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赋能
icon
搜索文档
将千年运河IP培育为文旅新增长极
新华日报· 2025-05-19 21:07
大运河文旅超级IP培育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宝贵遗产和流动文化 需统筹保护传承利用 在文化强国与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 加速培育大运河文旅超级IP成为文旅新增长极 [1] - 大运河江苏段贯穿8座设区市 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3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世界文化遗产要素28个 遗产河段325公里占全线三分之一 世界文化遗产区7个占总面积46% 遗产点22个占全线40%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14处 国家级非遗131项 [2] - 大运河文旅IP面临文化特质挖掘不足 生态保护压力 品牌矩阵未成型等瓶颈 文化资源转化效能低 跨区域协同机制不健全 项目同质化严重 区域发展失衡制约超级IP打造 [3] 文化价值体系构建 - 需系统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核 建立省级研究中心 联合高校智库形成权威文化阐释体系 整合3000项旅游资源 运用区块链AI技术搭建文化资源数据库 实现文物非遗数字化管理 [4] - 通过VR/AR技术复原漕运场景民俗活动 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 推动传统文化资源向数字文化资产转化 [4] 生态空间治理 - 构建"一核引领 五带协同"生态格局 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核心 推进生态景观带 城市休闲带等功能区建设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实施统一水环境标准 [4] - 重点推进岸线生态修复 航道生态化改造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布局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等产业 探索"生态+文旅"协同模式 [4] 文旅产业升级 - 构建"文化+科技+产业"融合体系 依托南京苏州数字经济高地 建设数字文创产业园 发展影视动漫数字演艺等新业态 [4] - 开发内河游轮水陆空联运产品 打造"运河十二时辰"主题线路 配套智慧旅游服务平台 推动区域资源整合 建立城市文旅联盟 实施"一票通游"政策 [4] - 引入国际文旅品牌 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于一体的世界级文旅目的地 [4]
山西中阳召开数字赋能中阳木耳产业发展交流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5-19 09:14
产业规模与政策支持 - 中阳木耳产业从4万棒试种发展到6800余万棒规模 跻身全国木耳十大主产基地县 [1] - 政策支持持续加码 群众参与热情高涨 合作聚焦品牌影响力和规模化销售突破 [1] 数字化与供应链建设 - 县政府与国联股份冷链多多签署木耳交易中心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 [1] - 以数字+串联产供销 依托电商运营与大数据优势搭建线上销售体系 [2] - 强化供应链建设 借助数字技术与供应链优势提升产业市场话语权 [1] 产业延伸与融合发展 - 推动木耳向保健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领域延伸 [2] - 探索与文旅康养等产业融合 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点 [2] - 建立群众利益联结机制 使产业红利惠及百姓 [2] 企业合作与政府支持 - 国联股份多多系运营总经理及冷链多多CEO等企业代表参与合作 [1] - 县委政府承诺常态化沟通协调 以最优服务保障合作落地实施 [2]
从7只到1.1万只,朱鹮保护带来哪些启示?
