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材料

搜索文档
新型超材料能通过遥控改变尺寸和形状
科技日报· 2025-09-23 23:35
团队通过在材料结构中引入梯形支撑段和加强梁等特定几何特征,将"多稳定性"编程到软结构中,使其 能够以多种稳定状态存在。这些结构形成"能量屏障",使材料在外部驱动力消失后仍能锁定在新的形态 中,持久保持形状。该超材料采用3D打印制造,构建出很多相互连接的微结构单元,每个单元可在"打 开"与"关闭"状态之间快速切换,且切换后无需持续供能即可维持新形态。 通过将多个这样的基本单元像积木一样组合,团队构建出复杂的三维结构,不仅能够整体变形,还能在 外部磁场驱动下产生类似蠕动的运动。尤为关键的是,即使在长期暴露于机械应力和模拟人体胃部的强 酸腐蚀环境后,该材料仍能保持功能完整性。 这种可远程调控形状与尺寸的超材料,有望在医疗领域实现精确定位、靶向药物递送或在体内特定位置 施加可控的机械刺激。目前,团队正与外科医生合作,致力于设计无线流体控制系统,以应对当前临床 中尚未满足的重要医疗需求。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由美国莱斯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超材料,兼具柔软性与高强度,能够通过远程控制快速 改变其尺寸和形状。这一成果有望赋予体内医疗设备全新的能力,标志着可植入和可摄入医疗设备领域 的一项重大突破。相关论文发 ...
【财经】隐身涂料“独角兽”获得融资,推动特种功能涂层国产化
搜狐财经· 2025-09-22 12:25
除了在传统隐身与热障防护领域持续深耕,龙博新材还积极拓展新型防护场景的应用边界,不断丰富产品体系和服务能力:无溶剂重防腐涂层:专为舰 船、石油化工等恶劣环境设计,涂层厚度可达300-400μm,具备卓越的耐腐蚀性能,可在高盐雾、强酸碱等复杂工况下长期服役,显著提升装备的环境适 应性;燃油蒸汽阻隔涂层:适用于大型飞行器整体油箱内部防护,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与密封性能,可与各类防护底漆配套使用,有效防止燃油蒸汽泄 漏,提升飞行安全等级。 这些创新产品的推出,标志着龙博新材在军民融合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企业不仅在国防军工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也在新能源、海洋工程、轨道交通 等多个民用市场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未来,龙博新材 表示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技术积累,推动特种功能涂层材料在更广泛领域的深度应用, 助力我国高端制造迈向更高水平。 进入2025年,龙博新材迎来快速发展期。公司自主研发的特种功能涂层技术在多个关键客户项目中表现优异,获得行业高度认可。相关预研工作稳步推 进,技术成果加速转化为实际产品,推动企业业务全面迈入增长快车道。 龙博新材自主研发的特种功能涂层技术在多个关键客户项目中表现出色,获得高度评价。 ...
浙大校友创立新材料企业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打破海外60年技术垄断
搜狐财经· 2025-09-19 12:42
9月17日,江苏青昀新材料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元禾璞华领投,红线资本、中亿投资等各产业资本跟投。 1 打破60年垄断 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青昀新材董事长陈博屹系浙江大学化工系校友,辅修竺可桢学院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后攻读清华大学经管 学院硕士,曾任中伏能源科技集团董事长,A股上市公司禾望电气董事。 "我们成功打破了海外60余年的技术封锁,填补了中国新材料科技产业的空白。"陈博屹介绍,青昀新材的核心 价值在于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 实现了超材料从原料配方、核心设备到生产工艺的全链条自主可控。 青昀新材自主研发的鲲纶材料,纤维细度达到同类竞品的1/3,完美融合了"防水透气"与"强韧轻质"这对传统 材料难以兼顾的特性,性能指标超越国际巨头。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50件,其中已经获得60件发明专利的授权,构筑了深厚的技术壁垒。 核心产品"鲲纶HYPAK"已通过欧盟RoHS/REACH、美国FDA等全球最高标准的严苛认证,为产品大规模进入 国际市场提供了可靠保障。 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新一代鲲纶超材料研发、全球化产能扩张及产业链生态建设。 鲲纶材料已获得ESG认证,高度契合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树立了行 ...
