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手机
icon
搜索文档
“果链”龙头股遭外资大手笔抛售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5:2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全天成交额2.14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缩量超2000亿元 [1] - 收盘上涨个股超2100只 其中73只个股涨停 [1] 板块涨跌情况 - 贵金属概念领涨 涨幅超6% 湖南白银涨停 [1] - 同花顺果指数、AI手机、智能音箱等概念跟涨 [1] - 影视院线、旅游及酒店、造纸等概念跌幅居前 [1] 创新高个股统计 - 102只非次新股收盘价创历史新高 [2] - 电子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最多(38只) 机械设备(19只)和汽车(10只)行业紧随其后 [2] - 创新高个股当日平均涨幅7.27% 长盈精密、鸿富瀚、横河精密等涨停 [3] 机构评级与目标价 - 机构发布31条买入型评级记录 涉及31只个股 藏格矿业、美年健康关注度居前 [4] - 8只个股上涨空间超20% 高伟达上涨空间最大达98.76% 大洋电机(61.81%)和上汽集团(37.72%)紧随其后 [4] 行业关注度分布 - 有色金属行业最受机构青睐 盛和资源、天齐锂业等4只个股上榜 [5] - 医药生物和汽车行业各有3只个股获机构买入评级 [5] 龙虎榜资金动向 - 12只个股获机构净买入超千万元 聚辰股份获净买入3.59亿元居首 [6] - 芯原股份、英维克、横河精密获机构净买入均超9500万元 [6] - 立讯精密遭机构净卖出2.81亿元 众生药业(2.25亿元)和景兴纸业(1.28亿元)紧随其后 [7] 北向资金流向 - 12只个股获北向资金净买入 英维克获净买入2.44亿元居首 [7] - 山子高科(2.18亿元)、芯原股份(1.88亿元)和中科蓝讯(1.01亿元)获大额净买入 [7] - 立讯精密遭北向资金净卖出1.38亿元 长盈精密遭净卖出9739.95万元 [7] 公司重要公告 - 隆基绿能HPBC 2.0电池产线良率稳定在97%以上 [8] - 宏工科技拟投资不超4.5亿元与长沙经开区管委会签订项目合同 [9] - 云南旅游澄清目前尚不具备机器人整机设计或生产能力 [10] - 德明利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11] - 中京电子拟定增募资不超过7亿元用于泰国PCB生产基地项目 [12] - 佰维存储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3] - 盛新锂能子公司拟14.56亿元收购启成矿业21%股权 [14] - 鼎信通讯澄清所获平头哥授权技术仅用于MCU芯片 与AI芯片无关 [15] - 天赐材料子公司与瑞浦兰钧签订80万吨电解液供应协议 [16] - 开普云提示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风险 [17] - 隆华新材子公司隆华高材增资扩股引进投资者 [18] - 中科海讯与北部湾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9] - 智翔金泰与康哲药业签订商业化合作 将获得约5.1亿元权益 [20] - 长川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8.27-8.77亿元 同比增长131%-145% [21] - 杭电股份光通信业务处于亏损状态 铜箔业务尚处起步阶段 [22] - 东方明珠拟出资2.44亿元参与设立先进计算二期基金 [23] - 四会富仕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累计减持38.52万股 [24] ETF资金流向 - A50ETF(159601)近五日下跌0.09% 份额减少1820万份至25.6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713万元 [26]
9月22日沪深两市强势个股与概念板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0:42
强势个股表现 - 上证综指上涨0.22%收于3828.58点 深证成指上涨0.67%收于13157.97点 创业板指上涨0.55%收于3107.89点 沪深两市A股共计73只涨停[1] - 首开股份14天12板 换手率17.52% 成交额33.88亿元 龙虎榜净卖出8278.36万元 属于房地产行业[1] - 山子高科7天6板 换手率17.32% 成交额68.04亿元 龙虎榜净买入3.63亿元 属于汽车行业[1] - 杭电股份5连板 换手率25.03% 成交额18.71亿元 龙虎榜净卖出5922.27万元 最高价创一年新高 属于电力设备行业[1] - 凯美特气4天3板 换手率22.85% 成交额35.36亿元 龙虎榜净买入4299.26万元 最高价创一年新高 属于基础化工行业[1] - 长盈精密首板 换手率19.24% 成交额89.75亿元 龙虎榜净买入2.26亿元 最高价创一年新高 属于电子行业[1] - 立讯精密首板 换手率1.25% 成交额55.02亿元 龙虎榜净买入1.52亿元 最高价创一年新高 属于电子行业[1] 强势概念板块 - AI手机概念板块涨幅4.06% 上涨成分股占比81.48% 下跌成分股占比18.52%[2] - 智能音箱概念板块涨幅3.43% 上涨成分股占比79.66% 下跌成分股占比18.64%[2] -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板块涨幅3.11% 上涨成分股占比87.5% 下跌成分股占比12.5%[2] - 富士康概念板块涨幅2.83% 上涨成分股占比70.71% 下跌成分股占比29.29%[2] - 无线耳机概念板块涨幅2.81% 上涨成分股占比79.38% 下跌成分股占比19.59%[2] - AI PC概念板块涨幅2.8% 上涨成分股占比76.09% 下跌成分股占比23.91%[2] - 苹果概念板块涨幅2.57% 上涨成分股占比75.56% 下跌成分股占比22.22%[2]
