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潮
icon
搜索文档
几大案例解析:非遗工坊如何激发消费潜能
第一财经· 2025-07-09 13:18
国潮市场规模与非遗工坊 - 专业智库预测国潮市场规模将在2028年突破3万亿元 [1] - 全国现有1.1万余家非遗工坊,分布在2005个县级行政区,带动120余万人就业 [1] - 非遗工坊覆盖670个脱贫县和13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1] 国博文创产品案例 - 国博凤冠冰箱贴累计销量突破100万件,带动凤冠IP全系列销售额跨越亿元 [2] - 国博文创团队开发20余款产品,形成"以爆款带长尾"的生态链 [3] - 2024年国博文创销售额同比增长99% [3] - 国博文创产业链创造近2万人就业机会 [3] 地方博物馆文创开发 - 兰州博物馆开发"兰小五"系列文创,旺季日均销售额达7000元,马拉松期间达6万元/日 [5] - "兰小五"采用AR实物识别系统,展示动态音视频 [5] 潮汕非遗食品出口 - 汕头非遗老婆饼等食品一季度出口货值达32.7亿元,同比增长40.4% [9] - 潮式饼食与苏式、京式等并称,体现潮汕经济活跃 [9] 广东非遗推广举措 - 广东省开展"好嘢广货"活动,包含云端展示和直播带货 [10] - 汕头7个城市品牌案例入选广东省"品牌案例"栏目 [10] 恩施玉露茶产业 - 恩施市2024年茶叶基地达38.7万亩,茶产业综合产值92亿元,同比增长8.24% [14] - 恩施玉露带动31.2万茶农增收,占全州三分之一 [14] - 2024年恩施市GDP突破500亿元,茶产业为第一大特色产业 [14] - 恩施玉露品牌价值目标2025年突破40亿元 [14]
青岛啤酒节:国潮与激情碰撞 各地共飨夏日狂欢盛宴
中国新闻网· 2025-07-07 13:46
啤酒节与体育赛事结合 - "啤酒+体育"组合在南京江北新区和雨花区成功吸引数千球迷参与观赛派对,高清LED巨幕直播赛事,球迷身着队服畅饮青岛啤酒[3] - 扬州苏超之夜900个座位座无虚席,新老观众通过冰爽啤酒与赛事互动,形成赛场外"第二现场"的焦点效应[3] 地域文化融合与消费场景创新 - 山东潍坊啤酒节在近40℃高温下仍保持热度,经典1903、纯生、原浆等产品搭配烤肉形成清凉与热辣碰撞的消费场景[5] - 河北张家口宣化啤酒节结合当地特色美食和民族舞蹈,市民参与度高涨,体现燕赵大地豪爽文化[5] - 济南、廊坊、开封、鹤岗等地通过文创杯套、沉浸式体验、特色演出、本地美食联名等方式打造差异化消费场景[7] 城市消费活力提升 - 宣化啤酒节商户开业当天销售额突破9000元,美食文创摊位在客流高峰时段出现排队长龙[7] - 青岛白啤生活家营地在多城市成为夏日休闲消费热点,拉动区域夜间经济[7] 品牌营销与跨区域联动 - 青岛啤酒节覆盖草原、古城、球场等多场景,通过文化共鸣激活全国不同城市的消费潜力[9] - 活动形成"千滋百味"的夏日狂欢IP,强化品牌与城市生活方式的深度绑定[9]
持续看好国内消费复苏潜力
湘财证券· 2025-07-06 13: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商贸零售行业“增持”评级 [3][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商贸零售板块震荡下行,上周下跌0.16%,报收2152.72点,涨幅排名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27位,跑输沪深300指数1.7个百分点;贸易Ⅱ报收4029.21点,下跌0.65%;一般零售报收3400.11点,下跌1.02%;专业连锁Ⅱ报收5163.93点,上涨0.9%;互联网电商报收11347.98点,上涨1.83% [4][9] - 商贸零售板块PE(ttm)37.92X,PB(lf)1.81X,当前PE相较上周环比下降0.07个百分点,近一年PE最大值为40.45X,最小值为21.85X;近一年PB最大值为2.02X,最小值为1.18X [5][15] - “618”促销活动数据显示国内消费潜力大,在扩内需稳增长政策刺激下,线下消费能力与意愿有望提升,建议关注以旧换新政策下后续消费持续能力;美容护理行业国产品牌有性价比优势,今年618国货美妆表现亮眼,但7、8月除防晒产品外进入销售淡季,需谨慎关注行情波动;暑假来临旅游旺季到,关注酒店、知名景点及相关主题景区等板块上涨潜力;维持商贸零售行业“增持”评级,建议关注新消费驱动的线下零售新业态和国货美容护理头部品牌 [6][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板块及个股表现 - 上周商贸零售报收2152.72点,下跌0.16%,涨幅排名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27位,跑输沪深300指数1.7个百分点;贸易Ⅱ报收4029.21点,下跌0.65%;一般零售报收3400.11点,下跌1.02%;专业连锁Ⅱ报收5163.93点,上涨0.9%;互联网电商报收11347.98点,上涨1.83% [4][9] - 商贸零售板块表现居前的公司有吉峰科技(+8%)、国联股份(+7.8%)、ST通葡(+6.6%)、焦点科技(+5.6%)、南纺股份(+5%);表现居后的公司有苏豪弘业(-5.4%)、银座股份(-5.8%)、翠微股份(-7.6%)、国芳集团(-7.8%)、盛讯达(-9.1%) [13] 行业估值 - 当前商贸零售板块PE为37.92X,相较上周环比下降0.07个百分点,近一年PE最大值为40.45X,最小值为21.85X;当前PB为1.81X,近一年PB最大值为2.02X,最小值为1.18X [5][15] 行业动态 - 2025年“618”活动线上线下参与规模壮大,补贴政策见成效。京东3C、家电品类规模、增速居首,服饰美妆、日百品类增速领先,采销直播成交额同比增长285%,电子产品表现亮眼;天猫家电、数码、美护成交额领先,453个品牌成交破亿,参加国补品类成交总额较去年双11增长116%;跨境电商积极参与,阿里国际站订单同比大涨42%,GMV保持近30%增长;拼多多“千亿扶持”、百亿补贴等政策驱动全品类增长;苏宁易购家电3C以旧换新消费热度高,全国门店客流同比增长105% [6][18] 投资建议 - “618”数据显示国内消费潜力大,扩内需政策下线下消费有望提升,关注以旧换新政策下后续消费持续能力 [6][23] - 美容护理行业国产品牌有优势,今年618国货美妆表现好,但7、8月除防晒产品外进入淡季,谨慎关注行情波动 [6][23] - 暑假旅游旺季到,关注酒店、知名景点及相关主题景区等板块上涨潜力 [7][23] - 维持商贸零售行业“增持”评级,建议关注新消费驱动的线下零售新业态(如晨光股份)和国货美容护理头部品牌 [7][23]
“企二代”淡出 浪莎股份“去家族化”转型
中国经营报· 2025-07-04 21:08
公司治理变革 - 浪莎股份创始人翁荣弟继续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两名家族二代成员翁晓锋和翁晓菲退出核心管理层,标志着公司从"家族治理"向"职业经理人"模式转变 [4] - 调整后董事会席位由7位缩减至5位,家族成员席位由3个减为仅剩翁荣弟1人,非家族背景专业人士占据多数席位 [5] - 新任副总经理金洲斌和财务负责人卢明亮均为内部培养人才,公司表示将大量引入外部经营管理人才 [4][5] 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7亿元、3.88亿元和3.8亿元,2024年同比下降2.08% [7]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727.66万元、2262.52万元和2340.23万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460.18万元同比下降9.65%,净利润931.46万元同比增长96.33%,主要源于财务费用减少及利息收入 [7] - 2022年末总店面384家,2024年末降至282家,两年减少102家降幅27% [7] 业务模式 - 2024年OEM产量占比85.86%,其中内衣88.18%,短裤90.15%,比例逐年提升 [8] - 