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访深农集团副总裁:扫码查产地、采摘时间 科技创新破解传统农业痛点

行业转型背景 - 国家推动"生产—加工—流通"全链条标准化建设 解决生产端缺标准 流通端效率低 消费端信任难问题 [1][2]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以"一个标准供湾区"为核心原则 构建现代化农产品供应体系 [1][2] - 农业从重产量单一模式向重品质 重品牌 重协同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 [1] 战略布局逻辑 - 布局围绕行业转型痛点和国家战略落点 零散种植和粗放流通无法满足高品质需求和产业增值 [2] - 选择怀集因其农业基础优势及靠近大湾区消费市场 可快速响应深港保供需求 [3] - 建设"一基地+一中心+一园区"样板 实现种植 分拣 冷链 销售全流程标准化 [3] 模式创新与差异化 - 采用稻蔬轮作模式 早造种水稻 晚造种蔬菜 符合南方农业规律且解决土地闲置 [3] - 双轮驱动战略:产业升级与民生保供共生 从土地整改到设施建设全流程标准化 [3] - 土地利用率提升50% 化肥农药用量减少30% 带动周边农户探索生态循环农业 [4] 科技应用成效 - 自动巡航播种机日播种80亩 效率高于传统机械 人工和种子成本降低近70% [6] - 植保无人机精准施药和测土配方施肥提升水稻产量 [6] - 冷链溯源系统通过数据解决行业信任缺失问题 消费者可扫码查看产地和检测报告 [6] 品牌建设与联农带农 - 品牌逻辑为先做标准再树品牌最后带农户 主品牌核心为国企品质+科技赋能+保供惠民 [7] - 怀集子品牌通过标准化赋能和品牌化突围 大米价格增长约41.67% [8] - 直接或间接提供1000个长期就业岗位 10000人次短期岗位 联农带农5000户 [8] 未来推广计划 - 5年内带动怀集周边标准化种植面积达5万亩 复制标准化体系+冷链服务+联农机制 [8] - 深化数字化应用 升级冷链集配中心运营 实现全流程数据透明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