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模型

搜索文档
认识之旅:美国青年在华体验“开学第一课”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02:02
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办2025美国塔尔萨大学"未来能源领袖"夏令营,14名美国准大一新生参与为期10天的在华研学之旅 [1] - 夏令营内容包括专业讲座,涉及人工智能、碳中和及能源转型、中国经济及能源战略等议题,促进中外师生观点交流 [1] - 塔尔萨大学新生项目主管凯尔·米多尔表示,夏令营是学生认识中国、自我和群体的重要窗口 [1] 科技与创新体验 - 美国学生参观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体验中国现代化科技发展 [4] - 生物化学专业学生卡梅隆·斯图尔茨表示,旅程让其了解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明确未来兴趣方向 [5] - 历史专业学生格里芬·伍德森通过教授讲解,对科学领域有了全新理解 [5] 历史文化与实地考察 - 美国学生游览长城、天坛、景山公园等名胜,莉莉·辛普森形容为"行走的历史课",弥补东方历史知识空白 [2] - 塔尔萨大学历史系教授步德茂认为,学生通过体验中国现代化和传统的一面,获得更全面、平衡的中国视角 [4] 国际友谊与合作 - 美国学生格里芬·伍德森提到与中国新朋友的共鸣和相似兴趣 [7] - 凯尔·米多尔强调中美青年友谊基于共同经历和人性认同,认为两国青年已为合作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7]
★四月份经济韧性与结构性突破并存 向"新"特征更明显
证券时报· 2025-07-03 01:56
宏观经济表现 - 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环比增长0.22%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 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0.10% [1]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其中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和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21.4%和21.3% [3] - 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38.9%和43.1% 体现绿色低碳转型加速 [3] 消费与投资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8% [2] - 1~4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 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4.5% [2] - 人工智能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前沿领域突破 将促进产业升级 [4] 外贸与政策 - 1~4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 较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 外贸多元化发展成效显现 [2] - 近期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和扩大消费 预计消费动能将持续增强 [4] - 5-6月份经济运行有望温和改善 政策端以加快存量政策落地为主 [4] 行业新动能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显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3] - 新能源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 [3][4]
★银行业创新融资供给机制 增强民企发展动能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1:56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 民营企业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中扮演重要角色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助力其成长 [1] - 银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 优化服务 加大信贷投放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激发企业活力 [1] - 专家建议银行应长期陪伴民营企业成长 在顺境和困难时期均提供支持 并借助金融科技拓宽融资渠道 [1] 银行具体支持案例 - 工商银行北京顺义支行为铭镓半导体提供信贷支持 四天完成尽调到放款 并引入科技型企业专属评级授信模型加大支持力度 [2] - 铭镓半导体因上下游账期不一致需要银行信贷资金支持 确保产品量产运转所需大量资金 [1] - 圣湘生物董事长表示金融力量是驱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 银行创新产品与服务 - 工商银行推出"助商组合贷" 建设银行聚焦"善科贷" 农业银行打造"农银智链"服务平台 为不同领域民营企业提供融资解决方案 [3] - 专家建议优化信贷业务流程 创新金融产品 借助科技手段提高服务效率 构建多方协同金融服务生态 [3] - 银行可将知识产权价值 研发投入强度 供应链稳定性等非财务指标纳入风险评估体系 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3] 金融科技应用 - 金融科技呈现爆发式增长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大数据等技术深度重构金融生态 银行需主动拥抱变革 [3] -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等探索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在智能运维 智能招聘 智能决策方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4] - 银行可运用人工智能搭建智能化融资服务平台 抓取多维度数据自动生成风险评估报告 压缩审批周期 [4] -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提供线上支付 跨境结算 企业咨询等业务 拓宽服务渠道和覆盖面 [4]
浙江:强化政府投资基金内控管理,严禁政府通过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进行出资
快讯· 2025-07-02 04:15
