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

搜索文档
特来电李剑波:能源交易会对充电运营商持续释放红利
新浪财经· 2025-08-08 09:29
能源交易与虚拟电厂发展 - 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剑波表示,能源交易和虚拟电厂未来将为充电运营商持续释放红利,公司将加大投入以帮助电网削峰填谷 [1] - 2024年公司在上海、深圳、江苏、福建等地区开展调峰辅助服务和需求侧响应等电网互动业务,参与规模超过300万kWh,产生效益近1000万元 [1] - 2024年公司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电量超过14亿度 [1] 特来电电网互动能力 - 特来电已实现与38个网、省、地级电力调控中心、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或负荷管理中心的在线信息交互 [1] - 公司具备虚拟电厂条件的可调度电站数量超过3400座 [1]
湖北率先实现“充换岸储”资源聚合秒级调频应用
人民网· 2025-08-08 07:36
近年来,国网湖北电力大力推进虚拟电厂建设,组织用户侧资源参与响应调节,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 节负荷、储能等各类分散资源参与市场交易,有效提升电网运行的柔性与韧性。 国网湖北电力营销部市场处处长佟翾介绍,今年湖北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万辆,充换电基础设 施规模已超50万台,海量分散的充电、换电、岸电、储能等优质资源响应迅速,经济性突出,通过数字 化技术手段可以"聚沙成塔",参与电网调节,能够补充传统调频手段的不足,形成电动汽车与电网融合 互动发展。 继今年2月实现充电桩聚合调频的基础上,国网湖北电力充分拓展资源,进一步突破技术关口,成功将 聚合范围拓展至充电、换电、岸电、储能等全场景资源,构建起"充换岸储"一体化的虚拟电厂调频技术 体系。该体系将充电站、换电站、船舶岸电站和储能站等全场景资源聚合为"超级调频工厂",可实时精 准响应电网调频需求。 8月5日13时9分,在武汉阳逻港船舶换电站,3个980千瓦的大型充电仓正源源不断地为集装箱电源充 电,为即将靠岸的"华航新能1"电动集装箱船提供澎湃动力。 此时正值用电高峰期,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监测到大电网频率偏离额定值,立即 通过调度自动化系 ...
虚拟电厂"聚沙成塔" 夯实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底座"
证券日报· 2025-08-08 00:53
虚拟电厂市场概述 - 虚拟电厂将分散的电力资源整合为弹性系统,开创能源治理新范式[1] - 市场规模达万亿元级,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数字底座"[1] - 通过数字化手段串联充电桩、智能家电等设备,形成"电力军团"[2] 政策推动与发展现状 - 国家提出到2027年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2000万千瓦以上[2] - 山西虚拟电厂规模达百万千瓦级,接入重工业负荷[2] - 江苏投建百万千瓦级居民虚拟电厂,聚集家用空调资源[2] - 南方电网虚拟电厂接入容量近1200万千瓦,实时调节能力255万千瓦[6] 产业链布局 - 发电侧:国家能源集团等整合分布式能源搭建运营平台[4] - 运营商侧:合康新能、协鑫能科等推动项目落地[4] - 电网侧:电网公司提供数据支撑带动产业链[4] - 形成"发电侧整合-运营商落地-电网支撑"协同格局[4] 商业模式转型 - 从"补贴驱动"转向"市场驱动"[6] - 合康新能通过聚合分布式光伏参与市场交易[6] - 协鑫能科将充电站、工业负荷纳入运营平台[6] - 万帮能源聚合30万根充电桩形成5100兆瓦可控负荷[6] 技术挑战 - 资源聚合过程中标准不统一是首要问题[7] - 设备数据格式差异导致系统复杂度指数增长[7] - 需要建立统一通信协议和数据接口标准[7] 市场机制设计 - 需完善基于贡献度的市场化分账机制[8] - 国外成熟市场采用固定佣金制和溢价分成制[8] - 评估风险遵循"效能优先、风险补偿"原则[8] 未来发展 - 随着市场完善,问题将获优化解决方案[9] - 虚拟电厂将丰富电网运行模式并节省固定资产投资[5] - 行业前景广阔,将推动能源系统智能化转型[4]
虚拟电厂重构电力系统运行模式
金融界· 2025-08-08 00:43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双重驱动下,我国能源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数字技术与能源管理的深度 融合催生了虚拟电厂这一创新模式,通过智能技术整合分布式能源资源,构建可响应电网调度的统一平 台。这种新型电力运行组织方式不仅提升了系统运行效率,更为重塑能源消费结构提供了关键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区域能源一体化提供了重要契机。北京作为新型储能技术策源地,拥有创新研发、产 品集成等资源优势,承担着首都能源安全保障职能。其区域带动辐射作用可牵引天津、河北共同发展绿 色低碳产业。2024年2月,京津冀三地联合印发《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在新型储能科 技成果转化、产业优势互补等方面统筹发展。 京津冀正探索能源协同发展新路径,通过构建特高压环网、清洁能源协同改造、地源热泵综合利用等跨 区域技术应用,推进三地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数字技术持续赋能能源行业绿色化转型,在能源开 采、加工、运输、利用等各环节提升效率。人工智能快速崛起,国产大模型推动数据、算力和算法加速 迭代,国内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700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 虚拟电厂重构电力系统运行模式 跨区域虚拟电厂建设需遵循区域发展差异化原则,结 ...
