为历史上投入力度最大、成效最好的时期 [1] - 甘肃省2024年获得国家下达53个项目,建设任务1148万亩,中央资金41.7亿元;2025年获批58个项目,中央资金40.05亿元 [5] - 兰州市在建项目3个,总投资7.02亿元,总规模122.04万亩;呼和浩特市剩余建设任务156.83万亩,计划2024年11月底全部完工 [7] 三大标志性战役进展 - 东部歼灭战片区:三峡集团与内蒙古联手治理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带动治沙270多万亩;辽宁与内蒙古联合打造科尔沁沙地"千里锁边"林草带,宽度由11公里拓宽至31公里 [2] - 中部攻坚战片区:黄河"几字弯"区域构筑4条防风阻沙带,内蒙古建设三道防线使输入黄河泥沙量减少至150万吨/年 [2] - 西部阻击战片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形成3046公里绿色防护带,民勤县建成380公里防护带阻隔两大沙漠合龙 [2] 区域规划与任务目标 - 新疆"三北"六期规划(2021-2030年)总任务7245.9万亩,其中生态治理1643.7万亩,成果巩固5602.2万亩 [6] - 黑龙江省规划提出6项建设内容,布局3大建设区域和3个重点治理项目(含11个子项目) [6] - 河北省计划提前3年完成核心攻坚区沙化土地治理,提前1年完成六期规划任务,倾斜支持11个县21个重点项目 [5] 治理模式创新与技术应用 - 推广"光伏+治沙""以路治沙"和以工代赈等创新模式,实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 [4] - 坚持科学治理原则,以水定绿、因地制宜,发展节水林草并推行工程与生物措施结合 [3] - 建立联防联治机制,划定10个区域推动跨区协同,提升整体治理效果 [3] 监测体系与长效管理 - 国家林草局印发成效监测评价方案,覆盖13个省777个县及新疆兵团,建立年度监测和阶段评估体系 [9] - 监测内容包括建设进度、质量评价和成效监测,中期及末期开展生态、社会和经济效效益评估 [9] - 压实后期管护责任,探索长效机制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工程后期管理 [1] 生态价值转化与未来发展 -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打造生态保护修复与高质量发展科技示范样板 [9] - 工程从单一防护林建设转向系统治理,从扩绿增量转向质量提升,从分散治理转向区域联防 [8] - 目标2027年完成六期规划70%以上任务,2030年全面完成目标,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9][10]
国常会审议通过三北工程规划,重视园林生态及区域标的
长江证券· 2025-08-25 09:4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 维持[9] 核心观点 -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8月22日审议通过《"三北"工程总体规划》 强调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锲而不舍推进工程建设 切实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2][6] - 三北工程是指在我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 建设期限为73年(1978年至2050年) 分3个阶段8期工程进行建设[11] - 2024年三北工程被纳入"两重"建设范围 当年投入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财政资金320亿元 2025年有关部门持续加大投入力度[1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 安排8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11] - 2025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 至此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完毕 共支持1459个项目[11] - PPP新政出台 要求优化信贷审批流程 不得无故终止 地方政府可统筹运用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等资金用于PPP存量项目建设[11] - 投资建议关注位于三北区域的园林工程及地方建工企业[11] 三北工程规划 - 三北工程从1978年11月25日开始建设 是针对我国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建设的防护林体系[11] - 工程要加强规划统筹衔接 实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落实财税、土地等支持政策[2][6][11] - 要压实各方后期管护责任 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共同做好工程建设后半篇文章[11] 资金支持情况 - 2024年投入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财政资金320亿元支持三北工程[11] - 2025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8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 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11] - 2025年"两重"建设共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项目 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等重点领域[11] 政策支持 - PPP新政明确信贷资金持续性稳定性得以保障 不得要求地方政府出具承诺或证明文件[11] - 对符合条件的在建项目 地方政府可运用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等资金用于PPP存量项目建设成本中的政府支出[11]
中国绿富同兴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三北”工程攻坚战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
长江商报· 2025-08-25 07:12
