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

搜索文档
光伏全链挺进非洲 中国企业点亮“缺电大陆”
经济观察报· 2025-08-25 12:10
中国企业出海非洲可再生能源市场 - 中国企业凭借成本、工程效率和产业结合优势成为非洲可再生能源项目优质供应商 [1] - 山东安装集团启动全球化战略 海外业务从"以项目为中心"转型为"以区域为中心" [1] - 企业通过矿电联动模式、中资产业园、海水淡化项目等多元化方式开拓市场 [1] 非洲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非洲风光储项目初始投资金额更低、回收周期更短、技术门槛较低 [2] - 2024年非洲光伏新增装机约2.5GW 累计装机19.2GW 规模不及中国1% [6] - 南非规划从2025年开始每年新增3GW-5GW光伏装机 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50GW-60GW [2] 项目规模与模式演变 - 非洲单一光伏项目规模从小型分布式转向100MW-500MW级并网项目 [6] - 埃及Abydos储能项目规模达300MWh 南非电池储能项目达153MW/612MWh [7] - 开发模式包括PPP、EPC+F、IPP等 其中埃塞俄比亚光伏项目中标电价低至0.02526美元/kWh [8][9] 商业模式创新 - 针对居民和小商业客户推出PAYGo(按天/周付费)模式 [10] - 天合光能开发每平方米重10.7千克的轻量化组件解决运输难题 [10] - 光伏与农业生产结合形成PURE模式(可再生能源生产性利用) [14][15] 市场竞争格局 -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项目要求使用Tier1品牌组件 [11] - 贴牌组件价格仅为全新品牌组件的20%-30% [11] - 中国企业从产品输出转向"产品+服务"模式 提供抗污染、抗高温组件及售后运维 [12] 电力供应与资源禀赋 - 刚果(金)98.7%电力来自水电 洛阳钼业计划开发200MW水电站保障矿场供电 [13] -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约7亿人未用上电 80%缺电人口集中在该区域 [14] - 光伏项目半年到一年即可完工 相比水电动辄五年以上投建周期更具灵活性 [14] 新兴应用场景 - 卢旺达推广电动摩托车 50kW光伏电站为换电系统提供清洁电力 [17] - 赞比亚建成超1500个太阳能磨坊 通过光伏电力加工农产品 [17] - 预计2030年非洲光伏累计装机超70GW-80GW [17]
光伏全链挺进非洲 中国企业点亮“缺电大陆”
经济观察报· 2025-08-25 12:02
中国企业在非洲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机遇与战略 - 非洲市场成为中国企业新能源出海的蓝海 由于非洲国家缺乏可再生能源项目经验 中国企业在产品成本、工程效率和产业结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成为优质供应商[1][2][5] - 山东安装集团将海外业务从"以项目为中心"转型为"以区域为中心" 正式启动全球化战略 重点布局非洲市场[2] - 中国企业出海带动上下游配套服务企业共同出海 结合当地政策法规提供最优能源解决方案[5] 非洲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规划 - 非洲国家陆续发布大量可再生能源规划 以南非为例 从2023年起启动大规模光储项目建设 规划从2025年开始每年新增3GW-5GW光伏装机 预计到2030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50GW-60GW[3] - 非洲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较小 2024年约2.5GW 累计装机19.2GW 规模不及国内的1%[8] - 非洲拥有丰富的光照和风力资源 可再生能源项目初始投资金额更低、回收周期更短、技术门槛相对较低[3] 项目规模与类型演变 - 此前非洲光伏项目以小型、分布式、离网、家用太阳能为主 项目规模多未达到MW级[8] - 目前单一光伏项目规模显著扩大且增速迅猛 在南非、埃及等地已出现100MW-500MW甚至GW级的并网项目[8] - 埃及、摩洛哥等部分国家政府陆续规划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8] 主要参与企业类型 - 大型发电集团 正从火电投资转型风光项目投资[8] - EPC总包商如中电建、中能建 希望在非洲实现投资、建设、营运一体化[8] - 光伏、风电产品制造商 想以投资拉动产品销售[8] 大型项目合作模式 - 头部光伏、风电制造商在非洲市场采用大型项目合作方式销售产品[9] - 晶科能源在肯尼亚加里萨兴建50MW光伏发电项目 购电协议单价约定为0.0549美元/kWh[9] - 阳光电源与南非独立发电商Globeleq签订153MW/612MWh电池储能项目 服务期限长达15年[9] - 天合光能向北非最大的储能项目埃及Abydos项目直接交付300MWh储能电池[9] 电力销售与收益模式挑战 - 光伏电站收益主要来自售电 但非洲收电费很难 电价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与上网电价长期倒挂[11] - 埃塞俄比亚新招标的光伏项目以公私合作模式(PPP)开发以降低投资风险[11] - 除PPP模式外 还有"EPC+F"、IPP等模式[12] 创新商业模式 - 针对电网售电模式行不通 光伏开发商将目光转向当地工商业企业[12] - 非洲当地最受欢迎的是PAYGo(按天/周付费)模式 客户每天/每周支付费用获得发电量使用权[13] - 在卢旺达探索分布式太阳能电站直供电动摩托车充换电一体化模式[21] 产品适应性与本地化需求 - 专门开发轻量化、可堆叠包装、小功率模块等光伏组件 最轻的产品每平方米仅重10.7千克以解决"最后一公里"运输问题[14] - 针对非洲客户需求 产品需要关注初期价格、耐用性、售后可得性 以及易于运输和安装[14][16] - 贴牌组件和二手组件单瓦价格极低 仅为全新品牌组件的20%-30% 对价格敏感客户很有吸引力[16] 售后运维挑战与解决方案 - 非洲光伏电站经常出现发电效率下降甚至设备损坏 