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养老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启动,深圳低空经济发展再获政策支持
长城证券· 2025-06-18 07: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工程机械部分产品销售有不同表现,如挖掘机国内销量同比降1.48%、出口量同比增5.42%,装载机国内销量同比增16.7%、出口量同比降3.31% [1][2] - 两部门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工作,试点期2025 - 2027年,含结对攻关、场景应用验证、完善标准及评价体系等内容 [3] - 武汉出台人形机器人产业新政,聚焦五大专项行动构建政策体系,推动其在多行业应用并给予双边奖补 [24] - 理想汽车成立“空间机器人”和“穿戴机器人”两个二级部门 [7] - 深圳低空经济获政策支持,或加速低空产业迈向规模化时代 [7] - 2025年前5个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值同比增7.1%,5月出口额同比增7.3% [8] 分组1:行情回顾 板块行情回顾 - 本周(2025/06/09 - 2025/06/13)创业板指涨幅+0.22%,沪深300涨幅 - 0.25%,机械设备(申万)板块涨幅 - 1.17%,跑输沪深300指数0.91个百分点,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21位 [11] - 截至2025年6月13日,申万机械设备板块市盈率为30.99倍 [12] - 机械各子板块中,农用机械涨幅最大为+2.51%,制冷空调设备跌幅最大为 - 5.92% [13] 个股行情回顾 - 本周涨幅前五名依次为九菱科技(+55.01%)、金鹰股份(+40.57%)、奔朗新材(+34.19%)、西磁科技(+26.29%)、花溪科技(+25.52%) [16] - 本周涨幅后五名依次为乐惠国际( - 14.78%)、雪人股份( - 14.57%)、精智达( - 12.23%)、德马科技( - 10.48%)、永创智能( - 9.96%) [16] 分组2:行业与公司观点 行业重要新闻 - 2025年5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8202台,同比增2.12%,其中国内销量8392台,同比降1.48%,出口量9810台,同比增5.42%;1 - 5月共销售101716台,同比增17.4%;5月销售电动挖掘机36台 [17][20] - 2025年5月销售各类装载机10535台,同比增7.24%,其中国内销量6037台,同比增16.7%,出口量4498台,同比降3.31%;1 - 5月共销售52755台,同比增14.1%;5月销售电动装载机2765台 [20][21] - 6月9日两部门发布通知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工作,试点期2025 - 2027年,包括结对攻关、场景应用验证、完善标准及评价体系 [21] - 武汉出台人形机器人产业三年行动方案,聚焦五大专项行动构建政策体系,推动其在多行业应用并给予双边奖补,还将建设机器人企业训练场等 [24][25] - 理想汽车成立“空间机器人”和“穿戴机器人”两个二级部门,均隶属于产品部,由高级副总裁范皓宇带领 [25] - 6月10日政策支持深圳深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或加速低空产业迈向规模化时代 [7] - 2025年前5个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值同比增7.1%至12851.1亿美元,5月出口1891.9亿美元,同比增7.3%,1、3、4、5月月度出口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8] 分组3:重点数据跟踪 宏观数据 - 报告展示制造业PMI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及同比增速、PPI当月同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等数据图表 [27][30][32] 中观数据 周期类资产跟踪 - 报告展示OPEC原油产量、WTI原油现货价、Brent原油现货价、美国原油库存、美国钻机数量、挖掘机月产量当月值及同比增速、中国小松开工小时数及同比增速等数据图表 [35][38][42] 自动化设备类跟踪 - 报告展示我国工业机器人月产量、叉车月度销量累计值、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及同比增速等数据图表 [50][52] 新能源设备类跟踪 - 报告展示中国新能源汽车月产量、中国动力电池当月装车量、我国光伏月度新增装机容量累计值、我国风电月度新增装机容量累计值等数据图表 [57][59][61][63]
中经评论:以“科技精度”提升“养老温度”
中国经济网· 2025-06-18 02:17
人口老龄化与智慧养老 -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 智慧养老产品如AI棋类机器人 外骨骼机器人 智能家居等正逐渐进入养老机构和老年人生活 [1] - 养老服务正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辅助型转变 科技赋能提升养老服务效率与质量 同时减轻家庭成员和养老机构负担 [1] - 2025年我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预计达7 21万亿元 老年人群消费能力 消费意愿 数字素养逐步提升推动行业发展 [1] 政策与标准推动 - 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和《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4年版)》发布 精准对接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2] - 北京打造智慧养老康复辅具产业发展示范区 上海探索"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 推动新技术在家庭 社区 养老机构等场景应用 [2] 产品与场景结合 - 智慧养老产品需与场景有效连接 如家庭 社区和养老机构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 民政部联合推动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场景应用试点 [3] - 技术进步赋能养老服务 但需避免技术滥用 注重市场需求与伦理规范兼容 推动"科技向善" [3] 行业发展挑战与优化 - 智慧养老产品存在操作复杂 形式大于内容 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需避免重技术轻需求 重产品轻服务 重概念轻场景 [2] - 需推进智慧养老顶层设计 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以扎实技术支撑和伦理自觉优化"科技精度"提升"养老温度" [3]
