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店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华东最大万象城将于年底完工
南京日报· 2025-07-31 00:02
项目规模与建设进展 - 华东最大万象城商业体量达25万平方米 规划地上6层和地下4层结构 [1] - 项目与地铁5号线及10号线同期共建 形成站城一体化TOD地标 [1] - 建筑外立面幕墙安装进行中 预计2023年底完成整体工程建设 [1] 商业业态与品牌规划 - 项目分为ABC三大场馆 通过12米空中连廊连接 配备特色街巷和下沉式广场 [2] - 计划引入600家商铺 覆盖购物 餐饮 亲子 美妆 娱乐 健身 艺术全业态 [2] - 打造百万平方米商办综合体 提供融合历史文化与潮流艺术的高端消费体验 [2] 区位优势与战略定位 - 项目位于南部新城核心区大校场机场跑道 聚合商务枢纽与交通网络资源 [2] - 通过跑道公园串联文化 生态 健康 商业等城市级配套资源 [2] - 助推南部新城成为与新街口 河西新城鼎立的南京第三城市中心 [2] 文化融合与设计特色 - 建筑立面设计融入南京古城墙砖 剪纸艺术 金陵折扇等地域文化元素 [1] - 采用深浅交错板材拼接工艺 形成具有光影层次感的建筑肌理 [1] 区域发展规划 - 南部新城重点发展首店经济 品牌经济 夜间经济 吸引潮流店与旗舰店入驻 [3] - 依托机场跑道历史文化遗产 打造市级重大活动首选地与时尚消费打卡地 [3]
从尝鲜到长线 首店经济持续升温
人民日报· 2025-07-30 23:48
政策导向与宏观规划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重点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1] - 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国内外品牌开设首店及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活动[1] - 北京市出台《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支持首店、旗舰店落地及高能级首秀活动[3] 首店经济区域发展动态 北京市场 - 2024年底朝阳区累计引进首店2372家,国际品牌如瑞典"火柴棍"、法国"波灵恩"、德国嘉格纳等加速布局[2][3] - 国贸商城聚集400多家商户中首店占比超25%(100余家),现象级首店单日客流可达上万人次[2][3] - 2025年前5月北京新增首店近400家,举办首秀等活动近200场[3] 上海市场 - 霍卡全球首家品牌体验中心落地新天地商圈,提供体测服务等创新体验[4][5] - 萨洛蒙、昂跑等国际运动品牌集中开设亚太/全球首店,带动买手店、集合店等新业态[5] - 2025年一季度上海新增首店173家,其中高能级首店占比23.1%(含7家全球/亚洲首店)[6] - 上海推出"首发上海3.0版"政策,对亚洲及以上首店最高奖励120万元[6] 重庆市场 - 观音桥商圈引入迪桑特、耐克等西南/重庆首店,小众女装品牌首店吸引青年客群(18-28岁占比86%)[7] - 2023-2025年5月某地下商业体累计引进首店140余家,品牌更新周期3-6个月[7] - 近三年重庆举办首发活动120余场,落地首店892个,政策支持包括《首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等[7][8] 行业模式与创新实践 - 首店定义扩展至品牌创新跨界形态(如嘉格纳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2] - 国际品牌通过首店测试市场潜力(嘉格纳北京店吸引跨区域客群)[2] - 体验式消费成为核心策略(霍卡体测服务、昂跑双层设计门店)[4][5] - 首店与夜经济、青年消费场景深度绑定(重庆24小时运营商业体)[7][8] 经济影响与行业趋势 - 首店经济被定义为"新型综合消费模式",推动新产品、新业态涌现[5] - 国际品牌加速本土化布局(耐克、阿迪达斯等将中国总部设于上海)[5] - 政策形成全周期培育机制,从品牌筛选到长效运营构建生态链[8]
社零额1.42万亿元 同比增长7.2% 河南消费市场“热力升腾”
站旁的蜜雪冰城全球总部旗舰店,排队的人流蜿蜒数十米。门头巨大的雪王雕塑身着红色披风,憨态可 掬的模样引得顾客纷纷打卡拍照。 "从开业到现在,每天都是爆满状态。到了周末,排队要等半个多小时,很多顾客都是拉着行李箱直接 来的。"据门店负责人透露,该店日均客流量5000人次,周末日均营收20万元,"五一"期间单日最高营 收突破60万元,已成为郑州新的网红地标。 消费券的发放产生了显著的杠杆效应。围绕零售、餐饮、文旅、住宿等领域,河南省级层面发放了3.5 亿元消费券,带动消费超30亿元。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相关负责人透露,文旅消费券核销后,暑期游客 量同比增长25%,夜游项目收入翻番。 服务消费进一步提质升级。河南省商务厅牵头建立了省级跨部门联系机制,构建服务消费高质量发 展"1+N"工作体系,印发实施了餐饮、住宿、老年助餐、入境旅游等6个文件;举办了"豫鉴美食"等系 列促消费活动和多场家政企业进社区直播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3570个,促进了供需对接。 "首店经济"培育出新的消费增长极。山姆、京东MALL河南首店选址落户,苏宁、盒马鲜生、鲜风生活 等加快布局;永辉等6家商超经胖东来调改后,日均客流量、营业额增长3倍。 ...