代工模式导致多次质量危机,包括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事件和2023年纤维含量不达标事件 [8] - 毛利率显著低于同行,2024年为20.3%,同期爱慕股份65.16%,汇洁股份68.16% [8] 行业挑战与机遇 - 加盟商退出、业绩增长乏力是推动"去家族化"的重要原因 [6] - 线下布局已趋饱和,线上渠道价格博弈激烈,品牌缺乏高溢价 [9] - 未能抓住瑜伽服等新品类机遇,产品竞争力不足 [9] - 国潮鞋服市场规模2017-2023年从4071亿元增长至99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6% [10] - 公司计划融入国潮产业新循环,但目前在开发新品和营销上与国潮关联度不高 [11]
老铺黄金(6181.HK):国内外加速开店 高成长势能强劲
格隆汇· 2025-07-03 03:00
渠道拓展与门店优化 - 公司近期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店与上海IFC店分别于6月21日及28日正式开业,加速国内外高端核心商圈布局 [1] - 香港IFC店、上海新天地店、深圳湾万象城店、北京SKP一楼边店、南京IFC店等处于围挡装修阶段,预计下半年陆续开业 [1] - 新加坡门店首周销售火爆,排队时间约1-3小时,验证品牌出海势能,未来或进军日本市场 [1] - 2024年底已在15个核心城市布局36家自营门店,进驻26家主力高端商场如SKP、万象城 [3] - 2025年新开设北京东方天地禅房主题店、深圳罗湖万象城B1精品店、北京SKP-S店、上海港汇恒隆店等,强化高端定位 [3] - 完成杭州万象城店、广州太古汇店等现有门店升级扩容,北京SKP一层边店首次与国际珠宝腕表品牌同列 [3] 精品金饰行业趋势 - 精品黄金珠宝市场快速扩容,供给端工艺升级推动产品创新,行业从"铺店导向"转向"产品策略"驱动 [2] - 需求端悦己需求、国潮兴起及金价上涨加速精品金饰渗透率提升 [2] - 公司作为古法手工金器第一品牌,2019年首创"足金镶嵌钻石"产品,2022年推出"金胎烧蓝"产品,融合非遗工艺与时尚美学 [2] 销售表现与渠道增长 - 2024年线下同店收入同比增长超120.9%,2025年1-5月样本店店均销售额达4.5亿元,同店增速170% [4] - 2025年1-5月天猫与京东旗舰店累计销售额12.8亿元,同比增长333%,线上渠道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9.1/62.1/75.8亿元,增幅40%/42%/43% [4] - 给予2025年38.5xPE估值,目标价1200港币(前值840港币) [4]
老铺黄金(06181):国内外加速开店,高成长势能强劲
华泰证券· 2025-07-01 02: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200港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老铺黄金国内外加速开店,单店销售有提升空间,品牌出海势能得到验证,看好其高成长势头 [1] - 精品黄金珠宝市场快速扩容,老铺黄金引领产品创新趋势,强化高端珠宝赛道差异化竞争优势 [2] - 新店扩张与老店升级持续推进,进驻高端商圈,夯实高端品牌调性 [3] - 线下同店表现强劲,线上渠道加速成长,全渠道延续高增趋势 [4] - 上调25 - 27年归母净利润,给予25年38.5xPE,对应目标价1200港币 [5] 各部分总结 精品金饰市场情况 - 精品黄金珠宝市场快速扩容,供给端工艺升级推动产品创新和设计优化,需求端悦己需求、国潮兴起和金价上涨加速精品金饰渗透率提升 [2] - 老铺黄金作为中国古法手工金器第一品牌,首创“足金镶嵌钻石”和“金胎烧蓝”产品,传承非遗工艺、融合时尚美学,获消费者青睐 [2] 门店布局与升级 - 截至2024年底,在全国15个核心城市布局36家自营门店,进驻26家主力高端商场 [3] - 2025年以来陆续开设多家门店,选址高端优质商业体,聚焦高净值客群与一线消费场景 [3] - 