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核心观点 - 浙江省出台政策强化政府投资基金内控管理 严禁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1] 内控管理要求 - 严禁通过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进行出资 不得强制要求国有企业 金融机构出资或垫资 [1] - 基金管理人需建立"募投管退"全流程风险防控和廉政风险防范体系 [1] - 鼓励引入无利益关系外部专家参与投资决策论证 [1] 智能化建设 - 建设政府投资基金风险在线监测系统 [1] - 提升人工智能大模型辅助决策和投资风险监测能力 [1] 从业人员规范 - 基金从业人员需严肃财经纪律 确保基金依法合规运作 [1]
央行原副行长李东荣:金融科技出海需要四方面关键支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07:07
中国金融科技出海机遇与基础 - 中国金融科技出海处于关键机遇窗口 金融跨境活动蓬勃发展构成出海根基[2] - 中国金融业通过市场化改革和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崛起 本土金融科技实力在内部实践中获充分验证[1] - 大型银行业机构 证券保险业及中小银行普遍运用前沿技术优化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 应用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1] 技术优势与国际影响力 - 在信贷风控 移动支付 智能理财 数据应用等核心领域积累全球先进性经验[1] - 成熟业务技术模型和高度性价比解决方案成为国际科技合作的突出竞争优势[2] - 全球影响力在东南亚 非洲等地区获显著提升和广泛认可[2] - 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内人工智能大模型平台为全球金融科技开源生态注入新活力与发展动能[2] 出海面临挑战 - 需应对地缘政治变化 监管差异 汇率关税等挑战[2] - 面临当地政治 经济 文化差异等方面的挑战[2] 推进出海的核心建议 - 夯实实力 打造满足国内监管与客户需求且具备国际推广价值的科技产品与服务[3] - 合规优先 必须满足国内外合规要求 预判和把控合规风险[3] - 生态构建 需金融文化支撑 理解尊重地区文化差异 开发适应当地需求的产品[3] - 做好顶层设计 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协同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和配套支持保护体系[3] 出海发展前景 - 企业可通过出海获取更大市场空间并实现智能突破[4] - 金融科技出海将从技术服务 产品服务逐渐走向金融科技标准和相应装备设备的输出[4]
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 聚焦“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龙头带动 为金融强国建设作新贡献
解放日报· 2025-06-19 01:54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展与规划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金融市场稳步发展,金融机构加快集聚,金融产品与服务不断丰富,金融高水平开放持续深化 [1] - 2025年是"十五五"规划编制之年,上海将以金融中心建设新成效为金融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1] - 上海将深化金融改革服务科技创新,构建全周期、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强化人工智能大模型、区块链等技术赋能 [2] 金融开放与跨境服务创新 - 上海以落实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18条"为重点持续扩大金融开放,支持设立跨境银团贷款中心,探索打造离岸经济功能区 [2] - 中国人民银行将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等8项政策举措 [3] - 金融监管总局将稳步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4] 资本市场改革与创新支持 - 证监会将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推出"1+6"政策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5] - 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大力发展科创债,优化QFII制度安排扩大外资交易范围 [5] - 引导创业投资、完善资本市场、提升信贷服务、发展科技保险促进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6] 功能性平台与机构建设 -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揭牌成立,将打造成为资本市场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决策咨询高端智库平台 [7] - 加快推进功能性平台建设,积极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沪展业兴业 [6]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政府将联合发布《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推动更多开放措施先行先试 [4] 全球金融治理与合作 -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需完善国际货币体系、跨境支付体系、全球金融稳定体系、国际金融组织治理 [3] - 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和多边主义,为构建公平、公正、包容、有韧性的全球金融治理体系贡献力量 [3] - 加强多边和双边金融监管协调共同筑牢全球金融安全网 [4]
东营市行政审批局创新"视频办"服务 覆盖358个事项
齐鲁晚报网· 2025-06-18 10:46
数字化转型赋能政务服务改革 - 东营市行政审批局以利企便民为导向,优化办事服务能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实[3] - 创新服务模式包括打造"一件事"服务场景,实现"多表合一、一表申请"和"一套材料、一次提交"[3] - 不定期核查评估改革运行情况,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加强跨部门协调[3] 线上线下服务优化 - 线下推行"一门一窗一次"改革,实现"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站办结"[3] - 线上依托"爱山东"平台,实现电子证照自动调用、表单自动生成、材料精简合并和并联审批[3] - 推出"东好办·视频办"服务体系,覆盖8大类358项事项,部署225名坐席人员,累计服务1.2万余人次[4] 智能化政务服务创新 - 探索"DeepSeek+政务服务"大模型,开发数字人智能问答、人机交互等应用场景[4] - 深化数据共享和电子证照应用,高频事项电子证照覆盖率达90%以上[4] - 2024年巩固24个重点事项,2025年推进"12+2"个重点事项,持续拓展高频事项办理[5] 政务服务综合改革 - 聚焦企业和群众突出问题,推进政务服务综合改革,深化简政放权[5] - 探索部门间办事和增值化服务领域,延伸政务服务触角[5] - 目标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少跑腿、更省心[5]