调研速递|光启技术接受申万宏源等125家机构调研 披露多项关键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9 06:55
公司调研活动概述 - 9月18日公司在顺德709基地接待125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特定对象调研 董事长刘若鹏博士和董事会秘书周建林参与接待 围绕发展历程、技术应用、合作项目及未来规划进行深入交流[1] 历史贡献与技术成果 - 公司回顾中国航空航天尖端装备从90多年前依赖进口海外老旧机型到如今实现自主研发并持续迭代的发展历程[2] - 公司以上游原材料为起点打造以超材料技术为核心的能力平台 包括6000项专利和728.8亩产业基地 克服技术与量产瓶颈助力装备跨代升级[2] 民用领域合作进展 - 公司与华为在智能汽车检测领域合作 打造覆盖全尺寸全频段的测试环境 通过航空航天级紧缩场和高精度多维度转台模拟真实通信场景[3] - 依托超1万个角度的信号验证为华为智能汽车提供整车通信性能验证 使其获得全球首个"整车通信性能S级认证"[3] 超材料技术优势 - 超材料是通过微观设计与制造实现宏观材料结构超性能的新技术 产业化是逆向设计过程需从应用需求出发设计材料及工艺制备方法与专用设备[4] - 从微观编辑到批量生产各环节均是非标定制化的 规模化生产考验企业自主设计制造及垂直穿透能力 成为公司最具不可替代性且附加值较高的环节[4] 量产技术升级 - 量产技术2.0孵化周期约10个月 在控制资本开支前提下实现产能柔性扩张[5] - 通过工艺升级与流程优化涵盖上下游160余项工艺改进 不同生产环节效率提升超30% 预计年底完成第一阶段升级目标 明年半年度实现全体系技术迭代[5] 未来增长驱动因素 - 增长来自尖端装备渗透率持续提升 产品在装备体系价值占比跃升形成可持续增量空间[6] - 超材料技术应用场景横向拓展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市场化竞争壁垒强化 全产业链布局与规模化生产优势进一步体现[6] - 公司无人机已完成外场试飞测试各项性能指标达标 进入试生产阶段 未来将依托超材料核心技术打造覆盖相关领域的体系[6]
光启技术车规检测业务新进展 为享界S9T车型提供通信性能验证测试支持
中证网· 2025-09-17 13:11
公司业务进展 - 光启技术与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联合成立汽车紧缩场实验室完成华为享界S9T车型整车通信性能测试[1] - 测试依托航空航天级紧缩场检验检测技术 通过专业测试场地及高精度多维度转台模拟各类通信场景[1] - 测试涵盖超1万个角度的信号验证 全面评估复杂场景下通信性能并提供覆盖全面的评估报告[1] 技术优势 - 创新采用"航空试验方法" 依托超材料七大能力平台中的先进检验检测技术构建完整汽车整车通信测试方案[1] - 解决传统近场测试中"有源指标测不准""天线偏心定位不准"等核心技术难题 大幅提升测试准确性与稳定性[1] - 通过紧缩场实验室精准测量车辆通信发射与接收能力 直接解决传统测试无法覆盖的整车级通信性能验证难题[2] 基础设施 - 公司规划建设21个超材料电磁调制测试用微波暗室[2] - 包含国内极少数可提供100MHz低频远场天线测试服务的系统[2] - 配备先进的9米级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系统[2] 行业应用 - 传统汽车通信测试存在有源指标测量偏差大 天线偏心定位难 场景复现效率低等痛点[1] - 航空航天领域核心技术"降维"赋能汽车检测 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对高精度全场景通信能力的严苛要求[1][2]
光启技术(002625) - 002625光启技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8
2025-09-08 00:56
超材料产业与技术优势 - 超材料是通过微观设计与制造实现宏观结构超性能的逆向设计过程,具有高度编辑性和非标属性 [3] - 超材料产业化需全链条深度创新,规模化生产成为高附加值环节,微笑曲线理论不适用该领域 [4] - 公司掌握158款自主研发核心材料,含5大类主导产品(功能预浸料36款、功能芯材74款等)和2大类关键产品(功能填料14款、高性能树脂8款) [8][9] 研发能力与成果 - 洛阳基地申请专利372件,授权126件(发明专利82件占比65.1%) [8] - 承担51项政府科研项目,含中央引导专项1项及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18项 [8] - 35项"三新"技术获省级认定,37项成果通过省级评价,5项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 [8] - 研发团队180人中含53名研发人员(博士6人、硕士16人),设博士后工作站培养5人 [8] 产能与技术升级 - 量产技术2.0孵化周期10个月,通过160余项工艺改进实现各环节效率提升超30% [9] - 技术升级实现轻量化扩产,同等投资下优化产出效率,明年半年度完成全体系迭代 [9] - 顺德709基地二期产能释放将加速订单交付,12.78亿订单中10.17亿批产合同将于2025年底至2026年上半年交付 [10] 增长战略与市场布局 - 增长逻辑:尖端装备渗透率提升(0→1→N)、技术应用横向拓展、全产业链壁垒强化 [9][10] - 洛阳基地采用"一院一企"模式(研究院+产业化公司),专注尖端装备功能材料研发 [6] - 基地获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军民融合企业等资质认定 [7]
光启技术签订12.78亿元超材料产品合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6 09:34
核心合同与业绩影响 - 与五家客户签订合计12.78亿元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 其中单一客户合同金额10.17亿元 另四家客户合计2.6亿元 [1] - 产品需于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交付 预计对公司2024年及2026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 2024年累计获得批产合同金额达20.58亿元 显示研制成果向批产转化进入关键阶段 [1]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43亿元 同比增长10.70% 归母净利润3.86亿元 同比增长6.75% [1] - 超材料批产业务贡献收入9.36亿元 同比增长47.35% 占总收入比重超过99% 成为业绩增长主引擎 [1] - 主营业务为超材料复杂功能结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生产测试建设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1] 产能扩张进展 - 709基地二期产能已于2024年5月中旬转化为实际业绩 [2] - 2024年上半年生产规模达4.99亿元 较去年同期提升1.5倍 扩产效益初步显现 [2] - 株洲905基地一期预计10月中下旬大规模投产 天津906基地计划11月下旬正式投产 [2] 战略意义与行业地位 - 三大基地陆续投产将突破整体产能瓶颈 缓解当前及未来交付压力 [2] - 扩产计划为批产订单密集释放提供产能支撑 应对未来几年激增的批产需求 [2] - 公司聚焦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 增强市场竞争力并保持尖端装备领域领先地位 [1]
