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转债强制赎回
icon
搜索文档
最后一天!不及时操作或将亏损超61%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23:13
9月29日,是豪24转债的最后交易日。豪24转债9月26日收盘价为258.223元/张,如果投资者不及时交易或转股而被强制赎 回,可能亏损超61%。此前,东杰转债部分持有者就因未及时操作导致亏损超64%。 | | | 豪24转债 | | E | | | --- | --- | --- | --- | --- | --- | | | | 113690 T+0 ▼ | | | | | 258.223 37 | | 253.750 最高 | 275.490 最低 | 253.500 | | | 1.46% | 总手 3.708 | 74.4万 金额 | 19.81亿 量比 | | 1.49 | | 昨日 | 254.515 外盘 | 36.14万 内盘 38.30万 | | 重零 | | | 正股报价 16.44 +1.42% | | | | 转股溢价率 -0.57% > | | | 分时 | 五日 | 日K 周K | | 更多, 月 K | | | 275.490 | | | | 8.24% 卖1 258.391 | 82 | | | | | | 买1 258.172 | 2 | | | | | | 分时成交 | ...
注意!最后一天 不及时操作或亏损!
上海证券报· 2025-09-08 00:33
核心观点 - 多只可转债即将迎来最后交易日 若投资者未及时操作可能面临重大亏损 [1][2][3] - 可转债强制赎回机制触发后 投资者需在规定期限内卖出或转股以避免损失 [4] 可转债最后交易安排 - 设研转债最后交易日为9月8日 最后转股日为9月11日 强制赎回价格为101.25元/张 [2] - 荣泰转债最后交易日为9月8日 最后转股日为9月11日 强制赎回价格为102.1713元/张 [2] - 崇达转2最后交易日为9月11日 华宏转债最后交易日为9月11日 大元转债最后交易日为9月11日 药石转债最后交易日为9月12日 [3] 价格与潜在亏损 - 设研转债9月5日收盘价110.755元/张 较强制赎回价101.25元潜在亏损超8% [1][3] - 荣泰转债9月5日收盘价165.439元/张 较强制赎回价102.1713元潜在亏损超38% [1][3] - 崇达转2收盘价147.500元/张潜在亏损超32% 华宏转债收盘价136.000元/张潜在亏损超25% 大元转债收盘价230.006元/张潜在亏损超56% 药石转债收盘价131.397元/张潜在亏损超23% [3] 未转股余额情况 - 设研转债剩余未转股余额1.60亿元 占发行总额比例超42% [3] - 荣泰转债剩余未转股余额0.25亿元 占发行总额比例约4% [3] - 崇达转2剩余余额2.26亿元占比超16% 华宏转债剩余余额0.99亿元占比超19% 大元转债剩余余额1.68亿元占比超37% 药石转债剩余余额3.50亿元占比超30% [3] 操作机制与规则 - 可转债强制赎回触发条件:公司股票30个交易日内至少15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的130% [4] - 投资者可选择直接卖出可转债或转换为股票 转股后交易规则由T+0变为T+1 [4] - 可转债新规要求在最后交易日证券简称前增加"Z"标识以提示风险 [4] - 停止交易后仍有3个交易日可进行转股操作 [4]
最后一天!不及时操作或将亏损 强赎后如何操作?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00:07
核心事件概述 - 应急转债和游族转债将于8月22日迎来最后交易日 若未及时操作可能面临显著亏损 应急转债亏损超20% 游族转债亏损超37% [2][3] - 除上述转债外 宏丰转债 豪鹏转债 白电转债等6只转债也将在8月25日至28日陆续迎来最后交易日 [5] 转债具体操作安排 - 应急转债最后交易日为8月22日 最后转股日为8月27日 强制赎回价格为100.77元/张 转股价格为7.06元/股 [3] - 游族转债最后交易日为8月22日 最后转股日为8月27日 强制赎回价格为101.8575元/张 转股价格为10.10元/股 [4] - 截至8月21日收盘 应急转债价格126.099元/张 游族转债价格163.240元/张 若被强制赎回将分别产生20%和37%的亏损 [5] 未转股余额情况 - 应急转债未转股余额1.43亿元 占比超17% 游族转债未转股余额0.59亿元 占比超5% [5] - 其他6只转债未转股余额分别为:宏丰转债0.79亿元(占比超24%) 豪鹏转债1.83亿元(占比超16%) 白电转债0.80亿元(占比超9%) 隆华转债1.15亿元(占比超14%) 开能转债0.96亿元(占比超38%) 奇正转债1.90亿元(占比超23%) [5] 可转债强赎机制解读 - 可转债强制赎回触发条件:公司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的130% [7] - 投资者需在最后交易日前卖出或转股 否则将按面值加应计利息被强制赎回 可能面临较大损失 [7] - 操作方式包括直接卖出或转股 转股后交易规则从T+0变为T+1 [7] - 可转债新规新增最后交易日"Z"标识以提示风险 停止交易后仍有3个转股日可操作 [7]
可转债退出节奏加快强制赎回成为主流
上海证券报· 2025-08-17 17:59
