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面振兴

搜索文档
中国人保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工作 取得新成效
金融时报· 2025-03-26 06:18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人保集团召开服务深化农村改革、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并提出要求,2024年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取得新成效 [1][2] 会议要求 - 以改革思维和办法发挥保险功能作用,提高保险服务“三农”效能,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发展 [1] - 围绕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完成过渡期目标任务,包括做强农业保险、做好定点帮扶、做优核心业务、强化技术应用、强化协同配合、强化合规经营 [2] 2024年工作成效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 农业保险服务规模稳中有进,为5542万户次农户提供2.1万亿元风险保障,支付赔款491亿元给1757万户次农户 [2] - 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为2995万户次农户提供3123亿元风险保障 [2] - 特色农产品保险超3000个,提供4980亿元风险保障,首创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保险 [2]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对五县支付各类赔款2.6亿元,捐赠保险提供888亿元风险保障,完成帮扶任务 [2] 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效能 - 综合治理保险为4673万户次农户提供超6万亿元风险保障,农房保险为8896万户次农户提供超5万亿元风险保障 [3] 服务农村健康养老 - 推出专属产品,新增涉农群体保险保障超8000亿元 [3] - 复制推广项目,覆盖特困供养人群超10万人 [3]
土特产直播重在货真价实
经济日报· 2025-03-25 21:58
土特产直播重在货真价实 近来,随着直播平台快速兴起,土特产直播逐渐成为乡村全面振兴新动力。新技术催生了土特产直 播新业态,这种"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的产销模式,正在重构农产品流通格局。直播不仅为老乡们 提供了一个展示和销售的平台,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了解和购买各地特色农产品的途径。"数字助农"既为 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赛道,也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土特产直播连着老百姓的致富路。在一些偏远地区,农产品是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通过直 播,老乡把自家的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减少了中间环节,收入相应提高。土特产直播也丰富了广 大消费者的选择。在直播平台上,消费者可以购买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当地的特色文化和风 土人情,也随着土特产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土特产直播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多地结 合自身禀赋,发动农民开直播带货,打造"乡土网红",许多农民通过直播实现了增收致富。 然而,带货火爆的同时,也有一些人动起了歪心思。有人张冠李戴,"产地造假"屡见不鲜,冒充地 道农产品进行销售;有人无中生有,编造虚假的故事来吸引消费者,"成分虚构""有机农产品认证伪 造"等舆情频出,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让 ...
热评丨让诗意栖居可触可感:文旅融合的乡村美学实践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3-23 07:18
热评丨让诗意栖居可触可感:文旅融合的乡村美学 实践 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大山里的人不但没有离开,还有不少大山外的年轻人来到了这里。从全国范围 来看,返乡创业人员自2012年到2022年底已累计达到1220万人,到2025年将超过1500万人。这些人也将 新鲜的创造力带回了家乡,比如近年来以青瓷文化与研学旅行为特色的浙江丽水溪头村、以滨海休闲与 夜间经济为卖点的日照后滩西村……很多乡村都在探索通过文化遗产活化、产业融合创新和社区共建, 实现从传统村落向文旅综合体的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政策领航是为乡村文旅融合不断锚定新坐标的重要一环。始于20世纪末的中国乡村 旅游政策,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体系不断完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以这两年来说,2024年中央一 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进乡村文化 和旅游深度融合",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路径。各地政府也为支持乡村旅游创业出台了 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优化创业环境、提供资金支持、加强人才培养。 李子柒镜头里的小桥流水、热情似火的英歌龙船、飘着茶和咖啡香气的民宿……随着乡村旅游的兴 起,农村在社交媒体上已经 ...
700字!极简版政府工作报告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3-05 02:10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 同比增长5% 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1] - 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1] -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1] - 对外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 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1]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1] - 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亩产提升10.1斤[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1] - 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1]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1] -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1]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左右[1] -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1] -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1] - 粮食产量维持在1.4万亿斤左右[1]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1] 2025年政策取向 -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 赤字规模5.66万亿元[1] - 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1] - 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1]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适时降准降息[2] - 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2] - 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 打好政策"组合拳"[2] 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 - 大力提振消费 提高投资效益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 -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2] -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 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2]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积极稳外贸稳外资[2] - 着力抓好"三农"工作 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 -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2] -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 -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2] "十五五"规划编制 - 今年将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2] - 谋划重大战略任务 重大政策举措 重大工程项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