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

搜索文档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公报
河南日报· 2025-06-22 10:35
河南省经济发展战略 -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重大进展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 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 [6] - 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 统筹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促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6]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 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 精心做好助企纾困 [6] 产业转型升级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6]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6] - 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 [6] - 统筹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促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6] 农业与乡村振兴 -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 [6] -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6] - 扛牢粮食安全重任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8] - 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9] 城镇化与基础设施建设 - 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6] -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建设宜居 韧性 智慧城市 [6] -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6] 文旅产业发展 - 把文旅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5] -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6] - 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6] 生态环境保护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持续打好蓝天 碧水 净土保卫战 [6] -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加快全面绿色转型 [6] - 实施"净水入黄河"工程 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6] 改革开放与营商环境 -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着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 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 [6] - 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6] - 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8]
韩文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22 10:34
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观点 - 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指明了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 [2][3] -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需贯穿现代化全过程,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3] - 202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万美元,与中等发达国家约2.2万美元水平仍有差距,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 - 应对外部遏制打压需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多边主义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4] - 推进深层次改革需将新发展理念贯穿改革方案设计,形成有利于五大发展的体制机制 [5] - 促进共同富裕需做大蛋糕并分好蛋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6] - 防范重大风险需通过高质量发展做大经济实力分母,降低风险分子 [7] 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创新发展 -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瞄准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生物制造等领域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8] -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金融,畅通风险投资良性循环 [10] 协调发展 - 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高发展平衡性 [11] - 完善农村防止返贫机制和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1] 绿色发展 - 以"双碳"工作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传统行业绿色转型 [12]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 [12] 开放发展 - 深化外商投资促进改革,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13] -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谋划"小而美"民生项目 [13] 共享发展 - 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14] - 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促进人民高品质生活 [14] 统筹发展与安全 - 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实现动态平衡,既不片面强调发展也不片面强调安全 [15][16] - 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发挥大国经济优势催生质变 [16] 正确政绩观 - 坚持稳中求进,反对急于求成和消极应付,保持战略定力 [18] - 坚持因地制宜,新兴产业发展需精准发力,杜绝"政策洼地"竞赛 [19] - 坚持全国一盘棋,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和"内卷式"恶性竞争 [20]
中国外贸在复杂环境中稳健前行 前5月民企进出口增7%提升“含新量”
长江商报· 2025-06-16 04:21
外贸整体表现 - 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货物贸易在外部压力下保持较强韧性 实现"量质齐升" [1] - 前5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 94万亿元 同比增长2 5% 延续增长态势 [1] - 5月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 81万亿元 增长2 7% [2] - 202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38468亿元 同比增长5 0% [6] 贸易伙伴多元化 - 新兴市场贡献更多增量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4 2% 对东盟增长9 1% 对非洲增长12 4% [2] - 前5个月对非洲国家进出口9632 1亿元 占进出口总值5 4% [2] - 中非贸易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3] - 中国—非洲贸易指数从2000年基期值100点攀升至2024年1056 53点 [3] 外贸结构优化 - 出口机电产品6 4万亿元 同比增长9 3% 占出口总值60% [4] -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5752 3亿元 增长3 9% 集成电路5264亿元 增长18 9% 汽车3513 7亿元 增长6 6% [4] - 通用机械增长9 5% 电动汽车增长19% 船舶增长18 9% [4] - 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催生增长新动能 全国累计落地保税维修项目280多个 [4] 民营企业表现 - 前5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0 25万亿元 增长7% 占外贸总值57 1% 同比提升2 4个百分点 [1] - 民营企业出口6 97万亿元 增长8% 占出口总值65 4% 进口3 28万亿元 增长4 9% 占进口总值45 1% [6] - 2012—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1% 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由30%增至50%以上 [6] - 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额243329亿元 同比增长8 8% 占进出口总额55 5% [6] - 有进出口实绩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 达60 9万家 [6] - 民营企业首次成为高技术产品最大进出口主体 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2 6% 占同类产品进出口总值48 5% [7] 政策支持 - 商务部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 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1] -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 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7] - 地方层面持续发力支持民营外贸企业发展 如四川"百企领航·千企升级"培育 浙江货通全球产业带出海计划 山东"万企出海鲁贸全球"计划 [8]
刚刚,重要经济数据公布!
