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古韵赋能产业兴 古镇焕发新活力
中国发展网· 2025-07-23 08:40
中国发展网讯鲁利韦聂金秀石培璋记者罗勉报道从梅州市大埔县了解到,近年来,该县百侯镇紧紧围绕 省委"1310"具体部署,锚定"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以古韵活化、产业振兴、全域提质为着力 点,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让古镇焕发出新活力。 漫步在大埔县百侯镇青石板铺就的巷道,马头墙飞檐凌空,雕花木窗镌刻着岁月痕迹,新修缮的客家古 民居与光伏板点缀的现代农房相映成趣。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百侯镇以美丽圩镇建设及镇域农房风貌管控破题攻坚行动为抓手,用心答好环境综合整治优先题、风貌 管控必答题。在省道S221线、增蕴路等重点区域,385间房屋完成风貌提升,"屋顶光伏+农房风貌"模 式让传统民居既保留古韵,又增添现代气息。据统计,2024年以来,百侯镇累计拆除废旧建筑252间, 面积超8000平方米;整治"三线"超39公里;实现农村集中供水、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 走进百侯镇,最直观的感受便是人居环境的显著提升。曾经破旧的巷道变身干净整洁的步道,乱搭乱建 的废旧建筑不见踪影。 实体经济蓬勃发展 百侯镇产业发展是迈向繁荣的强劲引擎,以"农文旅"融合为驱动,创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化 运作"模式, ...
“锦绣天府·安逸四川”之红色旅游央地媒体联动采访活动探访悬崖村 村民吃上“旅游饭” 鼓起增收“钱袋子”
四川日报· 2025-07-22 03:19
乡村振兴政策成效 - 悬崖村村民人均收入从2018年不到5000元增长至2024年19600元,村集体经济从2万元增至23万元 [1] - 昭觉县累计投入36.5亿元实施506个产业项目,带动脱贫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2] - 宁波余姚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建立7个帮扶车间,留守妇女月均增收2500元以上 [3] 文旅产业发展 - 凉山文旅集团开展"天空之谷"项目,采用"国企+村集体+村民"模式,每年向悬崖村分红不低于38万元 [2] - 项目优先选用本地村民务工,试运营后已吸纳12名村民进入酒店工作 [2] - 2024年悬崖村及周边区域接待游客10.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100万元 [2] 居民生活改善 - 38户197名悬崖村村民搬迁至昭美社区,居住条件实现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新居的飞跃 [1] - 沐恩邸社区提供100平方米三居室,生活物资可通过电话配送上门 [2] - 社区配套幼儿园解决子女教育问题,配套绣娘工坊等灵活就业渠道 [1][2] 人才回流与建设 - 返乡大学生莫色格服成为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家乡建设 [4] - 凉山州通过农文旅融合模式吸引人才回流,促进可持续发展 [1][2]
围垦稻虾的“文化+”
杭州日报· 2025-07-22 02:51
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 - 党湾镇通过稻虾共养技术将围垦荒地转化为1100多亩的稻虾共养基地,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示范基地 [6] - 从500亩扩展到1100多亩的基地面积增长120%,体现农业转型的高效路径 [6] - 稻虾产业从1.0美食阶段升级至3.0复合场景,融合体育竞技、乡土展演等元素,形成文化IP [4][7] 文旅融合与品牌建设 - 2023年通过国际主播直播稻虾捕捞,吸引49万人次在线观看,推动全球传播 [8] - 整合2000亩稻田资源打造"稻虾湾"文旅目的地,强化农文旅链条协同 [8] - 成立"稻虾湾"强村公司,开发主题餐厅与乐享季活动,持续丰富IP内涵 [7] 产业链升级与经济效应 - 以稻虾IP为支点构建东西两大产业带:东部综合种养供应链与西部农产品深加工集群 [9] - 2024年村级总资产达8.15亿元,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稳定在140万元以上 [9] - 农文旅融合带动庆丰村获30余项省级荣誉,村民收入与乡风文明同步提升 [10] 文明赋能与治理创新 - 围垦文化陈列馆通过VR技术接待超3万人次,强化地域文化认同 [10] - 推行"湾豆"积分治理与乡风文明七大行动,深化文明实践伙伴计划 [11] - 全国文明镇称号十年之际,以文化IP串联实践站、产业基地形成文明体验线 [10][11] 战略启示 - 乡村振兴需结合资源与文化,党湾案例显示IP打造可激活集体记忆与产业势能 [13] - 围垦精神与稻虾生态的融合,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文化赋能的路径创新 [5][13]
