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川剧名家汇聚“家国同庆·月‘缘’恩阳”跨界音乐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07:52
作为音乐会举办地的恩阳科普大视界,是国家级科普视听创新应用产业基地,今年2月才正式启用,该 园区以"1+10+1"的视听矩阵建筑群落为核心,集中呈现了航空航天、文博科考、人工智能、虚拟现 实、生物科技等热门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应用。其中的视界音乐博物馆不仅展示古董乐器,更通过数字投 影、全息纱幕、透明屏交互等前沿技术,让参观者沉浸式体验音乐的艺术魅力。自开馆以来,该博物馆 已接待1万余名游客,成为大巴山地区青少年的音乐教育基地。 恩阳的夜丝毫不逊色,灯笼点点,勾勒出千年古镇的轮廓,夜游、夜购、夜宴、夜演、夜娱,本次跨界 音乐会将成为恩阳文旅又一次破圈出彩的激情碰撞。(完) 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肖得美(左)。肖得美工作室 供图 "家国同庆·月'缘'恩阳"跨界音乐会突破了传统演出形式的边界,巧妙融合了川剧、流行、民谣、朗诵、 合唱、民乐、民乐与武术等多元音乐元素。在声光设备和沉浸式情景舞美的加持下,游客们享受了一场 沉浸式的跨界音乐视听体验。 演出舞台——科普大视界广场,是恩阳区新兴的文化地标。其中的视界音乐博物馆总面积达4500平方 米,收藏有200余件世界各地珍稀古董乐器,今年5月才建成开馆。 参加本次音乐会 ...
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内地VC/PE争当“赶潮人”
证券时报· 2025-09-29 00:28
(原标题: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内地VC/PE争当"赶潮人") 在香港特区政府对科创发展的持续深耕与大力扶持下,当地科创氛围日渐浓厚,资金、人才、项目正形 成集聚效应。 从今年布局香港的头部VC机构来看,5月,上海国投旗下孚腾资本在港注册全资子公司孚腾国际;晨壹 基金于年内开设香港办公室,并启动新美元基金;专注早期科创投资的中科创星方面也向记者透露,正 规划在港设点,但目前尚未落地。 作为国资背景市场化基金管理公司,孚腾资本总经理费飞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香港开设 子公司,首先是呼应国家推动"沪港联动"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机遇,其次是为了帮助已投和生态圈企 业"走出去"以及更多元的创新理念"引进来"提供了理想的窗口。 费飞表示,对有意出海的企业来说,香港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比如,全球地缘经济环境复杂,国际 资金进出仍然敏感,这对企业定价和融资窗口有一定影响。再如,香港监管体系与内地差异较大,企业 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方面需要更高的规范性。"费飞表示。 香港创投机遇逐渐显现 国内VC/PE机构赴港设立公司的热潮,背后是香港市场政策、资金、项目的同频发力。 证券时报记者观察到,内地VC/PE(风险投 ...
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内地VC/PE争当“赶潮人”
证券时报· 2025-09-29 00:07
在香港特区政府对科创发展的持续深耕与大力扶持下,当地科创氛围日渐浓厚,资金、人才、项目正形成集聚效应。 证券时报记者观察到,内地VC/PE(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已然成为这场科创浪潮中的"赶潮人":一方面,众多投资人正紧锣密鼓筹划赴港申请牌 照、设立基金;另一方面,香港科创生态持续完善,高校的创新资源、引导基金的资本支持等多方联动,为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从募资布局、项目投 资,到助力企业出海,内地创投机构布局香港的逻辑虽各有不同,但都在为行业开辟新的发展赛道。 内地VC/PE机构赴港设公司热情高涨 华南一家几十亿元规模的VC机构募资负责人吴爽(化名)今年始终为一件事忙碌——在香港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香港这两年发力科创,还推出了引导基 金,我们想来实地探探机会。"吴爽向记者解释道。 记者近期与业内人士交流发现,今年已有不少内地一级市场VC/PE机构将香港纳入布局清单:有的在港申请牌照,有的密集考察项目,有的已设立基金,还有 的正筹备子公司落地。 从今年布局香港的头部VC机构来看,5月,上海国投旗下孚腾资本在港注册全资子公司孚腾国际;晨壹基金于年内开设香港办公室,并启动新美元基金;专注 早期科创 ...
