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编程
icon
搜索文档
99%的程序员都会失业吗?丨AI原生研究系列之AI Coding
腾讯研究院· 2025-07-14 08:36
核心观点 - 编程方法论依旧重要,但自然语言正快速成为新的高级编程语言 [1] - AI编程是当前大模型最具颠覆性的领域,将重新定义软件开发范式 [3][4] - 程序员角色将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指挥官和问题终结者 [29][35] AI编程发展现状 - 微软30%代码由AI生成,Meta预计很快达到50% [7] - 美团52%代码由AI生成,90%工程师频繁使用AI工具,部分团队AI编写90%以上代码 [7] - 腾讯云代码助手企业采纳率达30%,单测执行率提升18%,代码评审覆盖率增长20% [7] - 美国程序员就业率降至1980年以来最低水平,岗位数量从70万萎缩至一半左右 [5] 市场预测与规模 - Anthropic CEO预测未来3-6个月AI将编写90%代码,12个月内接近100% [4] - OpenAI首席产品官预计2025年底AI编码将实现99%自动化 [5] - 全球AI Coding市场8年后将突破200亿美元 [9] - 中国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超3.8万家,软件收入12.3万亿,均为潜在市场空间 [10] 主要玩家与产品 - Cursor完成9亿美元融资,估值90亿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达2亿美元 [12] - GitHub Copilot可规划、编写、测试和迭代代码,提出完整拉取请求 [16] - OpenAI Codex可并行处理多项任务,在隔离沙盒运行 [17] - Devin定位"AI软件工程师",可自动搜索资源完成任务 [17] - Claude Opus 4在复杂任务和代理工作流中表现领先 [18] - Augment Code支持20万Tokens上下文窗口,实现跨项目理解 [20] 技术趋势 - 从代码补全工具迈向自主Agent,覆盖规划到测试全流程 [16] - 从项目环节升级到覆盖整个大项目,处理更复杂任务 [18][20] - 独立编程工具可能被基础大模型取代,但短期仍有存在价值 [22][23] - 基础大模型与独立工具竞争加剧,OpenAI曾试图30亿美元收购Windsurf [25] 行业影响 - 编程门槛降低将激发更多需求,催生"一人公司"和个性化软件 [30][31] - 非技术岗位可通过NoCode平台创建应用,如美团餐厅经理生成报表小程序 [7][33] - 未来程序员角色拆解重组,更多人获得"编程权",从执行者转向问题终结者 [29][30] - 编程民主化使技术成为表达思想的自然媒介,人类核心价值转向定义问题和标准 [35]
AI编程「反直觉」调研引300万围观!开发者坚信提速20%,实测反慢19%
机器之心· 2025-07-13 04:58
AI编程工具对开发者效率的影响 - 核心观点:AI编程工具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减缓经验丰富开发者的工作效率,与预期提升20%相反,实际速度下降19% [2][18] - 社交媒体关注度:相关实验结论在X平台阅读量接近300万 [2] 实验设计与参与者 - 实验样本:16位拥有5年平均开发经验的中等AI编程经验开发者,参与246项大型复杂项目任务 [3][14] - 项目背景:开发者来自平均22k+star、100万+行代码的大型开源仓库 [14] - 任务类型:包括bug修复、功能开发和重构等日常工作范畴 [15] 实验方法与工具 - 随机对照设计:开发者被随机分配使用AI工具(如Cursor Pro搭配Claude 3.5/3.7 Sonnet)或完全手动编码 [15] - 时间记录:平均每个任务耗时约2小时,通过录屏和自行报告统计时间 [16] 关键发现 - 