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结合

搜索文档
二期新进展!天府国际基金小镇如何拓展产业张力
搜狐财经· 2025-06-26 10:44
天府国际基金小镇二期项目进展 - 总投资31亿元、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的天府国际基金小镇二期项目进入验收倒计时 [1] - 二期项目主要为办公及会议中心 2021年开工 2024年封顶 计划2025年底验收 2026年底全面交付 [3] - 规划创新金融集聚区、孵化器协同创新集聚区、财富生态高地等核心功能 定位低密生态与产融深度结合 [6] 小镇运营成果与行业地位 - 入驻基金相关机构576家 管理社会资金总规模超5440.3亿元 [3] - 连续八年获投中"中国最具特色基金小镇"称号 西部最大股权基金产业园 [3] - 累计投资四川项目512个 投资规模约820亿元 覆盖电子信息、医疗健康、智能制造、大消费等领域 [11] 金融生态与服务模式 - 构建"债权+股权+资本市场"全链条服务体系 通过"蓉易见·湖畔听音"路演活动促成450万元天使轮融资案例 [8][10] - 深化"政府+银行+担保"模式 提供从项目筛选到落地护航的全流程服务 [10] - 形成"产业引导基金+头部PE+社会资本+风控+生态圈"多层次服务体系 [11] 战略定位与未来规划 - 二期建成后将形成"基金+产业"集聚地 集成基金产业聚集、孵化加速、会议配套、人才服务功能 [8] - 以"一镇多园"模式响应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 目标升级为资本枢纽与创新引擎 [13] - 通过金融生态赋能科技创新 推动区域产业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13]
民企供应链金融期待新跨越
国际金融报· 2025-06-26 10:41
供应链金融发展历程 - 中国企业经历了"制造为王"(60-80年代)、"渠道为王"(90年代)、"现金为王"(2010-2020年)和"数据为王"(2020至今)四个竞争阶段 [3] - 供应链管理在90年代诞生,关注物料流和信息流,2008年金融危机后企业开始重视现金流,供应链金融时代开启 [3] - 当前供应链管理聚焦稳定性、安全性、高价值和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理念契合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央行等六部门2024年2月发布征求意见稿,明确发展供应链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4] - 政策鼓励利用供应链"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做好"五篇大文章" [4]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强化,为金融创新和企业融资提供新机遇 [1] 技术创新与模型突破 - 赞同科技"云柜"技术获国际计算机与工业工程学术大会最佳发表奖,形成"空中银行"完整学术框架 [5] - 创新模型以银行业资源禀赋为基础,专门服务中国中小微民企,解决"融资难、贵、慢"问题 [4][5] - 技术通过大数据、AI构建动态化体系,实现金融端与实体需求端无缝衔接 [9] 数字化转型趋势 - 供应链金融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 [4] - 数字化转型可提升效率、增加信任(透明化、可视化)和实现高价值发展 [3] - 未来金融服务将聚合在"超级界面",实现全域覆盖和普惠可达 [8] 生态与战略价值 - 供应链金融需打造数字经济融合能力和产融结合能力,实现四链(产品标准链、数据链、供应链、产业链)融合 [7] - 中国供应链金融正从跟随创新转向原创引领,有望在全球价值链中建立核心节点优势 [12] - 系统性重塑将提升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水平,颠覆传统线性服务模式 [12] 企业实践案例 - 赞同科技通过"空中银行+开放银行"双轮驱动平台,实现技术创新与业务模式双重突破 [9] - 其创新属于技术驱动型,推动金融机构服务链条升级形成双向良性循环 [10] - 公司提出的"产业无界,渠道无疆"理念被视为新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必然趋势 [7]
【免费参会】7月8日,国投期货碳酸锂期货产业交流会
鑫椤锂电· 2025-06-26 09:06
活动背景 - 锂电行业正迎来新一轮挑战,产融结合是产业链穿越周期的关键底气 [3] - 未来氢氧化锂等新品种上市将推动期货市场深度融入锂电产业链 [3] - 国投期货致力于为锂电产业客户提供一流衍生品交易及风险管理服务,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 [3] 会议安排 - 活动时间定于7月8日在中国上海举行 [1][2] - 会议由鑫椤资讯和国投期货联合主办 [2] 参会信息 - 会议提供免费参会和赞助参会两种方式 [4] - 仅接受提前报名者免费参会,现场报名需缴纳费用 [4] - 报名联系方式为18834337733(微信同号) [6]
期货新品种正加速推出
深圳商报· 2025-06-22 16:34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发展 -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作为企业套期保值的重要工具,多个新品种今年有望出炉,进一步满足实体企业多样化、精细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1] - 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6月20日起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16个境内期货、期权品种 [1] - 中国证监会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商品期货、商品期权和ETF期权等产品的限制,可交易品种增至91个 [1] 新品种推出进展 - 6月10日,我国期货市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1] - 大连商品交易所就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月均价期货合约公开征求意见,拟采用现金交割方式 [2] - 郑州商品交易所就丙烯期货和期权合约公开征求意见,我国产量最大的烯烃品种期货和期权即将推出 [2] - 广州期货交易所将持续打造绿色期货交易所,完善新能源新材料品种布局,2025年稳步推动铂、钯上市,加快推动氢氧化锂研发 [2] 期货市场成交情况 - 前5个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33.37亿手,累计成交额为286.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1%和21.33% [3]