第一财经· 2025-06-16 02:31
工业生产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1-5月累计增长6.3%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分别增长9.0%和8.6%,高于工业整体增速3.2和2.8个百分点 [2] - 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大幅增长40.0%、35.5%、31.7% [2] - 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1170亿元,同比增长1.4% [2] 服务业 - 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3] - 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8.9%,批发零售业增长8.4% [3]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电信、互联网软件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55.0% [3] 消费市场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4]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家电音像器材、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具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3.0%、33.0%、30.5%、25.6% [4][5] - 1-5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9878亿元,占社零总额比重达24.5% [5] 固定资产投资 -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1947亿元,同比增长3.7%,扣除房地产投资后增长7.7% [6] - 制造业投资增长8.5%,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41.4%,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增长24.2% [6]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7%,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2.9%和3.8% [6] 对外贸易 - 5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8098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出口增长6.3%,进口下降2.1% [7] - 1-5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占出口总额比重达60.0%,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至57.1% [7] 就业与价格 - 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0%,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企业周平均工作时间48.5小时 [8] - 5月CPI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6%,PPI同比下降3.3% [9][10]
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国家统计局· 2025-06-16 02:00
工业生产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1-5月累计增长6.3% [3][19]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分别增长9.0%和8.6%,高于整体工业增速3.2和2.8个百分点 [3] - 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大幅增长40.0%、35.5%、31.7% [3] - 制造业PMI回升至49.5%,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达52.5% [3] 服务业 - 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4][19] - 信息技术服务业(11.2%)、租赁商务服务业(8.9%)、批发零售业(8.4%)领涨 [4]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互联网软件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55%以上高景气区间 [4] 消费市场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0.93% [5][19] - 升级类商品销售强劲,金银珠宝类(+21.8%)、体育娱乐用品类(+28.3%)增速显著 [5]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家电音像器材(+53.0%)、通讯器材(+33.0%)等品类高速增长 [5] - 1-5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比重达24.5% [5] 固定资产投资 -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1947亿元,同比增长3.7%,扣除房地产后增速达7.7% [6][19] - 制造业投资表现亮眼,同比增长8.5%,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41.4% [6] -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滑,同比下降10.7%,新开工面积下降22.8% [6][19] 对外贸易 - 5月出口同比增长6.3%,1-5月累计增长7.2%,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60% [7][19] -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0%,占进出口总额比重提升至57.1% [7] 价格指数 - 5月CPI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6% [9][19] - PPI同比下降3.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6% [9][20] 就业情况 - 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0%,31个大城市失业率同步下降 [8][19] - 企业周平均工作时间维持在48.5小时较高水平 [8]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6-15 21:51
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 -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浙江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目标到2025年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 [1] - 共同富裕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新发展方式,强调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共享的有机统一,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世界性难题 [2] - 浙江探索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缩小城乡、区域、收入"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9.01万亿元,较2020年增加2.55万亿元 [3] 新质生产力驱动发展 -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为共同富裕注入新活力 [4] - 浙江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培育"杭州六小龙"等科技企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从2020年7020亿元增至2024年11060亿元,占GDP比重从10.9%提升至12.3% [5] - 浙江上榜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连续26年全国第一,在制造业、服务业、研发投入等细分榜单中均居首位 [6] 城乡协调发展成效 - 浙江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从2020年1.96降至2024年1.83,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分别连续24年和40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9] - 实施"扩中提低"行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10] - 打造"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统筹"强城""兴村""融合",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14] 社会治理创新实践 - 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迭代完善"141"基层治理体系,提升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治理水平 [17] -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固化杭州亚运会"智能、无感、动态、和谐"安保模式,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 [17] - 推动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实现人民安居乐业与社会安定有序的良性互动 [16]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国家能源局· 2025-06-14 02:36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展开,重点强调了陈云同志的历史贡献和精神风范,以及当前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以下是关键要点的总结: 核心观点 - 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陈云同志的伟大贡献和崇高精神风范,并号召全党学习其领导经验、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3][4][5][6] - 讲话回顾了陈云同志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开创者和奠基人的历史地位 [4] - 强调要结合新时代实际,发扬陈云同志的精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强国建设 [3][5][7] 陈云同志的历史贡献 -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 [4] - 他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4] - 作为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4] 陈云同志的精神风范 - 坚定理想信念、坚强党性原则、求真务实作风、朴素公仆情怀、勤奋学习精神 [4] - 提炼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十五字诀"工作方法 [6] - 善于从战略上思考问题,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的重要前提 [6] 当前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 -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深化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 [5] -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5] - 蹄疾步稳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5] -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5] 座谈会参与人员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座谈会 [3][4] - 赵乐际主持座谈会 [3][4] - 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北京市、上海市负责同志,陈云同志亲属等参加座谈会 [8][9]
业务丛谈 | 从严纠治政绩观偏差扭曲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12 00:5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关键要点: 政绩观的核心重要性 - 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导向和标尺,树立正确政绩观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干事创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为党员干部提供了根本遵循 [1] - 银川市纪委监委将"严防政绩观偏差扭曲"作为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内容 [1] 监督机制与改革护航 - 银川市纪检监察机关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重点,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 - 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构建"发现、整改、检视、完善"的监督闭环 [3] - 部署"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清障护航"专项监督,坚决查处妄议改革、干扰改革、破坏改革的行为 [3] 民生领域治理与权力监督 - 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惩"蝇贪蚁腐" [3] - 聚焦"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建立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工作机制 [3] - 通过信访收集、廉情研判等方式全面掌握领导干部政治表现,消除政绩冲动苗头 [3] 纪律约束与问责机制 - 银川市纪检监察机关高举"问责利剑",执纪必严、违纪必惩 [4] - 严肃查处领导干部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违背规律盲目拍板等问题 [4] - 坚持一体推进"三不腐"综合施治,查办案件与警示教育、整改问题、完善制度相结合 [4] 作风建设与干部培养 - 银川市纪检监察机关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持续深化作风建设 [6] -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树立实事求是政绩观 [7] - 建立健全正确政绩观教育培训机制,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学习内容 [7] 激励与约束并重 - 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打击诬告陷害等工作机制 [7] - 综合分析研判事实证据、动机态度等情况,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 [7] -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 [7]
全省稳增长工作调度会召开找准攻坚发力点 加力冲刺二季度 为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牢基础
陕西日报· 2025-06-10 22:43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以深化开展"三个 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为总抓手,靠前发力抢开局、扭住重点抓突破,有力推动经济实现稳定 增长。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对经济工作的决 策部署上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各项工作,积 极抢抓做强国内大循环机遇,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省领导方红卫、蒿慧杰、王海鹏、樊维斌、杨广亭,西安市领导叶牛 平,各市(区)和省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6月10日,全省稳增长工作调度会在西安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 上的重要讲话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部 署,听取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安排稳增长重点工作,动员全省上下找准攻坚发力点、加力冲刺二季度, 为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牢基础。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强化目标牵引、问题导向,更好促进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集成直达、接续赋 能,精准有效帮扶重点行业,下沉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多措并举 ...
【财经分析】突出产业导向、建三级规划体系 国资央企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新华财经· 2025-06-09 09:08
新华财经北京6月9日电(记者沈寅飞)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发展规划管理办法》(以下 简称《办法》)。《办法》首次以制度形式明确建立"中央企业总体发展规划+重点任务规划+企业规 划"的国资央企三级规划体系,完善规划编制、执行、评估、调整、评价闭环管理工作机制。 业内人士认为,《办法》的出台对于推动中央企业坚决服务国家战略、履行使命责任、聚焦主责主业加 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规范程序、强化执行、统筹联动,《办法》着力 构建全流程、能监测、可评估的规划管理体系,为国资央企未来发展明确了方向。 该《办法》共分6章39条,包括总则、发展规划管理机制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发展规划执行、发展规 划评估和调整以及附则等内容。 相较与早前颁布的10号令,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办法》通过加强顶层设计、 规范程序、强化执行、统筹联动,着力构建全流程、能监测、可评估的规划管理体系。具体体现为三 个"更加突出": 一是更加突出产业导向。建立"中央企业总体发展规划+重点任务规划+企业规划"的三级规划体系,将 产业优化调整作为三级规划的重点内容,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