从尝鲜到长线,首店经济持续升温(中国消费向新而行)
人民日报· 2025-07-30 21:58
政策支持与战略导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 - 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国内外优质品牌开设首店 举办首发首秀首展 [1] - 北京市出台《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开设首店 旗舰店 创新概念店 办好全球首发节 [3] - 上海推出"首发上海3.0版"为首发首秀首展首店优化合格评定程序 推行差异化检验模式 [6] - 重庆10部门联合推出支持首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 商务委公布《2025年首店首发经济支持政策申报指南》 [7] 首店经济规模与增长 - 北京朝阳区截至2024年底累计引进首店2372家 [3] - 北京2025年前5月新增落地首店近400家 累计举办首秀首演首展等活动近200场 [3] - 上海2025年一季度新增首店173家 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7家 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23.1% [6] - 重庆近三年累计举办各类首发首秀活动120余场 集聚落地品牌首店892个 [7] - 重庆某商业体从2023年开业至2025年5月累计引进首店140余家 [7] 国际品牌布局与投资 - 瑞典户外品牌火柴棍开设北京首店 面积112平方米 [2] - 德国家电品牌嘉格纳在国贸商城开设华北首家品牌店 [2] - 霍卡品牌在上海新天地商圈开设全球首家品牌体验中心 [4] - 萨洛蒙 昂跑等国际运动品牌在上海开设亚太地区首家双层沿街设计门店 [5] - 耐克 阿迪达斯 昂跑 斯凯奇等品牌将中国区总部设在上海 [5] 商业模式创新与业态升级 - 国贸商城23万平方米空间拥有400多家商户 其中首店100余家 [2] - 霍卡品牌体验中心提供"创新飞跑研究所"体测服务 检测身体构造 足踝功能 肌肉神经能力及心肺功能 [4][5] - 运动品牌首店激活买手店 集合店 咖啡+零售等新业态 [5] - 重庆北城天街引入迪桑特明日世界西南首家概念店 耐克重庆首家全新零售概念店 [7] - 重庆某地下商业体实现24小时全时段运营 18至28岁顾客占比达86% [7] 区域发展特色与战略重点 - 北京朝阳区采取"两条腿走路"策略 既抓国际大牌全球首秀 也培育本土品牌原创力 [3] - 上海对亚洲及以上级别首店予以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首发上海"活动期间首店奖励提升至120万元 [6] - 重庆推动首店与夜经济联动 建立全周期培育机制 通过精准政策扶持构建完整生态链 [7][8] - 首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中极具活力的新型综合消费模式和全新经济形态 [5] - 首店经济注重城市更新与消费升级的深度融合 [3]
汇嘉时代2025年上半年净利大增62.64% 潘锦海:供应链优化空间大,“鱼菜直达”保权益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3:3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71亿元,同比增长2.2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04.81万元,同比增长62.64% [1] - 百货业态自营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5.41%提升至7.09% [3] - 超市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13.61%大幅提高至18.34% [3] 业务规模与布局 - 在新疆地区拥有6家百货商场、5家购物中心及11家独立超市 [1] - 受托管理2家购物中心及1家百货商场 [1] - 建筑总面积达107万平方米,覆盖乌鲁木齐市等10个新疆核心商业区 [1] - 采用联营、自营和租赁三种经营模式 [1] 品牌与业态创新 - 新引进百货业态品牌224个,包括多个疆内独家品牌 [2] - 乌鲁木齐北京路购物中心引进罗拉马希等独家品牌填补业态空白 [2] - 餐饮与体验类品牌占比加大,显著提升门店聚客能力 [2] - 超市业态引进爆款及畅销单品一万余支 [2] 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 