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胖东来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永辉超市2024年营收675.74亿元 聚焦门店调改与供应链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12:5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75.74亿元,归母净利润-14.65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4.79亿元,净利润1.48亿元 [1] - 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累计实现净利润1470万元 [1] 战略转型进展 - 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深水区,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优化与供应链革新纵深推进 [1] - 2025年第一季度调改门店在销售与利润端整体达成预期目标 [1] - 已完成61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调改,预计2025年6月底调改门店将突破124家,2026年春节前目标锁定300家 [1] - 未来12-18个月将是改革成果集中释放期 [1] 供应链革新 - 提出"三个聚焦、一个反对"策略:聚焦核心供应商、聚焦核心大单品、聚焦长期主义,反对更换采购员就更换供应商 [2] - 与超300家优质供应链企业进入采购洽谈阶段,包括供货山姆、开市客等美国超市的中国制造企业 [2] - 推出"外贸优品专区",带动外贸型企业进入内需市场 [2] - 为出口受阻企业开通"15天极速上架"绿色通道,并提供品牌推广与新品开发支持 [2] 未来发展战略 - 坚定胖东来模式和品质零售的战略方向,打造适合中国主流家庭的国民超市 [3] - 聚焦核心大单品,目标与供应商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 [3]
于东来“打脸”永辉高管,为了保护胖东来
半佛仙人· 2025-04-04 03:37
事件背景 - 于东来在2025中国超市周活动中打断永辉超市高管演讲并发表直接讲话 火药味十足 [2] - 该行为旨在公开切割胖东来与永辉的关系 防止品牌价值被蹭 [3] 双方合作历史 - 永辉高管曾向胖东来学习经营模式并接受调改帮扶 [5] - 大股东在调改期间突然出售股份导致合作基础动摇 [5] - 胖东来宣布不再对新企业帮扶 但对永辉维持两年调改承诺 [5] - 永辉持续利用胖东来品牌进行营销但未落实核心员工待遇 [7] 冲突核心矛盾 - 永辉单店月盈利达200万却未相应提高员工工资 [10] - 胖东来模式核心是高薪资待遇 永辉仅选择性学习供应链等表面环节 [7] - 永辉频繁蹭胖东来热度可能引发品牌连带风险 [10] 事件深层意义 - 公开打断行为是精心设计的品牌保护策略 [3][10] - 通过当众质疑工资问题明确划清经营理念界限 [9] - 防止劣质模仿者将胖东来拖入口碑风险 [10] - 切断同行对品牌价值的寄生性消耗 [11] 行业影响 - 事件凸显零售业经营理念差异 胖东来坚持高薪驱动模式 [7] - 警示伪学徒式模仿可能引发的品牌风险 [11] - 确立行业良性竞争边界的重要案例 [10][11]
于东来质问永辉店:你月赚200万元,为何不涨工资?
凤凰网财经· 2025-04-03 14:5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永辉超市"学习胖东来"调改正在火热进行中。 4月2日,永辉上海第二家"学习胖东来"调改店——浦江万达广场店焕新开业。紧随其后,4月3日,永辉西安第五家调改店落子未央区大明宫万达广场。至 此,全国调改门店规模扩至49家。 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在今年年中调改门店将达100家,全年达200家。未来,永辉超市将坚定走胖东来模式的品质零售路线,成为更适合中国主流家庭的 国民超市。 值得注意的是,4月3日永辉超市股价涨停,目前总市值463亿元。 01 "吓人,感觉全上海人都去了!" 货架被抢空,一度限流 据看看新闻Knews报道,继金山万达店之后,永辉超市上海第二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浦江万达广场店 ,4月2日焕新开业,人气爆棚。 社交平台上,不少市民表示: 一早就排队限流了 感觉全上海人都去了…… 顾客说:"超出我的想象,胖东来这个名气太响了。" 不少顾客一进店,直奔胖东来产品专区,吃的用的,塞满了购物车。 早上八点,浦江万达广场门口,顾客陆续聚集,不少人是冲着胖东来的名头而来的。 一名顾客说:"太仓坐高铁过来,到虹桥坐地铁过来的,看一下这个胖东来。" 另一名顾客表示:"我是河南的,家乡的店,有 ...
