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文明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以“生态文明建设”之笔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大美中国画卷徐徐铺展
央视网· 2025-08-10 05:56
新疆巴里坤:天山深处已入秋 松林泼金染翠 立秋之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东天山的松林迎来了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时刻,黄绿交织的枝叶为天山脚下展开一幅灵动的秋日画卷。 这两天,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的火山群出现了如梦似幻的云海景观。 央视网消息:透过大美中国,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以大鲵及其栖息地资源环境为主要保护 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涉及745条河流。 在大鲵救护繁育中心,科研人员模拟大鲵在野外的栖息地环境,人工搭建溪沟及洞穴,让大鲵安居其中,实现自然配对繁殖。目前,大鲵 中心已建成仿生态繁殖区近3000平方米,共100多个大鲵洞穴。最新数据显示,张家界野生大鲵数量增长至1.38万尾,相较于2015年的7000余 尾增加近1倍。 漫步山间,松林俨然成为天地间最灵动的调色盘。墨绿色的松针沉稳如历经沧桑的卫士,挺立枝头;新生的松针则被秋阳披上浅黄,在深 绿林海中跳跃闪烁。深入林间,阳光穿透枝叶缝隙,在林地织就跃动的光斑。据了解,东天山秋松的最佳观赏期在8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可 沿巴里坤东天山森林公园步道深入松林秘境,感受这幅大自然挥就的金秋油画。 山西大同:云漫山间 火山群出现 ...
感知生态之变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国家能源局· 2025-08-10 03:09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果 - "两山"理念提出后,浙江安吉竹林碳汇量提升至每公顷6.6吨,碳汇交易为竹农带来年收益2800万元[5] - 安吉溪流水质从Ⅳ类提升至Ⅱ类,夏季漂流旅游收入超2亿元[7] - 矿区复绿改造后生态度假区单日咖啡销量达8000杯,相当于原矿产开采近一年收入[11] 绿色经济转型成效 - 安吉地区生产总值从88.96亿元增长至675.57亿元,实现"石头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12] - 宁夏贺兰山东麓荒滩修复后成为全国最大酿酒葡萄产区,种植户收入显著提升[15][16] - 湖南邵阳"朱鹮稻"因生态种植溢价3元/斤,农户年增收超30万元[18]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福建三明林下经济年产值超1亿元,生态旅游带动多业态发展[20] - 全国12个试点地区推出300余条生态旅游路线,创造超万亿市场活力[22] - 森林药材(铁皮石斛等)及山野菜形成规模化产业[20]
从环保设施开放看见治理之道
人民日报· 2025-08-10 02:09
环保设施开放现状 - 全国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已达6批2512家,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 [1] - 开放格局形成"老四类"(生态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废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新四类"(石化、电力、钢铁、建材)的体系 [1] 开放形式创新 - 开放方式从传统实地探访扩展到线上直播,运用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展示设备运行 [3] - 设备运行数据可直观呈现、实时获取,公众可随时在线查看环保设施 [3] 行业参与案例 - 南京金陵石化通过邀请居民代表走进企业,开展闻气味、听讲解、看生产等活动,扭转公众对石化行业"高污染"的认知 [2] - 企业鼓励公众参与监督,举报成功可获得100元手机话费奖励 [2] 开放成效 - 开放环保设施能直观展示保护成效,传播环保知识,凝聚生态文明共识 [1] - 通过亲身体验有助于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激发绿色发展热情 [1] - 开放设施可减少"邻避效应",增进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互信 [2]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绿水青山绘就美丽画卷——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智库报告发布
新华社· 2025-08-10 01:59
报告发布背景 -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于2025年8月10日在北京共同发布中英文智库报告并举办研讨会 [3] - 报告全文约16000字 通过网站 期刊 社交媒体等平台以中英文面向全球发布 [3] 核心理论内涵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标志性的原创理念 [3] - 该理念系统揭示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人和谐 人与经济社会和谐的多重价值追求 [3] - 理念展现中华民族独有的哲学思想 文化底蕴和语言魅力 [3] 国内实践成效 - 过去20年在理念指引下中国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硬杠杠 [3] - 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 [3] -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3] - 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 [3] 国际影响贡献 -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传播宣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3] - 大力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3] - 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方案 中国力量 [3] - 为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擘画蓝图 [3]
“两山”理念重塑美丽中国
新华网· 2025-08-09 02:21
"两山"理念实践成果 - 浙江省控以上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从41.9%升至98.6%,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从61微克/立方米降至26微克/立方米[8] - 浙江实施五轮"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0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4万家[3][10] - 浙江以全国1%土地创造6.7%GDP,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45缩小至1.83[11]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丽水生态产品交易中心累计成交3137宗生态产品,金额达131.01亿元[3][14] - 浙江GEP核算标准覆盖30余市县,建成126条超10亿元"土特产"全产业链,总产值3216亿元[13][14] - "蓝色循环"项目吸引62300人次参与,首笔2200吨碳汇以10万元成交[3][15] 绿色产业发展 -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占全球65%[4][23] - 2025年一季度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占新增装机90%[4][23] -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促成交易1989项,金额49.26亿元[15]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87.9%,PM2.5浓度十年下降57%[21] - 建立中央环保督察等30余项生态环境制度,修订法规100余件[24] - 中国国际湿地城市达22个,全球最多[26] 全球环境治理贡献 - 中国光伏风电装机连续10年全球第一,贡献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量超45%[27][28] - 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为世界提供80%光伏组件和70%风电装备[28] - "中非绿色技术公园"项目为非洲荒漠化防治提供模式[28]
辉煌60载·魅力新西藏|高原绿 幸福路
新华网· 2025-08-08 17:02
