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重工:新型自清洁光伏玻璃发布 绿色发展再添动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0:07
产品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全新自清洁光伏玻璃产品 实现高性能光伏玻璃领域重要突破[1] - 产品通过表面特殊功能涂层使灰尘和液体污渍难以附着 可在雨水冲刷下轻松去除[2] - 膜层铅笔硬度达5H(远高于国家标准3H) 经30次橡皮循环擦拭无变化[2] - 水接触角低于5°接近0°(优于国家标准<10°) 展现优异亲水性能[2] 性能优势 - 较传统光伏玻璃显著提升户外清洁便利性和发电效率[2] - 有效降低清洁频率节省运维成本 减少水资源消耗[2] - 膜层耐污胶带测试表现稳定 验证产品可靠性和耐久性[2] 研发生产 - 联合多家研发机构以超细纳米材料为核心 突破关键工艺瓶颈[3] - 实现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生产的全流程自主掌控[3] 应用前景 - 产品可拓展至光伏电站/高层建筑幕墙/轨道交通/汽车玻璃等多场景[3] - 在双碳战略和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应用前景广阔[3] 战略规划 - 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性能 加快新材料技术全球应用推广[3] - 强化核心技术优势 以创新驱动助推清洁能源产业升级[3]
0.0054秒,宁夏“绿电”闪送湖南
长沙晚报· 2025-09-03 04:46
不仅如此,从能源结构来看,目前,风、光、水已成为湖南电力供应主要来源。"宁电入湘"工程投产 后,新增800万千瓦绿色电力供应能力,湖南清洁能源占比实现大幅度跃升。能源结构的革命性改变, 意味着近5年来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作为典型的"北电南送"特高压工程,"宁电入湘"与我国"西电东送"特高压线路发生11次立体交叉,规模 之大在全球属首次。 "宁电入湘"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全国第一条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外送特高压直 流通道,线路全长1616公里、总投资281亿元。工程于2023年6月开工建设,起于宁夏中卫,途经甘肃、 陕西、重庆、湖北,止于湖南衡阳。 "宁电入湘"工程配套建设电源1764万千瓦,其中新能源1300万千瓦,包括风电400万千瓦、光伏发电900 万千瓦。工程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创下同类工程新高。新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经特高 压"闪送"湖南。 该工程全面投运后,额定最大送电能力达到800万千瓦,相当于湖南省第一大火电厂长安益阳电厂装机 容量的2.07倍。这不仅打造了一条能源跨区域调配的"电力高速公路",更是湖南加快绿色低碳 ...
三大务实合作平台落户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举办地天津
新华网· 2025-09-02 22:52
峰会成果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办并取得八大成果 包括设立6个务实合作平台 [1] - 6个平台包括中国-上合组织能源 绿色产业 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以及科技创新 高等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三大合作中心 [1] - 其中绿色产业合作平台 数字经济合作平台和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三项落户天津 [1] 天津优势 - 天津是共建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 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 [2] - 天津平台经济规模达到6000亿元 获批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2] - 天津连续举办两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 在8个上合组织国家建设了10个鲁班工坊 [2] 绿色产业合作 - 绿色产业合作平台下设绿色产业合作联盟 绿色产业合作促进中心 [3] - 平台依托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绿色产业发展合作区 [3] - 将促进上合组织国家绿色产业政策交流 项目合作 资源共享 [3] 数字经济合作 - 数字经济合作平台将加强供需对接 深化生态合作 吸引多元主体参与 [3] - 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 数据规则标准软联通 数字经济人才心联通 [3] - 将推动落实一批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强化多维度多层次合作 [3] 职业教育合作 - 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秘书处设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4] - 中心将围绕六大重点任务开展建设 包括拓展国际合作路径 推进产教融合 开展国际培训等 [4] - 已设立具体工作架构包括执行委员会 秘书处 促进中心等决策协调机构 [4] 平台意义 - 平台旨在以中国新发展为上合组织提供新机遇 向所有上合组织国家开放 [1] - 是上合组织框架内务实合作重大举措 也是天津服务国家开放战略重大里程碑 [1] - 为区域多领域合作提出新方向和实施路径 助力更高质量发展 [4]
宁德时代持续增资常州
新华日报· 2025-09-02 21:18
