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津冀协同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轨道运营公司获得22号线(平谷线)运营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8 10:28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近期,北京轨道运营公司中标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委托运营项目,成为该线运营商。 北京轨道运营公司作为京投公司的直管二级公司、北京市第三家轨道交通运营商,自成立以来始终为成 为"特色鲜明、行业领先,成熟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运营服务商"不断努力。目前公司负责运营国内首条 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运行示范线路燕房线、全行业第一条"准高铁、公交化"运营的市域快线 大兴机场线、首都主城区骨干线网中第一条"大站快车"线路19号线。 此次22号线运营权的取得,是公司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是公司在高质量完成"三步走"战略之后即将 开始的"二次创业"。北京轨道运营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乘坐大兴机场线时提出 的"北京要继续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的总 要求,全力做好各项运营筹备工作,确保线路如期、安全、高质量开通,努力把22号线打造成服务国家 战略、惠及区域民生的精品线路,为助力首都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北京轨道运营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是北京首条跨省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首条城市 轨道交通领域 ...
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中国发展网· 2025-08-18 07:44
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协同 - 承接中国石化、国家管网等重大项目278个,总投资2734亿元 [2] - 引进北京在津新建机构1484家,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及5家子公司落户 [2] - 实施津潍高铁、京滨城际等重大工程,实现京津冀"区域通办"1108项 [2] 经济发展与财政表现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7843亿元,占全市总量43.5%,较"十三五"末提升1.8个百分点 [3]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万元,较"十三五"末增加1.3万元,年均增长5.3% [3] - 2024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5.4%和5.8% [3] 产业体系构建与升级 - 形成5个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含绿色石化、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和5个千亿级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4] - 建成9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布局生物制造、自主信创等八大未来产业 [4] - 累计构建70个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培育100个骨干企业,打造9个未来产业集聚区 [4] 改革开放与创新生态 - "证照分离""一企一证"改革领跑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指数连续五年全国第三 [5] - 49项试点经验全国复制推广,建成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4家海河实验室 [5]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338家,较"十三五"末增长60% [5] 城市建设与社会民生 - 改造老旧小区295个,实施5个城市更新项目,连续推进20项民心工程 [6] - 累计新增就业39.4万人,新建54所中小学及幼儿园 [6] - 人均期望寿命提高至83.8岁,养老服务总床位超1.2万张 [6]
站产城互融
经济日报· 2025-08-16 21:50
区域发展与交通优势 - 武清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 高铁至北京南站20多分钟 至天津站10多分钟 多条京津定制快巴覆盖主要居住区 跨域公交和通勤定制公交实现无缝衔接 [1] - 京津产业新城全面起势 武清开发区和京清汽车产业园等7个产业功能区建立建产投服一体化管理体系 [1] 产业集群与投资表现 - 与北京顺义和河北廊坊共建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 实现三地共造一辆车 [1] - 高村数智创新园成为京津冀距离北京核心区最近、规模最大、算力最强的专业智算产业聚集区 [1] - 形成智能科技、生物医药和高端时尚消费3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492.61亿元 同比增长5.8% [1] - 累计落地项目390个 预计投资额118亿元 签约项目41个 [1] 消费旅游与城市活力 - 以高端时尚消费和车文化体验为主题打造新商圈 依托大运河文化带串联天民田园和漫森活农场等特色点位 [2] - 推出武清新十景和10条高品质旅游线路 完善赛展演食住购乐训游9大功能体系 [2] - 举办遇见运河文化创意市集等活动 吸引游客581.4万人次 同比增长3.4% [2]
8地共建“两山”朋友圈 门头沟举办第三届永定河绿色发展论坛
新京报· 2025-08-16 10:43
