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农发行省市行赴丰县开展粮食最低收购价贷款调研
搜狐财经· 2025-08-28 12:09
小麦最低收购价贷款调研 - 农发行省行与市行高层管理人员于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关键时期前往丰县收购库点开展调研[1] - 调研涉及丰县欢口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和丰县顺储粮油购销有限公司的收购现场[3] - 实地查看小麦最低价收购质量检验、称重结算、收购秩序等情况[3] 现场调研与沟通 - 与售粮农户、粮食经纪人及收购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广泛交流并听取一线意见[3] - 农发行与当地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储粮公司就收购困难和现状展开深入沟通[3] - 针对库点仓容紧张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并协调周边可用仓容资源[3] 资金与流程优化 - 优化收购资金结算流程细节问题并通过信息共享确保资金结算顺畅高效[3] - 研究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应急预案以保障收购工作稳定进行[3] - 农发行表示将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农民卖粮顺畅[3] 政策支持与战略目标 - 不断优化金融服务以助力国家粮食收购任务圆满完成[3] - 通过资金支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3] - 调研时间为2025年8月26日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关键时期[1]
摩洛哥粮食进口压力增大
商务部网站· 2025-08-28 06:43
全球小麦供需状况 - 2025/2026年度全球小麦库存预计降至2.562亿吨 为近十年最低水平 [1] - 全球小麦产量预计7.898亿吨 消费量预计8.016亿吨 出现供需缺口 [1] - 欧洲、俄罗斯和乌克兰等主要产区收成不佳是库存下降的主要原因 [1] 国际小麦价格与贸易影响 - 供需缺口不断扩大给国际小麦价格带来极大压力 [1] - 对依赖小麦进口的国家影响尤为明显 [1] - 摩洛哥50%的小麦依赖进口 2025/2026年度进口量可能达到750万吨 高于上一季 [1] 摩洛哥粮食安全挑战 - 小麦占摩洛哥谷物消费量一半以上 价格上涨将导致粮食进口压力增大 [1] - 短期需在欧洲、黑海地区和北美寻求进口来源多元化 [1] - 长期需推进谷物生产现代化、扩大灌溉基础设施投资及实施作物多元化种植 [1]
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德州市中心支公司聚焦主责主业:筑牢粮食安全生产“基本盘”
齐鲁晚报· 2025-08-26 07:29
核心观点 - 中国人寿财险德州市中心支公司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的方式 为种植户提供全面风险保障 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同时促进自身业务发展[1][2][11] 农业保险承保情况 - 全市已承保玉米完全成本保险103.46万亩 承担风险保障责任9.83亿元[1] - 累计承保政策性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441.67万亩 承保面积居全省系统16家地市公司首位[2] - 为34.8万户次种植户承担风险责任43.11亿元 支付赔款4881.94万元[2] - 平原县承保小麦和玉米59.3万亩 承保率达到93% 承担风险保障5.78亿元 成为全省系统"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第一县"[10] 理赔案例与成效 - 武城县甲马营镇暴雨灾害中查勘1.8万亩玉米受灾 其中绝产面积6500亩 累计赔款704万元 赔款是农户个人所缴保费的6.3倍[7] - 种植大户王伟投保3090亩玉米获得赔款91.87万元[7] - 种粮大户赵宗光获得赔款4.3万元[10] 商业保险创新 - 开办商业性小麦气象指数保险和商业性小麦种植保额补充保险 使保险从"保成本"迈向"保收入"[12] - 在禹城市开展"保险+期货"模式试点 三年累计承保21.54万亩 提供风险保障2.22亿元 实现赔付996.19万元[14] - 在齐河县率先进行高标准农田设施保险试点 通过商业保险杠杆作用化解管护难题[18] 风险减量措施 - 联合当地农业农村局建立"保险+农技"服务队 在8个县区开展农事巡田活动 发放近2万份科技明白纸[15] - 投入风险减量专项资金 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实现农作物全覆盖快速识别[18] - 建立智慧农业服务站 配备物联网设备 并与科研机构共建种质资源灾害数据库[18] 公司发展成果 - 2024年入选全国系统地市机构30强 所辖3家支公司入选全国系统县区机构100强 3家支公司入选全省系统综合评价20强支公司[2] - 多措并举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促进自身内含价值提升[2]
市场风格高切低,粮食ETF(159698)涨超1.2%
新浪财经· 2025-08-26 05:59
指数表现 - 国证粮食产业指数399365强势上涨1.14% [1] - 成分股云图控股002539上涨9.06% 百傲化学603360上涨5.61% 东方铁塔002545上涨5.17% 中粮糖业600737和天康生物002100跟涨 [1] - 粮食ETF159698上涨1.24% 最新价报0.98元 [1] 行业前景 - 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基本国策 转基因生物技术产业化在政策助力下持续推进 [1] - 种子产品升级迭代带动优质种子公司销售放量和价格提升 [1] - 龙头公司估值处于底部 长期投资配置价值凸显 [1] 指数构成 - 国证粮食产业指数反映沪深北交易所粮食产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价格变化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06% 包括大北农002385 隆平高科000998 北大荒600598 荃银高科300087 苏垦农发601952 亚盛集团600108 农发种业600313 藏格矿业000408 盐湖股份000792 神农种业300189 [2] 产品信息 - 粮食ETF159698紧密跟踪国证粮食产业指数 [1] - 场外联接A代码021086 联接C代码021087 联接I代码022848 [3]