中国版“苹果智能”近了?阿里+苹果,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06-17 04:14
阿里开源Qwen3全系列MLX量化模型 - 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团队正式推出并开源Qwen3全系列32款MLX量化模型,MLX是由苹果机器学习研究团队开发的专为苹果芯片设计的机器学习框架 [1] - 团队将全部32款官方Qwen3模型进行优化适配MLX框架,提供4bit、6bit、8bit和BF16等不同精度版本,覆盖从Mac Pro到iPhone的全场景设备 [3] - 模型尺寸覆盖0.6B到235B共8个尺寸,构建了前所未有的精度光谱,4bit版本可在iPhone等内存有限设备运行,BF16版本适应Mac Studio等高推理质量需求设备 [5] 阿里与苹果的AI合作进展 - 2024年苹果推出"苹果智能"升级Siri功能,但在中国因合规要求需要本地AI供应商合作,目前仍在审批过程中 [7] - 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面临压力,2024年Q4出货量暴跌25%,分析指出若不引入本地AI可能进一步失守中国市场 [7] - 阿里巴巴成为苹果在中国的AI合作首选,今年2月阿里董事局主席蔡崇信确认了与苹果的AI合作 [7] Qwen3模型的技术优势 - Qwen3在GPQA、AIME24/25、LiveCodeBench等多个权威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全球顶尖模型,登顶全球开源模型 [8] - MLX框架提供类PyTorch的API,兼容Numpy语法,支持C++/Swift扩展,利用统一内存架构降低功耗提升处理速度 [5] - MLX具备动态图构建、多模态支持、端侧部署优化等功能,能在苹果设备上高效运行模型 [5] 中国版"苹果智能"落地前景 - 阿里将Qwen3全系列与苹果芯片深度适配被视为为中国版"苹果智能"落地铺路 [6] - 苹果AI有望在iOS18.6系统中首次在中国启用部分功能,但目前审批进展尚未公布 [8] - 业界期待随着技术优化和监管审批推进,搭载Qwen3模型的苹果智能功能将正式与中国用户见面 [8]
5月国民经济运行展现较强韧劲和活力
科技日报· 2025-06-17 01:18
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 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展现出较强韧劲和活力 [1]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 [1] - 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动能成长壮大 [1] 工业与制造业表现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对工业生产贡献率达到54.3% [1]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均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2]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1.7%,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27.8% [2] -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2%,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6.8% [2] 服务业与消费 - 国内消费需求扩大以及假日出行增加,带动了服务业增长加快 [1] - 生产供给稳定增长,为满足市场需求、助力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1] 外贸表现 - 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其中出口增长6.3% [2] - 对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持续增长 [2] - 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扩大,支撑贸易增长 [2] 创新与产业升级 - 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 [2] - 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前沿领域实现突破,对产业升级促进作用显现 [2] - 创新驱动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扩大高水平开放等趋势未改变 [3]
微软(MSFT.US)“主权云”上线 为欧盟数据留欧护航
智通财经· 2025-06-16 13:57
微软主权云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面向欧洲客户的"Sovereign Cloud"云计算产品 包括Sovereign Public Cloud(主权级公共云) Sovereign Private Cloud(主权级私有云)和National Partner Clouds(国家合作伙伴云) [1] - 新产品旨在符合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确保客户数据留在欧洲 遵守当地法律 运营和访问由欧洲市场专业人员控制 加密系统由客户掌控 [1] - Sovereign Public Cloud目前处于预览阶段 预计2023年晚些时候在欧洲所有云计算业务区域全面可用 [1] 产品功能与合作伙伴 - Sovereign Public Cloud可按需配置满足客户特定需求 无需牺牲功能或迁移到专用数据中心 [2] - National Partner Clouds作为与本地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平台 在法国与Orange和Capgemini合资企业Bleu合作 在德国与SAP旗下Delos Cloud合作 [2] - 新增功能包括Data Guardian Azure外部密钥管理以及受监管的环境管理服务 [2] 产品战略意义 - Sovereign Private Cloud将提供Microsoft365Local 使欧洲企业能在自有数据中心运行嵌入AI大模型的AI应用软件套件 [3] - 推出主权云的根本目的是在满足欧盟数据主权 隐私合规与网络安全要求的同时 继续提供最新Azure云计算服务和AI应用 [3] - 回应欧盟2018年GDPR生效以来对跨境数据传输的限制 符合欧盟数字政策加强云领域主权的要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