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并购重组
icon
搜索文档
多家外资机构精准“潜伏”重组股
上海证券报· 2025-09-14 01:21
外资机构投资行为 - 多家外资机构包括摩根士丹利、巴克莱银行、瑞银集团、高盛国际等在上市公司筹划重组前精准进场成为新进前十大股东 [1] - 外资机构操作特点包括卡位重组停牌前时间窗口、重点突击中小市值股票、停牌前股价往往异动、利好公布后迅速撤退 [1] - 外资机构偏好中小市值重组股因事件驱动下股价弹性更大、潜在收益更显著 [3] 具体案例:东珠生态 - 东珠生态披露并购预案时摩根士丹利持股154.78万股(0.35%)为第7大股东、瑞银集团持股148.32万股(0.33%)为第8大股东 [3] - 公司停牌前20个交易日股价涨幅超20%远超上证指数 8月26日单日涨幅7.85%报收8.38元/股 [7] - 复牌后连续两日涨停 9月12日报收11.15元/股 提前布局外资浮盈颇丰 [7] 具体案例:金浦钛业 - 金浦钛业6月30日公告筹划重组 7月14日披露预案时巴克莱银行(1.25%)、瑞银集团(0.59%)、摩根大通(0.52%)、摩根士丹利(0.47%)、高盛国际(0.44%)集体现身前十大股东 [4] - 交易涉及置出亏损钛白粉业务 置入实控人控制的利德东方100%股权 构成关联交易 [4] 外资操作模式 - 部分外资擅长见好就收 如中科通达停牌时摩根士丹利新进持股0.82% 但一季报已退出前十大股东 [8] - 类似案例厦门港务停牌前一日涨停 摩根士丹利现身持股0.35% 但3月31日已退出股东名单 [8] 市场现象与监管挑战 - 今年以来类似外资踩点入场案例有十余个 部分案例出现外资扎堆新进现象 [3] - 停牌前股价抢跑现象常见 但内幕交易认定存在主体范围界定、信息认定及取证困难等挑战 [8]
风口财评|用好并购重组,推动企业创新浪潮
搜狐财经· 2025-09-13 09:22
并购重组市场趋势 - 上市公司半年报集中披露期间并购重组活动频繁 资本运作与产业创新紧密结合 [1] - 截至9月上旬 今年已有上百家公司首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事件 远超去年同期水平 [1] - 证监会推动"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实落地 审核效率显著提升 [1] 政策支持与监管效率 - 长盈通收购一升光电交易从受理到注册仅用时3个多月 体现监管部门支持力度 [1] - 政策驱动为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提供底层动力 促进市场活力释放 [1] - 监管部门需持续完善政策体系 优化审核流程 强化监管力度 [2] 并购重组模式特征 - 彻底转型式重组:传统行业企业置出落后产能 置入先进制造资产实现主业根本转变 [1] - 培育新增长曲线:企业在保持主业稳定基础上通过并购切入新领域构建多元化业务 [1] - 本轮并购热潮创新成色更足 成为企业培育新动能的关键抓手 [1][2] 并购重组功能效益 - 帮助小公司快速获得大公司的资金 市场渠道和技术支持 [2] - 促进资源更有效配置 使有技术实力的公司做大做强 [2] - 成为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浪潮 符合决策部门预期 [2]
【财经分析】从2025年中报看广东上市公司的活力、定力和竞争力
新华财经· 2025-09-12 11:14
并购重组市场表现 - 广东超250家上市公司披露或完成产业化并购重组超1500亿元 其中超六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披露或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超30单 持续位居全国首位 [2] - TCL科技半年内实施两起百亿规模产业并购 上半年营收856亿元同比增长6.7% 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89.3% [2] - 瀚蓝环境111亿港元收购粤丰环保 并购后生活垃圾处理运营规模位居国内行业前三 6月单月粤丰环保贡献归母净利润约6000万元 [3] - 格力地产与珠海免税完成60亿元重大资产置换 置入珠海免税51%股权 战略转型为以免税业务为核心的企业集团 [3] 制造业整体业绩 - 广东63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营收2.94万亿元同比增长13% 净利润1721.91亿元同比增长6.3% [4]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25家公司营收1.1万亿元同比增长19.6% 净利润491.76亿元同比增长15.5% [4] - 印制电路板领域26家公司净利润91.13亿元同比增长71.9% [4] - 机械设备领域191家公司营收7692亿元同比增长9.6% 净利润706.11亿元同比增长5.6% [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4家公司营收581.25亿元同比增长14.4% 净利润8.95亿元扭转下滑趋势 [4] 资本支出与产业投资 - 广东上市公司资本性支出3163亿元同比增长2.8%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3%) [5] - 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投资增速同比提升 [5] - 上市公司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针对产业链发展方向进行投资布局 [5] 海外收入表现 - 47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海外收入8327.47亿元同比增长16.2%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5%) [6] - 425家民营出海企业境外收入7661.45亿元 占比达92% [6] -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海外收入3454亿元同比增长11.7% 电气机械制造业2198亿元同比增长14.5% 汽车制造业1523亿元同比增长42.6% [6] - 三大行业海外收入占制造业海外总收入86% [6] 研发投入情况 - 848家上市公司研发费用1589亿元同比增长11.6% 高于全国水平(3.2%) [7] -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达3.7% 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7] - 汽车制造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6.7% 电气机械制造业同比增长11.4% [7]
扩投资、强研发、优并购 广东省A股公司多举措积蓄发展动能
上海证券报· 2025-09-12 00:44
