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技术

搜索文档
新型脑机接口系统可实时将想法转化为语言
新华社· 2025-06-13 05:40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利用人工智能解码脑电活动的脑机接口系统 帮助严重言语障碍患者有表现力地说话和唱歌 [1] - 系统在参与者脑部控制运动区域植入256个微电极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每10毫秒捕捉一次大脑信号 [1] - 系统几乎可以实时将大脑活动转化为言语 能传达语调变化 强调词语 以三种音高哼唱音符 [1] - 相比早期模型3秒输出语音或需模仿完整句子 新系统在神经活动信号后10毫秒内说出话语 [1] - 系统能呈现说话者意图 表现语调 音调和重音等自然语音特征 [1] 技术应用挑战 - 电极植入手术具有一定风险 设备长期稳定性和耐用性需进一步验证 [2] - 如何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
科技“绝活”剧透未来 上交会助力建设创新高地
中国证券报· 2025-06-12 20:48
上交会概况 - 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以"开放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于6月11日至6月13日在上海举办 [1] - 本届上交会聚焦"硬科技"与未来产业,展区汇聚了脑机接口、具身智能、量子科技、合成生物等新赛道的多家企业,展示近百项突破性成果 [1] - 上交会展区"黑科技"云集,全球首创的声镊单细胞分选技术、全球首展自主研发的"月壤成纤"技术及装备等新技术和新产品集中亮相 [1] 自主创新成果 - 东华大学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全球首展"原位制备月壤纤维模块化装备",该成果被纳入中国月球基地建设方案 [2] - 团队利用"嫦娥五号"月壤成功模拟制备纤维,直接实现中国月球基地"原位取材原位建设",效率远超传统地月运输模式 [2] - 团队根据真实月壤的组分和特性自制模拟月壤,通过15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熔融,再借助真空牵引技术拉制成纤维材料 [2] - 未来团队计划系统推进月壤纤维的工程化应用研究,为我国月球科研站建设提供高可靠性、轻量化及环境适应性的创新材料技术保障 [2] 声镊单细胞分选技术 - 欧必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Soundpen CB系统采用非接触、无标记的声镊操控方式,能在纳米至毫米尺度精准操控细胞 [3] - 声镊是指用声音作为镊子,通过声波来操控微小颗粒,对细胞的损伤非常小,可以让后续的科研实验获得更多有用的活细胞 [3] 机器人技术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展台展示了一台从南极归来的六足机器人,负重能力达70公斤,脚掌设计在极寒天气更加防滑 [3] - 六足机器人将协助南极科考队员进行物资运输和冰雪采样,并走在队伍前面探测冰面裂缝,保障科考人员生命安全 [3] - 南京大学带来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模态交互桌宠机器人已量产,并通过亚马逊、自营店等渠道在北美地区售卖 [4] - 中国矿业大学展示的太空采矿机器人受节肢昆虫、啄木鸟攀附运动和折纸技术启发,设计出"移动-锚固-采样"一体化的太空采矿机器人 [4] 低空经济 - 峰飞航空科技展示5座载人航空器"盛世龙"的1:3缩比例模型,巡航速度最高达每小时200公里,适用航程200公里 [4] - "盛世龙"可搭载5人(1名飞行安全员+4名乘客),目前中国民航局正在推进其适航审定工作 [4] 脑机接口技术 - 上海术理智能展示的人工智能多模态脑机接口系统通过高精度脑电信号解析算法实时解码患者运动意念,驱动模块化外骨骼执行机构 [5] - 该产品已投放到全国多地三甲医院、康复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适用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儿科等相关科室 [5] - 上海阶梯医疗推出国内首款高通量无线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为瘫痪患者提供"脑控外部设备"的运动功能替代方案 [5] 生物医药与3D打印制药 - 三迭纪展示其熔融挤出沉积3D打印技术,开发了3D打印制药工艺和研发设备,实现3D打印药物产品的连续化、规模化生产 [6] - 三迭纪拥有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的3D打印药物数字化生产中心,第一条连续化产线年产能可达7500万片至3亿片 [6] - 乐普心泰医疗带来MemoSorb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系列等3款产品,是全球唯一一款成功上市的可降解封堵器 [6] - 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系列实现了封堵器从金属材质到全降解材质的创造性跨越,临床植入近万例,并逐步走向世界 [6]