中国环境报· 2025-05-19 01:51
朱鹮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 全球朱鹮种群数量从1981年的7只增长至2024年的1.1万只,体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思维 [1] - 保护模式结合法律权威与创新空间、专业攻关与实用转化、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红利共享 [1] - 中国生态治理经验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1][2] 系统化治理体系 - 法律层面通过《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构建制度根基,2019年汉中划定生态红线保障核心栖息地 [2] - 洋县实施"四不准"铁律(不准伐木/狩猎/开矿/污染),法院建立秦岭保护法官工作站等司法机制 [2] - 国际合作方面,1999年向日本输出7只种源,2024年重建500余只野外种群,打破基因孤立 [2] 科技驱动的智慧保护 - 陕西"5G+野生朱鹮监测分析平台"通过物联网与AI实时追踪种群、解析栖息规律 [3] - 浙江德清建成全球首个朱鹮基因库,江苏盐城利用北斗技术破解湿地修复难题 [3] - 浙江农林大学发布9项技术规程(如人工孵化/疫病防控),开发细菌检测与数据可视化系统 [3] 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 洋县1.5万亩有机稻田年创产值16.4亿元,朱鹮主题旅游年接待638万人次创收超40亿元 [4] - 洋县认证111种有机产品,朱鹮湖合作社带动3500户农民 [4] - 河南罗山县构建立体防护网,农户通过"鸟导"/农家乐等户均年增收2万元,绿色蔬菜基地带动人均增收5000元 [4]
田间地头开直播!金昌供销社以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搜狐财经· 2025-05-17 10:53
电商布局与数字化转型 - 金昌市以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布局电商领域,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 [1] - 通过搭建抖音、拼多多、美团外卖等主流电商平台,打通线上线下融合通道,探索"互联网+农业"发展新模式 [1] - 今年一季度,金昌供销系统商品销售总额达4.17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农产品销售额0.65亿元,实现利润35万元,同比增加9万元,增长34.62% [7] 创新销售模式与消费者互动 - 创新推出"产地直采直播"模式,将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和蔬菜大棚,通过沉浸式场景展示,让消费者"云体验"农产品的生长环境 [3] - 线上发放限时折扣券、满减福利,线下同步开展"八五折惠民促销",实现消费场景无缝衔接 [3] - 以"金域甄品"为主题的300余场助农直播累计吸引超150万网友围观,有效破解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3] 产销对接与资源整合 - 整合供销社流通网络、农民合作社生产资源及农业科技推广技术优势,打造"全品类农资供应+技术帮扶+大数据共享"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5] - 社有企业直接深入田间地头,批量采购农户滞销的蔬菜、水果等季节性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生鲜超市双渠道发力,建立常态化产销对接机制 [5] - 200余款本地优质农货借力电商"飞"向全国,包括土豆、白菜等民生刚需品与藜麦、沙漠茶等特色产品 [5] 线下展示与品牌推广 - 在供销社便民生鲜超市设立线下农产品展示专区,集中展示藜麦、沙漠茶、苹果、葡萄、玉米等金昌本地特色产品,通过品鉴试吃、优惠促销吸引市民 [5] - 下一步将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让"金昌产""甘味金品"通过数字浪潮走向全国 [7]
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打造上游一体化合作新典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6 06:23
涪陵页岩气田开发进展 - 焦石坝区块焦页26-Z4HF井压裂测试获高产,复兴区块兴页L198-6-1HF井刷新钻井周期纪录,实现老区新区同步增产 [1] - 公司联合工程公司、石化机械、经纬公司等推进页岩油气产能建设,打造上游一体化合作典范 [1] 一体化协同管理模式 - 组建由66名专家和70名管理人员构成的"大兵团",通过集中办公、交流挂职和统一管理重塑业务流程 [2] - 建立"五位一体"协调运行机制,整合气藏地质、钻井工程等多专业资源,设计流程节点减少60%,时效提升54% [2] - 推行"多学科决策"模式,形成"四合一"钻井设计和压裂设计,设计内容精简67% [2] 技术装备升级与攻关 - 复兴区块钻井周期缩短至18.9天,通过旋转导向工具优化和工艺参数调整实现提速 [3] - 设立8个重点攻关项目,动态调配资源,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合体,装备迭代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20天 [3] - 对标北美页岩油气技术指标,建立109条学习曲线推进技术迭代 [4] 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 - 焦页17号平台利用钻井标杆库优化参数,机械钻速同比提升超50% [5] - 开发"人工不干预数据结算系统",实现数据自动抓取,构建钻井标杆库、提速龙虎榜等数字化管理工具 [6] - 应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压裂参数,单井SRV(改造体积)提升32.4% [6]