对现有门店进行升级与扩容,北京SKP一层边店围挡,有望提升品牌调性 [3] 销售表现 - 2024年线下同店收入同比增长超120.9%,2025年1 - 5月4家样本店同店增速达170% [4] - 2025年1 - 5月,天猫与京东旗舰店累计销售额12.8亿元,同比增长约333%,线上渠道成重要增长引擎,助于净利率提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5 - 27年归母净利润40%/42%/43%至49.1/62.1/75.8亿元 [5] - 传统大众珠宝/奢侈品可比公司25年iFind/彭博一致预期17x/33xPE,给予老铺黄金25年38.5xPE,对应目标价1200港币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8,506|23,558|29,223|35,360| |营业收入+/-%|167.51|176.97|24.05|21.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1,473|4,914|6,213|7,57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53.86|233.60|26.43|21.97| |EPS(最新摊薄)|8.75|29.19|36.90|45.01| |ROE(%)|54.20|84.11|64.43|55.09| |PE(倍)|105.99|31.77|25.13|20.60| |P/B(倍)|39.83|20.11|13.55|9.76| |EV/EBITDA(倍)|80.95|24.43|18.52|15.12| [10] 可比公司估值 - 内资、港资黄金珠宝品牌商2025E平均PE为16.6倍,国际奢侈品公司2025E平均PE为32.5倍 [11]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2025年收入30.3%,26 - 27年收入上调25.8%/24.7%,上调2025 - 2027年毛利率0.2pct,下调2025 - 2027年销售费用率预测 [12]
这个新兴职业 让沉淀千年的文化“随手可摸”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01 00:04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职业发展 -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于2024年被正式列入国家新职业名单 标志着该职业的规范化发展 [1] - 职业定位为文博与潮玩交叉领域 核心能力包括传统文化IP开发与市场化运营 [1] - 典型从业者如曾舟团队 通过青铜神树、大立人等文物创新设计实现文物"活化" [1] 文创产品开发案例 - 开发"莽莽熊猫"系列 融合四川方言("吃莽莽"指吃饭)与非遗美食元素 [1] - 以三星堆文物为原型推出"坐着的青铜大立人"手办 通过拟人化设计突破文物静态形象 [1] - "镇水石犀"产品植入盖碗茶、火锅等四川特色元素 增强文化辨识度 [2] - "通天神树"盲盒采用钢柱内嵌技术解决树脂变形问题 单件产品需数十道工序 [2] 行业市场特征 - 文创市场已突破千亿元规模 从"小众爱好"转向"大众刚需" [3] - 消费者更愿为"情绪价值"付费 Labubu等案例证明情感连接决定产品溢价能力 [3] - 行业呈现反标准化趋势 定制化产品通过社交传播(如朋友圈晒图)形成裂变效应 [3] 人才与技术发展 - 模型喷涂师等专业人才加入 如刘培成掌握500多种机械人物配色技术 [3] - 成都推出全国首个数字文创初创企业扶持政策 包含资金与住房补贴 [4] - 行业协会反馈显示 设计师群体认为行业土壤已成熟 新兴职业发展条件完备 [4]
东北证券:情绪消费催生嗅觉经济 东方香氛重塑市场新格局
智通财经· 2025-06-30 03:31