当地缺乏售后网点[17] - 需要配置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组合 如抗污染、抗高温的组件 提供灵活的融资和支付方式 并尽可能提供完备的运维和售后服务[17] 非洲能源需求特点 - 全球约有7亿人尚未用上电 其中80%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20] - 电网基础设施落后 使得光伏项目难以通过并网获得收益 但也正因电网供电短缺 光伏项目更容易找到"消纳场景"[20] - 可再生能源可为生产活动提供动力(PURE) 如灌溉、谷物磨坊、冷库、诊所等农业、工商业和服务业生产活动[21] 市场前景预测 - 短期内 南非、埃及、尼日利亚等重点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3] - 中期至2030年 更多国家将进入大规模并网项目周期[23] - 到2030年 非洲光伏累计装机有望超过70GW-80GW[23] - 未来10年是重点发展非洲市场的黄金时期[23]
金风科技订单大增国际营收占近30% 新增风电装机连续三年居全球第一
长江商报· 2025-08-25 00:2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5.37亿元,同比增长41.26% [1][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4.88亿元,同比增长7.26% [1][2]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218.52亿元,同比增长71.15%,占总营收76.58% [1][3] - 机组对外销售容量10641.44MW,同比增长106.60% [3] - 6MW及以上机型销售容量同比上升187.01% [3] - 2015年以来年度净利润均超10亿元,2020-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9.64亿、37.31亿、23.83亿、13.31亿、18.6亿元 [2] 订单与装机容量 - 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41395.88MW,外部中标未签订单10415.59MW [4] - 在手外部订单共计51811.47MW,同比增长45.58% [4] - 海外订单量7359.82MW,同比增长42.27% [4] - 全球累计权益并网装机容量8651.70MW,权益在建容量3705.42MW [5][6] - 国内外自营风电场新增权益并网装机709.04MW,转让权益并网容量100.2MW [5] 国际化进展 - 业务覆盖全球六大洲47个国家 [1][6] - 亚洲(除中国)和南美洲装机量均超2GW,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均超1GW [1][6] - 2025年上半年国际营业收入83.79亿元,同比增长75.34%,营收占比29.36% [1][6] - 2024年国际营业收入120.1亿元,营收占比21.18% [1][6] - 全球设立7大区域中心、5个解决方案工厂和3个生产基地 [6] 技术研发实力 - 国内专利申请6245项(发明专利3803项,占比61%),国内授权专利4611项(发明专利2356项,占比51%) [7] - 海外专利申请1423项,海外授权专利894项 [7] - 2025年上半年获得整机认证证书137张(国内105张,国际32张) [7] 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5139万千瓦,同比增长98.9% [2] - 陆上风电新增装机4890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249万千瓦 [2] - 公司全球新增风电装机连续三年排名第一,中国新增风电装机连续14年排名第一 [1][2] 发电业务与资产 - 风电项目发电收入31.72亿元,风电场股权转让投资收益1.43亿元(同比增长35.89%) [6] - 合并报表范围内发电量84.95亿kWh,上网电量83.01亿kWh [6] - 风电资产覆盖全国23个省份 [6]
格林美:筹划发行H股股票;天合光能:上半年净亏损超29亿元丨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4 23:21
格林美H股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此举旨在满足全球化发展需要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1] - 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公司正与相关中介机构进行商讨 [1] 天合光能上半年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310.56亿元 同比减少27.7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18亿元 同比盈转亏 [2] - 光伏组件产品销量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 但组件业务盈利能力因产业链供需失衡和产品价格持续处于低位而下滑 [2] TCL中环上半年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3.98亿元 同比下降17.36%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2亿元 同比增亏 [3] - 光伏材料业务板块经营业绩亏损主要受产品价格下跌影响 [3] 光伏行业现状 - 产业链供需失衡和光伏产品市场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显著影响 [2][3] - 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使光伏行业长期前景保持乐观 [3] - 行业领先企业的市场应对策略和未来表现值得密切关注 [2][3]
格林美:筹划发行H股股票;天合光能:上半年净亏损超29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4 23:19