红四方: 红四方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7:0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14亿元,同比下降8.18%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96.65万元,同比下降47.10%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76.02万元,同比下降122.51% [3] - 基本每股收益0.17元/股,同比下降69.09% [3] 行业环境 - 行业分类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的氮肥制造(2621)及复混肥料制造(2624) [4] - 202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3.99亿亩,基本保持稳定 [4] - 国家政策持续推动新型肥料发展,包括绿色低碳发展、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 [5]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拥有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5] 产品结构 - 产品包括复合肥和氮肥两大类,拥有500多个规格 [6] - 复合肥产品分为常规复合肥、作物配方肥和新型特种肥料 [7] - 氮肥产品包括尿素、脲铵氮肥和农用硫酸铵 [8] - 具备尿素30万吨/年、各类复合肥250万吨/年、水溶肥5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5] 研发创新 - 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氨基酸增效肥研发及应用示范" [12] - 新增中国科学院盐碱地重大科技专项"盐碱土壤内稳性地力提升产品创制及技术集成" [12] - 申请专利9件,授权专利19件 [13] - 与张福锁院士团队共建"绿色智能复合肥研究院"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13] 生产运营 - 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销售情况调整生产计划 [9] - 采购模式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询比价和竞争性谈判 [9] - 通过参与国储钾肥竞拍降低采购成本 [17] - 推进包装自动化改造,实现"机器换人" [15] 销售渠道 - 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 [10] - 实施"1+2+N"品牌战略,制定《经销商分级管理办法》 [16] - 新客户增长12%,聚天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6% [16] - 构建"服务+技术+营销"一体化的营销组织体系 [16] 战略发展 - 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14] - 启动安全信息化平台建设,预警准确率提升70%以上 [15] -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ESG报告获AA级评级 [19] - 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19] 公司治理 - 优化组织机构设置,独立设置项目管理部和质量管理部 [20] - 取消监事会和监事,由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 [22] - 制定《舆情管理制度》《市值管理制度》等治理制度 [22] - 完成2024年度现金分红,召开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互动 [23] 核心竞争力 - 产品优势:丰富的产品线满足多样化需求,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5] - 技术优势: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9项发明专利,获省部级奖项8项 [26][28] - 品牌优势:"红四方"为中国驰名商标,实施"1+2+N"多品牌战略 [29] - 产能布局:在安徽、湖北、湖南、吉林建有生产基地,覆盖主要产粮区 [31]
善水科技上半年多项主要产品毛利率同比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8-25 16:15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 同比增长23.0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77.67万元 [1] - 6-硝体产品上半年毛利率达45.69% 同比增加 [5] - 2,3-二氯吡啶上半年毛利率为26.33% 同比大幅增长 [5] 行业动态与市场地位 - 染料中间体行业因环保政策导致供给侧收缩 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2] - 农药出口价格同比略降但数量保持增长 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需求增加 [2] - 染料中间体行业具有客户持续稳定特点 更换供应商将导致高昂转移成本 [3] - 公司主要产品市场份额始终居于细分行业前列 [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2.97% [4] - 拥有连续硝化工艺和熔融法生产工艺 原材料损耗少且环保成本降低 [5] - 创新采用"氯代吡啶连续化生产工艺" 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并减少废水产生 [5] - 对现有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升级 同时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 [4] 产品与产能布局 - 核心产品6-硝体需求预期持续上升 受益于国内尼龙66产能稳健增长 [5] - 正在积极推动募投项目氯代吡啶系列产品产能释放 [5] - 采用循环嵌套生产工艺 使用副产品作为原料降低成本 [5] - 主要经营染料中间体、农药和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面对面丨青稞为何要保留延续四千多个品种?解码“西藏粮仓”密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5 08:16
