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弹性定价
icon
搜索文档
万物云何曙华:弹性定价是市场自我调节的必然过程|直击业绩会
国际金融报· 2025-08-22 11:33
行业背景转变 - 物业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速 业主对服务品质和价格关注度显著提升 部分地方政府顺应出台物业费价格政策[1] - 过去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期 房屋供给数量和价格处于上行趋势 业主对物业费价格敏感度不高[1] 弹性定价模式 - 弹性定价是市场自我调节的必然过程 服务标准与价格更透明挂钩 业主可选择基础或升级服务 优质服务溢价空间获市场认可[1] - 弹性定价不鼓吹物业费降价 既尊重业主服务品质期望 也保障物业公司服务品质与生存空间 实现业主企业政府三方动态平衡[1] - 公司将弹性定价向全行业开源 通过开放共享形成行业通用语言 与业主共建服务新标准[2] 实施效果数据 - 重庆落地弹性定价项目物业费收缴率提升20%[1] - 上半年存量市场获取114个住宅物业项目 年化饱和收入6.6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1.5%[1] 行业展望 - 更多同行参与将使优质优价消费理念逐步成熟 物业费价格机制获得正向反馈[2]
物业行业迎来“拐点”?万物云董事长朱保全:行业收益今年有望反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3:56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1.4亿元,同比增长3.1%,核心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主动压缩开发商业务及非核心业务,转向有现金流的业务板块,开发商关联业务收入占比降至6.5% [1][2] - 循环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5%,与开发商业务降幅形成"剪刀差" [2] - 通过"蝶城战略"与"弹性定价"组合拳,在存量市场获取114个新项目,带来6.68亿元年化饱和收入,同比增长31.5% [5] - 成立"惊蛰"专项工作组处理抵债资产,流动比率1.18,现金流稳健且现金余额充足 [6] 行业矛盾与对策 - 行业面临"质价相符"与"单方定价"矛盾:业主主导定价诉求增强,万物云推出弹性定价模式,已在重庆、青岛等地落地 [2][3][5] - 行业面临"政府期待"与"行业现实"矛盾: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阶段,但存在利益主导者扰乱市场,头部企业需联手反对乱象 [3] - 行业面临"科技跃进"与"客户感知"矛盾:技术应用需与客户需求结合,内部管理可优先推动AI落地 [3][4] - 弹性定价提升重庆项目物业费收缴率20%,旨在平衡业主诉求与企业生存空间 [5] 业务模式与财务定位 - 物业费毛利率定义为7%至18%合理区间,业务具有现金流稳定和毛利率稳健特性 [5] - 对抵债资产制定差异化策略:销售型资产注重价格成本关系,在整体损益≥0原则下应卖尽卖,持有期间通过经营盘活提升价值 [6]
万物云管理层:弹性定价助力拓展住宅物业市场
新京报· 2025-08-20 08:13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81.4亿元,同比增长3.1%,净利润同比增长5.4%,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10.8% [1]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和核心净利润增速将进一步扩大 [2] 增长驱动因素 - 通过弹性定价模式带动物业底盘内生增长,新业务价值释放,投资驱动业务增长以及AI降本增效 [2] - 蝶城战略与弹性定价组合拳在存量市场斩获114个新项目,带来6.68亿元年化饱和收入,同比增长31.5% [2] 弹性定价模式 - 弹性定价模式价格由市场决定,成本由客户决定,保持企业毛利相对稳定 [2] - 该模式既尊重业主对服务品质的诉求,也保障物业公司的生存空间,形成业主、企业、政府三方动态平衡 [3] - 2024年重庆、银川、青岛和武汉等城市部分项目物业费下调20%-35% [2] 行业趋势 - 物业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速,业主对服务品质和价格关注度提升 [3] - 部分地方政府出台物业费价格政策,推动行业调整 [3] 资产管理与AI应用 - 公司成立惊蛰专项工作组推进关联方资产去化 [3] - 公司采用H类真人、R类机器人、A类智能体的三类员工协作模式,首批6名AI员工已转正上岗 [3] - GC平台升级至2.0版本,实现多种RAG与MCP升级及多AI agent协作 [3] - 未来将在蝶城内全面落地人机混合用工模式 [4]
万物云半年核心利润13亿派息11亿,物业费弹性定价已签约22个小区
