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式脂肪酸
icon
搜索文档
明明已经很瘦了,怎么体检胆固醇超标啊?难道真是鸡蛋吃多了?
央视新闻· 2025-09-14 10:10
胆固醇基本概念 - 胆固醇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是血脂的关键组成部分,参与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维生素D及构成细胞膜 [3] - 人体胆固醇30%来自膳食摄入(如动物内脏、蛋黄、奶油及肉类),70%由肝脏内源性合成,每日合成量约1g [3] - 胆固醇升高受内因(遗传因素、肝胆疾病)和外因(肥胖、吸烟饮酒、高脂饮食)共同影响 [4] 胆固醇分类与健康影响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好胆固醇",可主动搬运血液多余胆固醇至肝脏分解排出,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5]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坏胆固醇",易在血管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引发冠心病、脑卒中、心梗、脑梗及猝死 [6] - 坏胆固醇偏高还可能引起高血压、认知障碍、免疫力下降、胆结石及胆囊炎症 [6] 胆固醇诊断标准 - 胆固醇健康评估需综合血脂多项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单一指标判定 [6] - 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因人群差异不同:健康人群不超过3.4mmol/L,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超过1.4mmol/L需治疗 [7] - 胆固醇数值随年龄增长上升,男性风险普遍高于女性,女性停经后风险显著增加 [7] 饮食调控策略 - 推荐高胆固醇人群增加全谷物(如燕麦、糙米)摄入,其膳食纤维有助于胆固醇代谢和吸收,并增强饱腹感辅助减重 [10] - 需摄入优质脂肪(如坚果、鱼虾),避免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肥肉、加工肉制品)及反式脂肪酸(油炸食品、植物奶油) [12][13][14] - 无需完全素食,合理摄入肉类可提供必需蛋白质、脂肪及营养成分,长期纯素食健康风险不亚于高胆固醇 [11] 鸡蛋摄入指南 - 蛋黄含胆固醇约200mg/个,但同时含卵磷脂可调节胆固醇水平,普通人群摄入不会显著升高血清胆固醇或心血管风险 [16] - 高脂血症患者建议每日胆固醇摄入控制在300mg以内,每日食用一个鸡蛋符合安全标准 [17] - 约70%人群对膳食胆固醇不敏感,多食鸡蛋无显著影响;敏感人群或基础胆固醇超标者需控制摄入量 [18][19] 运动干预方案 - 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游泳),总量达150分钟 [23] - 结合力量训练(哑铃、弹力带等)每周2-3次,可提升肌肉量、胰岛素敏感性及减少腹部脂肪堆积 [23] - 辅助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亦有助血脂控制,需结合饮食与医疗手段综合管理 [23] 药物治疗选项 - 常用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辛伐他汀等)、贝特类、烟酸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及PCSK9抑制剂 [24] - 他汀类药物建议夜间服用以匹配胆固醇合成高峰,需固定时间服药以保证疗效 [25] - 用药期间需监测肌肉疼痛、无力等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肌酸激酶及肝功能(初期频繁,稳定后6-12个月/次) [25] - 服药期间避免大量摄入西柚汁或葡萄柚类食物,以防药物相互作用 [26]
合理膳食、看好食品成分表 几步教你远离反式脂肪酸威胁
央视新闻· 2025-09-14 09:24
反式脂肪酸定义与来源 - 反式脂肪酸是指碳链上含有一个或多个非共轭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 [3] - 加工来源包括植物油部分氢化、高温精炼脱臭及长时间高温煎炸过程 [3] - 天然来源存在于反刍动物(牛、羊、骆驼)的肉和乳制品中 [3] 健康影响与摄入标准 - 过量摄入可升高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5]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不超过膳食总能量1%(约2.2克) [5] 行业监管与现状 - 中国强制要求预包装食品在营养成分表中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 [6] - 当含量低于0.3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时可声称"不含反式脂肪酸" [6] - 目前人造奶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产品基本不再使用部分氢化油脂 [6] - 精炼植物油反式脂肪酸含量极低 摄入供能比已低于膳食总能量1% [6] 乳制品与茶饮行业情况 - 液态乳和发酵乳含极微量天然反式脂肪酸 [7] - 添加乳制品的茶饮产品可能检测出微量反式脂肪酸但含量极低 [7] - 天然来源反式脂肪酸结构与加工来源不同 少量摄入无健康风险 [7] 消费者指导建议 - 控制每日烹调用油量在25-30克 避免使用反复加热的油 [8] - 购买预包装食品时需查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8] - 选择未标示反式脂肪酸或含量低的食品 [8] - 购买现制奶茶应选择证照齐全、操作规范的商家 [9] 营养成分表示例 - 某预包装食品每100克含能量1887千焦(NRV%22%)蛋白质3.0克(NRV%5%)脂肪12.9克(NRV%22%) [11] - 反式脂肪酸标注为0克 碳水化合物79.9克(NRV%27%)钠104毫克(NRV%5%) [11]
