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

搜索文档
拓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5-07 22:15
交通物流行业的重要性 - 交通物流连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维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保障性作用 [1]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1] - 降低物流成本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降低物流成本的意义 -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能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增强经济韧性和战略纵深 [2] - 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和效率可促进物流与产业融合创新、加强协同衔接和要素保障 [2] - 物流成本下降可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全方位扩大内需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2] 交通物流发展成就 - 截至2024年底,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超600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超16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9万公里 [3] -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超6.7万公里,民用运输机场超260个,国家物流枢纽总数增至151个 [3] - 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从2003年21.4%降至2024年14.1% [3] - 交通物流领域已形成超大规模设施网络、服务市场、技术装备体系和配套生产能力 [3] 交通物流体系短板 - 枢纽配套基础设施不足制约多式联运发展,大型铁路、公路客运枢纽功能体系和布局有待优化 [4] - 综合交通网络互联互通和网络韧性需增强,跨交通方式联动协调发展机制待完善 [4] - 运输结构体系不健全,绿色低碳运输发展缓慢,交通领域减排难度较大 [4] - 行业数字化程度较低,企业物流设备和作业系统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不高 [4] - 应急物流体系不完善,应急预案和跨区域组织协调能力不足 [4] 降低物流成本的措施 - 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推进物流枢纽智慧化建设,建设环大中型城市、环重要交通枢纽的物流圈 [5] - 布局高覆盖率物流仓储系统及集疏运配套设施,加强跨区域物流信息协同和联程运输设施建设 [5] - 支持物流细分行业组成联盟,优化基于供应链全链条的物流服务,降低运输成本和库存水平 [5] - 加快枢纽型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促进多式联运发展 [5] - 鼓励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 [6] - 完善立体化物流运输网络,设立各级应急供应链中心,建设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平台 [6]
懂青年,更让青年懂
人民日报· 2025-05-06 22:12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将青年理论武装摆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突出位置,以理论宣讲为抓手,与时俱进 创新思路、变革打法、拓宽路径,培养出一批有站位、有情怀、有钻研、有本领、有作为的青年人才。 夜晚,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社区学院小剧场逐渐热闹起来。"我凑近一看,钱塘江里翻涌着的原来是杭 州'六小龙'啊!"台上,宣讲员轮番开麦,台下,观众笑声阵阵。 自去年浙江创新推出"言之有理"之江潮声开放麦系列活动以来,来自基层一线各行各业的宣讲员巧用生 活素材开讲,新颖有趣的形式"圈粉"了许多年轻人。90后青年王双易和朋友特意赶来,"理论跟脱口秀 相结合,有意思有深度。" 理论宣讲怎么讲?形式创新,让青年愿意听、听得懂是关键。除了开放麦,"情境式""快闪式"宣讲等多 种新颖模式也不断涌现。 余杭区人工智能小镇调研中,杭州师范大学赞比亚籍留学生曼波真切感受到了新质生产力的魅力。看到 企业研发的前沿产品,曼波感叹:"好多都超乎想象!" 另一边,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来自阿塞拜疆的杭州师范大学中文系留学生、"百young中国说"中外青 年宣讲团成员吉雅说,"我在阿塞拜疆孔子学院学习时,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次调研, 实实在在感受到了 ...
深汕特别合作区“一季报”出炉 GDP同比增长40.0%
南方都市报· 2025-05-06 15:08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73.42亿元,同比增长40.0% [2] - 第二产业增加值59.33亿元,同比增长54.3%,是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 [2] - 第一产业增加值2.38亿元,同比下降12.9%,第三产业增加值11.70亿元,同比下降1.2% [2] 工业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3% [3] - 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4%,表现尤为强劲 [3]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0.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7.9% [3]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10.3% [3] 投资活动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1% [4] - 工业投资增长39.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7.9% [4]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1.0% [4]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9.8%,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投资大幅增长330.6% [4]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6.9% [4]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亿元,同比增长8.6% [5] -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0.19亿元,同比增长15.5%,餐费收入同比增长28.4% [5] -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58.8% [5]
因势利导对经济布局进行调整优化
人民日报· 2025-04-30 22:01
经济布局调整优化 - 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变化并因势利导调整经济布局 [1] -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化的重大决策 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80% [1] - 制造业连续15年全球规模第一 货物贸易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大国地位 [1] 双循环发展格局 - 内部可循环和内需主导是大国经济的显著优势 "双循环"是最稳定可靠的经济布局 [2] - 需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四大战略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2] -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2] 自主发展与安全 - 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基点上 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 [3] - 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稳住经济基本盘 [3]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不确定性 [3] 统筹发展与安全 - 需统筹内外部风险挑战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4] - 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4] -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4]
新华社评论员: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快讯· 2025-04-30 19:45
文章核心观点 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把握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前瞻性调整经济布局,办好自己的事,扩大开放,稳住经济基本盘,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1] 相关要点总结 - 要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因势利导调整优化经济布局以掌握发展主动权 [1] - 需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1] - 要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 [1] - 应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1]
