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最高法、证监会:“小作文”构成犯罪可追刑责
中国新闻网· 2025-05-16 01:55
投资者权益保护 - 常态化开展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落实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原则 [1] - 依法打击欺诈发行、财务信息披露造假行为,提高违法违规犯罪成本 [1] - 便利投资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降低维权成本,确保受损权益快速救济 [1] - 保护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参与公司治理和获取回报的合法权益 [1] - 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投资司法环境,促进创投资本向新质生产力聚集 [1]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依法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违法违规"造富"行为 [2] - 发行人关于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及陈述内容需真实、准确、完整 [2] - 对违法违规约定股权代持、利益输送等行为,人民法院应依法认定无效并按过错分配责任 [2] - 监管部门加大对欺诈发行和持续信息披露造假的监管与处罚力度 [2] - 强化与司法机关协作,推动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 [2] 资本市场生态净化 - 依法打击编传虚假信息、"维权黑产"、发行上市环节不正当竞争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2] - 对编传"小作文"等虚假信息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支持受害人提起民事诉讼索赔 [2] - 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法律域外适用司法文件,统一跨境证券期货纠纷裁判尺度 [2]
早新闻|美联储发出重磅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5-15 23:50
宏观新闻 - 央行拟延长"互换通"利率互换合约期限至30年,并推出以LPR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以丰富产品类型并满足多样化风险管理需求 [1] - 内地与香港金融管理部门将持续完善"互换通"机制安排,推动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及人民币国际化 [1] - 最高法与证监会联合发文,明确对编传虚假信息(如"小作文")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民事或刑事责任,并打击"维权黑产"等干扰市场行为 [1] 美联储动态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未来通胀可能更加波动,美国或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的时期,这对经济和央行构成挑战 [2] - 美联储正重新审视战略框架,计划改进政策沟通工具,并将在未来几个月完成对共识声明的修改审议 [2] 公司并购与定增 - 中成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中技江苏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股票自5月16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3] - 兴源环境拟向控股股东宁波锦奉定增募资不超过4.97亿元,发行股份不超过2.4亿股 [4] 股东变动与股份回购 - 卓翼科技控股股东夏传武持有的12.48%股份将被司法拍卖,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5] - 银河磁体董事兼总经理吴志坚计划减持不超过255万股(占总股本0.7891%),原因为个人财务安排 [5] - 恒瑞医药完成股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1290.51万股(占总股本0.20%),耗资6.01亿元 [5] 股东减持 - 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减持中电港310万股(0.4079%),持股比例降至9.9668%,触及5%整数倍变动 [6]
最高法与证监会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为中小投资者撑好法治伞
经济日报· 2025-05-15 22:09
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的指导意见》,全方位助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资本市场的根基,是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重要支撑。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表示,在中央金融委 领导下,证监会积极参与金融法起草工作,大力推动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推进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和证 券公司监管条例制定修订,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研究制定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民事赔偿司法解释、内幕交 易刑事司法解释等司法文件,不断完善资本市场法律制度,织密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安全网"。 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司法规则,《指导意见》全面总结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以及资本市场监管执法工 作实际,从总体要求、投资者保护、市场参与人规范、司法行政协同及组织实施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 了严格公正执法司法、保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23条意见。 具体而言,《指导意见》聚焦投资者保护,站稳人民立场。依法打击欺诈发行和财务信息披露造假,完 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制度。常态化开展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便利投资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同时,规范市场参与人行为,塑造良好市场生态。推动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回 归 ...