广元市发布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20个创新实践典型案例
中国发展网· 2025-05-13 02:32
政务服务创新 - 市法院推出"无鉴"工作法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3] - 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实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3] - 昭化区创新联动办理新模式办成全省首例"百姓购房一件事" [3] - 苍溪县通过"前中后"三台发力打造高效办税服务厅 [5] - 利州区与市税务局筑起"云上枫桥"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3] - 市医保局凿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实现医保业务家门口办 [4] 数字化平台建设 - 旺苍县创新打造土地矿权电子交易平台提升交易质效 [3] - 苍溪县以数字视角多维发力助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5] - 广元市建立标准化、场景化改革实践范例通过数字赋能 [4] - 市供排水集团公司打造供水服务新体系推动供水营商环境提升 [3] 人力资源优化 - 剑阁县推出帮帮摊项目实现"一摊养一家"灵活就业新模式 [3] - 苍溪县跨县共建用工基地通过共享用工盘活人力资源 [3] - 昭化区创新实施"东智西借"工程构建高质量就业环境新格局 [5] - 青川县与市人社局推进劳务专合社社员工伤保险试点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5] 金融与要素保障 - 人行广元市分行推行"金融链长制"助推茶文旅融合发展带农增收 [3] - 市财政局优化金融环境领域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4] - 广元经开区挂牌运营铝期货指定交割库助力民营企业降本增效 [5] - 四川燃气广元公司用好要素配置加减乘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4] 监督与服务体系 - 市纪委监委机关创新构建营商环境监督体系高效解决企业困难问题 [4] - 朝天区用心用情多维施策提升企业满意度 [5] - 全市深化"1+5"工作机制在园区服务、招工引才、融资对接等高频事项形成长效服务机制 [5] - 市科技局建立"2+2"科技惠企服务新机制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3]
湖北出台“30条”全方位提振消费 数字赋能激发消费活力
长江商报· 2025-05-13 00:07
消费基础夯实措施 - 提升工资性收入 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行动 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 推动楚商回乡和校友回归 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突破70万人 技能培训超40万人 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劳务报酬规模 [2] - 挖掘经营性收入 加速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和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 深化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 全年新增创业担保贷款300亿元以上 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养和民宿经济等新业态 [2] - 释放财产性收入红利 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多元理财产品 推进农村资产信用贷款改革试点 盘活农村闲置资产 探索出租入股合作方式激活农户合法住房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收益分配机制 [2] 消费场景数字化升级 - 打造新型消费场景 以数字+改造推动商业综合体商圈景区升级 应用人工智能和全息投影等技术 催生沉浸式体验和数字艺术等新形态 [3] - 发展夜经济 打造夜市+夜游+夜演融合消费场景 培育20家夜间消费集聚区 发布十大必点楚菜和必打卡美食街 [3] - 构建便民+升级双线消费网络 建设100个品质型示范便民生活圈 发展社区电商和即时零售新模式 改造100个县域商业设施 举办村BA等乡村赛事 [3] - 探索低空经济 提升航空运动赛事品牌效应 发展低空旅游和航空运动等特色消费场景 [3] 民生保障与消费提质 - 强化生育养育教育医疗保障 全面推行生育津贴直达个人账户 新增6万个公办学位 2025年免费筛查慢性病患者超3000万人次 建成100个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 完成2.5万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4] - 推动商品消费提质 以以旧换新和国货潮品为突破口 投入超长期国债资金 创新支付即开票补贴模式 开展汽车家电家装厨卫以旧换新 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探索新型房地产商业模式 推动住房公积金既提又贷政策 [4] - 深挖荆楚文化资源 新增30个湖北老字号品牌 推动荆楚优品走向全国 [4] 服务消费与开放创新 - 发展首发经济和冰雪经济等新赛道 2025年前引进300家以上首店 举办100场首发活动 打造2-3个全国知名冰雪旅游目的地 拓展省外疗休养客群 开通跨省银发旅游专列 [4][5] - 扩大服务业开放 加快武汉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 推动医疗教育等领域优质资源引进 支持露营民宿等新业态外商投资 拓展入境旅游首站城市建设 通过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和免税店运营吸引全球游客 [5]