整体业绩表现 - 广东省883家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营业收入5.14万亿元 同比增长6.3% 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21个百分点 [2] - 合计净利润4001.16亿元 同比增长2.63% 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制造业表现 - 63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合计营业收入2.94万亿元 同比增长13% [2] - 制造业净利润1721.91亿元 同比增长6.3% 营收与利润增速均大幅高于整体表现 [2]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25家公司营业收入1.1万亿元 同比增长19.6% 净利润491.76亿元 同比增长15.5% [2] - 印制电路板领域26家公司净利润91.13亿元 同比激增71.9% [2] 消费市场表现 - 家电家居领域52家公司营业收入4990.94亿元 同比增长8% 净利润486.0亿元 同比增长15.2% [3] 资本支出情况 - 上市公司资本性支出合计3163亿元 同比增长2.8% 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 - 汽车制造业资本性支出826.6亿元 同比增长51.7% [4]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资本性支出694.2亿元 同比增长22.3% [4] 研发投入情况 - 848家公司披露研发费用合计1589亿元 同比增长11.6% 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5]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3.7% 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5] 并购重组活动 - 超250家公司披露或完成产业化并购重组 交易金额超1500亿元 其中超六成属于战略性产业 [6] - 披露或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超30单 持续位居全国首位 [6] - TCL科技实施两起百亿级产业并购 立讯精密以44亿元收购闻泰科技子公司 [6][7] - 瀚蓝环境以111亿港元收购粤丰环保 华润三九以61亿元收购天士力 [7] - *ST松发以80亿元收购恒力重工 格力地产完成60亿元重大资产置换 [7] 股东回报情况 - 广东证监局辖区74家公司开展中期分红 较去年同期增加4家 合计分红金额160.69亿元 [7]
扩投资 强研发 优并购 广东省A股公司多举措积蓄发展动能
上海证券报· 2025-09-11 19:02
周恒 制图 ◎李子健 记者 周亮 近日,广东省883家A股上市公司全部完成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披露。期内,广东省A股公司合计营收 突破5万亿元,整体经营业绩稳步改善,多项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制造业支撑作用显著、消费 市场多领域回暖、资本开支持续扩大等亮点。与此同时,广东省上市公司还在回报股东、优化布局等方 面显现出积极变化。 整体营收增速领跑全国 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省883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14万亿元,同比增长6.3%,较全国 平均水平(0.09%)高出6.21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净利润")4001.16亿 元,同比增长2.63%,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9%)。 制造业作为广东经济的"压舱石",上半年依旧扮演着"增长主力"角色。广东省63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上 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94万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净利润1721.91亿元,同比增长6.3%,营收与利 润增速均大幅高于整体表现,成为拉动广东省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领域,广东省225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 同比增长19.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暨关联交易实施完成;芯原股份拟购买芯来科技97%股权 |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15:44
并购重组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完成 新增股份30.53亿股于2025年9月16日上市 中船重工集团及中船工业集团换股取得14.54亿股 限售期6个月 [1] - 芯原股份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来科技97.0070%股权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需经董事会、股东会审议及交易所、证监会审核 [2] - 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64.5961%股份完成过户 获得11.51亿股股份 [3] - 扬杰科技拟以现金22.18亿元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 交易定价以评估机构出具的价值为参考 [4] 股东减持 - 金埔园林股东南京高科新创、珠海铧创及苏州高新拟各减持不超过183.93万股(均占比1%) 另高科新创拟大宗交易减持291.26万股(占比1.58%) 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4.58% [5] - 宿迁联盛股东方源智合拟减持不超过1256.9万股(占比3%)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3日至2026年1月12日 [6] - 华海诚科股东杨森茂拟减持不超过242.09万股(占比3%)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4日至2026年1月13日 [7] - 中文在线股东深圳利通产业基金与上海阅文拟各减持728.5万股(各占比1%)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3日至2026年1月12日 [8] - 山外山股东湖南湘江大健康拟减持不超过4%股份 董事任应祥拟减持不超过0.08%股份 [9] 监管事项 - 城地香江因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 收到上海证监局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 [10]
调研速递|美新科技接受北京鑫顺资本等15家机构调研 精彩要点披露