全方位助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货日报网· 2025-05-15 16:11
投资者保护 - 依法打击欺诈发行和财务信息披露造假,完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制度 [1] - 常态化开展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便利投资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 [1] - 投资者保护体系更加立体化,包括常态化推进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完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落实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制度 [4] 市场参与人规范 - 推动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回归本源、稳健经营 [2] - 依法规范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组织和行为,严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违规占用资金、转移资产等不当关联交易行为 [2] - 人民法院应当坚持客户利益优先和公平对待客户原则,依法规范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的经营活动及交易行为 [2] - 首次对私募基金清算规则、管理人背信行为作出明确司法指引 [4] 多层次资本市场司法规则 - 立足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价格发现、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等功能,准确界定市场相关参与者的主体身份及权利义务 [2] - 尊重多种形式保证金的履约保障安排,保障交易和结算安全 [2] - 明确对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交易规则的司法保障,有利于稳定机构参与市场预期 [5] 行业自律组织履职 - 依法界定证券期货交易场所、证券期货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期货基金业协会等自律组织诉讼案件类型 [3] - 按照具体监管和履职行为区分涉诉性质,提高适用法律统一性、审理结果规范性 [3] 司法行政协同 - 推进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抓前端、治未病"走深走实 [3] - 强化会商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做好司法程序与行政监管程序的衔接 [3] - 建立"总对总"信息共享、行刑衔接及跨境司法合作机制,提升执法效能 [4] - 明确行政罚没与刑事罚金执行协同,避免"双重处罚" [4] 组织保障与审判能力提升 - 加强金融审判队伍建设,优化金融案件管辖机制和审理机制 [3] - 强化金融审判机制和双向交流培训机制,持续提高监管执法的规范化和法治化程度 [3] 政策意义与市场影响 - 标志着法治化与市场化的双轮驱动,将对市场生态进行全方位重塑 [5] - 通过提高违法成本、优化维权路径,有望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长期资本入市 [5] - 促进投融资的良性循环,推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的风险对冲需求 [5]
两部门明确规范私募基金市场发展!聚焦私募基金犯罪、与投资者纠纷等
北京商报· 2025-05-15 14:35
依法规范私募基金市场发展 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并指出,《指导意见》是司法保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一部纲领性文件,有针对性地完善司法 政策和裁判规则,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审判监管质效,是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有助于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强化司法与行政协 同,全方位助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司法保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迎来纲领性文件。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 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多项内容提及私募基金。例如,研究制定私募基金犯罪指导意见;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和刑事手段依法打击管理人 背信失范行为;依法稳慎办理与私募基金风险化解有关的案件。有业内人士指出,保护投资者,需要从立法到执行全方位落地,当前资本市场处于高速度发 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提升合法合规性和监管针对性,是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当前私募机构和投资者的主要纠纷包括刚性兑付纠纷、投资者适当性纠纷、清算退出纠纷,这些纠纷 产生主要由于法律规范不完善、行业合规意识薄弱、投资者 ...
5月15日晚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5-15 13:57
智通财经5月15日晚间新闻精选 1、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要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做 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7、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 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2、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会议强调,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大力投早、投 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8、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发布微博称,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名字叫"玄戒O1",将在5月下旬 发布。 3、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强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坚持专款专用,用于主营业 务,不得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 9、中航西飞:公司C919部件交付数量相比2024年度有大幅增加。2连板新华锦:公司、公司关联方可 能存在被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被证券交易所实施纪律处分的风险。2连板中远海发:日常经营情况未 发生重大变化。3连板连云港:股价短期涨幅较大 存在一定风险。 4、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加强城市基 础设施建设改造; ...
最高检副检察长苗生明:持续加大重点领域证券犯罪的惩治力度 尽最大努力追赃挽损
证券日报网· 2025-05-15 12:50
检察机关打击证券犯罪 - 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大重点领域证券犯罪的惩治力度,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 [1] - 进一步压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的关键责任,中介组织和金融机构的"看门人"责任 [1] - 通过高质效办案、全链条追诉,强化震慑效应,维护法治化市场环境 [1] 投资者权益保护措施 - 坚持应追尽追,最大限度挽回投资者的损失 [2] - 坚持"一案双查",深挖洗钱、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犯罪线索 [2] - 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督促引导涉案人员主动退赔、退赃 [2] - 支持配合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刑民配合高效处置涉案财产 [2] - 加强对涉案财物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法律监督,坚决防止违法查扣冻 [2] 行业治理与投资者教育 - 检察机关将紧密结合监督办案,积极参与投资者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2] - 深入研究分析证券发行与交易、信息披露、公司和行业治理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 [2] - 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检察意见等方式助推行业治理,督促各类市场主体、从业人员依法诚信经营 [2] - 发挥案例的示范指导和警示教育作用,向社会公众揭露资本市场违法犯罪的新类型、新手段 [2] - 提高投资者识诈防骗能力,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刚刚!最高法、证监会联合发布!