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订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21:40
合同金额与交付安排 - 全资子公司光启尖端与五家客户签订总额127,780.38万元人民币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 [1] - 其中单一客户合同金额为101,735万元 另四家客户合同金额合计26,045.38万元 [1][2] - 所有产品需在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交付 [2] 产品与技术特征 - 合同涉及产品为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 [2] - 公司将持续投入超材料研发生产及测试建设以增强产品竞争力 [6] 客户关系与合规性 - 五家客户均与公司无关联关系 [4] - 已按规豁免披露客户具体信息 [3] 经营影响与战略定位 - 合同履行将对2025年及2026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6] - 有助于巩固公司在超材料尖端装备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 [6] - 合同履行不影响业务独立性 不会形成客户依赖 [6] 合同条款完整性 - 协议明确约定交付标准、价格、质量要求、验收标准及违约责任等条款 [5]
光启技术: 关于签订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16:13
合同金额与交付安排 - 全资子公司光启尖端与五家客户签订总额127,780.38万元人民币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 [1] - 其中单一客户合同金额为101,735万元人民币 另四家客户合同金额合计26,045.38万元人民币 [1] - 所有产品计划于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交付 [1] 产品与技术定位 - 合同涉及产品为超材料航空结构类产品 [1] - 公司将持续投入超材料研发生产测试建设 增强新一代产品市场竞争力 [1] - 公司保持超材料尖端装备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 [1] 经营业绩影响 - 合同履行预计对2025年及2026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 - 合同履行不影响公司业务独立性 不会形成客户依赖 [2]
A股公告精选 | 贵州茅台(600519.SH)控股股东获农行不超27亿元增持贷款承诺函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12:53
控股股东增持与贷款支持 - 贵州茅台控股股东茅台集团获得农业银行不超过27亿元增持贷款承诺函 拟在6个月内增持金额30-33亿元 [1] 控制权变更与股权转让 - 旷达科技控股股东沈介良协议转让4.12亿股(占总股本28%)予株洲启创一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 转让价格5.39元/股 总价款22亿元 株洲市国资委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2] - 数字认证控股股东由北京国资公司变更为北京数据集团 通过无偿划转7085.58万股股份完成 [7] 药品研发进展 - 百利天恒全球首创EGFR×HER3双抗ADC药物iza-bren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该药物为全球首个进入III期临床的同类产品 且已完成鼻咽癌适应症Pre-NDA沟通 [3] 重大合同签署 - 光启技术子公司光启尖端签订12.78亿元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 包括10.17亿元航空结构产品及2.6亿元同类产品 需于2026年6月30日前交付 [4] - 东南网架中标13.23亿元EPC项目 [13] - 宏润建设中标3.88亿元宁波环城南路东延快速路工程 [13] 股东减持计划 - 诚达药业股东前海晟泰投资拟减持不超过1100.69万股(占剔除回购后总股本7.27%) [5] - 捷佳伟创股东李时俊拟减持不超过300万股(占总股本0.8649%) 高管金晶磊拟减持5600股(0.0016%) 谭湘萍拟减持5000股(0.0014%) [6] - 华大九天股东九创汇新资管拟通过询价转让减持1435万股(占总股本2.64%) [9] - 伟时电子控股股东渡边庸一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13] - 康辰药业控股股东刘建华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13] - 科威尔股东京坤投资和合涂投资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34% [13] - 孚能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股份 [13] - 联合水务股东UW Holdings Limited拟减持3% [13] 经营业绩数据 - 安凯客车前8月销量5183辆 同比增长46.95% [13] - 保利发展8月签约金额180.15亿元 同比减少18.54% [13] - 新希望8月生猪销售收入17.22亿元 同比下降30.73% [13] - 牧原股份8月商品猪销售收入118.5亿元 同比减少12.30% [13] - 东瑞股份8月生猪销售收入1.6亿元 环比下降5.48% [13] 其他重大事项 - ST岭南及原控股股东尹洪卫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8] - 天际股份控股股东汕头天际通过集中竞价减持300万股(2连板期间) [13] - 航天宏图与巴基斯坦签署29亿元互联网卫星合作战略协议(初步意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