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少子化
icon
搜索文档
她刺破的母职真相,多少东亚家庭都难以逃脱
36氪· 2025-09-24 00:45
李停写了两本以母女关系为核心的小说。她说,母亲当然有局限性,她想把母亲的沉重掰开、揉碎,她不想成为一个追求满分的妈妈,正如她 小说里写的,"没有完美的妈妈" 。 我们是否曾想象这样的未来:养老院被改造成儿童院,特殊儿童被送入空岛疗养院,育儿专家和官方机构深入家庭内部,监控母亲的育儿行为——一切为 了孩子,这却成了妈妈噩梦的开始。一旦母亲未达标准,就将面临严厉的"母职惩罚"。 这是作家李停的小说《水在岛中央》中的架空设定。叙述者"我"(珍)是一位住在养老院的老人,所在机构即将被改成"儿童院",老人面临驱逐。在搬离 前,一位调查空岛事件的女记者(琼)闯入了她的生活, 最终却因被认定未完成母职被捕。 她透露,小说叙述者的原型来自她在养老院遇见的一位老人,两人建立了真心相互聆听和倾诉的连接。"我想知道,一个人活到七八十岁,会记得什么、 遗忘什么;如果 自己被抛弃,她将会如何自我保护?" 2年前,因一位远嫁日本的网友吐槽中国妈妈"不体 面",她写下《小山》为母亲发声。如今,她依旧在为"妈妈"发声。只是,这次她将母女关系置于更广 阔的社会结构之下,镜头也更贴近于自己。 以下整理 自李停的 自述。 一个正在逼近的"未来"? ...
幼儿师专在生存冲击中探索转型
中国青年报· 2025-09-22 07:22
9月16日,湖南湘江新区某民办幼儿园负责人肖嘉透过窗户看着烈日下如潮的车流,心里却是一阵发 冷:场地月租金5万元,教师月工资总额4万元,而新学期入园幼儿人数下降了三成。安静的办公室内, 墙上整齐摆放过往幼儿的表演获奖照片,这位在幼教行业工作了近20年的"老园丁"一声长叹:"时代抛 弃你时,真连招呼都不打。"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正在幼儿园实习。受访者供图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老师董钰萍在给学生上0-3岁婴幼儿保育教育课。受访者供图 2025年6月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幼儿园总 数从2023年的27.44万所锐减至25.33万所。 与此同时,据教育部统计公报,2022年全国共有学前教育专任教师324万余人,2023年为307万余人, 2024年为283万余人。学前教育专任教师的人数也在连续下降。 学前教育规模收缩压力日益凸显,以培养幼教师资为主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幼专")面 临严峻生源挑战,转型求存迫在眉睫。截至目前,全国共有59所幼专,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等四大专业 ...
不需要那么多小学老师了,他们都去做什么?
虎嗅· 2025-09-15 23:46
临近2025年秋季开学时,"上海一小学只有22名学生但有23名老师"一事引发热议,该校因"老师比学生还多",被指"严重浪费师资"。尽管校方曾 声称"就算只剩一名学生也会坚守",8月30日,这家名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桥小学(下称"上海三桥小学")正式宣布关闭,22名学生被安排至4 公里外的另一所小学就读。 上海三桥小学创办于1916年,曾长期坚持小班化教学,但最终还是因为招生不足被迫关闭,成为少子化波及小学生源的典型缩影。 2025年以来,全国有不少小学宣布"停招""停办""合并"等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很多人公开表达对母校被关停的不舍。 小学生源减少与生育率下降密切相关。全国出生人口自2016年达到1786万人的顶峰后开始下滑,此后几年幼儿园出现"学生荒",而从2024年开 始,小学生源也开始减少。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小学招生人数为1616.63万人,较上年减少了 261.25万人;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3.63万所,较上年减少了7200所。 2025年下半年以来,多地发布小学教师缩编、转岗的消息,其中不少小学老师被要求去教目前生源相对充足的初中生、甚至高中生。 北京师范大 ...