青稞种质资源基地建设 - 西藏林周县建成全球最大青稞种质资源基地 包含4000余个品种 由西藏农科院达瓦顿珠推动建成 [2][25] - 种质资源被各国认定为"农业命根子"和"战略基因库" 不同品种携带抗病等特殊基因 可应对突发性植物瘟疫保障粮食安全 [2] - 基地面积达700亩 汇集半野生青稞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品种及新品种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功能 [25] 青稞产业重要性 - 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作物 具有极强高原气候适应性 作为藏族传统主食已有三四千年历史 [4] - 青稞在藏区具备多重功能 既是粮食和牲畜饲料 也可作为货币交换酥油和牛肉 对民生经济至关重要 [6] - 西藏青稞经历三次品种更新换代 亩产从和平初期不足100-200斤提升至当前700-800斤 良种覆盖率达80%-90% [24] 科研团队发展历程 - 首席科学家尼玛扎西(青稞王子)曾个人资助达瓦顿珠18000元完成三年研究生学业 并引导其深入田间开展实践研究 [12][14][16] - 达瓦顿珠在中国农科院获博士学位后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 坚持将科研与农户需求结合 开展品种杂交与精准鉴定 [16][27] - 科研传承自20世纪50年代 依托老科学家科考资料持续进行品种改良 实现多代科学家接力研究 [27] 产业技术发展方向 - 通过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杂交育种 聚合不同品种优势基因 培育更友好新品种 [27] - 建立全球最大基因库保存稀有遗传资源 为未来品种改良提供无穷可能性 [2][27]
农林牧渔行业周报第 26 期:供过于求局面加剧,猪价继续下跌-20250825
华西证券· 2025-08-25 05:20
行业投资评级 - 农林牧渔行业评级为"推荐" [3] 核心观点 - 种植产业链方面,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完成今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秋粮,受降雨偏多等不利因素影响,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重于上年,8—9月份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多发重发期,转基因技术在提升单产方面具有革命性作用,转基因商业化进程将继续扩面提速 [1][11] - 生猪养殖方面,本周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13.80元/公斤,周环比-0.07%,需求端仍处于淡季,需求表现平淡,短期内需求暂无利好提振,供应端标肥价差稳定在0.5元/公斤左右,反映标猪供应稳定而中大猪源整体供应偏少,2025年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较去年年末高点减少37万头,7月第2周生猪宰后均重为90.24公斤,已连续8周下降,本周外购仔猪养殖利润头均亏损151.8元,较上周有所收窄,自繁自养头均利润为33.95元,周环比上升17.68% [2][12] - 未来生猪行业发展"提质增效"是主要趋势,落后产能将逐步出清,成本低财务状况好的优质产能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2][12] 种植产业链 -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要完成今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任务,关键看秋粮 [1][11] - 受降雨偏多等不利因素影响,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重于上年,监测防控任务仍较为艰巨 [1][11] - 8—9月份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多发重发期 [1][11] - 转基因技术在提升单产方面具有革命性作用,转基因商业化进程将继续扩面提速 [1][11] - 农业农村部强调"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赋能种业创新发展",有利于转基因种业发展 [1][11] - 种植端北大荒和苏垦农发将受益 [1][11] - 种业方面重点推荐先发优势明显的大北农、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丰乐种业、万向德农等也有望持续受益 [1][11] 生猪养殖 - 本周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13.80元/公斤,周环比-0.07%,周度重心变化并不明显 [2][12] - 需求端仍处于淡季,需求表现平淡,短期内需求暂无利好提振 [2][12] - 供应端标肥价差逐步拉大,目前稳定在0.5元/公斤左右,反映标猪供应稳定而中大猪源整体供应偏少 [2][12] - 2025年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较去年年末高点减少37万头 [2][12] - 7月第2周生猪宰后均重为90.24公斤,已连续8周下降 [2][12] - 本周外购仔猪养殖利润头均亏损151.8元,较上周有所收窄 [2][12] - 自繁自养头均利润为33.95元,周环比上升17.68% [2][12] - 未来生猪行业发展"提质增效"是主要趋势,落后产能将逐步出清,成本低财务状况好的优质产能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2][12] - 建议继续关注成本改善显著,且未来出栏量弹性较高的标的 [2][12] - 养殖板块推荐立华股份、德康农牧、京基智农、牧原股份、温氏股份 [2][12] - 饲料板块推荐海大集团 [2][12] - 动保后周期板块推荐金河生物、生物股份、普莱柯和中牧股份 [2][12] 行情回顾 - 本周(8月18日-8月22日)农林牧渔(申万)板块+3.80% [14] - 上证指数收于3825.76,周涨跌幅+3.49% [14] - 深证成指收于12166.06,周涨跌幅+4.57% [14] - 创业板指收于2682.55,周涨跌幅+5.85% [14] - 沪深300收于4378.00,周涨跌幅+4.18% [14] - 农林牧渔(申万)指数收于2943.56,周涨跌幅+3.80% [14] - 子板块周涨幅居前三的分别为畜禽养殖(+4.31%)、农产品加工(+3.59%)、动物保健(+3.40%) [14] 重点农产品数据跟踪 - 玉米:本周玉米现货均价2385.10元/吨,周环比-0.39%;上周玉米国际现货均价4.58美元/蒲式耳,周环比-1.21% [24] - 小麦:本周国内小麦均价2435.58元/吨,周环比-0.10%;上周小麦国际现货均价5.37美元/蒲式耳,周环比-2.19% [27] - 水稻:本周粳稻现货价均价2892.80元/吨,周环比-0.66%;本周粳稻期货结算价2662.00元/吨,周环比+0.00% [32] - 大豆:本周国产大豆均价3952.63元/吨,周环比+0.27%;上周大豆国际现货均价421.20美元/吨,周环比+4.32% [37] - 棉花:本周新疆棉花价格均价15090.00元/吨,周环比+0.18%;2025年6月全球棉花市场价78.19美分/磅,月环比+0.26% [42] - 饲料价格:8月第1周生猪饲料均价2.71元/公斤,周环比-0.37%;8月第1周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3.39元/公斤,周环比+0.00% [49] - 维生素价格:本周维生素E均价67.50元/千克,周环比+0.00%;维生素B6均价139.90元/千克,周环比-2.10%;维生素A均价64.00元/千克,周环比+0.00%;维生素B2均价74.00元/千克,周环比+0.00% [49] - 生猪价格:本周生猪均价13.80元/公斤,周环比-0.07%;本周生猪期货均价13820元/吨,周环比-1.65% [62] - 禽养殖:8月第1周商品代肉雏鸡均价3.28元/羽,周环比+2.50%;本周毛鸡均价3.76元/斤,周环比+1.29%;本周毛鸡屠宰利润-0.85元/羽,周环比-80.85%;本周毛鸡养殖利润1.73元/羽,周环比+67.96% [72] - 糖价:本周国内柳州白砂糖现货价6034.00元/吨,周环比+0.13%;上周国际原糖现货价16.95美分/磅,周环比+2.71% [100] - 蔬菜:本周中国寿光蔬菜价格指数:菌菇类为156.68,周环比-0.84%;中国寿光蔬菜价格指数:叶菜类为181.35,周环比-6.99% [102] 进口数据 - 2025年7月肉类(包括杂碎)进口53.00万吨,环比0.00%,同比-1.85% [111] - 2025年1-7月粮食进口7683.00万吨,累计同比-21.68% [111] - 2025年1-7月大豆进口6104.00万吨,累计同比4.65% [111]
五环承建安哥拉化肥项目强夯启动
中国化工报· 2025-08-25 02:16
项目进展 -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的安哥拉索约AMUFERT化肥项目首台强夯机组装调试完毕并通过验收 [1] - 项目场地12000kN·m能级的试夯作业正式启动 标志项目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1] - 强夯作业为地基处理提供技术保障 推动整体工程进入高速建设期 [1] 项目意义 - 该项目是安哥拉首个大型化肥项目 采用天然气为原料 计划建设日产2300吨合成氨和4000吨尿素的化肥厂 [1] - 配套建设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及场外设施 [1] - 项目建成将缓解安哥拉长期依赖化肥进口的局面 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多元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 合作方评价 - 强夯作业按期启动赢得业主方安哥拉AMUFERT公司及项目管理顾问方高度评价 [1] - 合作方对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的专业能力、契约精神和高效执行力给予充分肯定 [1]
青稞为何要保留延续四千多个品种?解码“西藏粮仓”密码
央视新闻· 2025-08-25 00:05
青稞种质资源基地建设 - 西藏林周县建成全球最大青稞种质资源基地 包含4000余个品种[1] - 种质资源被各国认定为"农业命根子"和"战略基因库" 具备应对植物瘟疫的"救命基因"功能[1] - 基地面积达700亩 汇集半野生品种 20世纪中老品种及新品种[24] 青稞产业经济价值 - 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作物 具有三四千年种植历史 为藏族传统主食[3] - 具备多重经济功能:可直接销售 充当货币交换酥油牛肉 同时作为牲畜饲料[5] - 亩产从和平初期不足100-200斤提升至当前700-800斤 良种覆盖率80%-90%[23] 科研体系发展历程 - 西藏青稞经历三次良种换代 后两次由首席科学家尼玛扎西主导[23] - 种质研究始于1950年代科考 持续通过70-80年代追踪 依托老科学家遗留资料体系[27] - 形成产学研协同体系:基地开展精准鉴定 杂交育种 新品种培育等全链条科研[29] 人才培养机制 - 达瓦顿珠作为首位西藏籍南京农大农学研究生 获个人资助18000元完成学业[9][11][13] - 科研人员坚持田间工作模式 深入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15][17][19] - 继承尼玛扎西2011年建立的科研队伍建设理念 实现多代科学家接力[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