可转债市场退出节奏加快 - 今年以来已有91只可转债公告退出 强赎数量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1] - 7月强赎可转债数量达到19只 为2021年以来单月第二高值 [2] - 75只可转债提前赎回 占比达到82.4% [2] 强制赎回成为主流退出方式 - 强赎条款设计倒逼投资者转股 表现为集中转股潮 [1] - 若正股在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日收盘价高于转股价130% 发行人即可启动强赎 [2] - 2025年上半年超过九成可转债通过转股实现退出 [3] 可转债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 可转债总存量6460.16亿元 较年初减少876.06亿元 [4] - 获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 上市委通过及交易所受理的可转债规模分别为80亿元 90亿元和228亿元 [4] - 年内仍有466亿元可转债即将到期 其中浦发转债余额高达360.05亿元 [4] 机构需求与市场博弈 - 混合一级债基 混合二级债基份额较年初累计增长13% 部分资金流向可转债市场 [4] - 可转债市场在存量趋紧格局下 价格和仓位博弈更加凸显 [5] - 可转债ETF规模屡创新高 成为市场核心推动力 [6] 短期市场表现与风险 - 可转债价格已回升至2020年以来高位 市场情绪积极 [6] - 部分次新券高估值受被动资金推动 抢筹现象阶段性突出 [6] - 若正股价格继续上涨10% 预计还有约300亿元可转债触发强赎 [4]
刷新纪录!近百只退出!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3:04
核心观点 - 可转债市场正经历由权益市场回暖驱动的强赎潮 导致存量规模显著缩水 市场供需格局重塑 估值有望维持高位 [1][5][8][10] 转债退出情况 - 截至8月5日 已有91只转债公告退出 超过2024年全年的88只 刷新年度历史纪录 [2] - 其中69只因触发强赎条款退出 强赎占比达75.82% 显著高于2024年的57.95% [3][5] - 退出方式包括强制赎回(69只)、债券到期(21只)、正股退市(1只) [3] 强赎机制及影响 - 强赎触发条件为正股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130% [5] - 对发行人而言 强赎促使债务转股权 减少财务成本和偿债压力 [5] - 对投资者形成双刃剑 可能因赎回价格低于市场价格面临损失 或失去未来股价上涨收益 [5][6] 市场规模变化 - 转债市场存量规模较年初减少808.64亿元 截至8月5日为6527.58亿元 [8] - 全年预计退出规模超1600亿元 新增供给仅约500亿元 净缩水约1000亿元 年末余额或跌破6000亿元 [8] - AAA级转债规模从2024年末2912.69亿元缩水至2307.81亿元 减少超600亿元 [8] - 银行转债余额从2023年近3000亿元峰值降至当前约1500亿元 市场占比由38.97%下滑至22.64% [9] 驱动因素分析 - 权益市场回暖带动正股价格普遍突破强赎阈值 [6] - 新发转债规模收缩导致存量品种稀缺性溢价显现 [6] - 低利率环境下固收资金加大配置力度 推升估值中枢 [6][7] - 货币政策回归中性 市场利率上行 发行人加速行权锁定低融资成本 [7] - 监管层优化再融资政策 鼓励股权融资 增强企业债转股动力 [7] 市场表现与估值展望 - 中证转债指数年内涨幅达12.85% 与万得全A指数涨幅相近 [10] - 供给端收缩明显而需求端保持韧性 支撑转债估值维持高位 [10] - 政策支撑和结构性轮动行情下 市场有望延续震荡上行 [10] - 转债指数具备天然长期上行特征 凸显"进可攻退可守"效应 [10] - 权益市场易上难下趋势不改 供弱需强双重支撑下上行态势延续 [11]
强制赎回频频“扫货” 可转债供不应求局面或持续加剧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23:19
可转债市场现状 - 年内已有71只可转债从交易所退市,其中51只因赎回退市 [1] - 可转债总存量规模下降805 64亿元至6530 58亿元 [1] 可转债市场供需分析 - 权益市场回暖叠加新增融资成本下行加速可转债强赎退市 [1] - 新上市资源有限导致可转债市场供不应求局面或持续加剧 [1]
最后一天!不及时操作或将亏损超36%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23:05
飞鹿转债相关要点 - 8月5日为飞鹿转债最后交易日 8月8日为最后转股日 未及时操作将按100 55元 张强制赎回 对比8月4日收盘价157 80元 张 潜在亏损超36% [2][5][8] - 截至8月4日飞鹿转债未交易或转股余额达0 55亿元 占比超31% [8] - 飞鹿转债8月4日交易数据:开盘价157 800元 最高164 610元 最低151 176元 总成交金额39 1万手 量比1 93 [3] 其他即将到期转债要点 - 联得转债最后交易日为8月6日 最后转股日8月11日 强赎价101 70元 张 未转股余额0 74亿元 占比超35% [10][24] - 永安转债最后交易日8月6日 最后转股日8月11日 强赎价101 4301元 张 转股价14 22元 股 未转股余额1 04亿元 占比11% [14][24] - 齐鲁转债最后交易日8月8日 最后转股日8月13日 强赎价100 7068元 张 未转股余额10 36亿元 占比12% [19][24] - 楚江转债最后交易日8月11日 最后转股日8月14日 强赎价100 389元 张 未转股余额2 78亿元 占比15% [19][24] 可转债强赎机制要点 - 强赎触发条件:正股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130% [26] - 投资者应对措施:最后交易日前卖出或转股 转股后股票适用T+1交易规则 [26] - 新规要求最后交易日证券简称前加"Z"标识 停止交易后仍有3个转股日 [26]