活力中国调研行|乡村焕新!农文旅融合释放吉林美丽乡村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7-19 13:58
乡村旅游发展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光东村利用自然文化资源打造农文旅结合项目 形成"长白山下朝鲜族美丽村庄"品牌 [2] - 光东村开发朝鲜族民俗美食 特色民宿和民俗文化体验项目 [4] - 光东村建成千亩良田粮食品牌 朝鲜族特色民居和稻田慢火车等旅游设施 [5] - 光东村在基础设施设计中融入朝鲜族文化元素 [6] 产业升级模式 - 长春市马鞍山村通过文旅企业合作建立民宿 采摘园和研学基地等多产业 [8] - 马鞍山村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 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 集体经济收入显著提升 [8] - 马鞍山村将农民闲置房屋改造为民宿 创造就业机会 [10] 创新旅游服务 - 梨树县开发南河房车宿营地 提供300亩河岸风光和配套设施 [13] - 宿营地配备千余免费泊位 24小时卫浴设施和充电桩等便利服务 [13] - 宿营地结合当地文化举办东北二人转等表演活动 [13] 产业融合趋势 - 吉林省通过农文旅融合实现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的产业变革 [15] - 生态资源与文化资源结合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活力释放 [15]
河源连平县忠信镇:灯舞乡韵“千亩方”,校地携手创新景
南方农村报· 2025-07-18 05:36
产业发展现状 - 忠信镇是广东省民间文化(客家花灯)艺术之乡和首批广东"百千万工程"典型镇 [2] - 当地拥有花生、火蒜等特色种植产业和忠信花灯非遗文化产业 [3][4] - 产业发展在品种优化、技术提升和产业链延伸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4] 花生产业振兴措施 - 连片打造1800亩花生种植示范基地 形成田园综合体 [6][7] - 已完成500亩土地流转 建立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示范基地 [28][29] - 专家建议通过农机农艺融合实现花生全程机械化 促进农民增收 [13][14] - 计划深入挖掘"忠信花生"品牌价值 提升市场竞争力 [12][13] 非遗文化产业发展 - 忠信花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具有独特文化价值和旅游吸引力 [15] - 计划将花灯制作技艺融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 [15][16] 校地合作与产业融合 - 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开展品种选育和种植管理合作 [8][9][19] - 设立农村科技特派员重点派驻点 加强技术帮扶 [27] - 计划发展教育研学、生态观光等新业态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25][26]
中国北疆兴起高端定制农业 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03:23
据介绍,宝泉岭分公司"生活有点田"定制农业服务项目是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定制农业服务质量的一次 有益尝试,将推动分公司农文旅深度融合,促进传统农业走向高端定制农业。 项目旅游板块包含垦荒文化、边境口岸、智慧农业、休闲观光等主题,并配有专业导游提供优质服务。 工作人员为老年人及儿童提供全天候的"管家服务",让大家能够感受到北大荒的历史文化、秀美风光、 现代农业,更加了解这片黑土地的地域文化和特色农产品。 "定制农业项目搭赠的旅游景点很丰富,吃住行全免,配套服务特别周到,服务态度也是超级热情。" 郭彩霞说。她在平台下单认购了一亩田,看中的是北大荒的金子招牌。新米下来后项目支持填写20个邮 寄地址分批次邮寄,"这样我的亲朋好友都能吃上新鲜大米了。"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18日电(张树远 魏雄)"北大荒的现代化大农业太震撼了。站在绿油油的稻田里,大 飞机航化、无人机喷洒农药,虫情监测设备、自动灌溉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构成了一幅科技与自然共舞的 丰收美丽画卷。" 7月,来自北京、上海、温州等地的31位游客在宝泉岭分公司梧桐河、绥滨、共青农 场开启了"认购一亩田 畅游北大荒"的快乐之旅。 据悉,从田间管理到畅游体验,宝泉岭分公 ...