数据复盘丨电子、贵金属等行业走强 92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0:40
主要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28.58点 上涨0.22% 成交额9418亿元[1] - 深证成指收盘13157.97点 上涨0.67% 成交额11796.9亿元[1] - 创业板指收盘3107.89点 上涨0.55% 成交额5474.91亿元[1] - 科创50指数收盘1408.64点 上涨3.38% 成交额1142亿元[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21214.9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减少2023亿元[1] 行业板块表现 - 电子 贵金属 计算机 机械设备 证券 汽车等行业涨幅靠前[2] - 存储芯片 苹果 AI手机 同步磁阻电机 算力 培育钻石等概念走势活跃[2] - 美容护理 商贸零售 食品饮料 建筑装饰 石油石化 银行 教育 建筑材料等行业跌幅居前[2] - 低碳冶金 影视 草甘膦 乳业 免税 净水 预制菜 冰雪经济等概念走势较弱[2] - 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电子 化工 机械设备 汽车 计算机等行业[2] 个股涨跌情况 - 沪深两市合计2104只个股上涨 2951只个股下跌 平盘个股91只 停牌个股8只[2] - 不含当日上市新股 共有73只个股涨停 15只个股跌停[2] - 连续涨停天数大于或等于2天的个股有14只[5] - 天普股份14连板 *ST正平7连板 杭电股份5连板 云南旅游4连板[5] 资金流向分析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49.51亿元[6] - 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99.42亿元 沪深300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出26亿元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20.83亿元[6] - 7个行业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入 电子行业净流入46.29亿元 银行净流入3.05亿元 非银金融净流入2.73亿元[6] - 24个行业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出 电力设备净流出31.43亿元 传媒净流出28.46亿元 医药生物净流出24.75亿元[6] 个股资金流向 - 2122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92股净流入超1亿元[9] - 领益智造净流入17.33亿元 英维克净流入11.32亿元 山子高科净流入10.5亿元 立讯精密净流入9.47亿元[10] - 3021只个股被主力资金净卖出 114股净卖出超1亿元[11] - 胜宏科技净流出16.44亿元 新易盛净流出11.16亿元 欧菲光净流出9.67亿元 赣锋锂业净流出7.5亿元[12] 机构交易动向 - 机构席位资金合计净买入3494.77万元[14] - 机构净买入12只个股 净卖出16只个股[14] - 聚辰股份获机构净买入3.59亿元 芯原股份净买入2.73亿元 英维克净买入1.1亿元[15] - 立讯精密遭机构净卖出2.81亿元 众生药业净卖出2.25亿元[15]
27.07亿主力资金净流入,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涨3.11%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0:17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9月22日收盘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板块上涨3.11% 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四位 [1] - 板块内42只个股上涨 芯原股份、广立微、江波龙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17.34%、11.68%、9.96% [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中科飞测、三安光电、中船特气 分别下跌2.33%、2.05%、1.83% [1] 板块资金流动情况 - 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7.07亿元 其中31只个股获净流入 14只个股净流入超亿元 [2] - 中芯国际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08亿元居首 芯原股份、瑞芯微、南大光电分别净流入4.83亿元、2.68亿元、2.41亿元 [2] - 