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要素流通
icon
搜索文档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观察:AI勾勒数字贸易新图景 激发万亿市场新活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9-30 02:21
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简称"数贸会")上,"人工智能(AI)"已成为一大热门词。"曾经,人们关注 的是'贸易数字化';如今,人们更关注如何运用AI、大数据等技术拉动贸易转型升级。"浙江大学人工 智能研究所副所长郑小林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9月29日,记者从第四届数贸会成果发布会上获悉,本届数贸会实现投资贸易意向签约总金额1619.8亿 元。同时,本届数贸会采购金额达309亿元,相较上一届实现倍增,AI、文化出海、跨境电商三大类订 单占比82%。 重塑贸易流程 穿行在数贸会场馆,阿里巴巴、物产中大、亚马逊等企业"数"味十足,产业链企业纷纷晒出其在AI领域 的新项目、新突破。在各大展台,记者观察到,AI、大数据等技术正深度赋能营销、供应链等环节。 AI,已成为产业链企业抢占市场优势地位、布局未来的重要一环。 不用拆棚换景,普通运营一天就能出30套产品方案;无须搭建实体棚,就能一键生成各类大片……曾经 困扰商户的"效率难题",正被3D AI技术化解。 "在3D AI技术的加持下,跨境电商企业仅用一半的成本即可获得高品质视觉物料。目前,相关平台已搭 建超1万个'虚拟影棚'、30余万种配饰。"群核科技 ...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调研组到泰安高新区调研
齐鲁晚报网· 2025-09-29 03:17
调研组先后参观尤洛卡(300099)(山东)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泰盈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成科技 双创园,与企业负责人现场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历程、业务范围、市场地位及未来规划,并就数据 要素交易等具体问题深入沟通。 近月4日,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专家朱大培携蘑菇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优锘科技有限公司、 泰安协同软件有限公司一行到泰安高新区调研数据要素相关工作。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科技副主 任赵华伟,高新区二级职员、数字经济和新兴产业等产业链链长李劲陪同调研。 参观结束后,双方召开座谈会。朱大培详细介绍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的发展历程、数据流通基础平台 建设、数据交易创新模式及规范体系等情况。与会人员围绕数据交易机构设立程序、发展定位、标准规 范、运营模式、产品应用及算力调度交易等议题深入交流,最终就数据要素共享达成合作意向。 双方一致认为,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及随行企业与高新区在数据要素流通领域具备广阔合作空间。未 来,各方将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在交易所设立、业务协同、资源共享、数据流通、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 沟通,创新数据管理与应用模式,持续挖掘数据价值,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 展。 ...
南网数字创业板IPO提交注册
北京商报· 2025-09-28 11:46
本次冲击上市,南网数字拟募集资金约25.5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时空智能数字孪生平台 建设项目、新一代智能物联感知与协同控制系统建设项目、先进电力人工智能平台与智慧生产营销应用 建设项目、新一代国产化企业数智化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能源行业数据要素流通交易与服务平台建设项 目、深圳先进数字能源技术研发基地及技术交付中心建设项目。 北京商报讯(记者 董亮 实习记者 李佳雪)9月28日晚间,深交所官网显示,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数字")创业板IPO提交注册。 据了解,南网数字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电力能源等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建设综合解决方案;同时, 公司正逐步将产品及服务拓展到交通、水务燃气、政务公安、城市建设等领域。公司创业板IPO于2025 年6月27日获得受理,2025年7月6日进入问询阶段,2025年9月26日上会获得通过。 ...
泰安高新区:区委领导带队到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开展招商考察工作
齐鲁晚报网· 2025-09-26 15:17
三家企业分别介绍了核心业务与合作方向,作为国内首家基于新型交易模式的数据交易所,北京国际大 数据交易所聚焦数据登记、评估、交易等全流程服务,致力于构建高效数据流通机制;创立于2017年11 月的蘑菇车联,分享了其在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及智能体与物理世界实时交互AI网络建设中的成 果;北京优锘科技则围绕多方合作方向、预期目标、实施方式及后续计划展开深入研讨。 9月16日,泰安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科技副主任赵华伟带队赴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开展招商引 资工作,实地考察蘑菇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并与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蘑菇车联、北京优锘科技 三家企业座谈,就深化合作、推动产业发展达成多项共识。 座谈中,赵华伟从区位资源、六大特色产业链布局、科教人才储备、政府服务效能等维度,详细介绍了 高新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展现了园区在产业承接、创新发展方面的优势与潜力。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董事长李振军表示,北数所及相关企业与高新区在数据要素流通领域存在广阔合 作空间,未来将携手相关数商,推动北数所泰山数据要素服务中心落户高新区,充分发挥园区产业优 势,助力当地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
西安培育数字经济增长新引擎 全力推进“丝路数港”建设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1:01
此外,聚焦重点领域,该市打造"科创+产创"示范标杆,例如数字内容领域,成立了西安数字内容产业 研究院,吸引了32家包含"技术研发+内容制作+产业运营"的全链条企业集聚,原创开发多个XR项目, 参与制作500余部微短剧,总体营收超亿元,成功打造了数字内容产业集群。(完) 西安培育数字经济增长新引擎 全力推进"丝路数港"建设 中新网西安9月26日电 (李一璠)"西安通过'场景开放+应用牵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依托适配中心 建设补强'科技研发—产业落地'中间环节,以数据流通激活创新要素赋能产业升级,全力打造数字经济 领域'双创融合'发展新高地。"西安市数据局副局长郭锐26日表示。 当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据悉,西安市强化政策引领,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从创新模式突破、 关键环节衔接、重点产业培育三方面精准出台政策,构建起目标一致、举措互补、闭环衔接的数字经济 发展政策支撑体系。 围绕交通、环保等智慧城市建设核心领域,西安市发布《项目需求和场景机会清单》,2024年以来分批 次发布了62个项目需求、城市治理大模型等8大领 ...
