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G通信
icon
搜索文档
我首套自主研发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投运
科技日报· 2025-03-24 09:13
核心观点 - 中国首套自主研发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正式投运 该系统通过三大首创技术实现调车作业自动化与智能化 显著提升运输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1][2] 技术突破 - 系统应用三大首创技术:基于云脑的路港一体化智能调度平台 基于5G+北斗的调车自动驾驶云控技术 基于5G+AI的路港协同作业云防安全技术[2] - 云防安全技术将传统室外作业模式转变为室内立体监控 安全风险降低90%[2] - 云控技术使机车感知200米内路况 自主完成加减速控制及停车对位操作[2] 运营效率提升 - 黄骅港站调车计划自动编制率达85% 进路智能排列率超95% 车调联控自动化水平达99%[2] - 车站年运能提升约1056万吨 工作人员每日减少按钮操作1.8万次 现场互联互控呼叫减少2300次[2] - 系统实现从火车进站到装船全程自动接龙 有效降低劳动强度[2] 行业意义 - 系统标志着重载铁路智能化领域重大突破 推动运输生产作业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跨越式发展[1][2] - 技术突破使中国重载铁路调车智能化技术跻身世界前列[2] - 黄骅港站作为全国最大煤炭运输下海口车站 年运输煤炭2.17亿吨 每日处理160列火车超1万辆运煤车辆[1]
2024年营收86亿,市占率超40%,PCB细分赛道隐形冠军「江南新材」即将上市
梧桐树下V· 2025-03-18 10:40
公司概况 - 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发行上市,股票代码603124,简称江南新材 [1] -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电路铜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PCB用铜球领域产值和营收规模位列前茅 [1] - 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全球主要磷铜球供应商之一,业务聚焦PCB制造领域 [2] - 2021-2023年铜球产量均超10万吨,2023年PCB领域铜球产品收入55.41亿元,境内收入52.84亿元 [2] - 2023年国内铜球市场规模127.84亿元,公司全球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4%和41% [2]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2.84亿元、62.30亿元和68.18亿元 [2] -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1.48亿元、1.05亿元和1.42亿元 [2] - 2024年营业收入86.99亿元,同比增长27.59%,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24.37% [2] 产品与技术 - 主要产品包括铜球系列、氧化铜粉系列和高精密铜基散热片系列 [2]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96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78项 [3] - 开发出微晶磷铜球产品,含铜量超过99.93%,晶粒小于50微米,性能优于国家标准 [3][4] - 微晶磷铜球Cu+Ag含量≥99.94%,杂质总含量≤0.0060%,晶粒度<0.050mm [4] 客户与市场 - 客户覆盖中国综合PCB百强企业中的83%,前30强中有28家为公司客户 [5] - 主要客户包括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深南电路等知名PCB制造商 [5] - 2022年全球PCB产值817.4亿美元,中国占比54.3% [6] - 2023年全球PCB产值约695亿美元,中国以378亿美元产值贡献54.37%份额 [7] 行业趋势 - 电动车单车PCB价值量是传统燃油车的5-6倍,全球车用PCB市场年复合增长率24% [6] - 2023-2028年AI服务器PCB需求年均增长11.6%,高端品类增速达20% [6] -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占全球60%产量)、AI服务器(占全球30%出货量)领域具有先发优势 [6] - 高端PCB领域(如高频高速板、封装基板)国产化率不足20% [7] 募投项目 - 拟募集资金3.84亿元,主要用于年产1.2万吨电子级氧化铜粉建设项目 [7] - 其他募投项目包括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7] - 电子级氧化铜粉建设项目将满足高阶HDI板、IC载板等高端PCB产品需求 [7] 发展战略 - 目标成为"全世界领先的一站式铜基新材料制造商" [8] - 通过上市提高研发与技术实力、汇聚优秀人才、拓宽营销渠道 [8] - 在高阶HDI板领域已进入东山精密5G天线板产线 [7] - 在IC载板领域与景旺电子合作开发超细铜粉并实现量产 [7]
2024年中国特种光纤行业研究:6G入局政府工作报告,特种光纤迎来黄金发展期(精华版)
头豹研究院· 2025-03-11 12:2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供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特种光纤行业受益于6G技术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迎来黄金发展期 [1] - 全球特种光纤市场规模从2019年15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20亿美元 预计2028年达34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1% [3][38] - 中国特种光纤市场规模从2019年43亿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76亿人民币 预计2028年达131亿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11% [3][41] - 行业增长动力来自5G通信 新基建 新制造产业发展及国产化进程加速 [3][41] - 空芯光纤技术将成为下一代通信网络关键发展方向 传输时延降低30%至3.46us/km [78][79] 市场规模分析 全球市场 - 全球特种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15亿美元→2023年20亿美元(CAGR 8%)→预计2028年34亿美元(CAGR 11%)[38] - 全球掺稀土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5.8亿美元→2023年10亿美元(CAGR 15%)→预计2028年14亿美元(CAGR 7%)[45][46] 中国市场 - 中国特种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43亿人民币→2023年76亿人民币(CAGR 15%)→预计2028年131亿人民币(CAGR 11%)[41] - 中国掺稀土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12.9亿人民币→2023年26.0亿人民币(CAGR 19%)→预计2028年47亿人民币(CAGR 13%)[50][51] - 分应用领域市场规模: - 激光器领域:2023年135.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8%)→预计2028年192.2亿人民币 [55][56] - 光放大器领域:2019年37亿人民币→2023年113亿人民币(CAGR 32%)→预计2028年384亿人民币(CAGR 28%)[60][61] - 激光雷达领域:2019年16亿人民币→2023年144亿人民币(CAGR 74%)→预计2028年996亿人民币(CAGR 47%)[65][66] - 光纤传感器领域:2019年151亿人民币→2023年288亿人民币(CAGR 18%)→预计2028年462亿人民币(CAGR 10%)[70][71] 竞争格局 - 中国特种光纤行业市场集中度高 长飞光纤 睿芯光纤 长进光子 烽火通信(锐光信通)和长盈通合计占据35%市场份额 [3] - 掺稀土光纤市场由长飞光纤 睿芯光纤 长进光子主导 仅少数企业能批量生产掺铒光纤 [3] - 激光雷达市场禾赛科技全球市占率58% 2023年中国激光雷达国产化率超60% [25][26] - 光放大器市场国产化率达95% 光迅科技 德科立和昂纳信息位列全球前十 [30][31] 技术发展 - 光纤预制棒占特种光纤制造成本70% 高纯石英和工业气体为关键原材料 [17][18] - 光纤激光器国产化进展显著: - 1KW-3KW及3KW-6KW国产化率超90% - 6KW-10KW国产化率超80% - 10KW以上国产化率不足70% 预计2028年达90% [20][22] - 空芯光纤技术实现超低时延(3.46us/km)和更高带宽 中国移动已开展部署 [78][79] - 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将带动抗辐照掺铒光纤需求 预计2027年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市场规模达936.7亿人民币 [78] 应用场景 先进制造领域 - 光纤激光器应用集中于动力电池(25%) 消费电子材料加工(24%) 医疗美容(11%)等领域 [20] - 激光雷达主要应用于无人驾驶(高复杂度) ADAS(中复杂度)和机器人(低复杂度)场景 [26] 光通信领域 - 中国占全球光通信市场25%-30%份额 市场规模2019年921亿人民币→2023年1,345亿人民币→预计2024年1,528亿人民币 [31] - EDFA光放大器占光放大器市场55%份额 掺铒光纤国产化率达60% [30][31] 光纤传感领域 - 光纤传感器整体国产化率35% 其中军用领域达90%以上 民用领域较低 [33][34] - 光纤陀螺占据军用导航主导地位 光纤光栅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建筑健康检测等领域 [33] 发展趋势 - 特种光纤将在国防军工 激光加工 航空航天 能源电力等应用场景持续深化 [81] - 技术进步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80][81] - 算力网络升级和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将成为新兴增长动力 [78][79]
德福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上市公告书
2023-08-15 12:54
上市信息 - 公司股票于2023年8月17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证券简称“德福科技”,代码“301511”[3][35][37] - 本次公开发行6753.0217万股,发行后总股本45023万股[10][37][81] - 本次发行价格28元/股,发行后总市值约为126.06亿元[43] 财务数据 - 报告期各期,发行人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252.33万元、46280.60万元和44756.21万元[15] - 报告期各期,发行人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0.75%、24.30%和18.54%[15]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9.40%、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13.55%、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595.56%[16] - 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65.66%[16] - 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638,079.2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4,756.21万元[43] 产能情况 - 公司铜箔产品产能从2020年初的1.8万吨/年增长至2022年末的8.5万吨/年,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7.77%[17] - 2022年我国锂电铜箔总产能约60万吨/年[17] 股东情况 - 马科持股136,989,775股,持股比例30.43%,可上市交易日期2026年8月17日[40] - 拓阵投资持股45,950,397股,持股比例10.21%,可上市交易日期2024年8月17日[40] - 德福科技资管计划战略配售370.5714万股,约占发行股份数量5.49%;国轩高科战略配售178.5714万股,约占发行股份数量2.64%[37] 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业绩可能大幅下滑超过50%[16] 新策略 -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高端新产品,拓展新客户和下游应用领域[185] - 公司实施积极利润分配政策,制定上市后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186]