新浪财经· 2025-09-11 15:26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2025年9月11日下午15:30至16:30通过电话会议形式举行投资者关系活动 参与机构包括北京鑫顺资本 财达证券等15家机构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邹小敏 财务总监WANG YANG及证券事务代表孙晗笑 [1] 关税应对策略 - 针对美国关税税率增至60%的情况 公司与美国客户协商建立灵活价格调整机制 [1] - 采取市场多元化 优化供应链管理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及加强品牌建设等措施以减轻关税不利影响 [1] 墙板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塑木墙板生产工艺复杂且门槛高 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在性能和应用场景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1] - 墙板产品满足消费者对自然美感和长周期使用需求 随着个性化装修需求增加 市场需求有望扩大 [1] - 该业务在公司整体占比预计进一步提升 [1] 并购重组战略规划 - 公司将并购重组视为重要战略手段 上市后积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并寻找合适标的 [1] - 希望通过并购引入创新资产提升核心竞争力 未来将审慎评估机会以促进长期可持续发展 [1] 接班人计划与团队稳定性 - 董事长林东融短期内无退休计划 [1] - 公司通过激励机制 人才培养体系及现代企业制度保障核心团队稳定 确保领导层变动时平稳过渡 [1] 美国市场发展与全球拓展 - 业务覆盖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美国市场通过子公司直接运营并采取差异化策略 [1] - 在墙板领域凭借产品优势建立竞争力 目前全球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庞大 公司销售额不足10亿元且占有率较低 [1] - 未来将优化美国市场渠道并加速全球市场开拓 [1] 核心竞争力与巩固措施 - 公司在塑木行业深耕超20年 具备技术积累 丰富产品种类及高自有品牌销售占比等优势 [1] - 为巩固优势 计划持续投入研发 加强品牌推广并拓展销售渠道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1]
美新科技(301588) - 301588美新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1
2025-09-11 15:16
关税应对策略 - 美国市场关税税率增至60% [2] - 已建立灵活价格调整机制缓解影响 [2] - 通过市场多元化策略分散关税风险 [2] - 优化供应链管理寻求成本效益更高的供应商 [2] -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价比 [2] - 利用金融工具对冲汇率和关税风险 [3] 墙板业务优势 - 墙板生产工艺比地板更复杂且生产门槛更高 [4] - 墙板在单体建筑中使用量超过地板 [4] - 产品具备色彩稳定/耐候性强/耐磨耐刮擦特性 [4] - 墙板业务占比预计进一步提升 [4] 并购重组战略 - 通过产业投资基金寻找并购标的 [5] - 重点扩充户外经济和庭院经济产品线 [5][6] - 推进境外销售渠道整合 [6] - 引入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的资产增强竞争力 [6] 美国市场布局 - 通过美国子公司直接运营 [7] - 依托Home Depot/Lowe's等超市实现终端销售 [7] - 在各州发展一级经销商完善市场布局 [7] - 全球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预计突破百亿美元 [8] - 公司当前销售额不足10亿元 [8] 核心竞争力 - 在塑木行业深耕超过20年 [9] - 自有品牌销售占比超过90% [9] - 产品种类涵盖墙板和地板等多品类 [9] - 开发PVC防火板和RPC室内地板等新产品系列 [9] 团队与治理 - 董事长短期内无退休计划 [7] - 建立上市公司标准法人治理结构 [7] - 经营管理层人员稳定 [7]
国投丰乐:并购主要考虑玉米种子产业和水稻种子产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3:35
公司发展战略 - 并购重组是公司主要发展战略 [1] - 并购主要考虑玉米种子产业和水稻种子产业 [1] 行业现状 - 种子行业整体呈现小而散的局面 [1] - 符合并购要求的优质标的企业较少 [1] 玉米种子产业并购计划 - 计划在黄淮海市场开展并购 [1] - 计划在西南市场开展并购 [1] - 计划在西北市场开展并购 [1] 水稻种子产业并购计划 - 重点在长江中下游的中籼稻市场开展并购 [1] - 重点在长江中下游的麦后稻市场开展并购 [1] - 重点在长江中下游的晚稻市场开展并购 [1] - 重点在华南稻区的优质稻市场开展并购 [1]
芯原股份拟购买芯来科技97%股权 ;扬杰科技拟22.18亿元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13:20
并购重组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完成 新增股份30.53亿股于2025年9月16日上市 中船重工集团及中船工业集团换股取得14.54亿股 限售期6个月 [1] - 芯原股份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来科技97.0070%股权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尚需再次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 并需上交所及证监会审核通过 [2] - 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64.5961%股份完成过户 共计11.51亿股股份于2025年9月11日登记至西部证券名下 [3] - 扬杰科技拟以现金22.18亿元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 交易价格以符合证券法规定的评估机构出具的权益评估价值为参考 [4] 股东减持 - 金埔园林股东南京高科新创 珠海铧创及苏州高新拟通过集中竞价各减持不超过183.93万股(各占总股本1%) 高科新创另拟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91.26万股(占总股本1.58%) 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4.58% [5] - 宿迁联盛股东方源智合拟于2025年10月13日至2026年1月12日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256.9万股(占总股本3%) [6] - 华海诚科股东杨森茂拟于2025年10月14日至2026年1月13日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42.09万股(占总股本3%) [7] - 中文在线股东深圳利通产业基金与上海阅文拟于2025年10月13日至2026年1月12日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各减持不超过728.5万股(各占总股本1%) 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2% [8] - 山外山大股东湖南湘江大健康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4% 董事及核心技术人员任应祥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0.08% 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4.08% [9][10] 监管风险 - 城地香江因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收到上海证监局警示函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