制造成长周报(第18期):养老服务机器人加速攻关,深入推进深圳低空产业发展-20250616
国信证券· 2025-06-16 05: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价值量和卡位上把握人形机器人空间及确定性,从股票弹性上重点寻找增量环节 [3] - AI需求拉动数据中心资本开支持续增长,燃气轮机和冷水机组等环节将充分受益 [3] - 关注国产化率低的通用电子测量仪器和光刻机真空镀膜设备 [4] - 低空经济产业进展迅速基建先行,整机和核心零部件会是产业发展核心环节 [4] - 智能焊接在钢结构行业已开始从0到1放量,长期来看智能焊接机器人市场近千亿 [7] - 3D打印随技术成熟将在各领域实现应用打开市场空间 [7] - X射线检测设备在医疗健康和工业等领域需求推动下快速发展,核心零部件存在国产化需求 [7] - 核聚变是能源变革的长期方向,首次聚变能发电标志核聚变取得一定实质进展 [7] - 国内商业航天火箭进步推动卫星组网,海外卫星应用成果显著,整体产业化进展加速 [7] 成长板块上市公司行情回顾 - 统计了相关标的近一周(6.9 - 6.13)市场表现,涉及人形机器人、AI基建、AI应用/赋能、低空经济、光刻机、智能焊接、科学仪器、3D打印、深海科技、X射线检测设备等板块 [14] 行业新闻 - 6月9日,智元研究院智能“导盲犬”首秀,完成室内智能导盲应用演习 [15] - 6月10日,理想汽车新设“空间机器人”和“穿戴机器人”两个新的二级部门 [16] - 6月10日,全球首款导盲机器人“GuideBot”正式发布 [17] - 6月11日,埃斯顿酷卓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 02 [18] - 6月12日,1X机器人发布系统更新,提升NEO Gamma在家庭环境中的运动能力 [20] - 6月12日,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自动驾驶与机器人将在未来几年腾飞 [21] - 6月9日,我国发布全球首个深海海山数字化智能系统 [22] 政府动态 - 6月9日,工信部、民政部部署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5 - 2027年 [23] - 6月13日,武汉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实施整机领航等五大行动 [24] - 6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支持深圳发展低空经济 [25] - 6月12日,深圳累计开通无人机航线近300条,完成载货飞行170多万次,并计划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26] 公司动态 - 6月10日,星动纪元与北自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在物流场景的商业工程化落地 [28] - 6月11日,智元外骨骼正式落地灵山景区、乐惠居、文三数字街区三大应用场景 [29] - 6月12日,科达利与伟创电气、银轮股份、开普勒、伟立成长拟共同投资设立依智灵巧,注册资本5000万元 [30]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给出了多家公司的投资评级、收盘价、总市值、EPS、PE等盈利预测及估值数据,包括绿的谐波、鸣志电器、汇川技术等 [8][32] 行业投资观点 人形机器人 - 关节模组关注【恒立液压】【汇川技术】【震裕科技】【蓝思科技】 [3] - 灵巧手关注【兆威机电】【雷赛智能】【蓝思科技】等 [3] - 减速器环节关注【绿的谐波】【金帝股份】 [3] - 丝杠环节关注【恒立液压】【绿的谐波】【震裕科技】 [3] - 关节轴承 + 连杆关注【龙溪股份】 [3] - 电机环节关注【雷赛智能】【伟创电气】【步科股份】【星德胜】等 [3] - 本体及代工关注【蓝思科技】【中坚科技】【永创智能】【博众精工】 [3] - 传感器关注【汉威科技】 [3] - 设备关注【博众精工】【秦川机床】 [3] - 其他关注【德马科技】【奥普特】【国机精工】【东华测试】等 [3] AI基建 - 关注【汉钟精机】【冰轮环境】【应流股份】【豪迈科技】【联德股份】【同飞股份】 [3] 自主可控 - 国产化率低 - 通用电子测量仪器关注【普源精电】【鼎阳科技】【优利德】,其他关注【川仪股份】等 [4] - 光刻机真空镀膜设备关注【汇成真空】 [4] 低空经济 - 关注【应流股份】【宗申动力】等 [4] 智能焊接机器人 - 关注【柏楚电子】 [7] 3D打印 - 关注【铂力特】【华曙高科】 [7] X射线检测设备 - 关注【奕瑞科技】 [7] 核聚变 - 关注【应流股份】【江苏神通】【海陆重工】 [7] 商业航天 - 关注【上海沪工】【广电计量】【应流股份】 [7]
建好智慧养老的软硬件
经济日报· 2025-06-12 22:04