产能扩张 - LY7项目在常州溧阳高新区投产 LY8项目启动 计划2026年3月底建设完工 [1] - 宁德时代自2016年落户溧阳以来累计投资七期项目 年产能占集团总量近四分之一 溧阳基地已成为公司最大基地之一 [1] 产业布局 - 公司在溧阳建有全资子公司江苏时代 江苏力泰及合资公司时代上汽 上汽时代 [1] - 常州市政府与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共同打造微电网产业 换电模式 车网互动等六个新生态 [1] 战略合作 - 双方将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保护 探索产业新能源化与新能源产业化深度融合路径 [1] - 合作目标为构建城市级与生态级绿色低碳发展样板 依托常州新能源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 [1]
(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丹江口:守护一泓清水 算好经济生态“两笔账”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12:48
水源保护与生态监管 -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 累计向北方调水730亿立方米[3] - 智能监管系统通过高空卫星、无人机和环库岸线高清摄像头实现"空天地"多维度综合监管 覆盖246公里管网改造、12条支沟整治和52个排污口在线监测[3] - 全市46万人参与守水护水工作 形成"争当最美守井人"的共同追求[1] 水资源产业化发展 - 依托"中国好水"资源禀赋 吸引多家知名水企入驻丹江口[3] - 一轻食品丹江口产业园利用优质水资源开发天然饮用水、果汁汽水和无菌茶饮料等产品[5] - 当地将生态水转化为财富水 实现从一瓶水、一筐果到生态银行的发展转型[5]
出口结构亮点多,新兴市场成外贸主力
搜狐财经· 2025-09-02 05:26
出口结构优化 - 出口结构由低附加值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优化[1] - 6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5% 占出口总额比重达60%[1] - 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品出口表现突出[1] 新动能产品表现 - 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继续领跑出口[1] - 智能家电和工业自动化设备出口稳步扩展[1] - 出口产品智能化绿色化特征逐步增强[1] 出口市场多元化 - 积极拓展东盟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11.29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7%[3] - 对东盟国家出口3225.4亿美元 同比增长13% 东盟稳居最大贸易伙伴地位[3] 进口表现及影响因素 - 上半年进口下降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影响[2] - 国内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恢复不均衡抑制中间品和资本品需求[2] - 国产替代加快降低部分关键技术设备进口依赖[2] 下半年外贸展望 - 出口增长将保持温和态势 新兴市场成为拉动外贸增量主力军[2] - 全球经济复苏不稳和地缘政治风险对出口形成压力[2] - 高技术和高品质消费品进口有望随国内消费投资回暖而回升[2]
虚拟电厂的陕西实践
中国电力报· 2025-09-02 03:20
核心观点 - 陕西作为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 正通过虚拟电厂整合分散绿色资源 实现从传统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 同时保障能源安全 [1][2][6] 能源结构转型 - 陕西煤炭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 火电装机曾超60% 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装机突破6000万千瓦 占发电总装机比重达41% [2] - 新能源间歇性和波动性导致分布式光伏风电消纳困难 成为绿色转型主要挑战 [2] 虚拟电厂建设进展 - 国网陕西电力2023年11月建成省级虚拟电厂管理平台 聚合241个用户共80万千瓦可调资源 相当于大型火电厂装机容量 年减少碳排放约90万吨 [2] - 平台涵盖7大功能 通过数字技术整合工商业可调资源 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设备 [2] 运营实践成效 - 西安夏季用电高峰期间通过虚拟微电厂实现负荷削减1000千瓦 有效缓解高峰压力 [3] - 2024年11月陕西电力组织虚拟电厂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模拟结算 最大聚合量4万千瓦 模拟结算电量131.8万千瓦时 金额38.7万元 调节收益1.8万元 [4] 政策与标准建设 - 2025年6月陕西省发改委联合西北监管局印发两项实施方案 明确参与主体权责与收益分配机制 构建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 用户参与的生态体系 [5] - 陕西电力主导编制的《陕西省虚拟电厂接入运行技术规范》于2025年7月底获批 为首部省级技术标准 已完成3家虚拟电厂双场景验证 最大上调能力7.8万千瓦 下调能力13.2万千瓦 [5] 发展模式创新 - 虚拟电厂通过数字纽带实现陕北风电场与关中工业园区跨区域协同 推动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 [4][6] - 采用市场化机制让参与者共享绿色财富 构建人人可参与 处处能受益的绿色能源生态 [5][6]
武汉控股聚焦四大业务 中期扣非增长超20%