效率反差:使用AI工具组完成任务时间增加19%,而开发者预期提升24%,事后仍相信能提速20% [18][19] - 时间分配变化:主动编码时间减少,但提示词撰写、AI输出审查和等待时间占比上升 [22] - 代码质量:使用与不使用AI的PR质量相近,排除选择性放弃任务干扰 [24] 效率下降原因分析 - 开发者过度乐观:事前预测AI提速24%,事后仍坚持20%的提速预期 [27] - 项目复杂度:测试仓库平均10年历史、110万+行代码,AI在大型复杂环境中表现更差 [27] - AI可靠性问题:开发者仅接受44%的AI生成代码,9%时间用于清理AI输出 [27] - 上下文缺失:AI未能有效利用仓库隐含的上下文知识 [27] 研究局限性 - 样本局限性:未覆盖大多数软件工程场景,未来模型可能优化表现 [30] - 方法论挑战:AI任务评估存在多样性,需结合多种方法全面衡量 [31] 行业启示 - 基准测试缺陷:传统基准测试可能高估AI能力,需补充真实环境数据 [11][12] - 未来方向:需持续追踪AI对生产力的实际影响,优化评估体系 [32][33]
AI编程领域大变天! OpenAI出局 谷歌(GOOGL.US)24亿美元“截胡”Windsurf核心资产与人才
智通财经· 2025-07-12 07:20
收购交易 - 谷歌以24亿美元获得Windsurf顶尖人才团队及核心技术许可权 [1] - 交易不包括全资入股Windsurf [1] - 此前Windsurf与OpenAI的30亿美元收购协议因微软与OpenAI关系紧张而破裂 [1][2] 交易背景 - Windsurf管理团队不愿让微软接触其知识产权 [2] - OpenAI收购要约的排他期已到期 [2] - Windsurf前身为Codeium 专注于开发下一代AI编程工具和集成开发环境 [2] Windsurf核心技术 - Cascade智能代理可自动生成、修改代码并调试程序 [3] - Supercomplete提供上下文感知与精准预测的代码建议 [3] - Memories功能记录用户编码习惯并提供个性化建议 [3] - Windsurf Tab追踪用户命令历史和剪贴板内容提供智能建议 [3] - 支持与GitHub、Figma、Slack、Stripe等主流工具集成 [3] 行业竞争格局 - OpenAI加速布局AI编程领域 试图通过收购强化市场份额 [3][4] - 微软GitHub Copilot拥有约1500万用户 占AI编程市场领先地位 [7] - 微软AI编程应用已生成35%的编程工作量 [7] 人才与资产交易趋势 - 大型科技公司通过"准收购"方式吸纳AI初创公司高管团队与核心技术 [5] - 微软去年聘用Inflection AI创始人及大部分员工 [5] - 亚马逊从Adept AI Labs挖走高管及技术团队 [5] - 谷歌曾以类似方式招募CharacterAI联合创始人 [5][6] 公司背景 - Windsurf成立于2021年 已筹集逾2亿美元风险投资 [6] - 主要投资方包括Greenoaks Capital Partners与AIX Ventures [6] - Meta近期以140亿美元收购Scale AI 49%股权并挖角顶级AI人才 [6]
OpenAI 30亿美元收购案黄了,AI 编程明星公司被谷歌截胡
虎嗅· 2025-07-11 23:59
公司动态 - Google宣布将Windsurf部分高管及工程团队纳入DeepMind团队,重点推进"代理式编码"研究 [2] - Windsurf联合创始人兼CEO Varun Mohan、联合创始人Douglas Chen及部分研发骨干加入Google DeepMind,主攻以Gemini为核心的AI编程能力开发 [4] - Google获得Windsurf部分技术的非独家使用许可,但未透露具体花费 [5] - Windsurf完成内部调整,原商务主管Jeff Wang出任临时CEO,全球销售副总裁Graham Moreno升任公司总裁 [6] - OpenAI曾与Windsurf达成独家收购谈判协议,但协议到期后未续签,为Google介入提供契机 [8] 行业竞争 - Anthropic在"Code with