龙岗携手清华共建脑机接口产学研基地
深圳商报· 2025-06-12 16:48
科技助残脑机接口深圳科研基地建设 - 龙岗区残联联合清华大学高小榕教授团队及龙岗区第八人民医院共商"科技助残脑机接口深圳科研基地"建设事宜 [1] - 基地定位为五大功能方向:研究基地、产业孵化基地、临床试验基地、技术成果展示基地及科普教育基地 [1] - 清华大学团队核心成员包括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陈小刚等专家参与调研 [1] 合作机制与实施路径 - 参会人员实地考察区八院脑机接口平台及康复治疗设施 [1] - 探讨以医院为依托构建"科研-临床-产业"协同机制的具体路径 [1] - 龙岗区残联2024年两次赴清华大学考察学习为合作奠定基础 [2] 区域科技助残发展规划 - 深圳被确定为2025年全国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 [2] - 龙岗区近年推进孤独症精准医疗、脑机接口技术等科技助残项目 [2] - 未来将联合高校、医疗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 示范效应与目标 - 龙岗区科技助残实践体现深圳示范作用 [1] - 计划打造全国科技助残标杆项目 [1] - 旨在为残疾人生活质量提升提供"龙岗方案" [2]
上交会硬科技秀肌肉,科技红娘活跃
第一财经· 2025-06-12 13:49
上交会概况 - 14家企业和机构将首发首展新产品、新技术,其中全球或全国首发的有7项 [1] - 上交会是我国首个以技术作为展示和交易标的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性展会,总展出面积3.5万平方米 [3] - 上交会自2013年首次举办以来,累计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9500家企业参展,近两届意向成交项目数均超500项 [7] 首发首展技术亮点 - 东华大学全球首展"月壤成纤"技术及装备,可将月壤转化为高性能纤维材料,用于月球基地建设 [4] - 基于"嫦娥五号"带回的500毫克月壤,研发了用玄武岩矿石自制模拟月壤的技术,并研发出月壤纤维自动成纤装备,可制备直径10~20微米的超细纤维 [6] - 张江专区聚焦脑机接口技术、光量子技术和合成生物等领域,其中医药器械类企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6] - 阶梯医疗带来无线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为高位截瘫、渐冻症等患者带来福音 [6] - 乐普心泰医疗科技全球首创的MemoSorb®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系列已植入近万例临床患者,惠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武汉新水环保科技首创"杀藻去毒双效合一"解决方案,利用生物酶纳米机器人技术解决河湖藻类问题 [6][7] 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 - 2024年上海市技术合同登记53864项,比上年增长6%,成交金额5200.73亿元,增长7.2% [8] - 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合同数量为20157项,总体合同金额为36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8] - 本届上交会技术转移专区有12家高质量孵化器首次集体亮相,携手34家初创公司参展 [9] - 青心意创研发全球首款直膝自然变速行走机器人,济声科技自研解决听力障碍人群的手语大模型 [9] - 14家成果转化平台和服务机构集聚专区,现场提供转化全链条服务,展示3000余项国内外待转化成果、500余项待解决需求 [9] - 国科新研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核心服务客户主要来自生命科学领域,提供从基础研究到科技成果商业化的创新服务 [11][12] - 上海探九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自2020年成立以来,联合多所高校开展16期"转化门诊",对接具体项目162个,合同登记金额近3亿元 [12][13] 上交会后续活动 - 上交会将在365天举办"技术贸易+"系列活动,链接人才和投融资等资源 [13] - 开展"上交会朋友圈"促进技术供需精准对接,推出分行业和领域的"上交会发布"活动 [13] - 依托"技术贸易促进服务联盟"为参展企业提供常年服务,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贸易与创新发展"公共培训服务 [13]