日媒:超五成招生难,日本私立大学瞄上“故乡税”
环球时报· 2025-09-15 22:48
以日本鸟取县仓吉市由同一法人运营的私立高校——鸟取看护大学和鸟取短期大学为例:校内超八成学 生来自本地,但受少子化趋势影响,已连续多年出现招生不足的情况,近6年学费收入累计减少6600万 日元,占两校年收入的6%。2023年,两校依托当地"故乡税"政策新增的"大学支援"类别,截至2024年 已获得1700万日元补助金。 数据显示,2025年度日本共有179所国立、公立大学,而私立大学数量达607所。2022年度的调查显示, 私立大学总收入约3.6万亿日元(100日元约合4.8元人民币),其中77%来自学生缴费,政府补助仅占 11%,捐款为2%。因此,越来越多大学关注"故乡税"中的"大学支援"份额。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朝日新闻》15日报道称,受国内少子化趋势加剧的影响,日本私立大学招 生不足问题日益凸显,目前已有53%的私立大学未能完成既定招生计划。由于私立大学的运营收入高度 依赖学费,因此招生缺口直接引发了普遍的经营困境。在此背景下,约两成大学运营法人开始将"故乡 税"(人们可以自行在日本1700多个市、町、村中选择纳税地,地方政府一般都会为纳税人准备当地特 产作为回礼——编者注)视为新的收入支援渠道 ...
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创新高
新华社· 2025-09-14 13:20
人口结构变化 - 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619万人 占总人口比例29.4%创历史新高[1] - 65岁以上人口较去年减少5万人但占比上升0.1个百分点[1] - 在全球人口超4000万的38国中日本老年人口占比最高[1] 年龄与性别分布 - 65岁以上男性1568万人 女性2051万人[1] - 70岁以上人口2901万人 75岁以上2124万人 80岁以上1289万人 各年龄段均较上年增加[1] 老年就业趋势 - 65岁以上就业人数达930万人 较前一年增加16万人 连续21年刷新纪录[1] - 老年就业者占总就业人口比例13.7%创历史新高[1] - 因人手不足和退休年龄延后等因素 预计老年就业人数将持续增长[1] 未来人口预测 -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推算 205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或将达37.1%[1]
人口灰犀牛:现状、影响和应对(国金宏观张馨月)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9-13 05:04
文章核心观点 - 面对人口加速老龄化趋势 保持产出增长的关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对应技术进步 提高劳动参与率 出海三条路径 [2][51] - 人口老龄化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趋势 将对经济增长 通胀 政策和资产配置产生深远影响 [4][15][31] - 中国已进入加速老龄化时期 面临未富先老 少子化严峻等挑战 应对时间窗口可能更短 [16][18][20] 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 - 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0.2% 步入轻度老龄化社会 预计2035年达到13.1% 接近中度老龄化水平 [10] - 发达经济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024年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美国和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分别为29.8% 23.2% 22.2% 19.5% 17.9%和15.6% 均处于中度或重度老龄化社会 [10] - 全球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60年代峰值5.32人下降至2024年2.25人 逼近2.1人的世代更替水平 发达经济体生育率更低 2023年美国 欧盟 日本和韩国分别为1.6 1.4 1.2和0.7人 [11] 人口转型理论 - 人口转型分为四个阶段:前工业化低增长阶段(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工业化初中期加速增长阶段(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 高自然增长率) 工业化中后期减速增长阶段(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后工业化增长停滞阶段(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可能负增长) [5][6] - 人口红利理论认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提升带来经济增长额外源泉 但随着经济体完成工业化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9] 中国人口现状与挑战 - 中国2024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5.6% 