香水市场 - 中国香水2023年规模达261亿元 2018-2023年CAGR为12.32% 预计2023-2028年CAGR为12.82% [1] - 中国香水占全球市场份额从2023年3.68%提升至2028年5.67% 展现强劲增长势能 [1] 市场趋势 - 中国2023年人均香水消费仅16元 远低于美国423元 英国406元 韩国170元和日本47元 [1] - 香水渗透率低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现象 伴随情绪消费兴起有望快速崛起 [1] - 日韩香水消费在20世纪中后期随经济发展由奢侈品转为日常消费品 中国具备类似经济基础 [2] 竞争格局 - 国际大牌如香奈儿 迪奥主导中国市场 国产品牌通过本土化香调和东方元素实现差异化突围 [3] - 国货品牌如观夏 闻献融合东方文化与现代设计 契合国潮趋势并获得消费者认可 [3] 毛戈平香水业务 - 2025年5月8日上线常规款香水系列 定位300-500元/30ml空白价格带 主攻中产客群 [4] - 布局13款淡香精 形成完善香型矩阵 满足多场景需求 [4] - 以"东方彩妆大师"为品牌背书 香型设计和产品故事融入东方文化元素 [4] - 依托广泛线上下销售网络 提供体验+购买一站式消费场景 [4]
上海消费新亮点⑨|黄金持续升温!老字号、新贵齐“破圈”,消费者重新定义“珠光宝气”
搜狐财经· 2025-06-25 03:25
黄金消费新趋势 - 年轻消费者成为黄金消费新增长点,18-34岁人群贡献超三分之一黄金首饰销售额,偏好小克重、国潮设计产品[7] - 消费场景从保值增值转向文化传承,年轻人青睐蝴蝶/葫芦/元宝等传统文化元素饰品,注重工艺与美好寓意[7] - 社交媒体成为年轻人了解黄金款式/工艺/投资价值的主要渠道,既关注美观性也追踪金价变动与促销活动[7] 品牌创新与营销策略 - 老凤祥推出"盛唐风华"系列销售额超2亿元,与《圣斗士星矢》联名产品全国销售额破亿元,限量款引发抢购热潮[8] - 老铺黄金采用"一口价"奢侈品定位策略,新店开业排队近百米,古法金工艺产品因哑光高级感占据50%市场份额[10] - 豫园商圈10家金店参与"10000减1000元"消费券活动,中国黄金门店客流量激增需临时增派收银员[3] 消费券拉动效应 - 黄浦区专用消费券上线8秒抢空,老凤祥旗舰店首轮发放7天销售额同比增超300%,淮海路天宝龙凤采取号牌分流应对客流[5] - 消费券叠加品牌让利实现"折上折",豫园商圈活动启动后中国黄金门店现百米排队,店家免费发放饮用水提升体验[3][5] 上海珠宝产业规划 - 上海发布《国际珠宝时尚功能区三年计划》,2025-2027年将实施六大行动24项任务,目标建成全球竞争力产业生态[12] - 配套出台24项资金政策,聚焦产业资源集聚/国际影响力提升/创新发展和综合服务强化四大方向[12] - 上海拥有黄金/钻石/宝玉石三大国家级交易市场,既是国际品牌入华首选地,也是本土品牌出海枢纽[13]
“老出新”“新到潮” 成都文旅不断拓展新空间
四川日报· 2025-06-24 07:25
杜甫草堂博物馆 - 2024年全年接待观众超720万人次,产业收入4600余万元 [4] - 运用全息投影技术打造"李白与杜甫"主题展,通过动态诗画和层景装置增强沉浸式体验 [4] - 推出"AI杜甫"和"AI智能翻译屏",支持14国语言交流,提升票务管理和讲解服务效率 [5] - 策划"诗词背诵挑战"活动,采用"AI考官+专家"模式吸引游客参与 [5] 东郊记忆园区 - 蜀宴赋作为沉浸式汉文化主题餐秀,融合乐舞演绎、光影艺术和餐饮体验,开业两年接待超29万人次 [6] - 蜀宴赋游客中30%为境外游客,40%为省外游客 [6] - 潮流品牌1807以蜀锦、竹子、火锅等四川元素设计服饰,通过东京快闪店和新加坡潮流展进行文化输出 [6] 成都文旅行业趋势 - 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展示,如杜甫草堂运用数字技术活化文物 [4][5] - 国潮元素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如东郊记忆通过汉文化餐秀和潮流品牌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6] - 文旅消费呈现多元化趋势,注重精神消费和文化体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