马斯克脑机接口新突破:渐冻症患者的“声音复活术”
经济观察网· 2025-06-09 06:36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Neuralink与xAI技术融合成功帮助渐冻症患者通过脑机接口重新"开口说话",标志医疗康复领域重大进展[1] - 第二代设备电极数量增至3000个,植入机器人R1实现10分钟微米级精准操作,大幅减少脑组织损伤[2] - 算法层面基于近端策略优化(PPO)的神经解码器将校准时间从45分钟缩短至5分钟,目标实现"即插即用"[2] AI语音复现技术 - 引入xAI的Grok人工智能应用,结合患者患病前音视频素材训练个性化AI语音模型,实现本声还原语音[2] - 突破传统脑机接口仅能输出文字或合成语音的局限,首次将AI大模型应用于语音重建[2] - 实时补全患者意图表达的语句,实现"意念对话"功能[2] 全球脑机接口技术发展 - 中国"北脑一号"半侵入式无线脑机系统完成国际首批人体植入,针对渐冻症患者实现中文语言解码[3] -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研究院"三合一"颅骨植入设备通过4小时微创手术植入直径1毫米柔性电极,术后24小时患者恢复腿部运动[3] - 技术路径分化:侵入式追求高精度(Neuralink),半侵入式平衡信号质量与风险(北脑一号),非侵入式在康复训练领域普及[3] AI赋能技术迭代 - 上海零唯一思脑电大模型LaBraM通过神经频谱预测器,在情绪识别等任务中性能远超传统深度学习模型[3] - 深圳中科华意无创闭环时域干涉深部电刺激系统结合多模态神经影像与AI算法,实现深部脑区无创精准调控[3] - 行业从"信号解码"向"智能交互"跃迁趋势明显[3] 医疗应用案例 - Neuralink患者通过意念操控电脑完成视频剪辑,并借助AI语音与家人交流[4] - 北京天坛医院患者通过"北脑一号"实现意念控制运动,术后首次说出"我要喝水"[4] - 技术对渐冻症、脑卒中、脊髓损伤等患者的神经功能替代具有颠覆性创新意义[4] 技术融合与未来方向 - 短期聚焦瘫痪患者的"数字自由",长期目标实现人机共生,探索脑信号与Optimus机器人直接交互[5] - 与VR/AR结合可能催生"思维操控"沉浸式体验,与智能家居联动实现意念控制家电[6] - 行业认为脑机接口不仅是医疗"修复工具",更是人类增强能力的"新器官"[6]
6月6日晚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6-06 13:44
人工智能+制造 - 工信部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 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1] - 加快提升软硬件产品供给能力 强化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等关键技术攻关 [1] 资本市场政策 - 上交所推动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 增加分红频次 用好回购、并购重组等市值管理工具 [2] 脑机接口技术 - 华中地区首个脑机接口门诊启用 需重点关注技术研发、产品推新及销售渠道拓展 [3] AI搜索行业 - Perplexity5月查询量达7.8亿次 月增速超20% 正开发新Comet浏览器 预计一年后周查询量达10亿次 [4] 国际关系 - 加拿大愿重启加中关系 期待恢复高层交往及经贸等领域对话机制 [5] 上市公司动态 - 隆基绿能股东HHLR拟减持不超过0.5%股份 [6] - 万科A获深铁集团不超过30亿元借款 [6] - 共创草坪提示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 [6] - 华脉科技业务侧重通信基础设施 [6] - 德赛西威股东拟减持3%和1.45%股份 [6]
估值达90亿美元,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再融资6.5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6-03 08:13
公司融资与估值 - Neuralink完成6 5亿美元E轮融资 估值跃升至90亿美元 [1] - 本轮融资由ARK Invest、红杉资本和Thrive Capital等知名机构领投 [1] - 2023年完成2 8亿美元D轮融资及4300万美元追加投资 最新融资后接近百亿美元估值 [1] 技术研发与临床试验 - 资金将用于加速全球临床试验和脑机接口产品研发 [1] - 已在美国、加拿大和阿联酋启动临床试验 测试脑植入设备帮助瘫痪患者控制数字设备的效果 [1] - 已有患者成功通过脑机接口控制光标进行3D设计和电子游戏 [1] - "言语恢复"和"视觉恢复"设备获FDA"突破性设备"认定 加快医疗领域审批进程 [2] 行业竞争格局 - Precision Neuroscience完成9300万美元融资 