虚拟电厂“聚沙成塔” 夯实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底座”
证券日报· 2025-08-07 16:27
虚拟电厂市场概况 - 虚拟电厂通过数字网络整合分散资源,形成弹性系统,开创能源治理新范式[1] - 行业正迎来黄金时代,2027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目标超2000万千瓦[2] - 多地加速布局:山西接入重工业负荷达百万千瓦级,江苏投建百万千瓦级居民虚拟电厂[2] 产业链布局 - 发电侧:国家能源集团、华电集团等整合分布式能源搭建省级平台[4] - 运营商侧:合康新能、协鑫能科、万帮能源、天合光能等聚焦分散电源及家电落地项目[4] - 电网侧:电网公司依托数据优势为运营商提供接入支撑[5] 技术应用与效益 - 南方电网虚拟电厂接入容量达1200万千瓦,实时最大可调节能力255万千瓦[6] - 合康新能通过聚合小规模光伏资源突破电力市场门槛[7] - 万帮能源整合超30万根充电桩形成5100兆瓦可控负荷集群[8] 商业模式转型 - 行业从补贴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协鑫能科整合园区客户资源参与交易[8] - 虚拟电厂平台资源越多调节能力越强,盈利空间越大[7] 行业挑战 - 资源聚合标准不统一,设备数据格式差异大[9] - 需建立市场化分账机制,量化贡献与风险补偿[10] - 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可助力构建智能算账平台[10]
天合光能: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勾勒零碳新场景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7 11:21
光伏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光伏累计并网容量达8.86亿千瓦,稳居国内第二大电源地位 [2] - 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内卷式"竞争加剧的挑战,呈现"内卷外堵"特征 [2] - 2024年5月31日起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需通过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消纳,标志补贴依赖模式终结 [2] 行业转型方向 - 光伏终端将全面转向自发自用或市场化交易模式,储能配套和智能化监控系统成为项目标配 [2] - 用户侧需求从单一产品转向多场景解决方案,需加强综合能源管理实现绿电与经济用能双价值 [2] - 虚拟电厂业务未来3-5年将深度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调频辅助服务等,市场空间广阔 [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加速从光伏组件制造商向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领导者跃迁,布局智能微电网和虚拟电厂 [3] - 构建电碳一体虚拟电厂解决方案,集成气象预测、长时功率估算等实时交互能力链 [4] - 通过AI算法耦合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用户负荷与实时电价曲线,形成智能微电网 [4] 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 - 在常州文化广场部署121KW屋顶光伏项目,实现建筑自发自用电力 [1] - 盐城大丰港零碳产业园项目实现能源数据追溯、绿电绿证交易及碳排放核销 [7] - 中国联通三江源项目采用全额自发自用模式运营,实现100%绿电消纳 [7] 业务布局规划 - 重点培育智能微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零碳园区等新增长极 [8] - 前瞻性布局钙钛矿叠层技术,通过模式创新实现差异化发展 [8] - 推动光储充放一体化微电网示范站建设,开创V2G充电桩电能双向流动新模式 [7]
锚定高质量发展:协合新能源在行业调整期的破局之道
金投网· 2025-08-07 08:04
全球可再生能源行业趋势 - 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储能、电网等领域投资预计增长至2.2万亿美元 [1] - 中国前四个月风光装机规模突破15亿千瓦,但西部风光富集区光伏发电利用率除宁夏外均不足90% [1] - 行业面临"装机量攀升与利用率走低"矛盾,导致新能源企业业绩承压 [1] 协合新能源核心业务表现 - 权益装机容量达4778MW,同比增长18%,其中光伏权益装机容量大幅提升60%至934MW [2] - 光伏权益发电量同比增长28%至604GWh,光伏电站净利润同比增长59.7% [2] - 设备故障损失电量压缩40%,综合融资成本下降35个基点至3.63% [3] - 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长22.5%至10.41亿元 [3] 战略转型与创新布局 - 绿电交易电量同比增长26%,绿证单证均价达北交所披露均价的2.07倍 [4] - 非中国市场斩获152.5MW光伏及300MW储能项目,通过长期购电协议(PPA)锁定固定电价 [5][6] - 新加坡二次上市拓宽美元融资渠道,计划布局私募股权基金和虚拟电厂等新兴业务 [7] 长期竞争力与护城河 - 高质量发电资产扩容、度电成本压缩、全球化项目筛选体系构成三重护城河 [8] - 绿证溢价交易能力与国际融资平台凸显差异化战略眼光 [8] - 董事会主席刘顺兴增持200万股,持股比例由22.45%上升至22.78% [1]