格林大华期货早盘提示-20250929
格林期货· 2025-09-28 23: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宏观与金融板块中,IF评级为平,IH评级为平,IC评级为偏弱,IM评级为弱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周五两市主要指数震荡调整,部分资金长假前退场,股指箱体行情未变,防御是主基调,股指期货多单配置以沪深300指数为主,节前市场宽幅震荡,股指期权交易观望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复盘 - 周五两市成交额2.14万亿元,下跌缩量;沪深300指数收4550点,跌43点,跌幅 -0.95%;上证50指数收2941点,跌11点,涨幅 -0.40%;中证500指数收7240点,跌100点,跌幅 -1.37%;中证1000指数收7397点,跌108点,跌幅 -1.45% [1] - 行业与主题ETF中涨幅居前的是地产ETF、电力ETF基金等,跌幅居前的是游戏ETF、数据ETF等;两市板块指数中涨幅居前的是化纤、林业等,跌幅居前的是消费电子、产业互联网等 [1] - 中证1000、上证50指数股指期货沉淀资金分别净流入24、1亿元 [1] 重要资讯 - 8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36万亿元,股票型基金规模达5.55万亿元,增长超6300亿元,混合型基金增长超3300亿 [1] - AI投顾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617.5亿美元激增至2029年的近4710亿美元,增幅超600%,约10%散户已用聊天机器人选股,半数散户持开放态度,ChatGPT选出的投资组合回报率高达55% [1] - 宇树科技机器人算法今年已迭代,预计下半年发布身高1.8米人形机器人,今年上半年国内机器人行业发展火热,相关企业平均增长率达50% - 100% [1] - 摩根大通认为AI计算推动DRAM市场迎来2024 - 2027年的定价上行周期 [1] - 小米正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硬核科技公司,未来5年将投入2000亿元研发费用 [1] - Meta将AI视频创作平台Vibes集成在Meta AI应用中 [2] - OpenAI新基准测试显示GPT - 5模型和Claude Opus 4.1接近行业专家工作质量 [2] - 特斯拉“真正开箱式工艺2.0”专利获批,生产周期缩短,成本大幅下降 [2] - 美国会员制仓储式超市Costco上个财季盈利和收入超预期增长 [2] 市场逻辑 - 周五两市主要指数震荡调整,部分资金长假前退场;受益于股市上涨,8月底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增长;国际资本加仓中国科技板块,中国成股票投资首选市场 [1][2] 后市展望 - 周五两市指数调整,资金长假前退场;8月底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增长;阿里云未来新增数据中心容量将为供应商带来增长动力;投资者乐观,中国成投资首选;华为昇腾芯片算力领先;半导体设备高景气;关注周一止盈资金流出情况;股指箱体行情未变,防御为主,多单配置以沪深300指数为主 [1][2] 交易策略 - 股指期货方向交易:多单配置以沪深300指数为主,其大金融回调充分,科技赛道高景气 [2] - 股指期权交易:节前市场宽幅震荡,观望 [3]
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内地VC/PE争当“赶潮人”
证券时报· 2025-09-28 22:33
在香港特区政府对科创发展的持续深耕与大力扶持下,当地科创氛围日渐浓厚,资金、人才、项目正形 成集聚效应。证券时报记者观察到,内地VC/PE(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已然成为这场科创浪 潮中的"赶潮人":一方面,众多投资人正紧锣密鼓筹划赴港申请牌照、设立基金;另一方面,香港科创 生态持续完善,高校的创新资源、引导基金的资本支持等多方联动,为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从 募资布局、项目投资,到助力企业出海,内地创投机构布局香港的逻辑虽各有不同,但都在为行业开辟 新的发展赛道。 内地VC/PE机构 赴港设公司热情高涨 华南一家几十亿元规模的VC机构募资负责人吴爽(化名)今年始终为一件事忙碌——在香港设立私募 股权投资基金。"香港这两年发力科创,还推出了引导基金,我们想来实地探探机会。"吴爽向记者解释 道。 记者近期与业内人士交流发现,今年已有不少内地一级市场VC/PE机构将香港纳入布局清单:有的在港 申请牌照,有的密集考察项目,有的已设立基金,还有的正筹备子公司落地。 从今年布局香港的头部VC机构来看,5月,上海国投旗下孚腾资本在港注册全资子公司孚腾国际;晨壹 基金于年内开设香港办公室,并启动新美元基金;专注 ...
逐浪香港!今年,内地VC/PE机构很忙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13:17
得益于香港特区政府对科创发展的持续深耕与大力扶持,当地科创氛围日渐浓厚,资金、人才、项目正 形成集聚效应。证券时报记者观察到,内地VC/PE机构已然成为这场科创浪潮中的"赶潮人":一方面, 众多投资人正紧锣密鼓筹划赴港申请牌照、设立基金;另一方面,香港科创生态持续完善,高校的创新 资源、引导基金的资本支持等多方联动,为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从募资布局、项目投资,到助 力企业出海,内地创投机构布局香港的逻辑虽各有不同,但都在为行业开辟新的发展赛道。 内地VC/PE机构赴港设公司热情高涨 往返于广州与香港之间,对接同行、了解创投动态、咨询牌照办理细节……华南一家几十亿元规模的 VC机构募资负责人吴爽(化名)今年始终为一件事忙碌——在香港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香港这两 年发力科创,还推出了引导基金,我们想来实地探探机会。"吴爽向记者解释道。 资金层面,香港近两年也拉开了"基金招商"序幕,推出香港版的政府引导基金。去年12月,创新科技署 推出"创科创投基金"优化计划,开放基金管理人申请通道,政府将投入最多15亿元与业界共同设立联合 基金,重点投资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生命健康科技、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三大策略性 ...
