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

搜索文档
漠阳大地处处歌丨粤乡潮音①
南方农村报· 2025-05-06 12:01
漠阳大地处处歌 丨粤乡潮音①_ 南方+_南方plus 编者按: 何带火一座城, 为新时代乡村发 展注入活力,敬 请垂注。 山歌响起,游客 驻足;公园合 唱,大众欢 歌。"五一"期 间,阳江歌声飞 扬,在阳东福兴 广东乡村歌手大 赛连续举办三 年,涌现了一批 热爱乡土、高歌 奋进的优秀乡村 歌手,也带来了 许多凝聚乡音、 畅叙乡情的原创 曲目,南粤大地 乡潮奔涌。本报 特别推出"粤乡 潮音"专栏,深 入群众音乐文化 氛围浓厚、原创 音乐人活跃的市 县,探访音乐之 乡独特的文化基 因,乡村音乐如 何凝聚人心、传 递乡韵,村歌如 歌曲创作热潮兴 起,成为乡土文 化的自信表达, 也让阳江的山海 故事走向全国。 生态园,50多名 山歌好手集聚, 歌赞劳动美。在 金山植物公园城 市音乐厅,"一 起来 更精彩"文 艺志愿者惠演如 常开展,广东两 阳中学合唱团声 启昂扬,青春颂 歌。 "一起来 更精彩"阳江市文艺志愿者惠演合唱专场。 阳江人究竟有多 爱唱歌,在城乡 散落的公园、广 场各处,在四季 不息的舞台,在 广阔山海中,歌 声凝结着乡愁, 聚起了人气,催 热了文旅经济, 延续着这座"音 乐之乡"的蓬勃 生机。 在这片沃土 ...
2025北京书市落下帷幕,累计接待读者80余万人次
新京报· 2025-05-05 23:00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2025北京书市展期14天 累计接待读者超过80万人次 参与人数创新高 [1] - 采用多展场联动模式 以朝阳公园为主展场 首次增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分展场 并在石景山区和丰台区同步开设特色图书市集 [2] 参展商与图书品类 - 全国19个省市近200家知名出版社参展 携带近60万种新书好书 [3] - 图书品类涵盖主题出版 历史文化 文学经典 人文社科 实用百科 儿童绘本 青少年科普读物及外文原版图书等多元品类 [3] - 主题出版展区重点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著作及《复兴文库》等主题图书 [3] 特色展区与重点产品 - 出版精品展销区亮点纷呈:中信书店60余本名著口袋本成为热销焦点 北京出版集团展示近3000种精品图书期刊及文创产品 [4] - "旧书新知"专区规模升级:中国书店等展销古旧书近万种 特设"文韵旧藏"专题展陈列1920-2000年间80种文学旧书初版本或经典版本 [5] - 京津冀文旅专区全新打造:通过出版物与文创产品深度融合展现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成果 包括《京津冀生态文明指数与提升策略研究》等著作 [6][7] 文创产品与非遗体验 - 实体书店街区和非遗体验区成为亮点:涵芬楼复刻《四库全书》记事本采用手工宣纸制作 先锋书店复制网红打卡店 南宋书房推出大宋rich钱庄系列文创 [8] - 熊猫书店首次参展:推出6月龄熊猫花花1:1复刻玩偶 熊猫福宝书签等产品 [8] - "北京绢人展"展示《山海经》系列绢人和《敦煌飞天》绢塑等传统工艺作品 [8] 文化活动与名家参与 - 书市期间举办200余场文化活动:李敬泽 马伯庸 汪兆骞 安意如等名家参与新书首发 名家对谈 阅读分享等活动 [9] - 举办"何以长城" "古书新生" "AI时代的职业安全与教育选择" "航空科普在中国"等专题活动 每场活动后签售区排起长队 [10] 社交媒体影响力 - 微博话题15次登上热搜榜单:北京书市主展场六天迎23.2万人次 春天逛北京的书市可以有多浪漫登上抖音同城榜第四 [11] - 北京书市150多场阅读文化活动同城热度突破6000 北京书市发放200万惠民券位列同城热搜第三 2025北京书市横跨五一 14天超长展期冲至微博同城榜第二 [11]