中意人寿换帅 直面“产融结合”+“低利率”挑战
中国经营报· 2025-06-21 19:30
公司高管变动 - 中意人寿新任董事长由中石油集团昆仑资本监事会主席童天喜出任,目前以拟任董事长身份出席活动 [1][2] - 童天喜拥有多年财务工作经验,曾在中石油体系担任多个财务高管职位 [3] - 公司高管团队中财务和资产管理核心人员均来自中石油体系,总经理来自忠利集团 [4][5] 股东结构与业务定位 - 公司由中石油和意大利忠利保险各持股50%,2016年中石油将股权划转至中油资本 [1] - 公司定位为"石油人自己的保险公司",长期承保中石油员工及家属保险 [3] - 近年来来自中石油系统的保费收入占比持续下降,从2021年29.43%降至2024年10.22% [5] 经营业绩与产品策略 - 2025年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145.90亿元,同比增长1%,规模保费增速0.28% [7] - 公司较早转型分红险,但2025年一季度行业新单保费同比下降超20%,公司新单业务也出现下滑 [6][7] - 近期在银保渠道推出趸交传统险产品,带动保费回升 [7] 财务表现与投资业绩 - 2025年一季度投资收益率0.67%,综合投资收益率-0.1%,较2024年同期大幅下滑 [1][10] - 净资产从2023年四季度99.33亿元降至2025年一季度48.03亿元,同比下滑45.10% [10] - 2025年一季度净现金流从2024年四季度12.71亿元降至-266.89万元 [1]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寿险行业面临预定利率下调压力,新产品竞争力和吸引力下降 [7] - 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保险公司净资产造成较大冲击 [10] - 2025年一季度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波动加剧投资管理难度 [11] 子公司表现 - 控股子公司中意资产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0.45亿元,同比下降2.17%,营业收入1.01亿元,同比下滑15.83% [11]
宁波资本市场搭台献策 助推期货工具赋能民营经济
证券日报网· 2025-06-20 11:06
资本市场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 - 宁波市证券期货业协会举办"资本市场服务宁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11家行业机构、8家民营企业代表参加[1] - 活动旨在贯彻落实新"国九条"及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1] - 活动在《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即将满月之际举办,搭建多方沟通桥梁[3] 期货机构服务民营企业情况 - 兴业期货、浙商期货等5家期货机构代表介绍服务宁波民营企业风险管理情况[1] - 机构分享了支持企业运用期货及衍生品工具规避风险的典型案例[1] - 浙商期货宁波分公司建议政府协调多方力量开展产业集群调研,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 民营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现状 - 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专业性缺乏、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1] - 企业存在内部制度不完善、策略执行偏差导致套保效果削弱等情况[1] - 期现品质割裂是当前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的主要困难之一[1] 企业套期保值实践案例 - 宁波金田铜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期货工具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3] - 公司严格执行套期保值原则,通过期货锁定加工利润和控制风险[3] - 所有采销订单都根据套保原则操作,买入/卖出期货与现货交易同步平仓[3] 活动成果与未来展望 - 活动凝聚了资本市场赋能民营经济的共识[3] - 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深入实施,宁波资本市场将深化与民营经济协同联动[3] - 未来将通过更专业服务、创新工具和完善机制助力民营企业风险管理和增长[3]
从“关税之困”到“租赁高地”
金融时报· 2025-06-19 03:12
天津自贸区融资租赁产业发展 - 2024年天津自贸区进出口额超5948亿元 租赁资产总规模达2.2万亿元 占全国四分之一 [1][3] - 创新推出40种租赁业务模式 飞机、船舶、海工平台跨境租赁占全国七成以上市场份额 [1] - 天津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中心 仅次于爱尔兰 [3] 政策与制度创新 - 天津自贸区累计发布153项金融创新案例 包括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试点等政策 [3] - 形成"1+3+4"跨境金融政策体系 以自由贸易账户为核心 搭建FDI、QFII、QFLP外资进境通道 [5] - 全国率先实施融资租赁公司外债便利化试点 允许项目公司共享母公司外债额度 [4] 重点企业与业务突破 - 工银金租通过融资租赁直租业务支持南航、东航引进4架C919飞机 成为国产大飞机最大出租人 [4] - 民生金租打造"金融租赁+中国制造"模式 带动中国船舶工业出口90余艘船舶 订单总价值约350亿元 [6] - 天津自贸区联合上海清算所发布全国首个自贸区信用债指数 总市值1488亿元 [5] 行业多元化与绿色转型 - 航运租赁领域发挥风险缓释作用 支持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制造 [6] - 2023年出台《绿色融资租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建立全国首个融资租赁绿色评价机制 [6] - 截至2024年末天津市绿色租赁资产余额5574亿元 同比增长16% [6] 基础设施与区位优势 - 天津自贸区下辖滨海新区商务片区、天津机场片区和天津港东疆片区 依托航空货运中心与北方最大综合性港口 [2] - 天津机场与天津港的辐射范围广、运输需求旺盛 为租赁业务提供丰富应用场景 [2]
