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折叠屏手机
icon
搜索文档
3个月薪资2万!苹果手机生产旺季,每天上千人进入富士康
第一财经· 2025-08-19 13:53
苹果供应链生产旺季 - 郑州富士康进入旺季高峰期 A事业群返费工预估3个月工资1 92万~2 3万元 小时工最高时薪26元叠加补贴[2] - 深圳富士康iDPBG部门小时工工价达26元/小时 招聘高峰期每日进厂人数预计上千人[2] - 郑州富士康招募中心7月第四周起每日接待数千名求职者 8月18日出现数百米排队现象[6] 招工激励政策变化 - 郑州富士康A事业群返费从7月中旬5500元上涨至7月底8000元 并叠加稳岗奖金和额外补贴[7] - 深圳富士康WWW部门小时工时薪最高达28元 CNSBG部门时薪27元 iDPBG部门时薪26元[9] - 对比历史数据 2022年郑州富士康返费达10500元 小时工时薪31元 均高于当前水平[11] 智能手机市场动态 - 2023年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 889亿部同比小幅下降 苹果出货量同比下降2%市占率第二[11]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Q2出货量同比下跌4 1% 华为市占率重回榜首 苹果出货量同比下降1 3%排名第五[11] - 苹果5月推动iPhone 16系列降价 线下渠道最高降1400元 线上电商降幅更大[11] 产品创新方向 - 市场传闻苹果筹备折叠屏手机 可能于2024年推出以提振销售[12]
3个月薪资2万!苹果手机生产旺季,每天上千人进入富士康
第一财经网· 2025-08-19 12:36
富士康是苹果最为人所知的代工厂,河南郑州是富士康主要的手机生产地,深圳也有组装iPhone的厂 区。 "今天我们送了一两百人进去富士康,加上其他中介送进去的,估计有一千多个人。"记者今日午后走访 深圳龙观人才市场时,一名中介表示。还有一名中介表示,她今天送了几十个人进富士康。 记者到达龙观人才市场时,看到数十名工人提着行李,准备上车前往省外的工厂。多名中介告诉记者, 今天进深圳龙华和观澜富士康厂区的人更多,基本是在临近中午时出发前往工厂,每天分两批进厂。 龙观人才市场多名中介称,目前是富士康招工的高峰期,组装苹果手机、华为手机的部门需求尤其多。 对于组装华为手机的部门是否有足够的订单,以支撑工人每日稳定的加班时长,多名中介表述不一,但 他们纷纷表示,组装苹果手机的部门订单量较多,近期工人每天都能稳定上班10小时。 按照惯例,苹果会在9月的秋季发布会上推出最新款iPhone手机。记者了解到,近期苹果手机生产进入 了旺季。 郑州富工联招聘公众号今日发布消息称,郑州富士康进入旺季高峰期。港区A事业群返费工底薪为每月 2100元,再加上加班费,以及在职满90天发放的最高8000元返费、1300元津贴和补贴,预估做满3 ...
创世纪: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司比增长47.38%
巨潮资讯· 2025-08-19 02:36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24.41亿元同比增长18.44% [2] - 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38% [2] - 海外业务收入1.61亿元同比飙升89.45% [2] 核心业务表现 - 钻铣加工中心业务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34.07% [2] - 产品获得富士康/立讯精密/比亚迪电子等头部客户认可 [2] - 市占率持续提升且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2] 增长驱动因素 - AI手机及XR设备爆发带动设备需求增长 [2] - 钛合金手机中框渗透率提升与折叠屏普及增加加工需求 [2] - 消费电子行业复苏周期推动设备更新需求 [2] 国际化进展 - 越南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运营 [2] - 海外生产基地降低运营成本并增强全球客户服务能力 [2] 研发创新 - 研发投入6763.01万元同比增长49.93% [3] - 针对AI硬件/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推出定制化数控机床 [3] - 核心功能部件研发突破带动自主化水平提升 [3] 发展前景 - 消费电子创新周期持续支撑产品需求增长 [3] - 海外布局与新兴领域突破提供业绩增长新动能 [3]
A股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华为手机出货量重回榜首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8-19 00:29