一场不停歇的“再书写”(人文茶座)
人民日报· 2025-05-05 22:17
行业历史与文化价值 -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载体,见证汉字3000多年演变历程,涵盖大篆至草书等书体形式 [1] - 行业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已存在毛笔使用痕迹,战国墓葬出土最早毛笔实物 [1] - 北宋《文房四谱》首次将笔、墨、纸、砚作为完整系统论述,构建中国文房独特文化景观 [1] 技术贡献与全球影响 - 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雕版印刷术奠定基础,促使浮雕印章和石碑拓印流行 [2] - 造纸术与印刷术推动欧洲从手抄本时代进入书面文献广泛流传时代,成为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2] 当代价值与发展趋势 - 行业超越实用工具范畴,兼具实用性与艺术价值,成为中华文化核心符号 [3] - 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吸引大量爱好者参与,反映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 [1] - 中小学普遍将书法课纳入正式课程,简牍博物馆临摹活动推动青少年文化教育 [3] - 国潮文房四宝文创产品通过"再设计"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促进行业创新发展 [3]
“整活”揭阳古城,一群返乡青年的“文化助攻”实践
南方农村报· 2025-05-04 01:03
"整活"揭阳古 城,一群返乡青 年的"文化助 攻"实践_南方+_ 南方plus 锣鼓声起,舞槌 翻飞。在800多 年历史的揭阳学 宫前,英歌舞表 演队用一次次叩 击、一声声呐喊 点燃了五一假期 氛围。 当游客跟随巡游 队伍的步伐踏进 揭阳古城骑楼街 区,可以窥见古 城"新旧交替"的 活化进程:一侧 新业态刚落地, 一侧旧骑楼在修 缮。 这两年,涌入揭 阳古城的游客越 来越多,揭阳古 城保育活化也成 为当地城市建设 的重点项目。 一群落脚在揭阳 古城的返乡青 年,正成为推进 古城保育活化的 新生力量。由发 起人林蒋新和7 名核心成员组成 的"文化落脚"青 年组走街串巷, 以东西走向的思 贤路和南北走向 的中山路两条骑 楼老街为据点, 在揭阳古城留下 探索的足迹,也 在骑楼街区改 造、古城文化保 育以及业态更新 保留等议题上发 出声音。 他们希望,古城 不仅"火"起来, 更能真正"活"起 来。 "文化落脚"青年组成员合影。 落脚古城打 造"厝客厅" 为骑楼街区改造 积极建言 "文化落脚"青年 组与揭阳古城的 故事,始于中山 路176号的"厝客 厅" 。 2017年暑假,从 广州回家过节的 林蒋新在前往城 隍庙途中 ...