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8 10:21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整车批售401.3万辆,终端零售463.9万辆,其中自主品牌零售274.1万辆,占比近60%,较2023年提升约5个百分点 [10] - 新能源汽车零售136.8万辆,同比增长近30%,创历史新高 [10] - 海外市场零售108.2万辆,同比增长2.6% [10] - 2024年母公司净利润为-4,650,660,849.89元 [70] 战略布局与业务调整 - 设立"大乘用车板块",对乘用车分公司、上汽国际等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 [10] -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实施生产布局调整、产能压减和机构精简 [10] - 荣威与飞凡深度融合,整合中后台职能 [10] - 退出小件快运城际物流业务,整合汽车融资租赁业务 [10] 技术创新与合作 - 推进固态电池、全栈电子架构、数字底盘等新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11] - 成为国内唯一乘用车和商用车均入围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的整车集团 [11] - 与奥迪合作推出全新"AUDI"品牌 [11] - 与ICT领军企业在产品开发、新零售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11]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42.32亿元,占净利润30% [14] - 完成第三轮股份回购,实际使用资金10亿元,累计回购超47亿元 [14] - 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和《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14] - 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0.88元,合计10.05亿元 [70] 董事会工作情况 - 2024年召开2次股东大会、8次董事会会议 [14] - 完成4期定期报告和54份临时公告披露 [14] - 修订《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制度,新增独立董事专门会议机制 [12] - 发布首份年度ESG可持续发展报告 [13] 2025年工作计划 - 强化自主品牌核心引领,力争销售总量占比超60% [23] - 提升海外市场拓展速度,加快技术优势向销量转化 [23] - 聚焦电动智能网联发展,明确零部件企业职能定位 [23] - 加强产投联动,赋能集团整体产能战略优化 [24]
海事金融: 主动应变 以融兴产
金融时报· 2025-06-18 03:20
全球海事服务市场 - 2030年全球海事服务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425.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8% [1] - 全球贸易格局调整、航运技术革新和环保要求变化推动海事金融领域深刻变革 [1] 天津海事金融发展 - 天津发布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推动航运金融、融资租赁等特色金融发展 [2] - 天津航运集聚总部型融资租赁企业达589家,租赁总资产规模1.65万亿元,占全国近20% [2] - 天津加快打造国家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政策红利叠加释放推动航运金融高质量发展 [2] 海事金融创新实践 - 天津东疆落地全国首单跨境人民币船舶租赁、首单碳中和绿色船舶租赁等创新业务 [3] - 天津推动"租赁+集成式"创新,链接船舶制造维修企业和船东公司,实现全链条融通发展 [3] - 天津探索"租赁+保险"模式,拓展"中国资本+中国制造"服务制造型企业出海 [3]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国际航运市场经历结构性变革,行业处于秩序重塑关键时期 [3] - 绿色转型和数字化兴起为中国船舶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新方向 [6] - 金融租赁行业需通过模式创新、规模引领和风险对冲三位一体发力占据竞争优势 [6] 企业战略与应对措施 - 金融租赁公司需深化产业协同,联合船厂、航运企业构建全链条生态 [6] - 聚焦绿色船舶、ING船舶等高价值领域,探索跨境人民币业务和"租赁+碳交易"延伸服务 [6] - 从简单借贷租赁模式向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战略模式转变 [6]
中信期货携手九岭锂业顺利举办广期所“助绿向新”产业基地培训活动
期货日报网· 2025-06-18 01:20
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服务新质生产力 2025年6月13日,由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广期所)支持,江西九岭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岭锂业)主办,中信期货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以 下简称中信期货江西分公司)承办的"助绿向新"产业基地活动——"锂向新生 岭跑未来"碳酸锂产业风险管理培训会在江西南昌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吸引了 锂电产业上下游企业代表与业内权威专家近150人参加,共探锂电产业风险管理新路径,为产业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碳酸锂作为核心原材料,其价格波动对产业链影响深远。为助力绿色低碳转型、服务新质生产力,广期所 于2024年9月启动了"助绿向新"产业服务计划,实施了包括建设产业基地和开展产业培训等一揽子产业培育举措。 九岭锂业于2025年4月成为广期所首批"助绿向新"产业基地。为促进碳酸锂产业链健康发展,九岭锂业与中信期货特别组织本次专题培训,重点围绕产业现 状分析、期货工具实务应用等核心议题,通过前沿资讯分享与典型案例解析,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中信期货江西分公司充分发挥专业 特长与区域优势,与九岭锂业开展深度协作,确保活动各环节高效推进。 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