第一财经· 2025-08-19 13:0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上半年营业收入181.4亿元 同比增长3.1% 净利润8.4亿元 同比增长5.4% 核心净利润13.2亿元 同比增长10.8% [1] - 现金资产114.6亿元 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加20.5亿元 应收账款下降14.5亿元 [1] - 拟派付股息总额11亿元 用于2025年中期股息分红 年化股息率约9% [1] - 预计全年营收和核心净利润增速将高于上半年 整体增长加快 [1] 业务收入结构 - 住宅物业服务收入102.79亿元 同比增长10.4% 占总收入56.7% [1] - 物业及设施服务管理收入51.69亿元 同比增长7.7% 占总收入28.5% [1] 现金流管理与应收账款控制 - 应收账款增速持续低于营业收入增速 [2] - 通过服务客户减少拖欠 成立工作小组重点清欠拖欠时间较久欠款 [2]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行业面临降费挑战 影响现有项目保持和新项目开拓 [2] - 限价引起的降费是市场修复阶段性现象 业主对服务质量和价格关注度提升 [2] - 推行弹性定价策略 将服务切分为508项 实现从数人头向算工作量转变 [2] - 在158项底线服务基础上让业主按需选择服务 设定服务上限 [2] - 今年已签约22个弹性定价项目 近12亿元业务正在洽谈 [3] - 已落地项目物业费均高于政府限价 [3] 关联方债务清偿与资产处置 - 万科通过转让物业或车位方式向公司清偿债务 包括持有型和销售型物业 [3] - 推进惊蛰行动处理抵债资产 动员多组织部门参与 [3] - 销售型资产分6年消化 今年目标约4亿元 上半年完成1.4亿元 [3] - 销售型资产中车位占80% 住商寓占15% 办公占余下部分 [3] 持有型资产运营 - 持有型大宗资产作为社区商业起步 围绕社商品牌精耕细作 [4] - 武汉万芊荟项目6月较1月客流增加26% 销售额增加31% [4] - 沈阳落地第二个万芊荟项目 [4] - 通过运营提升资产价值 择机寻求项目退出 [4]
万物云预期全年核心净利润增速进一步走高 “弹性定价”现成效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0: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1.4亿元,同比增长3.1% [3] - 核心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0.8% [1][3] - 净利润同比增长5.4% [3] -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加20.5亿元 [3] - 现金资产达114.6亿元 [3] - 流动比率1.18,处于健康水平 [7] 业务战略 - 开发商关联业务收入占比下降至6.5% [4] - 循环型业务收入163.1亿元,同比增长9.5%,占总收入比重89.9% [4] - 蝶城战略累计完成300个改造,覆盖1688个项目(占在管项目总量38.3%),提效金额达2.3亿元 [3] - 通过技术投入使行政开支从9.63亿元降至8.86亿元,降幅8.0% [3] - 在存量市场获取114个住宅物业项目,年化饱和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31.5% [4] 创新举措 - 推行"弹性定价"策略,重庆项目物业费收缴率提升20% [4] - 计划将弹性定价模式向全行业开源 [6] - 首批6名AI员工正式上岗 [3][8] - GC平台升级2.0版本,实现多AI agent协作 [8] - 在武汉新唐项目投入500万元微改造,实现客流量增长26%、销售额提升31% [7] 资产优化 - 成立"惊蛰"专项工作组处理重资产剥离 [7] - 通过专业管理最大化资产价值,维护轻资产模式 [7] 发展预期 - 预计2025年营收和核心利润增速将进一步扩大 [1][3][4] - 物业行业将从2025年开始迎来反弹阶段 [1] - 核心业务收益增幅与开发商业务降幅形成正向剪刀差 [1] - 未来将在蝶城全面落地人机混合用工模式 [9]
万物云:物业费弹性定价是市场自我调节的必然过程
36氪· 2025-08-19 10:29
物业行业趋势 - 2024年上半年重庆、武汉、青岛、银川等城市出台物业费指导价后,全国多地小区仿效降价,引发物业费降价潮 [1]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速",业主对服务品质和价格敏感度提升,部分地方政府出台物业费价格政策 [1] - 万科物业"弹性定价"模式成为市场自我调节的必然过程,服务标准与价格透明挂钩,业主可自主选择基础或升级服务 [1] 万物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1.4亿元,同比增长3.1%,净利润同比增长5.4%,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10.8% [2] - 重庆弹性定价项目物业费收缴率提升20%,上半年获取114个住宅物业项目,年化饱和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31.5% [2]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和核心净利润增速将进一步扩大,增长路径包括弹性定价、新业务价值释放、投资驱动和AI降本增效 [2] 关联方资产处理 - 万科集团对万物云的部分欠款继续采用资产抵债方式,引发市场对经营模式变"重"的担忧 [2] - 公司成立"惊蛰"专项工作组,计划6年内去化销售型抵债资产,上半年完成1.4亿元目标,全年计划去化4亿元 [3] - 持有型资产如鹿特丹广场将通过运营提升价值,择机退出 [3]
万物云:2025年中期营收181.4亿,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10.8%
财经网· 2025-08-18 12:48