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预计2032年步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2035年占比达22.8% [16] - 2025-2035年中国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以年均0.3%和0.6%速度下降 65岁以上人口以年均4%速度增长 [16] - 中国总和生育率2023年降至1.0人 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仅略高于韩国 育儿补贴制度已落地 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18] - 中国面临未富先老挑战 2024年人均GDP约13100美元 仅为日本同等老龄化水平的三分之一 [20] 人口结构变化的宏观影响 供给侧影响 -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年龄人口萎缩 给潜在增长率带来下行压力 中国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达74.5%峰值后持续回落 2024年降至68.3% 劳动年龄人口总量2013年见顶后2024年下降至9.6亿人 较峰值回落4.8% [31][34] - 预计2026-2030年中国潜在增长率中枢下降至5.0%左右 2031-2035年进一步回落至4.5%左右 [34] - 人口老龄化导致储蓄率显著降低 当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5%后 储蓄率通常进入下行区间 日本 韩国 美国 法国等发达经济体都经历此过程 [35] - 人口老龄化导致经常项目顺差收窄 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S-I=NX 储蓄率下降导致经常项目顺差减少 [35] 需求侧影响 - 人口老龄化加剧总需求不足 表现为负产出缺口 日本跨过第一人口转折点后 实际经济增长持续低于潜在增长 1993年1季度到2024年4季度间128个季度中88个季度录得负增长缺口 占比高达69% [36] - 人口老龄化提高服务消费占比 日本1994-2005年服务消费占比提高3.8个百分点 2024年中国服务消费占比仅46.1% 显著低于发达经济体同等老龄化水平 [36][39] 通胀影响 - 人口老龄化对通胀影响表现为先下后上 对劳动力供给冲击滞后于需求侧收缩 短期内对总需求负面影响更显著 对通胀形成压制 长期看劳动力短缺和不可贸易服务需求增加将带来通胀上行压力 [42][43][45] - 2023年以来美国 欧盟 日本通胀率保持在2%以上 表面是服务需求旺盛和劳动力市场强韧 本质是老龄化带来劳动供给短缺和不可贸易服务需求增加 [44] 日本经验借鉴 - 日本1990-1995年跨过第一人口转折点 1992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见顶回落 1995年总量达峰后持续萎缩 2010年总人口达峰后下降 [22] - 1995年日本劳动年龄人口达8746万人峰值 2024年降至7288万人 较峰值回落17% 潜在增长率降至0.61% [23] - 日本人口老龄化导致低经济增长率 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利率特征 1996-2024年实际GDP年均增速0.7% CPI长期低于2%通胀目标 政策利率长期徘徊零利率附近 [28] - 日本政府债务率从1990年69.4%攀升至2024年236.7% 人口老龄化程度和政府债务率呈正相关趋势 [28] - 2000-2024年日本15-64岁劳动人口以年均-0.7%速度减少 总产出以年均0.6%速度增长 劳动生产率以1.3%以上速度增长 劳动人口人均GDP累计增幅37.1% [46][48] - 日本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劳动生产率提升 1996-2024年以日元计价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1倍 年均复合增速9.0% 2024年底海外净资产达533.05万亿日元 创历史新高 [48] 应对人口老龄化路径 技术进步 - 利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 物联网 云计算等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替代重复性 低附加值劳动岗位 [52] - 2023年中国安装工业机器人27.6万台 占全球安装量51% 预计到2027年年均增长率5%至10% 医疗机器人安装量约6200台 同比增长36% 是增长最快领域 [52] 提高劳动参与率 - 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可增加就业人数对潜在增长率贡献 2024年中国男性和女性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分别为79.4%和69.7% 较日本低8.1和6.5个百分点 [57] - 中国已出台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有助于应对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和产出增长的挑战 [57] 出海策略 - 将资本投向海外 在当地配置生产要素 利用当地劳动力和资源 通过贸易 利润分红 技术回流等方式回流本国 [59] -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 中国企业加速出海趋势愈发明显 预计十五五时期将出台更多系统性政策支持企业出海 [60]