7418.6万千瓦!用电负荷再创新高 四川电网运行平稳 电力供应稳定可靠
四川日报· 2025-08-07 00:27
电力负荷情况 - 四川电网最大用电负荷达7418.6万千瓦 较去年最高负荷6929万千瓦增长7% 创今年入夏以来第4次历史纪录 [1] - 空调降温负荷超3000万千瓦 是用电负荷创新高的主要原因 [1] 电力供应保障措施 - 提前建成投运23项迎峰度夏及世运会保供重点工程 [1] - 建立规模达900万千瓦的需求侧响应资源池 吸引超4000户用户参与市场化交易 [1] - 建成虚拟电厂30座 储能项目295个 可调能力超100万千瓦 [1] - 全网总装机约1.5亿千瓦 水电新能源火电等电源实现应发尽发 省外购电能购尽购 [2] 电网运维保障 - 持续优化电网运行方式 加强重要输配电通道和设备特巡维护 [2] - 近8000人抢修队伍和200余辆中低压发电车24小时待命 确保运维无盲区抢修不过夜 [2]
NRG(NRG)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6 14: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73美元 同比增长8% 2025年调整后每股收益为4.42美元 同比增长48% [10][11] - 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DA为9亿美元 调整后净收入为3.39亿美元 自由现金流为9.14亿美元 [22][23] - 2025年前六个月自由现金流为12.07亿美元 同比增长5.84亿美元 [25] - 德克萨斯州业务调整后EBITDA为5.12亿美元 同比增长1320% 东部业务调整后EBITDA为9900万美元 [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智能家居业务调整后EBITDA为2.55亿美元 客户保留率超过90% [25] - 西部服务及其他业务调整后EBITDA为4300万美元 [24] - 德克萨斯州住宅虚拟电厂(VPP)计划将2025年目标从20兆瓦提高到150兆瓦 [2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德克萨斯州电力市场表现强劲 受益于电厂表现优异 零售利润率提高和有利天气条件 [24] - 东部天然气业务因有利天气条件实现较高利润率 [2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宣布与数据中心运营商签订295兆瓦长期零售电力协议 未来可能扩展至1吉瓦 [8][14] - 完成对LS Power 13吉瓦天然气发电组合和6吉瓦工商业虚拟电厂平台的收购 [11] - 德克萨斯州T H Wharton项目获得德克萨斯能源基金贷款 预计2026年中期完工 [9][17] - 拥有2.4吉瓦天然气涡轮机储备 可用于未来数据中心合同支持的发展 [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重申2025年全年财务指引 目前处于指引范围的高端 [7] - 德克萨斯州参议院第6号法案签署成为法律 为ERCOT市场提供新的可靠性支持工具 [18] -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增长 天然气发电受到关注 [8] 其他重要信息 - 完成Rockland Capital资产收购 并整合至投资组合 [11] - 2025年计划执行13亿美元股票回购 截至7月31日已完成7.68亿美元回购 [2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关于数据中心协议 - 数据中心协议经济性类似于工商业合同 但利润率更高 期限更长 [35] - 协议结构包括295兆瓦初始承诺 10年初始期限 可选择延长20年 [14] - 目前还有超过4吉瓦的联合开发协议和意向书正在推进 [15] 关于虚拟电厂(VPP) - 德克萨斯州住宅VPP采用率超预期 家庭必需品套餐采用率比计划高15个百分点 [20] - PJM市场VPP机会评估中 预计今年不会扩展至PJM [50] 关于财务和资产 - LS Power交易预计带来超过10亿美元的潜在现金节省 主要在2027-2030年实现 [55] - 德克萨斯能源基金项目电力必须接入电网 不能直接专供数据中心 [60] 关于市场展望 - 德克萨斯州电力市场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因工业负荷增长未被充分反映 [94] - 数据中心对额外容量的需求持续强劲 因电网紧张和电力供应保障需求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