Claude"开发者大会上布局AI编程业务,与Windsurf核心业务形成直接冲突 [13] - Anthropic提前五天切断Claude 3.5 Sonnet与3.7系列模型的第一方调用容量,导致Windsurf紧急上线应急方案 [14][15] - OpenAI曾接触Anysphere希望收购Cursor,但被拒绝 [11] - 大厂加速向开发工具和平台层渗透,独立AI编程工具的生存空间被压缩 [25] 公司背景 - Windsurf成立于2021年,最初名为Codeium,2024年4月更名为Windsurf [16] - 公司由麻省理工学院同班同学创建,投资方包括Founders Fund、General Catalyst、Greenoaks和Kleiner Perkins [16] - 主打产品为支持智能体协作的"Agent IDE",拥有超160名员工,年经常性收入突破1亿美元 [17] - 仅用四个月吸引超百万用户,增长势头强劲 [17] 产品与技术 - 自研模型SWE-1在基准性能上略逊于Claude 3.7,但运行成本更低,对开发者更友好 [18] - 公司强调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深度语境理解、用户体验设计及企业级集成能力 [19] - 代码生成只是基础能力,真正的工程能力体现在调试、测试和系统设计上 [19] 市场趋势 - 开发者类AI工具近12周流量增长75% [20] - 编程助手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5.4% [20] - AI编程是需求爆发点,也是付费意愿最强的赛道之一 [21] - 编程场景具备更高频率、更强粘性,开发者会稳定付费并嵌入工作流 [23] - Claude以性能著称,Gemini以资源、成本和稳定性见长 [24]
Kimi K2 详测|超强代码和Agent 能力!内附Claude Code邪修教程
歸藏的AI工具箱· 2025-07-11 18:16
Kimi K2模型发布 - Kimi推出拥有1T参数量的MoE模型K2 在基准测试中取得开源模型SOTA成绩 尤其在代码、Agent、数学推理任务上表现突出 [2][3] - K2模型完全开源 包括预训练模型和指令微调模型 用户可在Kimi官网快速尝试 [3] - 模型前端能力接近Claude Sonnet 3.7和4之间 在多个提示词测试中表现优异 [4] 技术能力测试 - 前端能力测试显示K2能完美处理复杂PPT逻辑提示词 为每个卡片添加回弹和缓动效果 图表动效适合展示汇报 [6][7][8] - 在日签网站构建测试中 K2表现与Claude Sonnet 4相当 能完成所有功能并处理简单文案排版 [9][10][12] - 点阵动画测试中 K2首次运行即成功 修复后所有调整选项和夜间模式均正常工作 达到Gemini或Sonnet 3.7水平 [14][15][16] - 复杂Markdown笔记编辑器测试显示K2能处理编辑和渲染逻辑 首次生成结果功能完整 经调整后样式问题得到解决 [17][18][21] 商业应用潜力 - K2兼容Anthropic模型调用方式 可替换Claude Code默认模型 避免封号风险 配合16元/百万Token的价格优势 [4][23] - 16元/百万Token的定价结构显著低于同类产品 可能改变行业成本结构 使小团队也能承担AI产品运营成本 [34][38] - 模型开源特性将激活国内AI编程和Agent产品势能 推动行业普及 [34][35] - 工程实用性填补国内空白 可能带动免费增值模式和实验性功能开放 [38] 部署与使用 - 用户可通过月之暗面开发者后台创建API Key 充值后即可使用 [25][26] - 安装Claude Code需先安装Node.js 然后通过npm安装@anthropic-ai/claude-code [27][29] - 替换API请求地址和Key后即可在Claude Code中使用K2进行编程 [30][31][32] - 已有Claude Code用户可通过GitHub项目快速配置 只需输入API Key [33]
AI 编程十字路口:为什么说 Copilot 模式是创业陷阱?