A股市值突破100万亿大关 - A股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农业银行以2.21万亿元位居市值榜首 工商银行2.03万亿元次之 贵州茅台等4股市值超万亿元 [2] - 上证指数突破3745.94点创近十年新高 上证50、沪深300等指数跑赢 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板块涨幅居前 [2] - 全球流动性宽松及政策预期推动A股上涨 但宏观经济数据仍处于弱修复阶段 [3] 华为重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榜首 - 2025Q2华为以6896万部出货量重回中国市场第一 vivo、OPPO、小米、苹果分列2-5位 苹果是唯一国外厂商 [4]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Q2出货量同比下滑4% 厂商通过"6·18"促销清理库存 国补政策拉动效果有限 [4] - 华为自研芯片与鸿蒙生态突破提升用户体验 下半年新品集中上市或带来新增长动力 [4][5] 三星在美国市场份额激增至31% - 三星Q2美国市场份额从23%飙升至31% 苹果份额从56%降至49% 苹果霸主地位首次显著动摇 [6] - 三星可折叠手机Z Fold 7和Z Flip推动增长 苹果预计2026年推出首款可折叠iPhone [6] - 折叠屏手机形态创新或引发局部换机潮 但整体市场需求仍受制于换机周期延长 [6][7] OpenAI寻求5000亿美元估值股权出售 - OpenAI拟以5000亿美元估值出售60亿美元股权 3月刚完成400亿美元融资 [8] - CEO奥尔特曼计划投入数万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 并探索新型金融工具融资 [8] - GPT-5商业价值受认可但技术突破有限 公司计划向搜索、硬件等领域扩张 [8][9] 美国变压器短缺制约AI基建发展 - 美国变压器需求超出供应30% 80%依赖进口 供货周期延长至127周 [10] - AI数据中心扩张及制造业回流加剧电力需求 老旧电网升级面临变压器短缺瓶颈 [10] - 进口依赖叠加贸易摩擦导致交货延迟 影响工厂项目正常推进 [11] 日经225指数创历史新高 - 日经225指数上涨0.77%至43714.31点 日元走软利好丰田等出口类股票 [12] - 服务业、运输机械等板块领涨 美日关税协议降低贸易不确定性 [12] - 日本央行可能加息成为潜在利空 去年突然加息曾引发股市震荡 [13] 基金公司上半年业绩回暖 - 华银基金营收13.46亿元同比增0.81% 华夏基金营收42.58亿元同比增16.05% [14] - 天天基金代销机构营收14.24亿元 代销基金产品达11143只 行业头部效应加剧 [14] - 股市回暖带动管理费收入增长 指数基金受新基民青睐 [14][15] 沪指创近10年新高 - 沪指涨0.85%报3728.03点 深成指涨1.73% 创业板指涨2.84% 两市成交额2.76万亿元 [16] - AI硬件和大金融板块领涨 超4000只个股上涨 煤炭、有色等周期板块下跌 [16] - 增量资金流入不明显 场内交易热情主导行情 市场在犹豫中上行 [17]
苹果调整产品策略:iPhone 18 基础款推迟至 2027 年
环球网资讯· 2025-08-18 06:07
产品线调整 - 苹果公司计划调整iPhone产品线布局 明年将不会发布基础款iPhone 18 [1] - 基础款iPhone 18及iPhone 18e将推迟至2027年上半年发布 [2] 新品发布计划 - 苹果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推出四款高端旗舰机型 [2] - 四款机型包括iPhone 18 Air iPhone 18 Pro iPhone 18 Pro Max以及首款折叠屏iPhone 18 Fold [2] 战略调整原因 - 产品线调整是为了适应产品线的扩展 [1] - 调整特别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折叠屏iPhone [1]
iPhone18 Fold来了,屏幕打“玻尿酸”,彻底消灭折痕,售价1.4万起,值得等吗?
36氪· 2025-08-14 02:10
产品命名与市场反应 - 折叠屏iPhone命名为iPhone 18 Fold引发网友争议 部分用户认为名称缺乏创意且逻辑上可能影响后续产品序列规划 [1][2][3][4] 产品技术突破 - 采用翻盖式双屏设计 通过新型聚合物填充技术和外置枢轴点铰链设计实现屏幕零折痕效果 显著降低屏幕应力并延长显示寿命 [9][11][14][16] - 使用三星in-cell触控面板使屏幕厚度减少19% 内屏尺寸达7.76英寸(分辨率2713×1920) 外屏5.49英寸 整机折叠厚度低于1厘米 展开仅4.5mm [13] - 取消Face ID改用屏下Touch ID以节省内部空间 搭载2nm工艺A20芯片 但仅配置双摄像头 [17] 定价与市场竞争 - 预计售价达14000元 较三星Z Fold6高出300美元 成为高端折叠屏市场定价最高产品之一 [19] - 苹果作为折叠屏领域后来者 面临三星等品牌已占据市场多年的竞争格局 [6] 软件生态与用户体验 - 可能移植iPadOS分屏多任务功能至折叠屏 支持左右分屏和浮动窗口操作 解决安卓系统分屏割裂问题 [22] - 通过Handoff功能实现应用在折叠与展开形态间自动适配 减少开发者适配工作量 [24][25] - 计划打造"一机双形态"体验:外屏保持iPhone操作逻辑 内屏切换为iPadOS并支持Apple Pencil 结合多模态AI能力提升生产力场景应用 [27][28] 产品规划与行业影响 - 预计2026年下半年推出高端型号 2027年发布低端版本 但可能因苹果传统产品延迟导致实际上市时间推后 [9][29] - 苹果入场可能改变折叠屏市场生态适配标准 凭借系统级整合能力提升大屏设备生产力体验 加剧行业竞争 [20][28][29]
Q2增速领跑!联想摩托罗拉手机稳居海外市场第四 亚太+北美市场成两大增长引擎
格隆汇· 2025-08-10 06:57
