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航天
icon
搜索文档
上交所:推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扩围至商业航天等相关行业领域
经济观察网· 2025-09-17 03:00
经济观察网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9月16日在公开论坛上透露,上交所已与多家商业航天、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企业开展预沟通,推动第五套标准扩围至相关行业领域。 ...
科创板IPO第五套标准扩围推进中,上交所霍瑞戎:已与多家企业开展预沟通
第一财经· 2025-09-17 02:56
上交所霍瑞戎:已与多家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企业开展预沟通。 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在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上表示,已与多家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 企业开展预沟通,推动第五套标准扩围至相关行业领域。今年6月份发布的科创板"1+6"改革政策,重启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并扩大适用范围。政策发布以来,科创板新增受理15家企业IPO申请,其中4 家系未盈利企业;在适用第五套标准方面,1家企业获受理,2家前期已申报企业获注册生效;政策发布 至今已有3家未盈利企业注册生效。 ...
新雷能跌2.03%,成交额1.1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8.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02:3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7日盘中下跌2.03%至18.30元/股 成交1.19亿元 换手率1.42% 总市值99.2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8.94万元 特大单买入585.63万元(占比4.93%)/卖出1153.49万元(占比9.71%) 大单买入2100.96万元(占比17.68%)/卖出1562.04万元(占比13.15%) [1] - 年内股价涨63.39% 近5日涨8.03% 近20日跌8.50% 近60日涨42.52% 年内1次登龙虎榜(最近为2月21日)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模块电源/定制电源/大功率电源及系统 应用于通信/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 电源及电机驱动收入占比98.86%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2亿元(同比增长12.93%) 归母净利润-9513.85万元(同比减少39.8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04亿元 [3] 股东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67万户(较上期增加11.57%) 人均流通股16887股(较上期减少10.37%) [2] - 华夏军工安全混合A持股2590.03万股(增持1358.59万股)为第二大股东 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A新进持股817.14万股为第七大股东 [3] - 华夏优势增长混合持股703.50万股(增持34.60万股)为第八大股东 广发两只基金及香港中央结算退出十大股东 [3] 行业属性 - 属电力设备-其他电源设备Ⅱ-其他电源设备Ⅲ行业 概念板块含军民融合/航天军工/商业航天/专精特新/芯片概念等 [2]
南京聚隆涨2.07%,成交额1.1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76.9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02:3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7日盘中股价38.01元/股 上涨2.07% 总市值41.80亿元 成交额1.11亿元 换手率3.38%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76.98万元 特大单买入539.53万元占比4.85% 卖出565.75万元占比5.08% 大单买入2031.98万元占比18.26% 卖出1628.79万元占比14.63%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75.86% 近5日涨7.40% 近20日跌0.83% 近60日涨44.17% [1] - 今年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7月17日龙虎榜净买入3883.72万元 买入总计1.39亿元占比16.72% 卖出总计1.00亿元占比12.0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江苏省南京江北新区 成立于1999年4月27日 2018年2月6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新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收入构成:改性工程塑料45.34% 改性通用塑料35.59% 长玻纤增强材料8.40% 塑木环境工程材料6.42% 弹性体材料2.10% 发泡及其他0.90% 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0.74% 贸易品0.51% [2] 行业属性与股东结构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塑料-改性塑料 [2] - 概念板块包括铁路基建、商业航天、小盘、吸波材料、无人机等 [2] - 截至9月10日股东户数2.14万户 较上期增加2.98% 人均流通股4102股 较上期减少2.89%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57亿元 同比增长25.75%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736.44万元 同比增长40.73%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2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6983.96万元 [3]