资金流入比率方面 中电港、广立微、景嘉微位列前三 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12.53%、11.37%、9.52% [3] 个股资金流向明细 - 中芯国际换手率7.94% 主力资金净流入5.08亿元 流入比率2.56% [3] - 芯原股份换手率8.24% 主力资金净流入4.83亿元 流入比率5.98% [3] - 瑞芯微换手率5.08% 主力资金净流入2.68亿元 流入比率5.52% [3] - 南大光电换手率12.12% 主力资金净流入2.41亿元 流入比率8.15% [3] - 江波龙换手率10.28% 主力资金净流入2.20亿元 流入比率5.59% [3] 资金流出个股情况 - 三安光电流出4.25亿元 主力资金净流出比率达15.86% [5] - 华虹公司流出1.79亿元 净流出比率7.03% [5] - 有研新材流出0.74亿元 净流出比率9.57% [5] - 沪硅产业流出0.68亿元 净流出比率6.15% [5]
消费电子旺季来临,消费电子ETF富国(561100)盘中涨幅达4.2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8:37
消费电子板块市场表现 - 消费电子板块高开高走 AIPC、AI手机、无线耳机、AI眼镜、智能穿戴等细分板块涨幅居前 [1] - 消费电子ETF富国(561100)盘中涨幅达4.22% [1] - 成分股中立讯精密涨停 歌尔股份涨超7% [1] 行业旺季与新品发布动态 - 行业进入"金九银十"旺季 消费电子板块迎来新品密集发布期 [1] - 华为推出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s 搭载自研"水滴形"铰链与麒麟9020芯片 [1] - 苹果发布iPhone 17系列 全新A19 Pro芯片强化AI计算与图形处理能力 [1] - 小米16系列将于9月底亮相 全系首发骁龙8 Elite2芯片 [1] - OPPO Find X9系列与vivo X300系列计划于10月发布 [1] 指数与投资工具 - 消费电子ETF富国(561100)紧密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 [1] - 指数从沪深A股选取50只消费电子相关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 覆盖元器件生产与整机品牌设计等领域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通过消费电子ETF富国联接(A类015876 C类015877)参与投资 [1]
A股收评: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创业板指涨0.55%科创50涨3.38%,贵金属、消费电子走高,影视概念重挫!超3100股下跌,成交2.14万亿缩量2069亿
格隆汇· 2025-09-22 07:23
市场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小幅收涨 沪指涨0.22%报3828点 深证成指涨0.67% 创业板指涨0.55% [1] - 科创50指数大幅上涨3.38%至1408.64点 表现突出 [1][2] - 全天成交额2.14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缩量2069亿元 [1] - 中证500指数上涨0.76%至7225.13点 中证1000指数上涨0.69%至7489.48点 [2] - 中证红利指数下跌0.63%至5434.04点 全市场超3100股下跌 [1][2] 行业板块表现 - 电脑硬件板块领涨4.48% 贵金属板块上涨3.25% 互联网板块上涨2.03% [2] - 电子元器件板块上涨2.54% 工业机械板块5日涨幅达1.59% [2] - 贵金属板块走高 现货黄金站上3700美元 中金黄金涨超9% [3] - 旅游酒店板块下挫 天府旅游跌停 影视概念重挫 吉视传媒 金逸影视 中国电影等多股跌停 [3] - 商业百货板块走低 汇嘉时代跌近9% 免税概念 汽车服务及化肥等板块跌幅居前 [3] 个股及概念板块表现 - 消费电子 AIPC及AI手机板块爆发 OpenAI与立讯精密达成生产协议 立讯精密 鹏鼎控股及福莱新材等多股涨停 [3] - 存储芯片板块拉升 德明利涨停 AI眼镜 麒麟电池及半导体等板块涨幅居前 [3]
A股收评:三大指数小幅上涨,科创50指数涨3.38%,贵金属、消费电子板块走高,影视概念重挫
格隆汇· 2025-09-22 07:10
A股三大指数今日小幅收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22%报3828点,深证成指涨0.67%,创业板指涨0.55%,科创50指数涨3.38%。全市场成交额2.14万亿元,较 前一交易日缩量2069亿元,超3100股下跌。 | 涨幅榜 | 资金净流入 | 5日涨幅* | | --- | --- | --- | | 电脑硬件 | 贵金属 | 半导体 | | +4.48% | +3.25% | +3.229 | | 电子元器件 | 互联网 | 工业机t | | +2.54% | +2.03% | +1.599 | 盘面上,现货黄金站上3700美元,贵金属板块走高,中金黄金涨超9%;OpenAI据报与立讯精密达成生产协议,消费电子、AIPC及AI手机板块爆发,立讯精 密、鹏鼎控股及福莱新材等多股涨停;存储芯片板块拉升,德明利涨停;AI眼镜、麒麟电池及半导体等板块涨幅居前。另外,旅游酒店板块下挫,天府旅 游跌停;影视概念重挫,吉视传媒、金逸影视及中国电影等多股跌停;商业百货板块走低,汇嘉时代跌近9%;免税概念、汽车服务及化肥等板块跌幅居 前。(格隆汇) | 上证指数 | 深证成指 | 北证5C | | --- | --- | ...