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山"转化 - 论坛以"生态共融·和谐共生"为主题,聚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山"转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议题 [1] - 门头沟区森林覆盖率达48.64%,林草覆盖率位居全市榜首,PM2.5浓度从2019年3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4年28.6微克/立方米 [1] - 门头沟区创新构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导向机制,2024年可比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达359.7亿元,较去年增加2.21亿元,增幅北京市生态涵养区排名第一 [1] 生态治理与区域发展 - 门头沟区培育"门头沟小院"精品民宿、檀谷商圈等文旅品牌,2024年城乡收入比历史性降至2以下 [2] - 构建人工智能、超高清数字视听、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三大产业"体系,中关村门头沟园年度总收入从2020年415亿元增至2024年预计1076.1亿元 [2] - 永定河山峡段治理、"百泉复涌"等工程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连续五年保持"优"级 [1] 跨区域生态协作 - 门头沟区联合7地政府启动"两山"朋友圈,围绕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领域深化合作 [2] - 各方将建立会议互邀、调研互访等机制,共同探索打造"两山"实践城市示范联盟 [2] - 门头沟区携手京津冀伙伴深化生态保护协作与绿色产业联动,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
滨海新区五年引进北京在津新建机构1484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5 12:02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在推进京津同城化方面,津潍高铁、京滨城际、兴港高速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津石高速、塘承高速竣 工通车,天津港雄安新区服务中心、京津协同港口服务中心揭牌成立,航空口岸可免预约7×24小时通 关和"空中申报、落地通关"。滨海新区25家医疗机构与京津冀鲁地区实现检验互认,1108项高频服务事 项"跨省通办",一体化、同城化水平不断提高。 2024年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是继2006年国务院支持滨海新 区开发开放后,立足滨海新区发展实际,立足滨海新区发展基础,提出的新一轮务实举措。 一年来,滨海新区根据政策措施和天津市具体落实举措等,制定了372项行动计划,以目标量化、措施 细化、项目实化、政策转化、清单责化的方式抓落实,切实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当地用足 用好进一步增强科技研发转化能力方面的政策举措,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与高性能制造实验室等一批高 水平科研院所落户,中国石化北化院天津科学试验基地一期等高端研发转化平台竣工,与北京中关村、 怀柔科学城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算力基础设施共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8月15日, ...
重大工程系列报告之三:雄安高铁网建设进度如何了?
华源证券· 2025-08-15 10:1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5] 核心观点 - 雄安新区高铁网络建设进入集中施工期,三条在建高铁(雄商、雄忻、石雄)总投资约1773亿元,预计2026-2028年陆续建成投运,将形成"四纵两横"高速铁路体系,实现京津冀核心区域全覆盖[5] - 三条高铁建成后将形成"东接京津、南通中原、西联晋陕"的快速通道体系,全面提升雄安新区交通通达性与全国性交通节点能级[5] - 土木工程投资占比48%(约851亿元),2025-2027年预计集中释放超407亿元,产业链订单进入密集兑现期[5] 高铁线路建设进展 雄商高铁 - 全长552公里,总投资864亿元,桥梁占比94%,计划2026年通车,连接雄安与中原城市群[14] - 施工单位包括中铁一局、十四局等,已完成线下工程70%,进入铺轨与站房封顶阶段[20] - 黄河特大桥(全长40.82公里)已于2025年5月贯通,为全线控制性工程[21] 雄忻高铁 - 全长343公里,总投资572亿元,桥隧比88%,计划2027年通车,填补雄安至山西北部高铁空白[22] - 河北段与山西段分别由中铁三局、十二局等承担施工,北太行隧道、五台山隧道等关键工点已进洞[24][25] - 土木工程完成度约50%,剩余投资约137亿元[36] 石雄高铁 - 全长156公里,总投资336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计划2028年通车[30] - 2024年底启动建设,截至2025年7月72个工点已开工,首个桥梁墩身完成浇筑[33] - 土木工程完成度约10%,剩余投资约145亿元[36] 产业链投资机会 施工主体 - 中国中铁、中国铁建旗下工程局主导施工,雄商高铁14个标段已全部招标,合同金额合计约300亿元[18][38] 装备制造 - 中铁工业、铁建重工将受益于高桥隧比(雄忻88%)带来的TBM/盾构设备需求[39] 轨道系统 - 铁科轨道(高铁扣件供应商)、银龙股份(轨道板/轨枕)将受益于无砟轨道施工需求释放[40]
实现京津冀“区域通办”1108项,滨海新区全面发力京津同城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5 05:29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 - 滨海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大项目278个 总投资2734亿元 [1] - 引进北京在津新建机构1484家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总部及5家子公司落户 [1][3] - 累计落地北京来源重大项目投资额超2500亿元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注册企业超6000家 [3] 央企与创新业务布局 - 成功引入中国石化 国家管网集团LNG二级板块等央企二级机构 [3] -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新增7家实验室 12家单位进入概念验证平台清单 [5] - 形成"北京研发 滨海转化"模式 合成生物 脑机交互等未来产业引领区域合作 [5]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一体化 - 津潍高铁 京滨城际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津石高速 塘承高速已通车 [8] - 天津港设立雄安新区服务中心 航空口岸实现7×24小时免预约通关 [8] - 25家医疗机构实现京津冀鲁检验互认 1108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 [1][8] 产业集群建设进展 - 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晋级国家队 [5] - 中石化南港高端新材料 联想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投入运营 [5]