锐科激光涨2.03%,成交额8300.0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45.3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02:21
股价表现 - 9月17日盘中上涨2.03%至27.71元/股 成交额8300.07万元 换手率0.58% 总市值156.51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5.00% 近5个交易日涨4.57% 近60日涨29.23% 近20日下跌5.01%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445.36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275.24万元占比3.32% 大单买入1688.94万元占比20.35%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成立于2007年4月6日 2018年6月25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光纤激光器及其关键器件与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收入构成:连续光纤激光器81.88% 脉冲光纤激光器9.29% 超快激光器2.47% 特种光纤1.90% 其他4.46% [2] 行业属性 - 申万行业分类: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激光设备 [2] - 概念板块涵盖:商业航天(航天航空) 航天军工 湖北自贸区 医疗美容 芯片概念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3.90万户 较上期增加1.37% [2] - 人均流通股13381股 较上期减少1.36% [2]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313.02万股(增加60.30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43.05万股(减少57.31万股) 华夏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184.31万股 [3]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64亿元 同比增长4.85% [2] - 归母净利润7309.07万元 同比减少23.7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53亿元 [3]
圣泉集团涨2.07%,成交额1.1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62.3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02:0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7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32.12元/股 总市值271.86亿元 成交额1.18亿元 换手率0.48%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62.37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买入361.8万元(买入506.11万元占比4.27% 卖出144.31万元占比1.22%) 大单净买入100.57万元(买入2962.34万元占比25.01% 卖出2861.77万元占比24.16%)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9.3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51%/1.84%/16.50% [1] 基本面与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51亿元 同比增长15.67% 归母净利润5.01亿元 同比增长51.19%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合成树脂及衍生品占比87.89% 生物质产品占比9.64% 其他业务合计占比2.46% [1] - 公司成立于1994年1月 2021年8月上市 主营合成树脂及复合材料、生物质化工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69万户 较上期增加1.65% 人均流通股29050股 较上期减少1.33% [2] - 南方中证500ETF新进成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1005.69万股 广发稳健回报混合A增持45.54万股至724.32万股位列第八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389.48万股至697.36万股位列第九 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A新进持股635.45万股位列第十 [3] 分红记录与行业属性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9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9.42亿元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塑料-合成树脂 概念板块涵盖商业航天、代糖概念、抗菌面料、航天军工、轨道交通等 [1]