智慧养老行业发展现状 - 智慧养老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重塑家庭、社区、机构多元协同养老新模式,改善多级养老服务空间格局 [1] - 智慧养老推动从"生存型养老"向"品质型养老"迈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1] - 数字赋能带动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激发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等产品需求,并促进金融、医疗等多行业适老化改造 [1] 智慧养老市场面临的挑战 - 政策法规滞后于实践探索,质量管理、行业标准、风险预防等领域制度建设不足 [2] - 技术创新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偏低,智能终端技术与市场需求错配 [2] - 市场发展不成熟,缺乏成熟商业模式,企业规模小、业态分散,产品迭代不足 [2] - 老年人消费观念保守及数字技能欠缺制约服务普及 [2] 智慧养老未来发展路径 - 需推动顶层设计,出台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制定中央到地方的系统性发展规划 [3] - 健全服务体系,建立全国老年人健康档案数据库,构建跨部门"一站式"服务平台 [3] - 加强人才培养,通过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 [3] - 完善市场机制,探索远程健康管理、社区服务等多元化商业模式,培育龙头企业 [4]
技术、产品、服务多点发力 上市公司掘金养老产业新蓝海
证券日报· 2025-06-12 16:37
银发经济市场潜力 -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人占总人口22%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占比15.6% [1] - 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潜力预计增至40.6万亿元 [1] - 养老产业正从基本保障向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转型涵盖康养、护理、适老化改造等领域 [1] 上市公司布局方向 医养融合服务 - 广宇集团与浙江大学医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合作引入日本静冈养老集团管理体系打造医康养结合的杭州模式 [1] - 地方政府在土地政策、财政支持方面积极推动医养结合企业通过康复、护理、旅居、健康保险等构建跨周期收入结构 [2] 适老化改造 - 2025年养老设施建设及装修市场规模预计达7755亿元居家适老化改造市场规模达1174亿元 [2] - 红星美凯龙设立适老化家居体验中心江山欧派推出适老木门、家具等产品尚品宅配推出"活力长辈"系列覆盖定制、宅配、家电适老化 [2] 智慧养老技术 - 国脉科技开发居家养老AI智能体实现"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计划6月底发布 [3] - 麦迪斯顿医疗科技推广康养机器人与华为、优必选合作共建群体智能平台 [3] 行业发展趋势 - 养老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产业共振企业需精准把握老龄群体需求以抢占市场 [3]
当“智慧”全面融入养老,银发经济万亿市场将如何塑造?
第一财经· 2025-06-12 13:22
智慧养老技术应用场景 - 智慧养老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模式正在催生银发经济应用场景,包括居家改造、睡眠优化、认知筛查等多个方面 [1] - 智能长护险运营管理平台服务失能老年群体,解决评估体系、服务质量、骗保防范等痛点 [2] - "长护芯"产品通过监测离床时间、翻身动态等数据提升长护服务真实性和质量,售价约500元/台 [2] - 数智健康管理平台提供呼吸、睡眠、免疫力等8个方面的线上评估,已为4万名老年人提供健康处方建议 [3][5] - 立式电动轮椅等轻便化、自动化康复辅具受到关注,购买者可享受30%政府补贴 [5] 商业模式与盈利方式 - 智能长护险平台采取0.5元至1元/工单的服务佣金模式,并提供"产品+平台"打包销售方案 [2] - 公司计划迭代AI算法,将"长护芯"监测范围从一人拓展至多人,保持售价不变 [2] - 国融乐养构建覆盖健康管理、认知干预、睡眠优化等维度的场景生态矩阵 [2] - 健康管理师团队规模达30至40人,通过非药品处方提供饮食和生活方式建议 [5] 银发经济规模与增长潜力 - 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预计达19.1万亿元,占消费比重27.8%,占GDP比重9.6% [7] - 2050年规模预计达49.9万亿元,占消费比重35.1%,占GDP比重12.5% [7] - 2013-2024年养老企业数量从9529家增至76132家,行业前景向好 [7] 行业发展挑战与建议 - 老年人有效需求不足,需求描述不精准且服务具有私密性,需通过评估激发新场景 [7] - 智能护理机器人、健康监测设备等采购成本高昂,老年人支付能力和意愿有限 [7] - 建议通过融资租赁、分期贷款减轻支付负担,或按效果付费激励服务商 [8] - 探索"保险+服务"模式,提供跌倒预警、用药提醒等服务降低意外概率 [8]
陪你养老的机器人来了
苏州日报· 2025-06-12 10:11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上海老博会)开幕,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家参展企业展示全球领先的老年用品和养老服务 [1] - 我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亿,银发经济规模迈向30万亿,"智慧养老"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需求 [6] 公司产品 - 麦迪科技推出康养机器人"小麦",身高1.63米,体重43公斤,具备视觉识别、语音交互、安全监测等功能 [3][5] - "小麦"可胜任迎宾引导、健康知识讲解、情感交流、行为监测、个性化康养教练、自动化生活记录、生命体征哨兵等任务 [5] - "小麦"已在浙江、上海的部分养老机构进行应用测试 [8] 技术优势 - 麦迪科技以智慧康养信息管理平台为枢纽,以专注于康养领域的垂类AI模型为驱动,形成"垂类模型+平台+生态整合"的综合解决方案 [6] - 平台依托麦迪科技20年深耕医疗信息化的技术积淀,具备跨系统、跨场景数据整合与服务联动能力 [6] - 平台全面打通医院、养老机构、康养设备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闭环"和"精准服务" [6] 战略布局 - 2024年麦迪科技与优必选科技共同出资成立苏州优麦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服务型机器人在医疗康养场景的研发、落地与产业化推广 [6] - 未来将形成以平台驱动、模型赋能、本体协同为特征的智慧康养解决方案,助力养老产业升级 [8]