全省勘察设计座谈会暨隔震减震技术应用推进会在淄博召开
齐鲁晚报网· 2025-05-12 12:24
行业政策导向 - 全省勘察设计行业需紧扣五个坚持原则 包括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 数字赋能第一路径 可持续发展第一导向 以人民为中心第一原则 抗震设防第一防线[2] - 会议强调推广应用隔震减震技术 并加强全过程管理 同时要求健全抗震设防体系[1][2] 行业发展重点 - 行业需推动强基固本转型 强化勘察质量管控 提升工程设计水平 优化图审监管机制[2] - 重点培育数字赋能新质生产力 落实绿色低碳标准规范 通过BIM技术应用和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实现转型升级[1][2] - 推行建筑师负责制 以设计引领好房子建设 匠心铸就好房子山东样板[1][2] 行业会议成果 - 会议总结全省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工作情况 分析存在问题与形势 研究部署当前重点工作[1] - 组织地震应急演练观摩活动 模拟6.2级地震场景 演练4个科目包括地震监测与烈度评估 燃气管道抢修 供水管道抢修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3] - 多地市主管部门和勘察设计单位开展典型经验交流 涵盖建筑师负责制 BIM技术应用 图审管理 绿色低碳设计等领域[1]
黑龙江省肇东市市长肖福凌:数字赋能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
新华财经· 2025-05-10 08:07
肇东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 - 肇东市粮食年产量稳定在40亿斤 畜禽存栏总量达2200万头只 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和国家重要农畜产品调出基地 [1] - 农业全程机械化率达98% 与多所科研院校合作推进科技研发 投资5000万元建设电商销售中心 2024年营收达13亿元 [1] - 拥有400万亩肥沃耕地 寒地黑土有机质含量达3%-5% 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大米种植面积38万亩 年产高端大米24万吨 [1] 有机小米产业布局 - 作为黑龙江省最大有机小米生产基地 拥有23家经营主体 37个注册品牌 品牌价值18亿元 [2] - 开发婴儿米 老年米 糖尿病功能米等差异化产品 形成15个有机认证和5个绿色认证产品矩阵 [2] - 鲜食玉米实现4小时内完成采摘加工的全产业链标准化 保留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2] 品牌战略与数字化升级 - 通过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发布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指数 启动数字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1][2] - 政府将重点发展有机小米 谷物和鲜食玉米产业 实施精准品牌战略提升产品附加值 [2] - 新华社联合多地分社推出40只区域特色产业指数 包括肇东在内的四大地方特色产业指数启动 [2]
机器人、无人车、修文物,北京市职教社携院校企业首次亮相科博会
新京报· 2025-05-09 15:25
职业教育与科技产业融合 - 北京市中华职业教育社组织6家院校及企业参展科博会 聚焦"科技引领 职教新行"主题 展示机器人 无人车 文物修复等领域成果 [1] -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展示机器人 无人车研发平台 以及与清华 北工大 亦庄机器人公司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案例 [2] -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展示国家级智能车路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成果 包括自动驾驶仿真测试模拟座舱 无人配送物流车 智慧物流数字孪生系统 [2] 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 "0306小巨人"机器人展示运动控制与智能感知技术 曾亮相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 [2] - 北京城市学院展示清化寺东魏石佛修复与复制 四季娃系列作品结合传统髹漆技法与现代设计理念 [3] - 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展示机电一体化竞赛设备 数控铣与数控车金牌作品 以及与奥迪 首航等企业共建的实训基地模式 [3] 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应用 - 学大教育展示垂直AIGC教育大模型 通过实时问答 智能创课等功能展现人工智能重塑教育交互模式 [4] - 北京华航唯实展示复合机器人 人工智能实训箱 移动机器人开放平台 以及人工智能大模型研训平台与视觉研训平台 [4] - 展览通过无人机 机器人小车等设备动态演示低空经济场景应用 展现"产教融合+数字赋能"创新生态 [4] 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 - 展览呈现院校在机器人 智能交通 文物修复等领域的技术突破 以及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 [4] - 通过"可看 可触 可体验"形式展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 大有可为" [4] - 北京市职教社将推动"教育链 人才链 产业链 创新链"四链协同发展 促进首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