“吓人,根本走不动”,这家店火了!于东来打断永辉高管发言:为何不涨工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3 10:35
货架被抢空,一度被限流……又一家学习胖东来模式的永辉调改店来了。 "一早就排队限流了" 4月2日,永辉超市在上海的第二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浦江万达广场店正式开业。 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表示 "一早就排队限流" "感觉全上海人都去了" 。还有网友提到了黄 牛现象—— "黄牛超级多,直接在超市里开直播加价带货" 。 开 门 后,卖 场 里 每 个 通 道 都 塞 满 人,顾 客 表 示 " 有 点 吓 人,根 本 走 不 动 " 。 烘 焙 、 熟 食 和 果 切 区 成 为 " 人 气 王 ", 部 分 自 营 区 货 架 已 售 空 。 据了解, 调改后,上海浦江万达店将会提高员工薪资 , 普 通 员 工 月 工 资 从 3 0 0 0 元 提 升至4 5 0 0元及以上,工作时间平均每日不超过8个小时,满一年即可享受1 0天带薪年 休假,生日、节假日发放福利卡,之后还会逐步增加休假时间。 而在今年1月1 0日,上海首家胖东来模式超市"永辉金山万达店"开店,当日同样人头攒动。 永辉高管谈调改,于东来直接打断!质问月赚2 0 0万为何不涨工资? 近日,在2 0 2 5中国超市周活动现场,永辉负责调改的 ...
“赌徒”叶国富,壮士断腕!或关闭350家永辉超市
商业洞察· 2025-03-27 10:49
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经历重大管理层变动和战略调整,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通过股权收购和董事会重组取得控制权,并启动大规模门店关停和改造计划 [5][8][24] - 公司计划2025年前关闭250-350家门店(占总数33%-47%),同时加速"胖东来模式"调改,目标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调整 [24][25][30] - 调改后门店短期业绩提升显著(如郑州首店销售额增长13.9倍),但部分门店热度已出现下滑迹象,长期效果存疑 [31][32] - 叶国富通过62.7亿元收购获得29.4%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半年内账面浮盈达80亿元,但公司面临87.1%负债率和113亿元资金缺口压力 [8][40][45][48] 管理层变动 - 原CEO李松峰以20.6%得票率落选董事,名创优品系在6席董事会中占据3席打破平衡 [10][11] - 叶国富担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并代行CEO职责,名创优品高管赖淑珍空降永辉商品中心 [12][16][20][21] - 原创始人张轩宁持有7%股份投出唯一反对票,但未能改变决策 [15][16] 门店战略调整 - 当前743家门店将缩减至2025年不足500家,调改速度从半年31家提升至2个月44家 [24][27] - 已调改41家"胖东来模式"门店(占比5.28%),单店改造成本超800万元,累计投入3.28亿元 [30][48] - 东北地区12家门店已由比优特商业集团接管,关停计划进入实施阶段 [29]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预计净亏损14亿元,扣非亏损22.1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同比缩水29.7% [34][48] - 股价从收购前2.25元最高涨至6.55元(涨幅191%),当前市值439亿元 [45] - 名创优品因收购交易市值单日蒸发103亿港元,但股价已回升至39.5港元/股 [47][48] 行业对标与挑战 - 叶国富宣称要打造"全国性胖东来",但胖东来模式尚未跨出河南省,且创始人于东来频陷舆论危机 [30][49] - 调改门店客流增速已现疲软,郑州首店日均销售额增幅从13.9倍降至6.3-7倍 [31][32] - 按原调改速度需12年完成全部门店改造,但行业竞争和亏损现状迫使加速 [33]
今年关店300家的永辉超市,管理层该不该“一言堂”?