梧桐树下V· 2025-05-15 11:40
核心观点 - 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旨在通过司法保障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聚焦投资者保护、市场参与人规范、司法行政协同及组织实施保障五大方面[1][2][3] - 提出23条具体意见,包括打击财务造假、支持并购重组、优化代表人诉讼机制等,强化对长期资本和硬科技投资的司法保护[3][5][9] - 强调司法与监管协同,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升执法效能,防范金融风险[22][23][24] 投资者保护 - 依法保护投资者知情权、参与公司治理及获取回报的权利,支持耐心资本投向硬科技领域,形成投融资良性循环[1][9] - 常态化开展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降低维权成本,50名以上投资者可委托保护机构直接起诉[14][15][16] - 落实民事赔偿优先原则,确保财务造假案件中涉案财产优先用于投资者赔付[10][12][16] 上市公司规范 - 打击股权代持、利益输送等违规行为,认定反收购条款无效,支持并购重组以优化公司治理[1][10][11] - 严惩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造假,追责控股股东等"首恶",提高违法成本[2][12][21] - 破产重整需实质性改善经营能力,优化资产结构,保障可持续发展[11][21] 市场参与人行为监管 - 规范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股权结构,查处虚假出资、非自有资金入股等行为[16] - 私募基金管理人挪用基金财产导致损失时,投资者可请求提前清算[17] - 区分主板、科创板等市场定位,制定差异化司法规则,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18][19] 司法与行政协同 - 建立"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推动"示范判决+批量调解"化解纠纷[22][23] - 强化信息共享,实现执法与司法文书互通,提升风险预警能力[24] - 优化强制执行流程,防止限售股违规减持,保障交易结算秩序[25] 审判与监管能力建设 - 加强金融审判专业化,完善案件管辖机制,深化法官与监管人员双向培训[26][27] - 定期发布典型案例,传递价值投资理念,震慑违法犯罪[24][27]
今日重磅!最高法、证监会印发
新华网财经· 2025-05-15 11:23
政策导向与监管框架 - 强调依法保护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参与公司治理及获取回报的合法权益 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投资司法环境 [1] - 明确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和违法违规"造富"行为 维护市场公平性 [2] - 加大对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造假的监管与处罚力度 重点追责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中介机构等"首恶"主体 [3] 投资者保护与市场秩序 - 支持投资者保护机构在代表人诉讼中履职 强化对股权结构和控制结构的审查 打击循环出资、虚假出资等违规行为 [4] - 针对复杂金融产品需查明资金流向和底层资产 认定规避监管、私募公募化等违规行为的合同效力 [4] - 依法打击编传虚假信息、"维权黑产"及发行环节不正当竞争行为 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4] 司法与行政协同机制 - 最高人民法院与证监会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提出23条意见涵盖投资者保护、市场规范、司法行政协同及组织保障 [5][6] - 聚焦投资者保护 完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 推行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以降低维权成本 [6] - 规范市场参与主体行为 推动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回归本源 支持行业自律组织履职 [6] 制度优化与执行保障 - 加强金融审判队伍建设 优化案件管辖和审理机制 提升监管执法规范化与法治化程度 [7] - 推进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强化司法与行政会商及信息共享 提升审判执行与监管处罚质效 [6][7]
山东辖区成功举办2025年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5-15 10:32
5月15日,在山东证监局指导下,山东辖区以"沟通创造价值,诚信赢得未来"为主题,成功举办2025年 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并通过全景服务平台实现全程线上直播。山东辖区超200家上市 公司与全国投资者展开互动交流,以透明化沟通强化投资者信心,共绘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蓝图。 科技赋能沟通,持续营造良好生态。近年来,上市公司参与网上互动的积极性持续提升,网上交流互动 已成为中小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日常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本次活动依托全景服务平台,通过视频直播、 实时文字互动等技术手段,实现跨地域高效交流。据统计,活动期间,平台累计访问量突破18.5万人 次。多家上市公司表示,本次活动增进了市场对公司的理解,推动公司进一步提升内部治理和投资者关 系管理水平,有助于实现"以透明促规范、以诚信树公信"的良性循环。 以投资者为本,切实保护合法权益。近年来,山东辖区上市公司质量持续提升,投资者回报意识显著增 强。山东证监局一级巡视员韩汝俊表示,截至4月末,山东辖区共有A股上市公司243家,总市值超2.6万 亿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4.7%,科创板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2.3%,两者均 位居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