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有“AI”,晚年更自在:“赛博护工”,走向未来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8-26 22:2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迈入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新阶段 中国牵头制定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4] - 中国机器人行业2024年上半年整机厂商和零部件厂商出货量平均增长幅度较大 需求端拉动行业发展[4] - 养老机器人产业成为满足民生需求、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 发展势头强劲[6] 技术发展现状 - 养老机器人形态包括桌面式陪伴机器人和移动式护理机器人 分别配备高清屏幕/语音交互系统和轮式底盘自主导航功能[2] - 傅利叶智能研发的机器人整合摄像头视觉、麦克风阵列听觉与全身触觉传感器 形成多感官数据融合体系[5] - 人形机器人GR-3选用软性固特棉覆盖全身提升亲和力 通过运动控制算法模仿人类步态和情绪化肢体表达[5] 市场需求前景 - 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预计到2050年达21亿 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为4.26亿[4] - 人形机器人在养老领域将有更大需求 需求拉动使机器人产业获得蓬勃发展机会[6] - 养老机器人需突破工业特定环境应用 养老陪护等场景应用仍需漫长发展历程[6] 产品功能定位 - 人形养老机器人扮演三重角色:健康守卫者(监测身体指标/联系护理人员)、个人助理和朋友(社会互动陪伴)[3] - 智能助手具备唤醒、聊天、播放音乐、提供日常信息、帮老人"跑腿"及提醒护理人员等功能[2] - 产品需实现自然对话与情绪适配 能针对老人、孤独症儿童等不同人群调整交互方式[5] 产业发展要求 - 需打破科技与场景边界 以大数据大算力支撑养老服务真实需求场景实现强耦合[6] - 要求现更宽的跨学科融合 融合人文理念、伦理理念、法治理念[7] - 必须从设计上实现数据安全、物理安全、人身安全 打造本质上安全的机器人系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