合浦“桂字号”飘香大湾区!近百家企业携农产品亮相广州产销对接会
南方农村报· 2025-07-18 02:01
活动概况 - 2025年"桂字号"北海市合浦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广州举办,通过产品展销、品牌推介、电商直播、产业链对接等形式展现合浦农产品魅力[3][4][5][7] - 活动邀请80多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合浦大月饼、海鸭蛋、对虾、香山鸡嘴荔等地方特色农产品[12][13][14] 活动亮点 - **产品种类丰富**:展销合浦大月饼、海鸭蛋、对虾、香山鸡嘴荔、百香果、红薯、彩椒等特色农产品,现场受消费者青睐[13][14][15] - **品牌影响力提升**:通过专题推介会、品鉴体验、媒体宣传等方式,强化"合浦海鸭蛋""香山鸡嘴荔枝"等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认知[17][18][19] - **产业合作深化**:与广州农业龙头企业、电商平台、冷链物流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在预制菜研发、冷链仓储、数字营销领域取得突破[21][22][23] 战略规划 - **质量体系建设**:对标大湾区市场标准,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26][27] - **销售渠道拓展**:重点发力电商平台,培育电商直播团队,构建多元化销售网络,推动农产品销售数字化转型[28][29] - **产业链延伸**: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海鸭蛋、荔枝等向预制菜、休闲食品转型,延伸价值链[30][31] - **农文旅融合**:推出"农产品+旅游""农产品+文化"体验项目,讲好"合浦故事"[32] 政企协作 - 广东省乡村发展协会动员广东农产品营销企业参与活动,促成合作意向,推动桂品出县[37][38][39] - 合浦县承诺优化营商环境,为粤桂合作项目提供土地、金融、物流等政策支持[33][34]
“一双手”打开振兴门道
经济日报· 2025-07-18 00:04
产业发展模式 - 河庄坪镇通过产业联盟整合11条产业链,包括窑洞民宿、研学旅游、花卉种植、瓜果采摘、菌菇培育等,每条产业链由龙头企业担任链长[2] - 产业联盟打通一二三产业,形成农文旅一条龙的完整闭环,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2] - 产业链内部共享技术、人才与直播渠道,解决小农户、小企业销售难题[2] 资源整合效应 - 产业联盟通过聚合力量、共享资源释放规模效应,弥补自然禀赋不足的劣势[1] - 单点产业叠加后形成联动效应,任一产业发展均可带动其他主体,增强整体竞争力[2] - 联盟模式提升农产品地域品牌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和议价权[2] 产业升级路径 - 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通过第三产业实现更稳定的盈利模式[3] - 研学旅游等服务输出成为新增长点,吸引研修班学员消费并推广模式[3] - 农文旅融合实践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可借鉴的乡村振兴方案[3] 政策背景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部署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提出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 - 乡镇级"链长制"创新性地将省市经验下沉至基层实施[2]
铁路通达产业兴 普洱搭乘中老铁路迎来发展“黄金期”
中国新闻网· 2025-07-17 16:56
中老铁路对普洱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中老铁路开通后普洱市客流量显著增长 大开河村咖啡庄园节假日高峰期日接待量可达数千人 [1] - 普洱段累计到发旅客超1547万人次 运输货物超368万吨 客货运量连续三年实现增长 [1] - 旅游收入从254亿余元增至629亿余元 实现翻番增长 [3] 咖啡产业发展 - 大开河村咖啡产业使村民人均年收入从500元增长到万余元 [1] - 咖啡庄园集种植 加工 品鉴 民宿于一体 打造全产业链 [1] - 咖啡出口量同比增长374.5% 位居云南省第一 [3] - 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咖啡庄园二期项目 新增30间民宿和研学基地 [2] 物流成本降低与产业升级 - 化肥通过中老铁路运输每吨成本降低至少400元 [2] - 纸浆企业公路运输里程从500公里缩短至100公里 吨浆运输成本降低50元 年节约物流成本约1600万元 [2] 文旅产业升级 - 民宿经营者将客房从10间扩建到21间 增设泰式餐饮服务 2024年营收超过30万元 [2] - 旅游旺季民宿日均入住率达八九成 餐厅座位一座难求 [2] 招商引资与新兴产业 - 沿线园区引进怡亚通 安琪酵母 华大基因等知名企业 [3] - 落地全省首个钠离子电池材料生产及电芯和储能装备制造全产业链项目 [3]
余杭:一颗蜜桃“酿”出振兴好滋味
杭州日报· 2025-07-17 03:12
蜜桃产业链延伸 - 窑北村推出"大观山蜜桃精酿啤酒"作为蜜桃深加工产品,首次亮相便引发购买热潮,标志着蜜桃产业链的延伸[1] - 此前窑北村蜜桃销售渠道有限且模式单一,难以最大化价值,去年与饮料研发企业合作开发高附加值桃饮料产品[1] - 研发团队历经多次尝试解决蜜桃发酵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包括品种筛选、成熟度把控、发酵温度调控等[1] 立体农业模式创新 - 窑北村探索"林上摘果+林下养殖"模式,培育出"桃花鸡"品牌,实现"果养禽、禽肥果"的生态闭环[2] - "桃花鸡"散养规模突破5000只,年产值近70万元,带动村民年均增收超5万元[2] - 该模式丰富了农旅体验,游客可参与摘桃、选鸡等活动[2] 农文旅融合发展 - 依托良渚古城遗址辐射效应,窑北村被纳入环良渚遗址风情旅游线,村民开发研学、露营等项目[3] - 2024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000万元[3] - 从单一农业向三产融合转型,形成"桃甜、景美、民富"的产业格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