海外智能手机市场表现 - 除中国外海外智能手机市场总营收达913亿美元 同比增长9.2% 大幅超越1.2%的增长预期 [1] - 联想集团手机业务营收同比飙升14.6% 市场份额达5.4% 巩固全球第四地位 [1] - 联想摩托罗拉全球营收份额增长至3.0% 排名第八 [1] - 联想营收增速领跑海外市场TOP5 苹果(9.7%) 三星(11.3%) 小米(3.7%) OPPO(-1%) [2] 区域市场表现 - 亚太新兴市场营收同比增长66% 其中印度市场同比增速达44% [2] - 日本市场联想摩托罗拉与富士通品牌合计出货量超70万台 连续三季稳居前三 [2] - 北美市场收入10.7亿美元 同比增长18.2% 份额5.3% 排名升至第三 [3] - 美国市场份额5.6% 稳居第三位 [3] 公司业务亮点 - 联想摩托罗拉2024-25财年营收达626亿元 同比增长27% 创收购后新高 [4] - 手机出货量较2020年增长75% [4] - 除中国外全球市场营收份额超越OPPO 传音和谷歌 从第五升至第四 [4] - 中国本土市场营收同比大幅增长52% 出货量同比增长32% [3] 行业趋势与机遇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高端化趋势延续 2025年营收增幅将跑赢销量增长 [4] -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手机与折叠屏机型关注度持续上升 [4] - 联想摩托罗拉在个人智能领域和折叠屏手机有强大积淀 [4]
联想(00992)摩托罗拉手机Q2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 稳居海外市场第四
智通财经· 2025-08-10 06:16
海外智能手机市场表现 - 除中国以外的海外市场智能手机总营收达913亿美元,同比增长9.2%,大幅超越此前1.2%的增长预期 [1] - 联想集团手机业务在海外市场营收同比飙升14.6%,市场份额达5.4%,巩固全球第四地位 [1] - 联想摩托罗拉在全球范围内的营收份额增长至3.0%,排名第八 [1] - 联想营收增速领跑海外市场TOP5(苹果9.7%、三星11.3%、小米3.7%、OPPO-1%),仅次于谷歌 [2] 区域市场表现 - 亚太新兴市场营收同比增长66%,其中印度市场同比增速达44% [2] - 联想摩托罗拉与富士通品牌智能手机在日本市场二季度合计出货量超70万台,连续三个季度稳居前三 [2] - 北美市场收入10.7亿美元,同比增长18.2%,份额5.3%,排名上升至第三 [3] - 美国市场以5.6%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三位 [3] 公司业绩亮点 - 联想摩托罗拉在中国本土市场营收同比大幅增长52%,出货量同比增长32% [3] - 2024-25财年摩托罗拉营收达626亿元,同比增长27%,创被联想收购后历史新高 [3] - 手机出货量较2020年增长75% [3] - 2025年一季度联想摩托罗拉在除中国外的全球市场营收份额从第五升至第四 [4] 行业趋势与机遇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高端化趋势延续,2025年营收增幅将跑赢销量增长 [4] -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手机与折叠屏机型关注度持续上升 [4] - 联想摩托罗拉有望凭借个人智能领域和折叠屏手机的强大积淀获得增长机会 [4]
蓝思科技股价上涨1.57% 人形机器人业务取得新进展
金融界· 2025-08-06 17:5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6日收盘,蓝思科技股价报23.24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57% [1] - 当日成交金额达15.05亿元,成交量651178手,振幅4.37%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电子、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业务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 [1] - 产品包括玻璃盖板、触控模组、金属结构件等 [1]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 - 已为智元机器人等合作伙伴交付数百台整机 [1] - 与北美机器人头部客户确定了头部模组和结构件份额 [1] AI眼镜领域 - 公司是Rokid全系产品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 [1] 折叠屏手机领域 - 作为超薄柔性玻璃的全球核心供应商 [1] - 深度配合多个国际客户开发和量产相关产品 [1]
鹏鼎控股:7月营收达30.02亿元,同比增长稳健
巨潮资讯· 2025-08-06 14:16
公司2025年7月营收表现 - 2025年7月合并营收达人民币30.024亿元 较去年同期实现稳健增长 [2] 公司产品结构与客户基础 - 长期深耕高端HDI、SLP、类载板等高附加值产品 [2] - 主要客户涵盖苹果、华为、特斯拉等国际一线终端品牌 [2] 行业趋势与公司竞争优势 - 全球PCB产业正经历结构性升级 高端产品技术壁垒高、客户粘性强 [2] - 受益于AI终端、折叠屏手机、XR设备及车载电子等新兴应用快速渗透 [2] - 订单结构持续优化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带动整体营收稳步增长 [2] 公司产能布局与战略方向 - 在大陆淮安园区和泰国园区具备AI服务器相关产能 [2] - 积极关注全球AI服务器市场发展动态 将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战略调整投资扩产计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