引入飞书智能协同平台打造数智化数据中台 [3] - 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产业的流程协同协作 [3] - 飞书AI协同能力推动管理范式革新 [3] - 积极探索"低空经济+消费"多元应用场景 [3] 供应链优化 - 加盟河南大张集团"盛德美"共享仓推动供应链前移 [4] - 优化配送流程并统一促销节奏降低运营成本 [4] - 通过通航合作+AI赋能实现"鱼到塘头菜到田头"采购方式 [4] - 供应链优化初步见效,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4] 技术应用与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商贸零售领域多维度提升 [2] - AI应用覆盖销售渠道数智化升级、个性化营销创新和供应链效率优化 [2] - 人工智能成为企业降本增效和业务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2]
一月两次!来上海乐高乐园:人不多,还能“挂”上天|BUG
新浪科技· 2025-07-29 00:16
运营问题 - "大飞车"项目在试运营期间和开园后均出现故障,游客被悬挂半空分别达40余分钟和5分钟[1][3] - 园区年卡用户反映预约周末日期受限,而单日票可自由选择,且未使用年卡超过7天无法退款[4][11][13] - 配套酒店入住时间设定为下午4点,提前入住需额外支付699元,被消费者质疑为"精准收割"[4][10] 客流量与市场表现 - 开园三周后门票仍充足,项目排队时间仅5分钟,客流量未达饱和状态[3][8] - 与上海迪士尼相比,乐高乐园占地面积仅31.8万平方米(迪士尼主题乐园91万平方米),IP认知度较低[8] - 从上海市中心到乐园需2小时(迪士尼仅半小时),交通不便显著影响游客到访意愿[6][7] 财务与投资回报 - 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按当前票价(成人549元/儿童439元)和预估年客流200万人次计算,回本周期约10年[16] - 股权结构中上海国屹投资持股64.29%,乐高家族控股公司持股26.43%,默林娱乐集团持股6.43%[15] - 默林娱乐集团将中国视为重要战略市场,但业内人士认为乐园受限于区位和竞品分流,难追赶迪士尼[15][16] 用户体验与口碑 - 社交平台集中吐槽乐园表演质量如"乡村大舞台",体验感远逊于迪士尼[5][10] - 目标客群定位亲子家庭导致项目低龄化,成人消费者参与感不足[17] - 法律争议:年卡退款条款被指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维权困难[13]
上半年南京新开首店超200家
江南时报· 2025-07-28 14:12
首店经济规模与结构 - 南京上半年开出首店超200家 其中江苏及以上能级首店占比超43% 形成多层次首店生态[1] - 首店业态分布呈现"餐饮主导 多元协同"格局 餐饮首店占比近52% 涵盖中式特色品牌与创新餐饮[1] - 服饰 零售 文化旅游和生活服务类首店通过沉浸式体验 社交场景延展等方式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1] 区域分布特征 - 首店覆盖南京近70家商业综合体 体现"核心商圈集聚 新兴区域崛起"特点[2] - 秦淮区与玄武区作为核心区贡献大量高能级首店 德基广场形成首店集群效应[2] - 建邺区 江宁区等新兴区域依托差异化主题实现首店数量稳步增长[2]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南京印发《关于促进首发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 已兑现支持政策资金超千万元[2] - 南京跻身"中国首发经济引力城市TOP4" 政策精准度与文化融合力获认可[3] - 计划开展"首创金陵"行动 打造新兴消费品牌展示窗口 加强文旅体育资源整合[3]
比拼首店资源 乐堤港招商考验持久度与差异化
北京商报· 2025-07-28 03:02
