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经济

搜索文档
国家发改委:发展“人工智能+”坚决避免无序竞争和一拥而上
财联社· 2025-08-29 03:08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日上午10时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8月份新闻发布会。 国家发改委:发展"人工智能+"坚决避免无序竞争和一拥而上 李超表示,下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研究制定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行动方 案,强化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典型案例通报,持续推进市场准入壁垒的清理整治行动,统一政府行为尺度,进一步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 为,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出台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查处低于成本倾销、夸大和虚假宣传的行为,加快治理部 分领域的无序竞争等问题。 国家发改委:加快人工智能加消费等领域政策出台 李超表示,接下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打好提振消费组合拳,激发市场活力。在扩大优质供给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平稳有序实施消费品 以旧换新,做好政策接续,加快首发经济、数字消费、人工智能加消费等领域的政策出台,促进文旅、赛事、露营等服务消费。 国家发改委:未来1-2年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窗口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主任霍福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到2027年,要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 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低空经济,培育消费新场景
新华社· 2025-08-28 16:18
城市发展政策导向 - 因城施策增强城市发展动力 立足城市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 [1] - 精心培育创新生态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1]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 [1] -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未来产业布局建设 [1]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1] - 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1] 制造业与建筑业发展 - 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1] - 发展智能建造 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链 [1] - 加快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1] 服务业与消费经济 -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 -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齐短板 提高水平 [1] - 发展首发经济 银发经济 冰雪经济 低空经济 [1] - 培育消费新场景 [1] - 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1]
潮玩、二次元正在“爆改”上海百年商业街
新浪财经· 2025-08-28 08:36
核心观点 - 名创优品全球旗舰店创下单月业绩纪录 黄浦区商圈通过年轻化转型和首店经济显著提升消费活力 二次元和潮玩业态成为关键增长动力 [1][3][5][9][13] 名创优品全球旗舰店表现 - 名创优品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7月单月业绩突破1400万元 创历史最高纪录 [1] - 该店客流达普通店铺10倍以上 开业9个月实现单店销售额破亿元 [1] - 店铺面积2000平方米 涵盖萌宠 香薰 盲盒专区及哈利波特 三丽鸥 迪士尼等全球知名IP [1] 黄浦区经济与消费转型 - 黄浦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344亿元 "十四五"前四年年均可比增长约4.5% [5] - 区域经济密度达163亿元/平方公里 居上海市首位及全国前列 [5] - 推动南京路 淮海中路 豫园三大商圈年轻化转型 重点发展二次元 潮玩 策展等周边产业 [5] 第一百货年轻化探索 - 第一百货2023年"五一"前开设绮丽次元街区 引入二次元零售品牌 单柜日均销售额达5-6万元 [5] - 后续打造潮π联盟 幻梦次元街区等场景 形成垂直分层二次元生态 [7] - 引入三丽鸥家族主题餐厅全国首店及Hello Kitty线下见面会等IP活动 [7] - 2024年新增百忍卡牌对战中心 K-pop专区及撸猫馆等年轻化业态 [9] 首店经济与旗舰店表现 - "十四五"以来黄浦区引进919家首店 旗舰店及体验店 [9] - 2024年新增69家优质首店及旗舰店 数量居全市第一 [9] - TOP TOY全球旗舰店3月开业当日客流超3万人 首日销售额超108万元 [9] - 该店采用"潮玩首发×艺术实验×跨界社交"模式 设独家咖啡厅及上海限定商品 [11] - 目前日均客流超2万人 境外游客占比20%以上 闭店时间延长至23点 [13] 区域战略与未来方向 - 黄浦区聚焦青春经济 首发经济及入境消费 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 [13] - 南京路 淮海路 豫园商圈集聚青年经济业态及消费人群 成为全国及国际窗口 [13]
品牌首店集聚,沈阳“首发经济”迎新潮
新京报· 2025-08-28 05:16
核心观点 - 沈阳市通过首发经济推动消费增长 重点发展首店经济 体育+商业 文化+商业等多元消费场景 政策支持成效显著[2][4][12] 体育+商业消费场景 - 沈阳环球港动感城作为全国首个体育+大型商业综合体 首日客流达10万人次[4][5] - 商场设置266米悬空光影跑道 赛事级壁球馆东北首店 26米攀岩岩壁及2.5折运动潮品集合店东北首店[5] - 太屋凯运动中心含百余种项目 前三个月销售额达300余万元[5][6] - 原品仓东北首店开业当天创品牌全国单日销售纪录 前三个月销售额近450万元[6] 首店经济与限定业态 - 麦当劳在沈阳设立东北唯一麦麦岛旗舰店 通过限定甜品 沉浸式互动和限量周边带动客流大幅上升[7] - Seesaw Coffee沈阳首店推出三款城市限定特调 单日销量达700杯[7][8] - 铁西万象汇"西红市"市集采用周主题模式 客流同比提升超20% 营收大幅增长[8] 文化+商业融合 - 熊猫财神世界钱币邮票科普展展出近千件钱币及700余张珍稀邮票 吸引大量亲子家庭[9][11] - 展览结合课本场景与文物互动体验 如沙坑挖宝及专家驻场讲解[11] - K11购物艺术中心通过展览提升文化内涵 推广新型消费业态[9] 政策支持与首店成效 - 沈阳对每新引进1家品牌首店最高奖励10万元[12] - 铁西万象汇2024年新开80余家店中含31家首店 直接带动销售额近3亿元[12] - 达美乐比萨东北首店开业日零售额全球第一 月零售额超1100万元[12][13] - 沈阳市品牌首店数量从2019年49家增至目前超1000家 2024年目标引进不少于110家[13]
“十四五”期间 黄浦城市更新、消费、民生服务亮点频现 经济密度最高地持续挖掘消费潜力
解放日报· 2025-08-28 01:42
经济表现 - 截至2024年底地区生产总值达3344亿元 [1] - "十四五"前四年年均可比增长约4.5% [1] - 区域经济密度达163亿元/平方公里 保持全市首位和全国前列 [1] -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99亿元 年均增长6%以上 [1] 城市更新进展 - 外滩·中央项目整体出租率和开业率保持70%以上 月均接待顾客超47万人次 [2] - 外滩·老市府2025年上半年举办11场重要文旅商体展活动 [2] - 外滩"第二立面"更新实现近3600户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和43幢老大楼产权归集 [2] - 2022年7月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3] - "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旧改征收3.7万户以上 [3] - 2023至2024年"两旧"改造受益居民总量超7000户 [3] 消费发展 - 南京路/淮海路/豫园三大商圈集聚青春经济业态和消费人群 [4] - 支持第一百货打造"银铃俱乐部"提供60余种老年服务 [4] - 2024年上半年境外人士入住宾旅馆超94万人次 同比增长56% [4] - 离境退税开具申请单超3万份 同比增长近300% [4] - 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超5亿元 同比增长126% [4] 民生服务 - 南京东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提供智慧健康驿站/社区食堂/日托所等多元化服务 [5] - 形成代际融合场景 包含学生/白领青年与长者互动体系 [6] - 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高达44.8% [6] - 打造"五边颐养"养老服务品牌 涵盖床边照护/桌边食惠/身边帮扶等体系 [6] - 2023-2024年连续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7] - 老年助餐服务"全区通享"场所达63家 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总量全市第一 [7] - 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首推"黄浦创卡"无忧创业通道 [7]