西藏生态文明建设 - 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体现西藏长期发展历程 [2] -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强调西藏生态建设重要性 重点关注林芝市嘎拉村生态保护案例 [2] - 西藏已建成47个自然保护区 形成系统性生态保护格局 [2] - 生态建设成果覆盖百年桃树保护至全区范围 体现60年持续投入 [2] 政策与高层关注 - 中央高层直接指导西藏生态工作 回信形式传递政策导向 [2] - 生态保护被定位为"时代华章"级战略 显示其在区域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2] 区域发展重点 - 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成为生态建设示范点 获国家级关注 [2] -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成果通过官方宣传渠道重点展示 [2][3]
逐绿之城湖州,交卷
新浪财经· 2025-08-08 13:17
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 湖州二十年来推动生态文明从"先行地"到"示范地"、经济发展从"粗放增长"到"绿色低碳"、城乡面貌从"局部美丽"到"共富共美"、城市品牌从"市域名片"进阶为"窗口示范" [1] - 湖州累计发布生态文明建设标准130余项,其中13项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制定出台12部生态文明地方性法规 [3] - 湖州PM2.5浓度改善幅度57.03%,空气优良率改善幅度56.51%,入太湖水质连续17年保持Ⅲ类及以上,2023年首次实现Ⅱ类水全覆盖 [3] - 湖州获得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区县全覆盖、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称号 [3] 绿色低碳创新发展 - 湖州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近20年下降约48%,高新技术企业从2008年58家增长至2024年2071家 [4] - 长兴蓄电池行业企业从175家减少到16家,但销售收入提高14倍 [4] - 南浔整治提升企业1.3万家,"三电一板"块状经济实现蜕变,近三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4] - 德清实现科技创新鼎、天工鼎、大禹鼎等"六鼎大满贯",是国内唯一一二三产均为国家级平台的县域 [4] - 湖州构建"2+8"高能级平台体系,聚集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5] 生态惠民富民成效 - 湖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缩小至1.53,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6] - 湖州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95%以上 [6] - 安吉2022年以来累计吸引青年入乡近4.3万人,每年新增常住人口1万左右 [6]
本报评论员:立足岗位职责 展现责任担当|五论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
中国环境报· 2025-08-08 06:04
有责任,就要抓落实。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身兼政策制定的参谋者、 统筹协调的调度者与实施督促的监督者等多重角色。抓责任落实的力度与成效,关系着制度优势能否转 化为治理效能,关系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成色与底色。因此,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下真功 夫、硬功夫,推动制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谋全局中把准落实方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在行动上自觉主动。地方生态 环境部门需要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国之大者",凝聚起抓落实的强大思想力量。要胸怀"两个大局",从 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确保制度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协助地方党委、政府组织制定并实施政策规划标准,确保 每一项措施都能符合地方实际。同时,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过程, 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责任制规定》)不仅清晰界定了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责任边界,而且构建了一套覆盖全面、权责 ...
2500余套路灯灯箱 用三组故事“讲”杭州文化
杭州日报· 2025-08-08 02:40
城市形象升级项目 - 杭州市对全市2500余套路灯附属灯箱进行全面升级,主城区更新工作已基本完成 [2] - 灯箱采用环保、耐候性材料,确保在各种极端天气条件下画面色彩稳定,减少褪色、变形或损坏 [2] - 灯箱以"三个为一组"组团式布局,车辆行驶时可形成连续动画效果,让市民在通勤途中"阅读"城市故事 [2] 设计主题与内容 - "历史文化名城"单元选取西湖断桥、雷峰塔等标志性景观,展现杭州历史文化底蕴 [2] - "创新活力之城"单元融入现代建筑、科技元素(如芯片),体现杭州在互联网、科技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2] - "生态文明之都"单元用西湖荷花、传统建筑等,呈现杭州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融合之景 [2] 项目意义与未来规划 - 灯箱不仅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窗,更是市民生活的氛围灯 [3] - 未来将建立动态更新机制,让城市家具持续讲述杭州发展新故事 [3]
中共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绘就美丽中国画卷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国家能源局· 2025-08-07 06:24
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意义 -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3] - 坚持生态优先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需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4] - 绿色发展理念是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有机统一的必由之路,需严守资源安全底线[5] -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需持续回应人民群众对清洁水、空气等生态产品的需求[6] 绿色产业转型进展 - 2024年煤炭消费占比降至53.2%,较2012年下降超15个百分点[8] - 全国能耗强度同比降低3.8%,超额完成年度目标[8] - 全年回收利用废钢铁等10种主要再生资源超4亿吨[8] - 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3%,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000亿立方米以内[8] 生态系统质量提升 - "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国土绿化4.5亿亩,治理沙化土地1.05亿亩[9] - 2024年底全国森林覆盖率超25%,超额完成"十四五"任务[9] - 长江四大家鱼卵苗量达禁渔前6.2倍,江豚种群止跌回升[9] - 首批设立5个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稳定在18%以上[9]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2024年中央层面生态保护补偿资金超2000亿元[9] - 全国半数以上森林、草原纳入补偿范围[9] - 24个省份建立30个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9] - 碳排放权、水权交易等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初步建立[9] 未来重点行动方向 -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完善碳统计核算体系[10] - 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强化全链条粮食减损[10] - 统筹推进"三北"工程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11] - 研究设立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基金,拓展资金来源[11] - 创新生态综合补偿方式,推动生态资产保值增值[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