全国首支!养老科创产业基金来了
FOFWEEKLY· 2025-06-12 09:58
养老科创产业基金设立 - 建行集团子公司建信投资与大零号湾集团共同设立全国首支养老科创产业基金 [1] - 基金采用"长期耐心资本"理念和"政银企联动"模式 整合建行集团金融服务优势与大零号湾策源区科创生态资源 [1] - 重点投资方向为养老硬科技研发和智慧医疗场景应用 覆盖企业初创至成熟全周期 [1] 基金运作机制 - 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 通过"耐心资本"陪伴科技成长 结合"温度"理念服务银发需求 [1] - 采用"投贷联动"和"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 推动养老产业智慧化、数字化、产业化转型 [1] 战略目标 - 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支持养老科技产业升级 [1] - 目标抢占全球养老科技制高点 为应对老龄化提供中国方案 [1] 市场动态 -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3] -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即将举办 聚焦中国资本力量 [3]
推进智能养老机器人试点“上岗”
广州日报· 2025-06-09 19:06
政策要点 - 工信部、民政部联合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5~2027年,重点围绕失能失智照护、情感陪护、健康促进、智慧环境、日常生活辅助等应用场景 [1] - 居家养老服务机器人产品需完成不少于200户家庭应用验证,部署不少于200台套;社区和机构类养老服务机器人产品需完成不少于20个社区或20家养老机构应用验证,部署不少于20台套 [1] - 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加速在养老领域布局,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在生活辅助、健康监测、情感陪伴等养老场景的创新应用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79亿元,未来五年将以15%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 [2] - 全国养老机器人行业暂处于发展早期,尚未形成巨头企业,各公司业务规模相对较小 [3] - 预计在5~10年内有望实现大规模商用和普及 [3] 企业布局 - 星尘智能与深圳市养老护理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在养老场景的创新应用 [2] - 广汽集团旗下祺美颐养服务机构引入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为老年人提供送药、情感陪伴、互动游戏等全场景服务 [2] - 广州视鹏科技研发智能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已用于老年人步行助力与恢复训练 [2] 技术发展 - 开展场景应用验证有助于检验机器人性能和效果,为产品迭代升级提供实际数据和反馈 [2] - 通过小规模试点、技术优化、实际场景应用,逐步提升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 [3] - 多数企业以服务机器人为基础,结合养老需求推出康复机器人、陪伴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产品 [3]
为期三年,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即将试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6-09 15:23
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工作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民政部联合开展为期三年的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工作 试点周期为2025年至2027年 [1] - 试点工作目标包括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缓解家庭养老照护压力 弥补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人力缺口 促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1] - 将分阶段实施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和应用试点项目 推动产品在家庭 社区和养老机构等场景中应用验证和迭代升级 [1] 试点工作具体内容 - 开展结对攻关 面向居家 社区 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 围绕失能失智照护 情感陪护 健康促进等应用场景 提升产品安全性 可靠性 易用性和服务能力 [2] - 开展场景应用验证 在家庭 社区和养老机构等场景中试点应用 应用验证周期不少于6个月 [2] - 居家养老服务机器人需完成不少于200户家庭应用验证 部署不少于200台套 社区和机构类产品需完成不少于20个社区或20家养老机构应用验证 部署不少于20台套 [2] 标准及评价体系建设 - 鼓励研制单位和应用试点单位联合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标准研究 研制产品和服务标准规范 [3] - 聚焦安全性 可靠性 适老化 经济性等研制产品评价标准 引导行业紧扣老年人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开发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公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4年版)》已包含家庭康养机器人等产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