新浪财经· 2025-03-24 01:12
公司治理变动 - 永辉超市董事会换届后,"永辉系"仅保留董事长张轩松和董事张轩宁两席,"名创系"占据三席,实际控制权转移至名创优品实控人叶国富[3][5] - 原CEO李松峰因得票率仅20.6%落选非独董,其背后京东系股东宣布清仓减持2.94%股份并全面退出[4][5] - 改革领导小组代行CEO职责,组长为叶国富,董事长张轩松及创始人张轩宁未进入领导小组,董事会投票格局变为3:2[1][5] 战略调整计划 - 2025年计划关闭250-350家尾部门店,调改200家中部门店,目标2026年完成存量门店调整,较2024年仅调改31家的进度显著加速[9] - 战略方向转向2000-3000平方米社区超市,SKU数量控制在8000-1万,对标胖东来模式与山姆会员店结合[9] - 供应链变革聚焦裸价、直采和自有品牌开发,目标将自有品牌销售占比从当前5%-15%提升至40%[12] 财务与经营现状 - 2024年预计净亏损14亿元,近四年累计亏损超100亿元,相当于公司2010年上市后十年净利润总和[9] - 名创优品2024年以62.7亿元收购永辉29.4%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6] - 调改门店初期客流增长但持续性存疑,部分门店如广州南沙万达店客流已回落至调改前水平[12] 市场反馈与挑战 - 天津SM广场调改店消费者评价产品体验"及格水准",烘焙类产品与山姆相比存在差距[9][10] - 行业专家指出转型需平衡短期阵痛与长期发展,门店调改需大量前期投入且关闭门店将冲击业绩[11] - 分析认为选品阻力主要来自旧利益方,需永辉旧部与名创系形成合力才能实现模式突破[12]
“赌徒”叶国富,壮士断腕!或关闭350家永辉超市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23 07:50
以下文章来源于无冕财经 ,作者无冕财经团队 无冕财经 . 奉守"专业主义,内容为王",为优质的商业阅读而生。多次获评"年度财经自媒体",入选胡润百富"广 州最值得投资的企业"榜单50强,广州市新阶联自媒体分会副会长单位,入驻全网20多个平台,覆盖 1000万+商务人群,中国财经新媒体的中坚力量之一。 作者 | 海棠葉 3月20日,永辉超市用一纸公告宣布叶国富"代理"CEO,公司改朝换代进入"叶国富时代"。 拯救永辉、打造成零售行业新标杆,从以往的创办名创优品到如今的执掌永辉超市,叶国富的每一 步都充满野心和赌性。 "我是带着真金白银和一颗真心,跟大家一起来做永辉的。我现在是永辉第一大股东,我比任何人 都希望永辉越来越好。"内斗落幕,叶国富磨刀霍霍"致敬"胖东来。 但这条路,连胖东来都还在摸索。 CEO闪电出局 叶国富在不断加强对永辉超市的话语权。 来源 | 无冕财经 导语:叶国富将希望押注在"胖东来模式",但按原计划,想完成所有门店调改,大约需要12 年,亏损的永辉等不起。 一场股东会后,永辉超市变了天。 任职3年多的CEO未能连任,还没当上非独董;原创始人的反对票也于事无补,董事会结构失衡; 250-350 ...
叶国富“夺权”永辉
凤凰网财经· 2025-03-21 13:44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争夺 - 叶国富通过名创优品斥资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但非实际控制人 [3][4] - 永辉超市创始人张轩松(持股8.72%)与张轩宁(持股7%)股份合计不及叶国富且非一致行动人 [5][7] - 董事会换届后名创系与永辉系非独立董事席位比从3:3变为3:2,打破平衡格局 [9][13] - 张轩松1月增持0.48%股份至14.05%,强化话语权 [7][14] 经营状况与财务压力 - 2024年永辉超市预计亏损14亿元,资产负债率87.06%,短期借款44亿元,应付账款75.7亿元 [4][16] - 2024年已关闭220家低效门店并抛售中百集团、万达商管等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 [18] - 名创优品若全现金支付交易将耗尽账面资金,2025年1月发行5.5亿美元可转债 [4][19] 改革策略与门店调改 - 叶国富提出"三提两降"策略:提高人效、业绩、毛利,降低成本和费用 [16][18] - 2025年计划调改200家门店、关闭250-350家,2026年完成存量门店调整 [4][16] - 北京石景山调改店首日销售额达170万元(调改前6倍),3个月破1.2亿元 [4][16] - 41家"胖改"店占门店总数5.28%,但部分门店出现客流下滑现象 [4][16] 资本运作与市场反应 - 叶国富收购价2.35元/股,永辉股价一周内涨54%至3.63元/股,市值增125亿元 [22] - 名创优品股价因收购消息单日跌23.86%,后回升至42港元/股 [22] - 双方计划在自有品牌、供应链设计领域合作,但明确不销售名创优品产品 [18][21] 管理层变动与分歧 - 原CEO李松峰(京东系)出局,叶国富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实际掌权 [3][10] - 张轩宁反对未明确CEO安排,称李松峰在数字化转型和胖东来模式推广中表现卓越 [9][11] - 叶国富称张轩松全权管理业务,张轩宁已不参与公司事务 [13]