全球手机品牌销量十强深度评测:2025年消费市场格局与选购指南
搜狐财经· 2025-09-21 18:17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销量前十品牌呈现"2+8"格局 三星和苹果分别以19%和16%市场份额居前二 中国品牌占据剩余八席[1] - 小米(15%) vivo(9%) 传音(8%) OPPO(7%) 荣耀(5%) 华为(5%) 联想(5%) realme(4%)组成中国品牌方阵[1] - 中国品牌全球市场份额达58% 较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1] 领先厂商竞争策略 - 三星Galaxy A16 5G以199美元起售价在印度东南亚市场单季出货量突破800万台 Galaxy S25 Ultra在8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占据23%份额[1] - 苹果iPhone 16系列中标准版以4%市场份额登顶单品销量榜 Pro Max版本在1000美元以上市场占有率达68%[1] - 华为Mate 70系列使公司在6000元以上中国市场占有率从12%跃升至28%[4] 中国品牌差异化路径 - 小米通过"手机×AIoT"战略在印度拉美市场实现30%年增长[2] - 传音TECNO Camon 30在非洲市场占有率突破55%[2] - 华为Mate 70系列凭借麒麟9020芯片和卫星通信功能在国内高端市场与苹果形成二分格局[2] 高端市场竞争态势 - 苹果在8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以62%份额保持绝对优势[4] - iPhone 16 Pro Max搭载3nm制程A18芯片 GPU性能较前代提升40% 游戏实测功耗仅4.2W[4] - 三星Galaxy S25 Ultra采用2600nit峰值亮度屏幕和2亿像素主摄 支持8K视频AI降噪[4] - 华为Mate 70 Pro+配备XMAGE影像系统 可变光圈技术使夜景进光量提升300%[4] 中端市场产品特性 - 小米15 Ultra搭载骁龙8至尊版芯片和环形冷泵散热系统 游戏高负载测试机身温度较前代降低4.2℃[5] - vivo X100s Pro配备1英寸大底主摄和V3影像芯片 暗光环境成片率提升35%[5] - OPPO Reno12 Pro采用181克轻薄设计 内置5000mAh电池支持80W快充 15分钟可充入50%电量[5] 新兴市场特色产品 - 传音TECNO Camon 30针对非洲市场配备6000mAh电池 连续视频播放可达22小时[6] - 该机月光夜景算法通过多帧合成技术将夜间拍照亮度提升6倍[6] - Redmi 14C 4G在拉美市场单季出货量突破300万台[8] 入门级市场技术革新 - realme C65 5G搭载天玑6300芯片支持双卡双5G Smart 5G技术使日均耗电量仅增加8%[8] - 该机配备90Hz AMOLED屏和33W快充 售价控制在199美元[8] - 传音Infinix HOT 40 Pro的AI语音助手支持12种非洲语言 AI Power技术使待机时长延长20%[8] 折叠屏技术发展 - 三星Z Fold7内屏折痕深度减少40% Flex Mode支持多任务处理[9] - 华为Mate X6外屏抗摔能力提升300% 支持与平板PC跨设备文件拖拽[9] AI手机功能演进 - 谷歌Pixel 9系列搭载Tensor G4芯片 实现实时语音翻译和照片修复 Magic Editor工具操作门槛降低80%[9] - 苹果A18芯片神经网络引擎在iOS 19中实现相册智能分类和邮件自动总结功能[9] 市场消费趋势 - 游戏玩家关注散热与帧率稳定性 摄影爱好者侧重传感器尺寸与算法优化 商务人士考量系统安全与续航能力[10] - 折叠屏选择需权衡便携性与生产力 AI手机选购应关注本地化服务需求[9]
敢和刘慈欣叫板的AI诞生了
量子位· 2025-09-20 10:51