德福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8-09 12:38
发行信息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6753.021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5.00%[9][47] - 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28元,市盈率28.17倍,市净率3.03倍[9][47][48] - 发行日期为2023年8月4日,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9]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国泰君安证券[9] - 募集资金总额189,084.61万元,净额176,440.75万元[48] 业绩情况 - 报告期各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2.33万元、46,280.60万元和44,756.21万元[27] - 报告期各期,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0.75%、24.30%和18.54%[27] - 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179.40%,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595.56%[27] - 2023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5.66%,未来业绩可能大幅下滑超50%[28] - 2020 - 2022年营收分别为14.27亿元、39.86亿元、63.81亿元[73] 产能数据 - 2020年初至2022年末铜箔产能从1.8万吨/年增至8.5万吨/年,年均复合增长率67.77%[29] - 2022年我国锂电铜箔总产能约60万吨/年[29] 市场与客户 - 公司锂电铜箔4.5μm、5μm极薄产品已批量交付,电子电路铜箔部分产品进入规模试生产[69] - 2022年宁德时代完成协议约定最低采购量比例约85%[41] - 2022年电子电路铜箔收入79882.64万元,占比14.02%;锂电铜箔收入489707.46万元,占比85.98%[61] - 2023年一季度对宁德时代销量同比-12.09%,国轩高科16.67%等[112][113] 研发情况 - 2020 - 2022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294.53万元、6766.20万元、11054.41万元[73] - 截至报告期末,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65项,在申请发明专利71项[77] 未来展望 - 2023年1 - 6月预计营收255,000 - 265,000万元,归母净利润6,150 - 7,150万元[100] - 拟将募集资金净额用于28,000吨/年高档电解铜箔建设等项目[125][126]
平治信息: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平治信息申请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2023-02-24 03:54
业绩总结 - 2019 - 2022年1 - 9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71,763.34万元、240,789.59万元、360,139.41万元和324,587.23万元[59] - 2022年1 - 9月智慧家庭业务收入230,233.76万元,占比70.93%;移动阅读业务收入72,459.51万元,占比22.32%;5G通信业务收入21,288.46万元,占比6.56%;其他业务收入605.51万元,占比0.19%[5] - 2022年1 - 9月智慧家庭业务毛利率10.75%,移动阅读业务毛利率26.11%[18][19] - 2022年1 - 9月净利润18,441.64万元[62] - 2022年9月末资产负债率59.48%[58] 用户数据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具备各类优质文字阅读产品60,000余本,签约作者原创作品37,000余本,拥有有声作品8,000余部,时长近六万小时,自制精彩有声内容两万余小时[15] 未来展望 - 若本次可转债按上限72,703.44万元发行成功,全部转股后资产负债率降至50.60%[57] - 预计5G时期(2019 - 2025年)宏基站数量将达到450万站,基站天线需求量有望达到1350万副[157] - 5G基站天线和小基站市场需求预计分别于2023年和2024年进入高峰期,市场规模分别为198亿元和72亿元[15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FTTR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建设周期3年,第五年实现满产,达产后预计年产100万套FTTR设备,其中主光猫100万套,从光猫200万套[117] - 10GPON设备升级、产业化及50GPON设备研发项目预计建设周期3年,第五年实现满产,达产后预计年产584万套10GPON设备[13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2年8月,公司投资武汉飞沃科技1125.00万元[164] - 2022年9月,公司投资北京小顺科技700.00万元[164] - 2022年8月,公司投资尊辩通讯科技和杭州万林数链,分别持股0.63%和2.00%,总计1400万元[173] 其他新策略 - 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由不超过74,103.44万元调减为不超过72,703.44万元[175] - 补充流动资金调整前为21,200.00万元,调整后为19,800.00万元[175]
阿莱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2-05 23:10