每日互动携新品亮相2025数贸会重点展示AI产业实践和数据要素流通成果
新浪财经· 2025-09-26 03:09
公司产品展示 - 公司在2025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展示10万元级智能工作站GAI Station 该终端集成写作助手、会议纪要、智能问答和深度搜索等功能 内置8大模型能力 [2] - GAI Station是基于20年DI Know-How和前沿AI技术打造的一站式AI落地应用解决方案 可帮助企业及政府部门激活私域数据价值 [2] - AITA超级营销助手实现升级 基于数据智能基础接入品牌行业智库、垂直行业知识图谱及品牌专属知识库 为品牌企业提供精准营销服务 [2] 数据战略成果 - 公司展示"发数站"战略落地成果 基于"可信数据空间+可控大模型"构建数据"发电站" 打通数据价值高效流通的安全链路 [2] - 该数据平台助力产业数据、公共数据实现安全高效流通 [2] 人工智能产品合作 - 公司联合云深处推出"整编"云深AI机器狗方队 具备节目表演、主动接待及专业讲解答疑功能 [2] - 云深AI机器狗集成大语言模型、语音交互、语音控制、图像识别和自主导航等能力 基于公司数据智能优势开发 [2] 行业活动参与 - 公司于2025年9月25日至29日参加杭州举行的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 展示AI产业实践和数据要素流通领域成果 [1]
总规模100亿元,湖北设立数据产业基金
FOFWEEKLY· 2025-09-22 10:01
湖北大数据创新发展大会20日在武汉举行,该省首次设立总规模100亿元数据产业基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每日|荐读 论坛: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圆满举办:内地携手香港,共话科创时代中国力量 荐读: 重新发现香港:科创时代的新蓝图 榜单: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正式发布 热文: 今天,LP、GP都往厦门飞 据悉,该基金由湖北大数据集团联合相关机构发起成立,首期规模20亿元。将聚焦大数据、数据要素流通、数据安全、绿色算力、工业互联网、人 工智能等核心领域,带动湖北数据产业补链、强链,完善湖北数据产业生态链。 今年6月,湖北省政府国资委联合6家省属企业共同出资组建湖北大数据集团。聚焦政务、制造、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重点打造一批行业AI大 模型,推动人形机器人与脑机接口、智能大模型等融合发展。 ...