格林美H股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支持全球化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1] - 目前正与中介机构商讨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1] - 此举旨在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管理完善[1] 天合光能上半年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310.56亿元同比减少27.7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9.18亿元同比盈转亏[2] - 光伏组件产品销量实现增长但受产业链供需失衡和产品价格低位影响盈利能力下滑[2] TCL中环上半年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下降17.36%[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2.42亿元同比增亏[3] - 光伏材料业务板块因产品价格下跌导致经营业绩亏损[3] 光伏行业现状 - 产业链供需失衡和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低位对企业经营产生显著负面影响[2][3] - 光伏组件销量保持增长表明终端需求仍具韧性[2] - 全球可再生能源需求持续增长支撑行业长期发展前景[3]
一个月1万亿度电破纪录!网友算账:这电都用在哪了,竟比十年前翻一番
搜狐财经· 2025-08-24 22:52
1万亿度电,给你5秒钟猜猜:你能想到吗? 你有没有过这样一个瞬间,站在家里,空调轰鸣,电饭煲在煮饭,电脑屏幕亮得像一个小太阳,手机还在充电,浴霸刚刚开过——突然,你脑袋里冒出个 念头:"这些电,都去哪儿了?"或者更大条的想法:"我们这么多电,真的都用得完吗?"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日常疑问,而是一个正在悄悄改变你我生活的巨大数字的探戈。 2025年7月,全球目光齐刷刷聚焦向一个几乎让电力工程师心跳加速的数字——10,226亿千瓦时。这是中国在单月内的用电量!没错,10,226亿!如果你看 不懂这些数字,我就用一句话给你解释:这个数字大到什么程度呢?它相当于东盟十国一年的全部用电量!我知道,你会立马大喊:"真的假的?"但这就 是事实。 你是如何用电的? 如果我给你五秒钟时间,猜猜,1万亿度电被用了什么地方,你能想出来吗? 首先,别忙着找答案,来听听这些让你眼睛瞪得像铜铃的用电大户: 安徽合肥的芯片封装车间更是"一度电就是10%的全球存储芯片",你敢想象吗?这些车间里的洁净室每小时换气40次,电费超亿元,但支撑着全球10%的 存储芯片产能。这让人想起一句话:做"芯"的背后,才是电的真功夫。 1.农业用电:不再靠天吃饭 ...
通讯丨“一带一路”再添“绿意”——探访在建阿塞拜疆最大光伏电站项目
新华网· 2025-08-24 13:15
"你再去检查一下前面几排桩基,看看间距有没有问题。"在施工现场,35岁的阿泽尔·哈吉耶夫先用中 文与中国同事确认指令,随即又用母语向现场的阿塞拜疆工人复述。 新华社巴库8月24日电 通讯|"一带一路"再添"绿意"——探访在建阿塞拜疆最大光伏电站项目 新华社记者刘书辰 骄阳无遮,黄土飞扬。零星灌木点缀的空旷工地上,蓝顶白墙的活动板房格外醒目,银灰色钢桩整齐排 列,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工人正驾驶钻机作业。在阿塞拜疆东南部的比利亚苏瓦尔区,中国企业正在建设 该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项目——比利亚苏瓦尔445兆瓦光伏电站项目。 阿塞拜疆每年日照时间长达2400至3200小时,在发展太阳能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项目由中国 能建中电工程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承建,距离阿塞拜疆首都巴库182公里,占地面积约1454公顷, 超过2036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是中阿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重点工程之一。 今年8月12日,首根桩基顺利施工完成,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西北电力设计院国际 工程公司总经理兼项目经理樊涛介绍,项目预计2026年下半年完工。 哈吉耶夫是光伏场区桩基工程施工现场副经理,他在中国曾学习过四年中文。 ...
全球媒体聚焦|从模仿到引领 新加坡媒体分析中国如何在清洁能源领域实现“超车”
搜狐财经· 2025-08-24 13:05
清洁能源专利与技术发展 - 中国清洁能源专利申请数量从2000年的18项增长至2022年的超过5000项 [1]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利申请和研究论文占据主导地位 [1] - 中国为未来能源结构提出创新设计包括太阳能 风能 电池和电动汽车 [1] 清洁技术市场地位与创新 - 中国清洁技术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3] - 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 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技术基础上进行突破性创新 [3] - 中国开发出更具创新性的新一代产品 [3] 政策支持与学术研究 - 政策支持和学术研究环境成熟推动技术发展 [3] - 中国有近50个专注于电池化学和冶金学的研究生项目 [3] - 65.5%被广泛引用的电池技术论文来自中国研究人员 [3] 全球能源转型与技术方向 - 全球能源转型深度依靠中国技术的发展 [4] - 中国企业正转向碳捕获 智能电网和重工业电气化等新兴技术 [4]
美国电费涨到交不起?特朗普甩锅新能源,美媒:不是太阳能的错,它们才是元凶!