叶国富动刀,永辉大变天
虎嗅APP· 2025-03-20 13:21
文章核心观点 永辉超市处于内部权力交接和变革期,因过去三年亏损、股东变更加之业绩承压,公司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和门店调改,目标是减亏并完成自我蜕变,同时面临供应链稳定、客户流失等难题 [3][5] 管理层变动 - 3月20日公司公告第六届董事会暂未聘任CEO,授权改革领导小组代行CEO职责并将尽快完成选聘 [1] - 3月17日股东大会宣布聘任多名高管,原7位副总裁6人续聘,原CEO李松峰“出局”,CEO将全球招募 [3] - 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为名创优品CEO叶国富,成员包括副总裁王守诚等 [6] - 李松峰得票数仅10.49亿票,占出席会议有效表决权比例为20.5976%,董事张轩宁对其不再担任CEO投反对票 [6] - 李松峰“出局”可能源于创始人两兄弟战略分歧,张轩宁支持其数字化改造,张轩松倾向线下改革 [6] - 京东集团持股比例低且计划清仓减持,名创优品成大股东,新CEO人选或等待时机公布,叶国富或成“无冕CEO” [6][7] 业绩情况 - 李松峰担任CEO期间,公司2021 - 2023年分别亏损39.44亿元、27.63亿元、13.29亿元,2024年预亏14亿元,累计亏损近百亿 [3] - 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账面现金38.46亿元,总负债达391.02亿元,其中流动负债226.43亿元,偿债压力大 [4] 门店调改与关店计划 - 截至当前全国已有41家调改门店开业,3月发布第二批调改门店名单,5月底前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门店将达83家 [9] - 2025年调改门店达200家左右,关店250 - 350家,计划至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调整 [9] - 3月18日东北永辉超市称黑龙江、吉林共12家门店预计4月18日停止经营,比优特承接该12家门店 [9] 转型举措与目标 - 叶国富提出“433规划”,包括大规模门店调改与关停、自有品牌开发及裸价直采等,通过“三提两降”实现减亏目标 [10] - 公司不会销售名创优品商品,双方将在打造自有品牌和供应链方面协同,供应链大会即将召开 [10] - 公司聚焦2000 - 3000平方小型超市和有品质社区超市,认为做好产品和服务线下商超仍有机会 [11] 行业背景 - 商超行业受电商冲击与消费疲软双重挤压,2024年57.4%的超市企业销售额同比下滑 [10] - 公司早期依赖“生鲜引流 + 地产租赁”模式,在社区团购与即时零售崛起后失去竞争优势 [10] 潜在问题 - 大规模关店计划可能引发员工安置、供应商关系处理和消费者信任度维护等连锁反应 [10]
叶国富「夺权」永辉
36氪· 2025-03-20 10:50
股权与管理权变动 - 名创优品以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1][6] - 叶国富被提名进入董事会并成立改革领导小组担任组长 但未直接任命CEO[2][21] - 永辉超市股权分散 创始人张轩松(8.72%)与张轩宁(7%)股份合计不及叶国富且非一致行动人[4][10][11] - 董事会席位比例从3:3变为名创系3席对永辉系2席 打破原有平衡[14] 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预计亏损14亿元 资产负债率87.06% 短期借款44亿元 应付账款75.7亿元[6][24] - 已关闭220家低效门店并抛售中百集团等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25] - "胖东来模式"调改店初期效果显著 北京石景山店首日销售额达170万元(调改前6倍) 上海店员工薪资涨30%[6][23][24] - 计划2025年调改200家门店并关闭250-350家 2026年完成全部存量店调整[7][23] 战略调整与行业动态 - 实施"三提两降"策略:提高人效/业绩/毛利 降低成本/费用[23] - 与珠海万达商管合作 2025年计划在万达广场落地30家调改店[23] - 自有品牌"永辉优选"SKU增至500个 试点夜间配送等新业务[24] - 名创优品发行5.5亿美元可转债 其中50%用于股票回购 50%用于海外扩张[6][26] 资本运作与市场反应 - 叶国富收购价2.35元/股 一周后股价涨54%至3.63元/股 市值增125亿[28] - 当前永辉股价5.2元/股 市值473亿元 叶国富账面浮盈80亿[28] - 名创优品股价曾因收购消息单日跌23.86% 现回升至42港元/股[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