国博电子(688375):星载领域进展显著,Q2环比大幅改善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16 11:2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格 - 投资评级为增持 [5] - 目标价格为90元 当前价格为76.1元 [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受传统领域确认收入延期影响业绩下滑 但Q2单季度环比实现高增长 毛利率与净利率持续提升 [2] - 公司在低轨卫星和商业航天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多款T/R组件产品已开始交付客户 [2] - 上调目标价至90元 维持增持评级 下调2025-2026年EPS为1.00/1.13元 新增2027年EPS1.30元 [11]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0.7亿元 同比下降17.82%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下降17.66% [11] - Q2单季度营收7.2亿元 同比增长18.23% 环比增长105.84% 归母净利润1.44亿元 同比增长16.2% 环比增长150.01% [11] - 2025H1综合毛利率39.11% 同比提升3.97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18.81% 同比提升0.04个百分点 [11] - 预计2025年营收28亿元 同比增长9.7% 净利润6亿元 同比增长23.5% [4] 业务板块分析 - T/R组件业务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9.27% [11] - 射频芯片业务营收0.91亿元 同比增长3.72% [11] - 其他芯片业务营收0.22亿元 同比下降18.42% [11] 技术进展与市场拓展 - 有源相控阵T/R组件持续专注高频高密度领域 产品向多通道、高频、高集成方向发展 [11] - 在低轨卫星和商业航天领域打开市场空间 多款产品已开始交付客户 [11] - 射频集成电路产品在4G、5G移动通信领域大批量供货 在5G-A移动通信崭露头角 [11] - 针对卫星通信和感知需求开展多款射频芯片开发 部分产品已实现小批量交付 [11] 估值比较 - 参考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估值79倍PE [11] - 公司作为T/R组件国家队 给予2025年90倍PE估值 [11] - 当前市盈率75.81倍(2025E) 市净率7.19倍(2025E) [12] 股价表现 - 52周内股价区间32.81-80.95元 [6] - 近1个月绝对升幅20% 相对指数升幅16% [10] - 近3个月绝对升幅40% 相对指数升幅25% [10] - 近12个月绝对升幅134% 相对指数升幅92% [10]
国机精工(002046) - 002046国机精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08:22
金刚石散热应用 - 金刚石散热性能优异但成本高制约功能化应用 [1] -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散热性能介于铜和金刚石之间且成本较低 [1] - 公司已研制成功金刚石铜产品并正进行市场推广 [1] - 产业化主要问题为成本制约应用场景拓展 目前处于起步阶段 [1] 航天轴承业务 - 国内航天轴承市占率超90% [2] - 产品包括火箭燃料涡轮泵轴承 卫星动量轮轴承组件 卫星电池帆板轴承 [2] - 商业航天发展将带来新业务增长机会 [2] 轴承业务现状 - 特种轴承业务量恢复不及预期 [2] - 风电轴承增速较快 [2] - 搬迁新产业园后产能提升可支撑更多业务 [2] 超硬材料磨具业务 - 2024年超硬磨具业务收入约5.8亿元 [2] - 下游应用分为半导体领域和非半导体领域(汽车/制冷/LED/工模具等) [2] - 半导体领域产品近几年增长显著 [2] - 产品性能优越且技术门槛高 竞争对手主要为国际跨国企业 [2]
估值超70亿元!卫星制造独角兽启动IPO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07:55
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9月15日,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纳星空")在北京证监 局完成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微纳星空是我国最早一批聚焦卫星整星研制的商业航 天企业,目前成为国内高端卫星制造头部企业。截至今年6月,微纳星空累计融资超20亿元,估值超70 亿元。今年5月,微纳星空还中标了金额达8亿元的"环天卫星星座建设"项目。 在微纳星空此前的融资中,投资方还包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长江航天产业基金、涌铧资 本、安芙兰资本、沣扬资本、世纪资本、创想天使、比邻资本、元航资本、中科创星等。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微纳星空拥有卫星平台和核心部组件自主知 识产权,掌握卫星制造近40项关键技术,拥有注册专利超300件。 公司官网显示,微纳星空已成功研制并发射数十颗卫星,涵盖10kg—1000kg级卫星,涉及窄带低功耗通 信、宽带互联网卫星通信、中高分辨率光学遥感、高光谱红外遥感、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和科学与技 术试验卫星等多个领域。明星产品包含国内首颗由民企研制的0.5m分辨率遥感卫星——泰景三号01 星、国内首颗X波段商业SAR卫星——泰景四号01 ...
商业航天跑来一个IPO,微纳星空正式启动上市辅导
搜狐财经· 2025-09-16 03:21
来源:直通IPO;文/孙媛 9月16日,据证监会官网显示,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正式启动上市辅导,国泰海通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股东方面,微纳星空无控股股东,创始人高恩宇持有25.6363%的公司股份。 据公司官网显示,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主要从事卫星整星、地面站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业务,围绕卫星解决方案可为客户提供 包括论证、设计、制造、测试、发射、测运控在内的"一站式 "星地一体化交付服务。 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商业航天领域独角兽企业,微纳星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平台和核心部组件,掌握卫星制造近 40项关键技术,拥有注册专利超300件。 截至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制并发射27颗卫星,涵盖10—1000kg级卫星,涉及窄带低功耗通信、宽带互联网卫星通信、中高分辨率光学遥感、高光谱红外遥 感、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和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等多个领域。明星产品包含国内首颗由民企研制的0.5m分辨率遥感卫星 ——泰景三号01星、国内首颗X波 段商业SAR卫星——泰景四号01星等光学、国内首颗商业Ku波段相控阵雷达遥感卫星——泰景四号03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