机器之心· 2025-07-03 08:01
行业现状与公司定位 - 当前AI编程赛道普遍聚焦于提升程序员效率的"副驾驶"模式,如GitHub Copilot等产品[2] - 蔻町智能选择差异化路径,定位为端到端软件生成平台,直接解决"不写代码"问题[2][11] - 公司将AI编程划分为L1-L5五个阶段,主流产品处于L2阶段,而AutoCoder直接瞄准L3级能力[13][14] 技术架构创新 - 认为Transformer架构仍处"婴幼儿期",现有模型存在知识压缩效率低和黑盒问题[5] - 自研基座模型采用PLE架构,相比MoE/MMoE实现任务共性与个性的精细化提取[6] - AIGCoder模型通过解耦专家模块和定制化门控,训练效率比基线提升1.3倍[7][8] 市场竞争策略 - 反对"避开大厂赛道"论调,主张通过解决更复杂问题建立护城河[10][11] - 认为L2级Copilot产品是"低垂果实",大厂在IDE整合方面具有天然优势[15] - 端到端生成技术可规避与大厂在L2赛道的直接竞争[12][14] 市场机会判断 - 预测个性化应用市场将爆发,新增需求规模将数倍于存量替代[17][18] - 类比滴滴/美团案例,认为技术突破将释放被压抑的中小企业数字化需求[18] - 海外同类产品访问量已达GitHub的1/10,验证增量市场潜力[19] 产品定位与特性 - AutoCoder是全球首款前后端一体化软件生成平台,可同步输出前端+数据库+后端[19] - 目标用户包括非技术背景的小企业主和初创团队,降低开发门槛[19] - 采用"生成替代调试"理念,通过零边际成本实现快速迭代[20]
放心,为什么说AI永远杀不死真正的程序员?
36氪· 2025-07-02 07:10
技术变革与程序员角色演变 - 历史证明技术变革不会取代程序员技能,而是将其提升到更高维度,如数控机床赋能木匠制作更优质家具 [1][11] - 每次技术炒作周期(无代码、云计算、AI编程)都遵循相似模式:初期宣称取代程序员,最终催生更高薪的新岗位 [3][5][10] - 无代码工具实际催生了无代码专家和后台集成工程师岗位,其薪资超过传统程序员 [5] 行业转型具体案例 - 云计算未消灭运维岗位,而是推动系统管理员转型为DevOps,薪资翻倍且技能边界大幅扩展 [6][7] - 离岸开发浪潮因沟通障碍和质量问题受挫,最终演化出成本更高的分布式团队协作模式 [8][9] - AI编程助手当前实际效果是:资深工程师需耗费大量时间纠错AI生成代码,且纯AI系统架构混乱 [10] 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 编程核心价值在于系统架构设计能力,而非代码编写,这是AI最不可能取代的领域 [4][14] - AI加速代码生产实质是加速制造"技术负债",战略架构管理能力变得更为关键 [12] - AI擅长局部代码优化但缺乏全局设计能力,可能导致核心系统架构错误快速累积 [12][13] 技术变革的底层规律 - 技术转型本质是技能形态重塑而非岗位消失,如运维→DevOps、后端开发→云架构师 [7][14] - 实现速度暴增时,架构设计失误风险同步放大,需更高维度的系统掌控能力 [12][14] - 行业反复验证的真理:工具始终是技能放大器而非替代品 [3][11]
从亲密伙伴抢人,Cursor挖走Claude Code两位核心人物
机器之心· 2025-07-02 00:54
AI行业人才竞争 - AI编程应用Cursor的开发商Anysphere从Anthropic挖走Claude Code项目开发负责人Boris Cherny和产品经理Cat Wu [4][5] - 被挖人员将负责开发"类智能体"功能及其他产品 [6] - Cursor是Anthropic最大客户之一 此次挖角可能使双方关系复杂化 [3] 公司业绩表现 - Anthropic年收入达40亿美元 月收入3.33亿美元 较年初增长近四倍 [7] - Anthropic估值达615亿美元 [7] - Anysphere年度经常性收入超5亿美元 月收入4200万美元 