搜狐财经· 2025-08-24 08:08
电价上涨原因分析 - 美国电价涨幅远超通胀率 特朗普将能源成本飙升归咎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并称其为世纪骗局 扬言不批准相关项目 [1] - 电价上涨主要驱动因素为需求激增与基础设施老化 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催生高耗能数据中心 电动汽车普及加剧用电压力 [4] - 电网基础设施陈旧 部分设备服役超数十年 输电损耗与维护成本居高不下 难以应对突增电力负荷 [4] 可再生能源实际表现 - 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逐年提升 整体发电成本仍低于化石能源 技术进步持续压低光伏和风电度电成本 [3] - 电价上涨与可再生能源关联性极低 传统能源领域天然气价格波动和燃煤电厂退役对电价影响更为显著 [3][4] - 东方国家通过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应用实现风电光伏发电成本低于传统能源 为能源转型提供可行路径 [6] 民生影响与数据表现 - 居民电费账单显示电价从去年同期0.16美元/度涨至0.19美元/度 本月较上月上涨0.01美元/度 [6] - 微小涨幅叠加通胀压力导致家庭能源支出负担明显加重 [6]
一个月全国用了1万亿度电,破人类记录!网友自豪算账:比十年前翻一番,这些电都用在哪了?
搜狐财经· 2025-08-24 04:06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达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 [5] - 2024年7月单月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创峰值 [5] - 以2020年为基期,2024年全行业用电指数增长29.5%,年均增幅6.7% [5] 分产业用电结构 - 第一产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2%,智慧灌溉、冷链仓储等领域全面电气化 [9] - 第二产业用电量5,936亿千瓦时,占比近六成,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增速领先 [10] - 第三产业用电量2,0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充换电服务业分别增长28.2%和42.6% [12] - 2024年7月居民用电量达2,0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0%,河南、山东等6省居民用电量同比激增30%以上 [12] 用电需求驱动因素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连续四年领跑 [7] - 互联网、充换电等新兴产业用电量年均增速超20% [7] - 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同比增长25.7% [10] - 高温天气推动居民用电需求,2024年7月全国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同期新高 [12] 电网基础设施与输电能力 - 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跨区最大送电能力达1.42亿千瓦,相当于半个三峡的电力输送能力 [14] - 特高压技术已建成42项工程,跨区输电能力超3亿千瓦,相当于7个三峡电站装机容量 [20] - 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特高压通道累计输送电力超8,000亿千瓦时,占全国用电量的8% [21] - 新疆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工程年输送电量超620亿千瓦时,相当于安徽省全年用电量的60% [20] 发电装机与能源结构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超2亿千瓦,其中水电、气电、煤电等支撑调节性电源达3,000万千瓦 [20] - 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装机达14.1亿千瓦,占总装机42%,历史性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20] -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1.59亿千瓦,占总装机59.2%,风电、光伏合计14.8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25] - 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3.46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5%,新增电量的86%来自风光发电 [29] 智能电网与需求管理 - 国家电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系统"实时监测全国2000余座变电站、400万基杆塔运行数据 [24] - 上海临港新片区虚拟电厂平台接入6,700千瓦空调资源,AI可在5秒内生成削峰策略,1分钟内降低268千瓦负荷 [24] - 浙江通过分时电价等措施实现100万千瓦削峰效果 [24] - 四川电网通过加装雾化水风扇、改造输电线路等措施将主变压器油温从80℃降至55℃,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24] 典型案例与能效提升 - 江苏新能源汽车工厂一条电机生产线日均耗电2万度,年产电机可装备10万辆电动车 [10] - 安徽合肥芯片封装车间全年电费超亿元,支撑全球10%的存储芯片产能 [10] - 北京某数据中心年耗电超10亿度,支撑全国30%的短视频流量 [12] - 深圳换电站单站日耗电量相当于200户家庭月用量 [12] - 新疆无人机喷洒农药每小时耗电仅5度,覆盖30亩农田 [9] - 山东寿光智能温室每亩用电量增加30%,但产量提升50% [9] 历史对比与发展阶段 - 1949年全国发电量43.1亿千瓦时,人均仅8千瓦时 [31] - 2020年发电量7.78万亿千瓦时,人均5,365千瓦时 [35] - 2025年单月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 [35] - 居民用电10年增长2.3倍,空调、冰箱、电动汽车成为"新三大件"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