估值达5亿美元 开发非侵入性"第7层皮层接口"设备 [2] - Synchron获比尔·盖茨和杰夫·贝索斯投资 已将其设备植入10人脑中 [2] - Paradromics宣布首次成功将脑机接口植入人体 [2] - 苹果与Synchron合作探索通过脑信号控制iPhone等设备的可能性 [2] 中国市场进展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北京宣武医院启动脑机接口临床队列研究 验证植入式治疗方案有效性和安全性 [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约26 2亿美元 预计2034年达124 0亿美元 [4] - 2025-2034年复合增速预计为17 4% [4]
马斯克的脑接机口公司又融资了,估值百亿美元!已植入5例患者
第一财经· 2025-06-03 06:25
目前已有五名重度瘫痪患者接受了Neuralink脑机接口设备的植入手术,并能够通过意念控制数字和实体设备。 当地时间6月2日,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宣布,公司的脑植入设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6.5亿美元。 在上一轮的融资后,Neuralink估值已经达到90亿美元,最新融资后,该公司的估值将突破百亿美元。 Neuralink表示,最新一轮融资的主要投资者包括 ARK Invest、G42、Human Capital、Lightspeed、卡塔尔投资局(QIA)、红杉资本、Thrive Capital等。 该公司还称,在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之后,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启动一项正式的临床试验,以研究脑机接口技术的长期安全性和人体应用效果。据公司介 绍,Connexus系统最初将帮助患有严重运动障碍(例如瘫痪)的患者通过计算机设备"开口说话"。 在中国,脑机接口临床研究今年也将进入关键一年。在近日召开的第20届亚洲神经肿瘤年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教授透露,由上海华山医院 和北京宣武医院牵头的脑机接口临床队列研究已启动患者入组工作,旨在进一步验证植入式脑机接口治疗方案的有 ...
我国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正式启动临床入组,数百万脊髓损伤患者迎来曙光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6-02 08:22
近日,在上海召开的第20届亚洲神经肿瘤年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教授透露,由上海华 山医院和北京宣武医院牵头的脑机接口临床队列研究已启动患者入组工作,旨在进一步验证植入式脑机 接口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等关键问题。 洪波在去年12月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2025年这款脑机接口设备将开始大规模临床试验,计划在 年底前入组30至50名患者进行植入,在国内大约10个中心展开,选定的入组患者为脊髓损伤患者,在完 成这些植入手术后,将会向药监部门递交临床数据,以申请相关脑机接口产品的上市。 他介绍道,与科技富豪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技术路径不同,NEO设备通过将电极植入患 者颅骨下硬膜外,避免对神经细胞的直接破坏,同时通过无线供电与通信技术实现长期稳定使用。此 外,在算法层面还实现了稳健的运动解码效果。 洪波援引数据称,中国现有脊髓损伤患者约300万至400万,年新增8万至9万例,未来脑接口技术有望惠 及更多人群。 此前,使用NEO技术,已成功开展多例手术,帮助因脊髓损伤导致高位截瘫的患者恢复部分运动功 能。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其中,首例患者于2023年10月在宣武医院完成植入手术;华 ...
准确率超90%!“成都造”脑机接口设备助力孤独症儿童康复
快讯· 2025-06-02 07:35
成都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成都芯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睿带领团队利用人工智能与脑机 接口技术,为孤独症儿童架起一座希望的桥梁。借助准确率超过90%的孤独症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和可以 实现精准神经调控的治疗技术,冯睿团队已经为2000多名孤独症儿童提供了康复治疗,总体治疗响应率 超过80%。(成都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