日本1~6月出生33.9万人再创新低
日经中文网· 2025-09-01 03:18
人口出生情况 - 日本上半年出生人数为33.928万人 同比减少3.1% 创1969年有可比数据以来最低纪录 [2][4] - 若按当前速度持续 全年出生人数极可能创历史新低 [2][4] - 出生人数降幅较疫情后超过5%的水平有所放缓 但少子化趋势未得到遏制 [2][7] 人口自然变动 - 上半年死亡人数达83.6818万人 同比增加3.1% [4] - 自然增减人数为负49.7538万人 日本已连续21年出现人口自然减少 [4] - 所有都道府县均出现人口自然减少现象 [6] 婚姻状况 - 上半年结婚数量为23.8561万对 同比减少4.0% 两年来首次转为下降 [2][4] - 新冠疫情导致行动限制 交友机会减少 结婚数量低迷 [6] - 结婚人数减少与出生人数下降存在强相关性 [6] 政府政策措施 - 日本政府推出"异次元少子化对策" 计划在2028年度前投入约3.6万亿日元 [6] - 将2030年之前定位为扭转少子化趋势的最后机会 [6] - 自2025年度起提高保育所整合废除的国库补贴率 从1/2提高到2/3 [10] 保育所供需状况 - 2025年4月待入园儿童数量为2254人 较2017年峰值2.6081万人减少90%以上 [8][10] - 全国1741个市町村中87.9%的地区待入园儿童为零 [8] - 隐性待入园儿童达6.4489万人 虽较上年减少6543人但仍居高不下 [10] 地区差异与挑战 - 大津市待入园儿童132人 为唯一超过100人的地区 因难以确保保育人才 [10] - 人口稀疏地区出现保育所招不满人现象 设施整合与废止成为课题 [10] - 存在故意申请落选保育所以延长育儿休假补贴期限的问题 [11] 专家分析预测 - 2025年全年出生人数降幅预计仍达3%以上 高于2000年代1%以上的水平 [7] - 已婚女性生育率呈现下降趋势 出生动向难有明显改善 [7] - 30多岁人口因1990年代出生稳定而未减少 对出生人数起到支撑作用 [6]
日媒:日本少子化进程加速
新华社· 2025-08-30 03:14
人口统计数据 - 2024年上半年日本新生儿数量为33.9万人 创1969年有半年可比数据以来同期最低值[1] - 新生儿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3.1% 连续4年低于40万大关[1] - 同期死亡人数达83.7万人 同比增长3.1%[1] 少子化趋势特征 - 2023年全年新生儿数量68.6万人 首次跌破70万大关 创1899年有全年数据以来新低[1] - 2023年总和生育率降至1.15 创1947年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1] - 东京都总和生育率仅0.96 在全国范围内处于最低水平[1] 人口结构变化原因 - 年轻人口数量持续减少导致新生儿数量下降[1] - 晚婚晚育趋势加剧进一步抑制生育率[1] - 2024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仅23.9万对 同比减少9952对[1]
日本今年上半年出生人口为33.9万人 创同期新低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6:23
人口统计数据 - 2024年上半年日本出生人口为33.9万人,同比减少3.1%,创1969年有记录以来同期最低值 [1] - 死亡人口达83.7万人,同比增加3.1%,自然减少人口为49.8万人 [1] - 结婚登记数同比减少4.0%至23.9万对,减少9952对 [1] 社会趋势影响 - 少子化进程加速,全年新生儿数量预计再创新低 [1] - 年轻人口减少及晚婚晚育趋势加剧导致少子化危机持续恶化 [1] - 政府计划加强少子化对策以应对人口结构挑战 [1]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讨论结婚、生娃、买房这些话题的时候,大家的眼神里都带着一种无力感
搜狐财经· 2025-08-26 16:31
人口结构变化趋势 - 2023年中国新生人口902万 较2022年956万减少54万 七年内较2016年1786万下降近50% [3] - 202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179万 较上年增加21万 与出生人口形成422万缺口 [1][3] - 青年失业率数据显示16至24岁群体失业率达21.3% 劳动力市场吸纳能力不足 [8] 教育行业影响 - 学前教育出现招生困难 幼儿园从摇号录取转为主动招揽生源 [6] - 办学资源从扩张转向收缩 中小学及高等院校面临生源短缺挑战 [3] - 未来十年教育需求持续萎缩 学校运营压力加剧 [3][9] 婚育与房地产市场 - 2023年结婚登记683万对 较2013年1346万对下降50% [4] - 学区房需求结构性萎缩 婚房刚需属性减弱 [4][9] - 房地产开发商需调整以学区逻辑为核心的营销策略 [4] 消费产业链冲击 - 婴儿相关产业包括家电 奶粉 玩具直接受人口下滑冲击 [6] - 韩国2023年总和生育率0.72预示东亚地区普遍趋势 中国基数更大震荡更剧烈 [6] - 消费场景持续转变 儿童娱乐设施运营压力增大 宠物经济替代效应显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