工程背景与战略意义 - 三北工程实施47年 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标志性工程 开创大规模生态建设先河 [2][4] - 工程覆盖148万平方千米区域 涉及八大沙漠 四大沙地和广袤戈壁 1970年代森林覆盖率仅5.05% 沙化土地达128万平方公里 [2] - 被提升为国家重大战略 事关生态安全 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4] 最新政策部署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三北"工程总体规划》 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1][3] - 落实财税 土地等支持政策 引导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实现生态 经济 社会效益多赢 [1][3] - 建立长效机制 压实各方管护责任 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后期管护 [3] 建设成果与进展 - 攻坚战两年来累计实施项目415个 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 为史上投入力度最大 成效最好的两年 [1][5] - 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阶段性成果:东部歼灭战 中部攻坚战 西部阻击战 [5] - 具体成效包括:浑善达克沙地治理270多万亩 科尔沁沙地防护林带从11公里拓宽至31公里 黄河年输沙量减少至150万吨左右 [5] 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 - 实现从单一植被建设向全域生态修复转变 从求生存向求发展 求美丽 求幸福转变 [3] - 在防沙治沙 抗旱造林 飞播造林等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4] - 形成绿富同兴以绿生金模式 富民惠民成效凸显 [5] 未来规划目标 - 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攻坚战 确保2030年全面完成六期规划目标 [4][6] - 计划2027年完成六期规划70%以上任务 构筑3046公里沙漠边缘绿色防护带 [5][6] -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 稳定性和持续性 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6]
黄沙之上,汇聚涓滴绿意
新华社· 2025-08-24 23:05
南疆地理与生态特征 - 南疆包含喀什 和田 阿克苏 克州 巴州5个地级行政区 地处天山以南 昆仑山以北 塔克拉玛干沙漠横卧其中 [2] - 绿洲是南疆核心生态特征 树木 小草和庄稼连成片片绿洲 支撑千年文明延续 [2] - 树木包括沙漠深处的胡杨 农田周边的新疆杨防风林带及核桃树等经济作物 [2] 生态防护工程进展 - 1978年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 新疆40多年间在风沙危害区域植树7000多万亩 [8] - 2022年底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全面锁边"合龙" 全长3046公里 [8] -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培育防沙治沙植物260余种 输出苗木超100万株 为3万亩沙地披绿 [11] 经济作物与产业发展 - 阿克苏苹果产业在柯柯牙绿化工程守护下迅速发展 成为当地增收致富主导产业 [13] - 和田大枣在锁边工程庇护下品牌享誉中外 核桃 杏子 香梨等水果通过立体交通网络销往全国及海外 [13] 历史人文与生态建设 - 左宗棠西进途中植柳三千里 "左公柳"成为新疆重要人文遗存和爱国主义精神符号 [4][6] - 沙漠公路建设取得突破 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穿越塔里木河和胡杨林 [3] - 防沙治沙技术从塔克拉玛干推广至全国 并为非洲国家治沙提供经验 [11]
国常会要求完善“两新”政策实施机制 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21:55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政策在稳投资、扩消费、促转型、惠民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1] - 将加强统筹协调和完善实施机制以更好发挥扩大内需推动作用 [1] - 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并创新消费投资场景以释放内需潜力 [1] - 严厉打击骗补套补行为确保补贴资金使用实效 [1] 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发展 - 发展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是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 [2] - 增加体育产品供给并丰富体育赛事活动以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2] -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并拓展消费场景以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 [2] - 调动市场力量提高体育经营主体活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 "三北"工程建设 - 实施"三北"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事关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 - 加强规划统筹衔接实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2] - 落实财税土地支持政策引导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多重效益 [2] - 压实后期管护责任并建立长效机制鼓励经营主体参与工程建设 [2] 海洋渔船安全生产 - 开展海洋渔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与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 [3] - 支持老旧渔船改造提升并加强渔港建设管理 [3] - 提高渔民安全素养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安全监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