未来20年最赚钱的行业是什么?不是房地产,是高新科技行业
搜狐财经· 2025-09-25 10:46
过去二三十年,中国最赚钱的行业是什么?答案几乎不用思考:房地产。无数人因为一套房,财富几何 倍增;无数企业靠着土地红利,成为巨头。可是,时代在变,趋势在变。房地产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 未来20年最赚钱的行业,绝不会再是房地产,而是高新科技行业。 房地产红利已见顶 房子为什么能造富?原因在于城市化、人口红利和金融杠杆。 城市化:农民进城,住房需求爆发。 人口增长:结婚生子,买房成刚需。 金融杠杆:贷款政策宽松,房价不断推高。 但如今,这三大支柱正在崩塌: 房地产,不再是未来的财富发动机。 未来20年的财富密码:高新科技 人类社会的财富跃迁,从来都是由科技驱动的。蒸汽机开启工业革命,电力改变生产方式,互联网推动 全球化。未来20年,财富的爆发点一定在高新科技。 城市化基本完成,新增需求有限; 人口见顶,结婚率和生育率双降; 金融监管趋严,炒房空间越来越小。 这些领域,将孕育出下一个"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甚至是全球性的财富神话。 为什么高新科技才是未来? 1. 全球趋势 美国靠科技巨头撑起股市市值,欧洲押注新能源,日本深耕机器人,中国也在全力投入"硬科 技"。这是全球的共识。 2. 国家战略 从"卡脖子技术"到 ...
中证指数24日批量上新 包括全球算力主题、生物科技等20条
中国经营报· 2025-09-23 15:03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实习生 周雨北京报道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翟军)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公告,将于9月24日正式发布20条指数,为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业绩比较基准与投资标 的。 中证西部地区AAA信用债指数和中证成渝地区AAA信用债指数从交易所或银行间上市的债券中,分别 选取西部地区企业和成渝地区企业发行的信用评级为AAA且中证隐含评级为AA+及以上的信用债作为 指数样本,以反映相应地区相应信用等级信用债的整体表现。 中证A500交易所0—7年股债恒定比例指数系列、中证现金流交易所0—7年股债恒定比例指数系列和中 证红利低波交易所0—7年股债恒定比例指数系列均包含股债两类资产,其中股票资产分别选取中证 A500指数、中证800自由现金流指数和中证800红利低波动指数,债券资产选取中证交易所0—7年国债 及政策性金融债指数。每个系列均采用恒定比例进行股债资产配置,为投资者提供不同股债配置比例的 资产配置工具。 20条指数具体包括:中证全球算力主题指数、中证全球生物科技指数、中证沪深港算力主题指数、中证 西部地区AAA信用债指数、中证成渝地区AAA信用债指数、中证A500交易所0—7年股债恒定比例指数 ...
前三季度港股IPO集资额升228% 1823亿居全球集资首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2:53
(原标题:前三季度港股IPO集资额升228% 1823亿居全球集资首位) 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认购盛况空前,"超额认购王"纪录屡创新高。其中,大行科工以7558倍的认购倍数领先,而紧随其后的布鲁可和银诺医药 分别获得6000倍和5342倍的踊跃认购。 9月23日,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和香港新股市场回顾与展望》(下称"报告"),报告指出,以集资额计算,港 交所预计将蝉联全球新股集资榜首。 德勤预计,今年前三季度,香港将迎来66只新股上市,集资总额达1823亿港元。新股数量较去年同期的45只增长47%,集资额较去年同期的556亿 港元大幅上升228%。 德勤在报告中指出,预计今年最后一个季度,香港新股市场将延续强劲势头,2025年全年香港将迎来超过80宗新股上市,总集资额介于2500亿至 2800亿港元之间。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指出,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预计更多海外资金将涌入亚洲高成长性投资标的,包括中国内地与香港市 场。这将为今年第四季度香港多宗超大型新股发行提供充足的资金、流动性支持,并营造更有利的估值环境。他预计,A+H上市、生物科技及科 技板块将继续成 ...
港股异动 | 康方生物(09926)涨近5% 依沃西HARMONi-6研究成果入选ESMO 2025年LBA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5:45
公司股价表现 - 康方生物股价上涨4.96%至137.5港元 成交额达12.12亿港元 [1] 公司研发进展 - 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沃西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入选ESMO年会Late-Breaking Abstract [1] - 研究结果将于10月17日-21日在德国柏林ESMO年会Presidential Symposium由主要研究者陆舜教授发布 [1] 行业表现 - 香港上市的中国生物科技股总市值年初至今累计上升154% 显著超越恒生指数同期34%的涨幅 [1] - 市场对本土药企创新能力的认可度发生重大转变 [1] - 美联储加快减息步伐预期将推动风险偏好调整 推动资金流向中国生物科技等增长型板块 [1] 个股投资观点 - 个股表现仍取决于公司基本面 包括商业化执行力及创新研发进度 [1] - 看好具短期催化剂的公司 如康方生物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