较3月份2亿美元翻倍多 [11] - Anysphere估值99亿美元 较去年12月26亿美元显著增长 [11] 产品与技术 - Anthropic的Claude系列模型被广泛认为是最好编程模型 [8] - Cursor整合Claude模型 业务增长强劲 近期拓展至网页和移动端开发 [10] - Anthropic公司80%代码由Claude编写 [6] 市场竞争格局 - Anthropic推出Claude Code产品 广受欢迎 [12] - OpenAI 谷歌DeepMind 亚马逊等纷纷入局AI编程市场 [12] - 核心人才流动可能加剧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13]
实测Readdy:美观度拉满的AI编程工具,出海4个月交出亮眼成绩单
歸藏的AI工具箱· 2025-07-01 11:42
产品核心功能 - Readdy是一款AI编程工具,专注于生成美观且功能完整的网页,通过简单的提示词和交互操作即可实现复杂功能 [2][3] - 产品支持"继续生成"功能,用户可通过点击按钮快速补全网页功能和下级页面,大幅降低开发成本 [8][11] - 生成的网页设计一致性极强,排版、间距和视觉元素处理优于Claude和Gemini等主流模型 [14] 核心技术优势 - 支持一键导出Figma设计稿,转换质量远超Html To Design,所有内容均为自动布局便于修改 [16][17] - 内置数据库功能,用户可轻松实现数据交互,使产品脱离"玩具"范畴进入实用阶段 [25] - 支持自定义域名绑定,解决临时域名问题,提升产品专业性 [9][25] 行业应用案例 - 成功生成白噪音日签网站,包含背景图片处理、名人名言刷新和Spotify播放列表嵌入等完整功能 [4][5][6] - 构建商品出入库管理系统,包含商品信息录入、分类管理、库存查询等B端SAAS完整功能 [19][20] - 通过"Selected Area"功能实现页面跳转,简化复杂系统开发流程 [24] 市场表现 - 开发团队为国内知名设计工具MasterGo团队,在产品上线4个月内实现近500万美元ARR [26] - 产品在页面美观度和用户体验方面显著优于Lovable、V0等同类竞品 [26] 用户体验创新 - 首创"哪里没有点哪里"的交互设计,通过点击即可补全功能,无需复杂操作 [11] - 自动处理网页截图生成功能,智能排除干扰元素如Spotify播放弹窗 [8] - 表单提交按钮与数据库自动关联,使普通用户也能开发复杂增删改查功能 [9][25]
AI编程命门浮现,大批开发者居然会不审查代码
36氪· 2025-06-30 05:52
AI编程工具普及现状 - 42%的开发者代码由AI生成,其中16.6%依赖AI贡献大部分代码,3.6%代码完全由AI生成[3] - Cursor、GitHub Copilot等工具已成为程序员日常工作标配[1] - 阿里"通义灵码"可帮助开发者从重复性代码编写中解放,专注创造性工作[5] AI编程效率驱动因素 - 科技公司"敏捷开发、快速迭代"需求推动AI工具采用[5] - AI工具作为24小时编程助手显著提升开发效率[7] - 自然语言理解能力使AI可生成高质量代码并解释复杂逻辑[7] AI生成代码潜在问题 - 79.2%开发者认为AI将增加恶意软件威胁,30%认为威胁显著上升[3] - 超1/3开发者未在部署前审查AI生成代码[3] - AI幻觉导致代码存在低级错误(如访问不存在API端口)[9] 行业使用误区与风险 - 部分程序员对AI工具信任度过高,缺乏debug意识[9] - 未经审查的AI代码直接部署可能引发重大生产事故[11] - 当前技术下AI仅适合作为代码补全工具而非全自动生成工具[12] 典型案例分析 - Claude 3.5 Sonnet发布后出现大量AI代码质量吐槽[7] - 客户技术问题中常见BUG源于AI生成代码[9] - 示例显示AI生成代码存在语法错误(如缺失逗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