京津冀高校青年共上“同向共行的大思政课”
中国青年报· 2025-08-14 22:37
京津冀青少年交流活动 - 京津冀三地高校200余名青年师生参加"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交流活动,通过实地研学、文化体验和深度交流感受河北的历史底蕴、发展活力和城市魅力 [1] - 活动深刻领悟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紧密联系 [1] - 青年在石家庄解放纪念馆沉浸式观看红色实景剧《石家庄1947》,重温峥嵘岁月、感悟革命精神 [1] 红色教育基地参观 - 青年参观西柏坡纪念馆和中共中央、中央青委及各部委旧址,并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2]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表示该校诞生于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为党而生、因党而兴,认为这次活动是一场寻根溯源的精神淬炼 [2] - 青年走进革命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诞生地平山县北庄村,在北庄村小广场上再次合唱 [2] 城市发展与科技创新 - 青年在石家庄城市馆了解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舞台 [2] - 青年在石家庄电子信息产业展示中心看到55年前问世的东方红卫星和众多创新企业孵化壮大的历程 [2] - 参观国产芯片、5G通信设备、智能工业机器人等科技成果,认为这些是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生动写照 [2] 未来合作与交流 - 活动不仅是行走的思政课堂,更是京津冀青少年深化友谊、碰撞思想、探索合作的平台 [3] - 未来将深化三地交流合作,创新交流形式,拓展合作领域,打造更多京津冀青少年交流品牌活动 [3] - 引导青年积极投身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伟大实践,展现青春作为,贡献青春力量 [3]
天津红桥加快建设京津冀同城商务区 打造同城化发展新载体
中国新闻网· 2025-08-14 17:32
中新网天津8月14日电 (薛淳月)"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天津市红桥区以京津冀同城商务区为载 体,同时服务河北省雄安新区及北京副中心、链接'三北'与国际市场。"13日,在天津市工商联、商 会"走进红桥"活动暨助力加快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推介会上,天津市红桥区委常委、副区长蔡宁介绍 了该区建设进展,聚焦交通枢纽升级、产业载体建设和人才政策三大领域,展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动 能。 据介绍,目前,作为商务区核心依托的天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已建成配套全国唯一的城市航站楼,提供 值机与行李直挂服务,实现与国际航班的无缝衔接。随着2028年京沪高铁二线通车,预计80%以上的京 津城际始发车将汇聚天津西站,进一步强化其枢纽功能,助力实现"高铁地铁化"的便捷通勤。 为拓展发展空间,红桥区已完成天津西站周边棚户区拆迁,释放建设规模约280万平方米,并加速盘活 现有资源,如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所在的6万平方米写字楼项目,已吸引中煤邯郸院、中石油等央 企以及异乡好居、鞍马出行等民营企业入驻,山姆会员店等一批重大商业项目也计划于今年底陆续落 地。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蔡宁表示,下一步,天津市红桥区将借鉴北京、上海的发展经验, ...
京冀携手共建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新机制
新华财经· 2025-08-14 13:45
新华财经北京8月14日电(高婷、赵庆祥)8月13日至14日,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养老地产服务专业 委员会联合河北新场景经济论坛组委会、日照市房地产业协会共同举办"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考察 活动"。活动期间,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养老地产服务专业委员会与河北新场景经济论坛组委会签 订《京冀养老服务领域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标志着京冀两地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与机制 创新迈出实质性步伐。 ——服务国家战略,深化区域协同 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内 容,推动构建"北京研发+河北落地""北京医疗+河北康养"的产业格局,促进京冀两地企业在康养领域的 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聚焦养老服务供需矛盾,通过政策联动、资源互通、 标准共建,探索跨区域养老合作新模式,助力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丰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内涵,为全 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 ——供需精准对接,激活市场活力 协议明确,双方将围绕"需求导向、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原则,共建三大合作共享平台: 本次活动考察团一行还深入调研了西城区德胜老年公寓(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