发行信息 - 本次发行25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发行后总股本为10000万股[12][59] - 每股发行价格24.80元,发行市盈率35.44倍,发行市净率2.76倍[59][75] - 募集资金总额62000.00万元,净额54244.39万元[60][76] 业绩数据 - 2014 - 2022年6月主营业务收入在25123.58 - 37220.63万元间波动,净利润在5135.30 - 8867.51万元间波动[26][28] - 2022年1 - 9月营业收入27139.60万元,同比增加4.81%[32] - 2022年1 - 9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511.91万元,较2021年1 - 9月减少26.92%[33] 毛利率情况 - 2019 - 2022年1 - 6月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1.40%、45.47%、40.15%和37.06%[20][108] - 2022年1 - 6月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毛利率22.89%,EMI及IP防护器件毛利率38.62%[20][41] 资产与权益 - 2022年9月30日总资产64411.15万元,较2021年末增长7.42%[32] - 2022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37727.92万元,较2021年末增长14.73%[3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2年度营业收入38500 - 40500万元,同比增长3.44% - 8.81%[38] - 预计2022年度净利润7100 - 7500万元,同比增长1.26% - 6.97%[38] 客户收入占比 - 报告期内来自爱立信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从67.92%降至48.13%,来自诺基亚从18.24%升至29.96%[17][90] - 约80%主营业务收入来自爱立信和诺基亚[90] 子公司情况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有6家全资子公司、3家控股子公司及1家分公司[164] - 平湖阿莱德2022年6月30日总资产161539981.08元,净利润13013121.10元[164] 股权结构 - 发行前总股本7500万股,张耀华持股20%,发行后总股本10000万股,张耀华持股15%[199] - 发行前有限售条件股份7500万股,发行后无限售条件股份2500万股[199][200] 发行费用 - 承销费用4811.32万元、审计及验资费用1920.00万元、律师费用477.63万元等[61] 风险提示 - 存在技术与产品开发不及预期、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知识产权保护不利等风险[86][87][89]
阿莱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1-15 23:04
发行信息 - 本次拟发行25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发行后总股本10000万股[12][59][76] - 发行股票为面值1元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52][59] - 发行方式采用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网下询价配售与网上定价发行相结合,承销方式为余额包销[60] - 保荐费用100万元,承销费用按募集资金情况计算且含税价合计不低于2500万元,增值税141.51万元[61][77] 业绩数据 - 2014 - 2022年6月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6,800.53万元等,净利润分别为5,752.60万元等[26][28] - 2022年9月30日总资产64,411.15万元,较2021年末增长7.42%;所有者权益37,727.92万元,较2021年末增长14.73%[32] - 2022年1 - 9月营业收入27,139.60万元,较2021年1 - 9月增长4.8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11.91万元,同比下降26.92%[32] - 2022年1 - 9月电子导热散热器件产品收入同比增加36.14%[34] - 2022年1 - 6月至2019年各期末资产总额分别为61080.67万元等,各期营业收入分别为17375.38万元等[62] 毛利率情况 - 2019 - 2022年1 - 6月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1.40%等,总体呈下降趋势[20][110] - 报告期内各期,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毛利率分别为38.60%等,EMI及IP防护器件毛利率分别为46.98%等[20] - 2022年1 - 6月公司电子导热散热器件毛利率为69.16%,2021年为68.41%等[42] 客户与市场 - 报告期内各期,公司来自爱立信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7.92%等,来自诺基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8.24%等,约80%主营业务收入来自二者[17][92] - 公司主要客户爱立信、诺基亚超58%的收入来自北美和欧洲[98] 未来展望 - 预计2022年度营业收入38,500万元至40,500万元,同比增长3.44%至8.81%;净利润7,100万元至7,500万元,同比增长1.26%至6.97%[38]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拟用于5G通信设备零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等[73] 股权结构 - 本次发行前,公司实际控制人张耀华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38%的股份,与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73.60%的表决权[115][116][179] - 公司历史存在股权代持情况,于2016年9月清理完毕[122] 子公司情况 - 截至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拥有6家全资子公司、3家控股子公司及1家分公司,无参股子公司[166] - 平湖阿莱德2022年6月30日总资产161539981.08元等[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