以“谷子经济”驱动年轻消费力
海南日报· 2025-08-28 01:09
核心观点 -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带动周边商品热销 上映首日文创周边销售额突破700万元 盲盒售出超300万个 角色玩偶预售出现"一偶难求"现象 [1] - "谷子经济"以文化IP为核心 产业链涵盖上游IP开发与运营 中游生产制造 下游销售与社交场景 满足情感需求与圈层认同 [2] - Z世代消费群体推动"谷子"成为社交货币 低价产品满足悦己需求 限量版商品促进社交连接 [3] - 国产IP如《原神》《黑神话:悟空》激发文化自信 跨界合作扩展消费群体边界 [3] - "80后""90后"家长群体对二次元文化认同度高 支持子女"吃谷"行为 间接助推市场扩张 [4] - 产业链各环节存在发展机遇 上游传统文化IP开发带动授权收入增长 中游个性化生产技术升级 下游线上平台与虚拟数字产品强化互动 [6] - 展会经济放大消费潜力 中国国际动漫节参展观众超146万人次 350家企业2000余个IP展销 ChinaJoy总参观人次超41万 外地观众占比61% 海外观众占比超35% [7] - 首发经济与"谷子经济"高度契合 稀缺性驱动消费 线上线下联动提升客群黏性 [8] - 海南可通过旅游客群优势 IP运营商政策支持 自贸港便利政策挖掘"谷子经济"潜力 上半年接待游客5521.29万人次 同比增长8.1% 35岁以下年轻群体占比高 [9][10]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头部IP企业形成原创、引进、授权开发运营体系 [2] - 中游生产环节依靠3D打印、高精度模具、印染技术实现个性化定制 [6] - 下游以潮玩品牌店、文创门店、交易市集和垂类"谷店"满足消费与社交需求 [2] 消费群体特征 - Z世代(1995-2009年出生)为主力消费群体 "80后""90后"家长群体逐步加入 [1][4] - 消费动机包括情感寄托、自我表达、圈层认同及缓解压力 [3][4] - 低价产品(十元以内立牌、百元以内吧唧)与高价限量版("湖景谷""海景谷")并存 [3] 市场拓展策略 - 跨界合作(茶饮、餐饮)扩展非核心用户群体 [3] - 展会场景(动漫节、ChinaJoy)放大消费潜力 [7] - 首发经济(首店、首展、首单)强化稀缺性与社交属性 [8] - 海南可借助旅游客流、政策优势(入境便利、国际设计岛、自贸港)吸引IP运营商与设计人才 [9][10]
联动调改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
辽宁日报· 2025-08-27 22:29
品牌升级与调改 - 公司大力发展"首发经济" 通过打造消费新场景和优化品牌组合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优势 [1] - 7月至8月实施三层楼联动调改 涉及调改面积近2万平方米 涵盖户外运动 高端美妆 潮流服饰等核心品类近200个品牌 [1] - 引进德国户外品牌巍德 韩国户外品牌非凡探索 瑞士户外品牌猛犸象等打造高端户外爱好者聚集地 [1] 首店资源与品牌矩阵 - 引入美国护肤品牌伊丽莎白·雅顿扩大美妆版图 同步引进中高端女装品牌标记和极简轻奢品牌与尚营造女性时尚氛围 [1] - 众多东北或辽宁地区首店 独家店及高级别形象店集中亮相 彰显强大的首店资源吸纳能力和对消费趋势的精准把握 [1] 消费体验优化 - 采用"单回环"动线设计提升品牌可视性与购物效率 促进品牌间良性互动与互补 [1] - 打造"一站式"消费场景闭环 覆盖不同消费群体多元需求 实现大众需求有保障和小众偏好有满足 [2] - 通过无缝对接多元化需求丰富消费者探索乐趣 提升购物体验 目标成为东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时尚生活新地标 [2]
问鼎中国“消费第一城” 2025上半年重庆全市社零总额超83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7 21:27
核心观点 - 重庆社零总额2025年上半年超8300亿元 增长4.5% 总量持续增长成为中国消费第一城 [1] - 重庆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四地建设目标推进商文旅体展深度融合 [1] 消费品牌拓展 - 累计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超2200个 上半年引进品牌首店数量跻身全国前四 [5] - 重庆造汽车出口额2024年增长超过30% [5] - 老字号非遗年营业收入2024年突破1000亿元 [6] 特色美食经济 - 推动多个火锅品牌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分店近100家 重庆火锅成为价值千亿行业 [9] - 培育28个美食地标城市 实施渝味360碗培育专项行动 [9] 文旅消费场景 - 建成超100个江崖街洞天消费新场景 年均接待游客超5亿人次 [12] - 四年蝉联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 推出五夜消费地图和融合线路 [12] - 通过240小时过境免签旅客上半年增长近1倍 [14] 国际消费环境 - 与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 物流网络通达127个国家地区的560个港口 [14] - 离境退税商店超200家 退税商品销售额和退税金额均同比增长近5倍 [16] - 重点商圈景区外卡受理覆盖率超90% 举办促销活动2000多场次 [16] - 海外网络曝光量超43.9亿人次 位列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榜单第五位 [16]