触发可转债强赎条款 缓解资本补充压力
金融时报· 2025-07-11 01:41
齐鲁银行可转债强制赎回 - 齐鲁银行决定行使"齐鲁转债"提前赎回权 按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价格全部赎回 [1] - 触发原因为股价持续向好 2024年累计涨幅近70% 收盘价稳定在6 50元/股以上 [1] - 6月3日至7月4日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的130% [1] 银行可转债强制赎回现象 - 杭州银行"杭银转债"因股价连续15日突破转股价130%阈值 7月7日摘牌 [2] - 南京银行"南银转债"因股价连续15日高于转股价130% 7月18日摘牌 [2] - 苏州银行 成都银行可转债年内已触发强制赎回 常熟银行 重庆银行转债价格接近赎回线 [2] 银行板块表现与转债条款 - 2024年申万银行指数涨幅17 77% 行业排名第二 [3] - 杭州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 07% 南京银行增长9 05% [3] - 银行分红方案落地后转股价格下调 增强强制赎回预期 [3] 资本补充机制 - 强制赎回推动投资者转股 有效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 [4] - 杭州银行预计可转债转股将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0 8个百分点 [5] - 中小银行通过定向增发 二级资本债 永续债等方式补充资本 上半年发行1545 6亿元"二永债" [6] 市场影响与策略 - 强制赎回缓解银行还本付息压力 高效补充资本 [1] - 银行转债市场供需变化推高估值 新发转债减少 存续规模快速下降 [3] - 投资者需关注正股走势及赎回条款 及时转股或卖出避免损失 [6]
最后一天!不操作,最高将亏近50%
证券时报· 2025-07-09 14:26
转债强赎事件频发 - 7月10日至7月31日将有9只转债迎来赎回登记日,包括金丹转债、天阳转债等 [1] - 7月10日收盘后金丹转债、天阳转债将被强制赎回,未及时操作将面临较大亏损 [1] - 南银转债、华锋转债、冠盛转债等也将陆续退出转债市场 [4] 天阳转债案例 - 天阳转债价格为197.478元/张,强制赎回价为100.24元/张,未转股将亏损49.24% [2][3] - 天阳科技因股价连续15个交易日不低于转股价的130%触发赎回条款 [2] - 截至7月8日天阳转债未转股余额为278.63万元(约2.79万张) [3] - 转股需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不符合适当性要求者无法转股 [3] 冠盛转债案例 - 冠盛转债7月9日收盘价为219.449元/张,未及时操作可能亏损超50% [4] - 7月23日为最后交易日,7月28日为最后转股日 [4] 可转债强赎机制 - 强赎触发条件: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的130% [4] - 投资者需在期限内卖出或转股,否则将按略高于面值的价格被赎回 [4] 投资者操作建议 - 直接卖出可转债(T+0交易)或转股(转股后变为T+1交易) [5] - 可转债新规新增"Z"标识提示最后交易日,停止交易后仍有3个转股日 [6]
侃股:强制赎回可转债是双赢
北京商报· 2025-05-14 09:46
可转债作为一种兼具债券与股票属性的金融工具,其发行上市的核心目的之一便是引导投资者转股成为 股东。这种巧妙的设计,为市场各方搭建了一座互利共赢的桥梁。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可转债为他们提 供了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选择。在市场行情向好时,可转债的转股价值凸显,投资者可以通过转 股分享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带来的红利,实现资产的增值。 而当市场波动、股价低迷时,可转债的债券属性又能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利息收益和本金保障,降低投 资风险。近期可转债强制赎回比例的回升,正是投资者在可转债投资中获利的直观体现。众多投资者凭 借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和对可转债规则的深入理解,在合适的时机选择转股,成功将手中的债券转化 为上市公司的股票,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这种盈利不仅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也吸引了更多资金流入 可转债市场,进一步活跃了市场交易。 有数据显示,近期可转债通过强制赎回退出的比例重新回到70%附近,这说明投资者在可转债上赚到了 钱,同时上市公司也获得了融资,这是双赢的结果。 随着投资者纷纷转股,上市公司不仅成功完成了融资目标,还优化了资本结构,增强了自身的资本实力 和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投资者转股成为股东后,与上市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