财务业绩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4亿元 同比增长3.1% [1] - 毛利24.9亿元 同比增长3.8% [1] - 净利润8.4亿元 同比增长5.4% [1] - 核心净利润13.2亿元 同比增长10.8% [1] - 现金资产114.6亿元 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加20.5亿元 [1] - 拟派付股息总额11.0亿元 年化股息率约9% [1] 业务板块表现 - 住宅物业服务收入102.8亿元 同比增长10.4% 新增项目168个 累计合同项目5178个 [1] - 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收入51.7亿元 同比增长7.7% 新增项目291个 累计合同项目3284个 [1] - 居住相关资产服务业务收入8.6亿元 同比增长39.6% 朴邻新增门店89个 累计门店589个 [1] - BPaaS解决方案收入8.6亿元 同比增长9.0% [1] 战略举措与运营效率 - 完成300个蝶城改造 覆盖项目1688个 占在管项目总数38.3% 带来毛利贡献2.3亿元 [2] - 弹性定价模式获取114个住宅项目 带来年化饱和收入6.7亿元 同比增长31.5% [2] - 与开发商关联业务收入占比下降至6.5% 核心业务收益增幅与开发商业务降幅呈现剪刀差 [2] - 首批6名AI员工上岗 行政开支8.9亿元 同比下降7737万元 降幅8.0% [2]
万物云:开发商关联业务收入占比进一步下降,核心净利润启动反弹
金融界· 2025-08-18 11:05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中期实现营业收入181.4亿元,同比增长3.1% [1] - 毛利24.9亿元,同比增长3.8% [1] - 净利润8.4亿元,同比增长5.4% [1] - 核心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现金资产达114.6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加20.5亿元 [1] - 拟派付股息总额11.0亿元,年化股息率约9% [1] 业务板块表现 - 住宅物业服务收入102.8亿元,同比增长10.4%,新增项目168个,累计合同项目5178个 [1] - 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收入51.7亿元,同比增长7.7%,新增项目291个,累计合同项目3284个 [1] - 居住相关资产服务业务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39.6%,朴邻新增门店89个,累计门店589个 [1] - BPaaS解决方案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9.0% [1] 战略举措 - 完成300个蝶城改造,覆盖项目数1688个,占在管项目总数38.3%,带来2.3亿元毛利贡献 [2] - "弹性定价"模式获取114个住宅项目,带来6.7亿元年化饱和收入,同比增长31.5% [2] - 与开发商关联业务收入占比下降至6.5%,核心业务收益增幅与开发商业务降幅呈现"剪刀差" [2] 运营效率 - 首批6名AI员工上岗,行政开支8.9亿元,同比下降7737万元,降幅8.0% [2]
万物云(02602.HK)中期业绩:收入、利润稳健增长,管理费下降8%
格隆汇· 2025-08-18 10:12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中期营业收入181.4亿元,同比增长3.1% [1] - 毛利24.9亿元,同比增长3.8% [1] - 净利润8.4亿元,同比增长5.4% [1] - 核心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现金资产114.6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加20.5亿元 [1] - 拟派付股息11.0亿元,年化股息率约9% [1] 业务板块表现 - 住宅物业服务收入102.8亿元,同比增长10.4%,新增项目168个,累计合同项目5178个 [1] - 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收入51.7亿元,同比增长7.7%,新增项目291个,累计合同项目3284个 [1] - 居住相关资产服务业务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39.6%,朴邻新增门店89个,累计门店589个 [1] - BPaaS解决方案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9.0% [1] 战略举措与效率提升 - 完成300个蝶城改造,覆盖项目1688个,占在管项目总数38.3%,贡献毛利2.3亿元 [2] - "弹性定价"模式获取114个住宅项目,带来6.7亿元年化饱和收入,同比增长31.5% [2] - 关联开发商业务收入占比下降至6.5%,核心业务收益与开发商业务呈现"剪刀差" [2] - 首批6名AI员工上岗,行政开支8.9亿元,同比下降7737万元,降幅8.0% [2]
博鳌·观点|侨银股份李长江:物业需要时间去做服务,不要用更多时间去催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5:3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行业仍具发展潜力但需转变服务模式 当前服务模式由业主主导决定[2] - 物业费收缴困难导致运营亏损是行业主要困境 2025年以来品牌物企主动退出管理项目的案例数量增加[3] - 行业面临业主诉求觉醒与持续承压的双重挑战 催费与业主不满形成恶性循环[3] 市场机会与策略 - 创业型物企在新模式、新服务领域存在显著机会 需根据政策与市场变化调整服务方向[3] - 服务应聚焦真实业主需求 如环境卫生、绿化、小区安全等可见服务[4] - 服务设计需匹配公司实际能力 超越能力范围的服务难以持续[4] 服务模式创新 - 弹性定价机制获行业认可 包含固定价格(如电梯维保)与弹性服务价格两部分[4] - 物业公司需减少催费时间 增加服务投入时间以提升业主满意度[4] - 当前行业存在项目置换现象 企业退出项目后可能接手其他公司退出的同类项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