第一观察 | 总书记为谋划好“十五五”提供科学指引
新华社· 2025-04-30 16:46
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 强调科学制定五年规划是治国理政重要经验,需准确把握"十五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4][5][6] - 要求统筹全局确定目标任务,巩固优势突破瓶颈,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7] 应对国际形势与经济布局调整 - 需前瞻性应对全球化逆流和外部不确定性,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8] - 提出"四稳"策略(就业/企业/市场/预期)以稳固经济基本盘 [8] -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统筹内外风险,以新安全格局保障高质量发展 [9]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 - 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突出战略任务,强调紧迫性 [10] - 明确路径: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布局并举 [11] - 科技创新需强化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11] 民生导向的发展理念 - 坚持共同富裕目标,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12] - 要求推出均衡可及的民生政策,实质性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12]
习近平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
证监会发布· 2025-04-30 11:05
"十五五"规划战略方向 - 强调科学制定五年规划是治国理政重要经验 需准确把握阶段性要求 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分领域确定任务[10] - 要求统筹谋划关键因素 巩固优势 突破瓶颈 补强短板 提高质量效益 与整体目标保持一致[10] - 需前瞻性应对国际形势变化 优化经济布局 扩大高水平开放 构建新发展格局[10] 产业发展重点 - 将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战略重点 以科技创新引领 实体经济为根基 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布局[10] -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0][11] - 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筑牢新质生产力基础支撑[11] 区域与民生发展 - 推动共同富裕 优化区域布局 促进协调发展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推进乡村振兴[11] - 研究均衡性民生政策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政策需务实有效 量力而行[11] - 各地区需精准定位 加强规划衔接 发挥比较优势[11] 实施路径 - 坚持目标与问题导向结合 深入调查研究 体现地方特色[11] - 统筹发展与安全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以高效能治理保障高质量发展[10]
习近平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
证券时报· 2025-04-30 09:09
核心观点 - 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重要任务,需适应形势变化并把握战略重点 [1] - 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推动共同富裕和民生改善是"十五五"规划的核心价值取向 [2] 战略方向 - 需统筹谋划各领域发展目标,确保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目标一致 [2] - 前瞻性调整经济布局以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同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2] - 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国家安全体系以保障新发展格局 [2] 产业发展 - 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重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未来产业并举 [2] -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 [2] 区域与民生 - 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协调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推进乡村振兴 [2] - 推出均衡性民生政策,重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 - 强调政策实效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 [2] 实施要求 - 各地区需在全国大局中精准定位,发挥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 [2] - 加强规划衔接,通过深入调研确定科学可行的发展举措 [2]
习近平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
新华社· 2025-04-30 08:49
经济发展战略 - 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适应形势变化 把握战略重点 加紧落实"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1] - 统筹谋划关键性因素 巩固拓展优势 突破瓶颈堵点 补强短板弱项 提高质量效益 与整体目标保持取向一致性 [2] - 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影响 因势利导调整优化经济布局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2] 产业升级与创新 - 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战略位置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实体经济为根基 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展新兴产业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3] -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加强基础研究 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 [3] 区域协调发展 - 优化区域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3] - 各地区在全国大局中精准定位 加强规划衔接 体现自身特色 发挥比较优势 [4] - 稳步增加城乡群众收入 研究推出均衡性可及性强的民生政策举措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3] 安全与发展 - 统筹发展和安全 通盘考虑内外部风险挑战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增强维护安全能力 [2] - 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2]
降准降息或适度提前
搜狐财经· 2025-04-30 07:57
制造业PMI整体表现 - 4月份制造业PMI为49.0%,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回落至收缩区间[2][8] - 制造业PMI低于50%临界点,表明经济处于收缩状态[7] 非制造业与综合PMI表现 - 4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扩张区间[2][11] -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较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2][11]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5%,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11] - 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2.0%及以上,延续较好发展态势[11]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 受前期制造业较快增长形成较高基数和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影响[8] - 美国加征单边关税造成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和贸易体制面临严重冲击[9] - 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景气度普遍位于收缩区间,美国3月份制造业PMI为49.0%[13] 政策应对措施 - 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13] - 财政部公布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发行规模较去年增长,时间较去年提前[13] - 预计二季度可能实施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降准降息时机可能适度提前[15] 经济预期与展望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1%,继续位于扩张区间[11] - 预计5月制造业PMI可能回升至49.5%左右[15] - 内需扩张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冲外需放缓,成为制造业景气度的主要支撑点[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