项目概况 - 北京远洋乐堤港综合体总体量37万平方米 含10万平方米购物中心和两座LEED与WELL双金认证写字楼 预计2022年10月开业[3] - 项目3公里范围内覆盖人口76.62万人 其中常住人口61.3万人 周边小区200余个[3] - 招商进度已完成50% 已签约品牌包括7fresh 首都电影院 一兆韦德健身 嘻哈包袱铺 星际传奇 华为旗舰店等[2] 业态规划 - 零售 餐饮 主力店和配套商业四大板块占比分别为37.6% 31% 27%和4.4%[2] - 覆盖美食 潮流服饰 儿童娱乐 运动等七大业态[2] - 规划包含贰肆坊夜经济街区 创客集市与儿童专区三大主题化街区[2] 首店经济战略 - 品牌组合中30%为首进品牌 20%为区域旗舰品牌 预计引入260多个品牌[1][4] - 首都电影院 甲丁坊等品牌为首度进入城市副中心商圈的商户[4] - 竞品北投爱琴海购物公园近半数品牌为首店 包含盒马鲜生 红星电影世界等200家品牌[4] - 环球度假区配套商业引入24家店铺 包含Kakao Friends北京首家旗舰店 IMAX中国首家度假景点影院等[4] 政府政策支持 - 通州区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大型商业载体发展首店经济 对开设首店 旗舰店的企业给予支持[5] - 政策支持培育展示推介载体 鼓励电商平台引导国际品牌在区内开设首店[5] 运营创新 - 打造副中心商圈首个双首层结构商业建筑 设计3000平方米城市展厅及网红打卡区[2] - 通过超大共享空间 休闲阅读功能区和现象级打卡地提升休闲娱乐氛围[2] - 专家强调需注重沉浸式体验 艺术化环境氛围及数字化技术运用[7][8] - 需保持品牌新鲜感 通过店铺组合 业态组合和IP营销实现差异化运营[6][7][8]
天津110+首店上新,万象城、大悦城上演“顶流之争”
36氪· 2025-07-28 02:41
天津首店经济现象级爆发 - 2025年上半年天津共引入139家首店(111家品质首店+28家一般首店),同比2024年增长131%,创近三年新高 [1] - 首店经济进入2.0阶段,核心特征为高能级首店集中涌现,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升级" [1] - 全国首店如海底捞买手店采用"餐饮+零售"跨界模式,国际品牌包括法国闪电巴黎、美国The North Face L4+旗舰店等加速布局 [1] 商圈格局与项目表现 - 和平路、友谊路、鼓楼三大商圈占比59.4%,形成"商业黄金三角" [2] - 天津万象城以22家首店领跑,定位高端国际路线,引入周生生焕新店、montbell等品牌 [6] - 天津大悦城以20家首店紧随,主打年轻创新路线,吸引盒马鲜生、王繁星面馆等品牌 [6] - 第二梯队如恒隆广场(6家)、和平大悦城(4家)通过错位竞争实现价值卡位 [6][7] 业态分布特征 - 餐饮业态占比43%(48家首店),休闲餐饮表现亮眼 [9] - 零售业态占比37%(41家首店),呈现场景焕新与品类升级趋势 [9] - 文体娱业态引入HADO FIELD等10余家首店,强化沉浸式体验 [9][11] 品牌战略动向 - 本土品牌崛起:UH祐禾双店布局、SMFK等设计师品牌进入主流商业 [12] - 国际品牌分层布局:闪电巴黎落子万象城高端市场,Jordan Brand旗舰店瞄准年轻潮流群体 [13] - 非标店创新:The North Face L4+店、海底捞买手店等打破业态边界 [15][16] 新兴商圈与细分市场 - 滨海新区金元宝购物中心引入巴西Melissa等品牌,填补区域高端空白 [4] - 南站商圈落地伯希和等3家首店,显示交通枢纽商业潜力 [4] - 二次元客群需求被猎人桌游、唐朝诡事录全感剧场等首店覆盖 [7]
潍坊安丘:多元融合添活力 夏日经济“烟火气”旺起来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09:02
场景创新与年轻消费 - 茂街新天地商场通过举办二次元活动吸引近300名动漫爱好者,带动客流急剧增加并成为网红打卡地[1] - 商场引入cosplay、随舞等年轻化元素,结合首店经济吸引比格披萨等新品牌入驻,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4] - 墨熙鼓巷夜间消费集聚区工作日接待30桌/周末50桌客人,80%为年轻人,联动环青云山广场形成多元业态效应[4] 农旅融合与亲子经济 - 德刚家庭农场暑期亲子采摘接待量增长近两倍,串联汶清农场等打造"特色种植+休闲采摘"精品线路[5] - 青云综合训练基地开放装甲车驾驶、骑马等研学项目,吸引3000余人参与并带动周边餐饮、文创销售增长[6] - AI亲子乐园推出水世界电音泼水节等活动,成为暑期亲水消暑热门打卡地和文旅经济新亮点[6] 政企联动与消费刺激 - "暑促制冷节"通过家电数码品类补贴释放年轻群体消费潜力,政企合作推高夏季消费热潮[4] - 安丘市制定促消费方案,推动商圈开展多样化活动,强化暑期关键消费节点布局[4] 城市管理与安全保障 - 创新柔性治理模式,引导摊贩规范经营同时保留城市烟火气,实现市容与消费活力平衡[8] - 开展10余轮食品安全消防专项整治,消除130余项隐患,更换51条老化软管和22个液化气瓶[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