中兴商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08% 聚力创新举措 驱动长远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8-27 17: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882.95万元,同比增长25.08% [2] - 通过创新营销和多维度导流实现经营质量提升,交易笔数和提袋率同比上升 [3][4] 营销策略创新 - 推出10档营销活动,活动销售额占总销售额65% [3] - 采用"三引三来"营销思路,结合文化输出(音乐会/非遗展/体育赛事等)带动情感导入 [3] - 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通过抖音直播和小程序升级实现全渠道引流,构建社交新生态 [3][4] 会员体系优化 - 会员消费人数同比增长1.6%,消费金额同比增长8.3%,消费占比提升4.3% [6] - 实施"票"亮工程为外地会员报销三票,推动外埠会员增长 [6] - 通过CRM系统实现跨品牌、跨业态的会员数据打通 [6] 业态创新与品牌引进 - 开设全国首家商业综合体内的恐龙博物馆,创建"文博商旅"融合新模式 [7] - 引进迪柯尼全国首家环保旗舰店、壁克峰东北首店等区域首店品牌 [7] - 新增朱炳仁·铜等辽宁首店及完美影城等沈阳首店,优化业态布局 [7] 服务与社会责任 - 推行"好感化"服务理念,通过服务顾问晋升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6] - 开展无偿献血、乳癌患者捐赠、孤独症儿童公益等多项慈善活动 [8] - 参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产业扶持项目,推动乡村振兴从"输血"向"造血"转型 [8]
来一场Citywalk,看重庆为何成为中国“消费第一城”
搜狐财经· 2025-08-27 10:49
核心观点 - 重庆社零总额上半年超8300亿元 增长4.5% 成为"消费第一城" [1] - 重庆通过品牌引进 商圈建设 美食推广和国际化服务 巩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地位 [3][5][7][9][12][14][15][17] 消费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上半年社零总额超8300亿元 同比增长4.5% [1] - 2024年餐饮收入突破2000亿元 增长18.7% [10] - 年均接待游客超5亿人次 处于全国顶流水平 [12] 品牌建设与引进 - 累计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超2200个 [7] - 2024年上半年品牌首店引进数量跻身全国前四 [7] - 老字号和非遗年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 [9] - "渝伴礼"品牌携手谭木匠 荣昌陶等60余款特色产品 [9] 特色产业发展 - 2024年"重庆造"汽车出口额增长超30% [7] - 重庆火锅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分店近100家 成为价值千亿行业 [9] - 培育28个美食地标城市 包括中国开州·厨师之乡 中国綦江·北渡鱼 [9] - 5家餐厅入选2024黑珍珠餐厅指南 95家入选大众点评"必吃榜" 数量全国第四 [10] 消费场景与商圈建设 - 建成超100个"江崖街洞天"消费新场景 [12] - 洪崖洞临崖商业体 李子坝轨道穿楼年均接待游客超5亿人次 [12] - 推动解放碑—朝天门 观音桥打造世界知名商圈 [12] - 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 [14] 国际化与跨境服务 - 与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 [15] - 物流网络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地区的560个港口 [15] - 吸引32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渝发展 [15] - 离境退税商店超200家 退税商品销售额和退税金额同比增近5倍 [17] - 重点商圈和景区外卡受理覆盖率超90% [17] - 2024年上半年通过240小时过境免签旅客增长近1倍 [14] 城市营销与影响力 - 统筹举办促销活动2000多场次 [17] - 重庆海外网络曝光量超43.9亿人次 [17] - 位列"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榜单第五位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