AI与人类文明发展 - AI被视为突破人类文明发展天花板的希望[1][13] - 从科学角度看AI可能替代人类所有能力[15] - AI可能实现人类未能完成的科幻梦想[17] AI智能体能力演进 - AI智能体展示出理解力、情感力和表达能力[9][11] - 具备观点表达和情绪交互能力而非简单应答[18][66] - 能进行跨应用多轮操作并形成一致人设[30] 手机作为AI核心载体 - 手机天然具备成为AI容器的优势:近距离、高频使用、强算力和多模态接口[21][22] - AI深度嵌入系统成为体验核心驱动而非孤立App[24][25] - 全球生成式AI手机出货量预计2025年达3.7亿部占整体近30%[38] 交互方式创新 - AI实体按键成为新交互入口设计思路[27] - 交互从"调用"转向"随时对话"[29] - 物理按键可能成为AI智能体新入口[65] 自进化能力建设 - AI需具备学习记忆和适应用户行为的能力[30] - 通过端侧大模型和本地微调实现持续进化[36] - 在真实使用中积累经验适应个体习惯[33][35] 硬件系统协同优化 - 动态调度CPU/GPU/内存资源实现性能优化[51] - 硬件表现取决于使用习惯而非初始配置[52] - NPU算力提升支撑推理能力进化[44] 多设备生态整合 - 手机成为连接耳机/平板/汽车/家庭设备的中枢[45] - 强化跨设备跨系统互联互通体验[57][58] - AI智能体作为多设备协同的调度者[59] 荣耀Magic8产品方向 - 主打能理解/能学习/能陪伴的AI终端[50] - MagicOS 10.0具备推断意图和主动协助能力[56] - 构建平等的AI伙伴关系而非单纯服务工具[67][68]
苹果,下一个诺基亚?
虎嗅· 2025-09-20 02:00
iPhone 17发布与AI功能评价 - iPhone 17于2025年9月10日发布 但AI功能仅被一笔带过 未成为核心更新点[1][2] - 媒体评论认为其AI功能仅为辅助性或系统层改进 而非颠覆性体验[3] - 国行评测对外观、芯片、屏幕、影像和散热给予高度评价 但缺乏对AI的深度分析 部分评价认为苹果AI表现不佳[4][6] 竞争对手AI布局对比 - 谷歌Pixel 10系列发布会强调Gemini大模型集成 覆盖手机、手表和耳机等硬件[7][8] - 谷歌围绕Gemini基座模型重新设计硬件产品 实现无缝生态整合[11] - OpenAI被曝光研发口袋大小、上下文感知的硬件设备 预计2026年发布[12] - 与谷歌和OpenAI相比 苹果在AI领域明显落后 未抓住关键技术创新[13] AI对手机产业的重构影响 - AI将从功能添加升级为产业范式革命 类似iPhone对诺基亚的颠覆[14][15] - 操作系统从联网系统转变为智能系统 端侧AI模型使手机具备本地智能能力[16][18] - 交互模式从"人找功能"变为"AI懂需求" 用户通过表达意图直接获取服务[20][22] - 应用分发模式从App商店转向AI调用 开发者从应用提供商转变为服务提供商[23][24][41] - 用户与手机关系从工具使用变为智能服务获取 需求由AI自动处理[27][52][53] 产业链与价值分配变革 - 操作系统核心转变为AI智能体平台 以助手功能协调服务[41][43] - AI模型提供商(如谷歌、OpenAI)成为新核心力量 掌握系统"大脑"[41][47] - 硬件制造商需适配AI需求 提升算力并降低功耗 专用AI芯片普及[49][50][51] - 应用分发更加中心化 开发者商业模式从"拥有用户"变为"提供服务"[41][42][97] - 企业云服务商(AWS、Google Cloud等)加强LLM as a Service和智能体集成[48] 历史范式转移与苹果风险 - 功能机到智能机时代 诺基亚因塞班系统落后而衰落 全球份额曾超40%[59][61][63] - 苹果2007年发布iPhone 通过触控交互和应用生态重构产业[64][65] - 当前iOS需向"AI iOS"升级 苹果可能重蹈诺基亚覆辙[69][72][74] - Siri功能停滞 无法处理复杂对话 底层架构调整耗时且隐私考量拖累进度[75][76][78][80] - App Store30%抽成模式受威胁 AI调用服务可能取代应用下载[93][94][95] 苹果AI战略与技术路线 - Apple Intelligence以隐私为核心 采用端侧AI+私有云计算混合模式[81][87] - 本地处理个人数据 复杂任务发送至M系列芯片服务器 数据事后删除[88][89][90] - 功能包括系统级摘要生成、图像创作和表情符号生成[85][86] - 当前体验不及ChatGPT、Gemini等第三方应用 生态整合存在隐患[91][92] - 苹果将AI视为"加分项"而非核心驱动力 可能失去产业领导地位[10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