让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扬子晚报网· 2025-05-01 12:08
农文旅融合应当扎牢"三农"之根。实现城乡一体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出发点和最终 落脚点。农业、农村、农民,理应是农文旅的不变主题和质朴底色。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 乡愁",是人们得以叩问初心的必然要求。不论未来农文旅的服务条件如何提升、基础设施如何改善, 只有乡村的广大群众张开臂膀、捧出热忱,真正让各方游客在乡村的广阔天地里敬畏自然、尊重劳动、 亲近农事、热爱乡亲,才能使得这场"说走就走"的旅程,不会因沾染更多的商业气息而失却本真,不会 因仅限于"走马观花"的浮躁喧嚣而成为"猎奇"。 农文旅融合应当借助"数智"之势。在本次活动中,网络直播和农文旅项目推介视频,让远在外地的游客 不到现场就能够初步感受到灌河之美,增强了线下"到此一游"的意愿。在移动互联网和AI人工智能技术 高度发展的今天,农文旅也应当插上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翅膀,更为精准地分析游客需 求、发送推介信息、节约资源成本、提供优质服务,开展农村特色产品推介售卖。并通过开发网络互动 体验程序,打造珍贵文物、历史遗存、传统技艺的"数字分身",让优质乡村旅游资源更好地回馈社会、 惠及万家,并形成群众可观可感、得以长期存续的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穿越青铜纪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30 03:44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 湖北省博物馆推出VR体验项目《穿越青铜纪》,观众可通过VR头显沉浸式探索青铜时代,与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等文物互动[1][3] - 项目采用电影级制作标准,单场景渲染,累计模型资产超3万件,数十件文物以接近1:1精度复原[5] - 越王勾践剑场景放大一万倍再现细节,勾践人物形象盔甲纹样迭代近30版[5][7] 技术应用与团队合作 - 项目运用艾美奖获奖技术Miarmy打造战争场面,音乐与《黑神话:悟空》团队8082Audio合作开发16幕原声[8] - 曾侯乙编钟VR首秀采用原声采样,观众可交互敲击编钟正鼓部、侧鼓部体验"一钟双音"[3] - 团队耗时近400天完成制作,整合湖北本土企业武汉市星辰十分文化科技与两点十分文化传播资源[8][10] 市场推广与预期影响 - 项目即日起开放预约购票,预计带动"五一"小长假文博热潮[10] - 越王勾践剑发现60周年节点推出,强化"顶流"IP活化展示[5]
从“中国芯”到“东方韵”,谷雨用一场快闪诠释国货价值逻辑
FBeauty未来迹· 2025-04-19 12:23
品牌营销与文化活动 - 谷雨品牌通过"雨亭"快闪活动展示九年发展成果,融合五感体验将科技、文化与社会责任三重叙事具象化 [3][4] - 快闪店以二十四节气为轴,通过木质空间设计展现品牌专注中国人肤质、专研"中国芯"成分、专攻中国式功效的发展历程 [6] - 活动通过水墨卷轴与"都市禅意"设计将文化叙事推向高潮,体现品牌将东方美学与哲学融入现代生活的使命 [13] 科研创新与技术突破 - 公司确立"科技驱动"路径,深度研发中国特色植萃成分构建差异化壁垒,2007年已锁定光甘草定成分并建立实验室 [8] - 2024年突破技术壁垒,通过"熔融结晶提纯技术"和"28纳米包裹体技术"将光甘草定纯度提升至99%,透皮吸收率提高3.4倍 [10] - 稀有人参皂苷CK产量提升2000倍打破国际垄断,已建立包含极光甘草、紫檀芪等成分的"中国芯"功效原料库 [10] 文化传承与非遗保护 - 产品设计融入东方美学元素如原木瓶盖、仿古器物瓶型,与闻献DOCUMENTS联名推出模拟谷雨时节嗅觉意象的香膏 [14] - 通过敦煌博物馆联名等跨界合作将非遗技艺植入产品,与木刻版画传承人合作新春礼盒传递吉祥寓意 [16] - 设立500万元"思源·谷雨公益基金"系统性支持非遗保护,涵盖跨界合作、教育引导等,推动文化传承从"输血"转向"造血" [18]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 "雨木共生2.0"计划通过回收木盖改造课桌椅,累计减碳17,083千克(相当于1509棵树一年吸收量),惠及205套山区课桌椅 [20][21] - 2025年回收点覆盖27个城市31,000个终端,可持续动作从单点试验转向规模化 [21] - 在南疆喀什建立100亩光果甘草种植基地,形成"商业—生态—社区"共赢链,带动当地产业升级 [21] 行业标准与基础研究 - 牵头制定《适合中国人肤质的美白护肤品开发指南》和《中国女性面部肤色定量测试与评价方法》,填补行业空白 [12] - 制定《人参皂苷CK含量测定》团体标准,为产业链上游建立品质准绳 [23] - 通过全产业链科研闭环实现从"跟随者"到"定义者"的角色转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