长江商报· 2025-09-01 23: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亿元 同比增长14.76%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7427.58万元 同比增长21.08% [1] - 归母净利润8876.90万元 同比增长9.22% [1] - 毛利率20.86% 同比上升0.26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4.26% 同比下降0.20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表现 - 污水处理业务收入10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664.35万元 [2] - 自来水业务收入8320.04万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289.89万元 [2] - 工程收入9.1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6亿元 [2] - 隧道运营板块中标海湾隧道运维管理项目 合同金额6307.33万元 服务期三年 [2] 战略发展举措 - 水务工程板块加速向水生态环境技术建设转型 [2] - 新签订盘龙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等重点工程 [2] - 在黄陂区启动水环境智创空间建设 打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培育科创基地 [2] - 武汉市城投集团与黄陂区将共同投入近百亿元推进后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2] 未来发展方向 - 继续聚焦污水处理、自来水、隧道运营、水务工程四大业务板块 [3] - 深化厂网一体化与智慧水务建设 [3] - 依托科技创新、管理优化与市场拓展推动企业高质量和绿色低碳发展 [3]
绿色“风”景
辽宁日报· 2025-09-01 00:55
项目进展 - 3片95米叶片与机舱完成高空组装 标志着大唐昌图宋家街150兆瓦风电项目整机吊装任务进度过半 全面进入冲刺阶段 [2] 项目投资与效益 - 项目总投资10.8亿元 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4.54亿千瓦时 年产值约1.39亿元 [2] - 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9万吨 对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及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项目结构 - 大唐昌图宋家街150兆瓦风电项目属于大唐铁岭500兆瓦风电项目的子项目 [2]
健全碳市场制度 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碳市场建设解读②
中国环境报· 2025-09-01 00:12
政策部署与战略意义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明确提出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 [1] -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明确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重点任务和行动路线图 [1] -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优化碳排放权配置的政策工具 是我国碳定价机制的主体形式 [2] 市场建设必要性 - 完善碳市场是适应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要求 需将碳价格信号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2] -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扎实推进 全国碳市场已启动并平稳运行 积累中国特色发展经验 [3] - 碳市场展现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决心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复杂背景下成为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定力的重要体现 [3] 经济与产业影响 - 碳市场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 碳排放总量接近全国总量的70% [4] - 通过可再生能源使用、节能技术、数字化管控等工艺升级 推动重点排放企业形成绿色市场竞争力 [4] - 碳价格激励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引导企业及科研院所以市场为导向持续迭代技术 [4] 区域协调与金融机制 - 全国统一碳市场实现跨地区资源优化配置 为西部可再生能源创造市场空间 提升中西部碳汇资源价值转化渠道 [5] - 碳金融帮助履约企业降低经济风险 完善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项目 [5][6] - 碳金融市场降低高碳行业资金配置导致的搁置资产和资产泡沫风险 [6] 机制建设关键关系 - 需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 坚持市场经济规律 用政策确定性对冲转型不确定性 [7] - 需协调全国与地方试点碳市场 统一配额管理、交易、监管、数据及对外合作 地方可先行先试扩大覆盖范围与创新监管 [7] - 需统筹生态环境部门与发改、能源、金融等部门协作 实现数据共享、政策衔接及碳金融产品开发 [8] - 需兼顾对内转型与对外合作 在全国制度设计中坚持国际标准并预留对外接口 推动绿色技术及解决方案走出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