湖北设立总规模100亿元数据产业基金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12:28
基金设立与规模 - 湖北省首次设立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的数据产业基金 [1] - 基金首期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 [1] - 基金由湖北大数据集团联合相关机构发起成立 [1] 投资方向与战略重点 - 基金聚焦大数据、数据要素流通、数据安全、绿色算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核心领域 [1] - 旨在带动湖北数据产业补链、强链并完善生态链 [1] - 重点打造政务、制造、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行业AI大模型 [1] - 推动人形机器人与脑机接口、智能大模型等融合发展 [1] 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湖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5742.93亿元 [1] - 增加值是2020年的2.4倍 [1] - 综合实力迈入全国第一梯队 [1] 产业生态建设 - 湖北大数据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2] - 学院将构建覆盖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安全合规等方向的前沿课程体系 [2] - 湖北省算力互联互通平台门户上线运行 [2] - 平台整合全省算力资源实现"按需调度、高效共享" [2] - 已形成武汉、宜昌、"襄阳—十堰"三大先进算力集群 [2] - 算力综合服务能力居中部第一 [2] 行业背景与趋势 - 中国已有超过100家数据集团陆续组建 [1] -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创新突破 [1] - 数字产业发展进入"提速换挡"阶段 [1] - 各地数据集团应发挥链主作用 [1]
一脉阳光(02522.HK):AI赋能 第三方医学影像龙头发展加速
格隆汇· 2025-09-04 03:57
行业分析 - 中国第三方医学影像服务市场渗透率仅1%(2023年),远低于美国市场的40%以上渗透率,显示巨大增长潜力 [1] - 公立医疗影像科存在资源不足、分配不均及基层医疗机构能力薄弱的问题,第三方影像中心模式契合中国基层市场需求 [1] - AI技术从设备、辅助诊断、辅助治疗、数据质控等多方面全面赋能医学影像行业 [1] - 第三方影像中心同时是影像数据生产者和AI应用场景,AI推动降本增效并可通过授权算法、数据资产及标注服务获得额外收益 [1]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三大业务(影像中心服务、影像解决方案服务、一脉云服务)形成一站式生态系统,相互支撑转化 [1] - 影像中心业务营收占比超60%,是商业模式压舱石和关键护城河,基于运营积累能力形成解决方案产品价值 [2] - 影像解决方案业务是轻资产服务体系核心载体,25H1用户快速增长且盈利潜力高,海外拓展初见成效 [2] - 海外业务具极致性价比和数据服务体验优势,目标5年内海外收入占比达30% [2] 数据与AI战略 - 一脉云服务形成国内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医学影像数据库之一 [2] - 基于数据与场景优势推出全球首个全模态、全流程医学影像基座大模型,胸部CT平扫AI诊断产品即将发布 [3] - 与讯飞医疗、华为云、华西医院、联仁健康等达成多项重磅合作,加速AI医学影像落地 [3] - 在数据要素流通政策红利下,公司数据资产价值有望重估 [3] 财务与估值 - 预计公司25年营收10.11亿元(同比增32.9%),26年12.86亿元(同比增27.3%),27年15.88亿元(同比增23.5%) [3] - 预计25年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增186%),26年0.83亿元(同比增111%),27年1.41亿元(同比增69%) [3] - 采用PS估值法,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5年10倍PS,目标市值110亿港元,目标价约27.4港元 [3]
一脉阳光(02522):AI赋能,第三方医学影像龙头发展加速
华创证券· 2025-09-02 11:4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目标价27.4港元 [1][9][12] 核心观点 - AI技术全面赋能第三方医学影像服务行业 公司作为国内龙头具备数据与场景双重优势 [3][8][11] - 三大业务形成协同生态:影像中心服务为压舱石业务(营收占比超60%) 影像解决方案服务释放轻资产价值 一脉云服务加速数据资产变现 [2][8][11] - 海外拓展初见成效 目标5年内海外收入占比达30% [2][11] - 政策红利推动数据要素流通 公司超千万例医学影像数据库价值有望重估 [3][11] 业务分析 影像中心业务 - 国内最大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网络 截至2025年6月运营115个中心 覆盖33张许可证(全国共161张) [15][19] - 四类中心差异化定位:旗舰型/区域共享型/专科医联体型/运营管理型 2024年区域共享型收入占比57% [17][57] - 日均生成2-3万例标准化影像数据 累计超千万例高质量数据库 [15][73] - 2024年收入6.06亿元(同比-5%) 毛利率区间11.3%-60.7% [57][58] 影像解决方案业务 - 2025H1收入1.61亿元(同比+89%) 营收占比从18%提升至34% [18][24] - 轻资产服务模式核心载体 25H1新增客户354家 [68] - 出海具备性价比与数据服务优势 25H1签署15个海外项目合同 [71] 一脉云与AI业务 - 推出全球首个全模态医学影像基座大模型"MIIA觅芽" [3][74] - 胸部CT平扫AI诊断产品即将发布 研发周期缩短70%以上 [75][77] - 与讯飞医疗/华为云/华西医院/联仁健康达成战略合作 [3][77] - 云胶片业务受益于医保收费目录纳入 加速替代实体胶片 [73]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10.11/12.86/15.88亿元 同比增长32.9%/27.3%/23.5% [4][9][12] - 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0.39/0.83/1.41亿元 同比增长185.9%/111.2%/69.4% [4][9][12] - 毛利率改善趋势:2025-2027年预计31.6%/35.3%/36.7% [83] - 采用PS估值法 给予2025年10倍PS 对应目标市值110亿港元 [9][12] 行业前景 - 中国第三方医学影像渗透率仅1%(2023年) 远低于美国40%+ 2023-2030年市场规模CAGR预计28.7% [8][43][45] - 基层医疗机构存在设备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痛点 第三方服务模式契合市场需求 [8][36][42] - AI赋能医学影像设备/辅助诊断/辅助治疗/数据质控四大环节 [46][47] - 美国龙头Radnet(RDNT)2025Q2收入4.98亿美元(+8.4%) AI战略成效显著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