喜茶称反式脂肪酸含量符合国标 被质疑不官方渠道发声
中国经济网· 2025-08-29 07:12
核心观点 - 网易财经对喜茶产品提出质疑 包括反式脂肪酸来源 检测报告披露和官方声明渠道等问题 并指出其产品在钠和反式脂肪酸含量上显著高于同行[1] - 喜茶回应称产品中反式脂肪酸为天然来源 含量符合国家标准“0反式脂肪酸”声称要求[2] - 国家标准对反式脂肪酸 胆固醇和钠的标签声称有明确规定 同时提示每日摄入限量[3][4][5][6] 产品检测结果 - 喜茶烤黑糖波波牛乳茶钠含量达942mg/kg 超出其他7款产品平均值5.2倍[1] - 喜茶产品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113g/100g 在8款奶茶中居首[1] - 喜茶产品胆固醇含量为12.1mg/100g 显著高于其他产品[1] 公司回应与依据 - 公司引用国家风险评估报告 称乳制品中天然反式脂肪酸平均含量为0.83g/100g[2] - 强调产品反式脂肪酸含量0.113g/100g符合国家标准“0反式脂肪酸”(≤0.3g/100g)要求[2] - 截至发稿时未对网易财经提出的新问题作出回复[3] 国家标准规定 - 反式脂肪酸≤0.3g/100g可声称“无或不含反式脂肪酸”[3] - 胆固醇≤0.5mg/100g可声称“无或不含胆固醇” ≤20mg/100g可声称“低胆固醇”[3] - 钠含量≤120mg/100g可声称“低钠”[4][5] - 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不超过2.2g 胆固醇不超过300mg 食盐不超过6g[6] 公司背景信息 - 运营主体为深圳美西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6] - 母公司为喜茶(深圳)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213000万人民币[6] - 公司成立于2016年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6]
喜茶回应被测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是因添加更多真奶 天然乳制品也有反式脂肪酸吗
扬子晚报网· 2025-08-28 12:34
事件概述 - 网易财经测评显示喜茶、奈雪的茶、爷爷不泡茶、茉莉奶白等现制茶饮品牌产品含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 其中喜茶"烤黑糖波波牛乳茶"反式脂肪酸含量达0.113g/100g 为被测产品中最高 [1][3] - 喜茶声明称反式脂肪酸含量高证明其使用最多真奶原料 该回应引发网友对乳制品天然含反式脂肪酸的讨论 [1][3] 反式脂肪酸特性 - 天然乳及乳制品本身含反式脂肪酸 主要来源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肉、脂肪及乳制品 液态乳和发酵乳含量低于0.08g/100g 而天然/人工奶油和黄油平均含量超2g/100g [3][4] - 根据国家标准GB28050-2011 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可标注为"无或不含" 喜茶被测产品含量0.113g/100g符合标准 [4][5] 健康影响与监管 - 反式脂肪酸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可能提高低密度脂蛋白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日摄入量不超过2克 [3][6] - 上海2024年率先实施现制饮料营养分级制度 按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及非糖甜味剂含量将产品分为A-D级 [6] 行业健康化趋势 - 现制茶饮行业响应健康需求 除反式脂肪酸外 脂肪、热量和糖分构成主要健康威胁 含奶精奶茶含人工反式脂肪酸 常用小料(珍珠、芋泥、布丁)增加热量 [7] - 即便标注"不另外加糖"的奶茶 含糖量仍可能超15克 长期过量摄入易导致营养过剩、肥胖及加速细胞老化 [7]
喜茶、霸王茶姬们陷反式脂肪酸争议,企业回应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7 13:46
反式脂肪酸事件核心观点 - 媒体报道多家茶饮品牌产品检出反式脂肪酸 但企业回应称内容误导消费者且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2] - 反式脂肪酸存在天然来源(如真奶)与加工来源之分 使用真奶原料可能导致微量天然反式脂肪酸检出 [2][3][6] -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g/100g可标注"0反式脂肪酸" 涉事产品检测值均远低于此限值 [4][5] 企业回应与产品情况 - 喜茶表示媒体报道严重误导消费者 原料品控严格并使用悦鲜活牛奶 [2] - 霸王茶姬同样否认报道内容 称产品符合标准 [2] - 奈雪回应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且原料把关严格 [2] - 喜茶烤黑糖波波牛乳茶检测出反式脂肪酸0.113g/100g 霸王茶姬伯牙绝弦检测值为0.0133g/100g 均低于0.3g/100g国家标准 [4] 反式脂肪酸来源与标准 - 反式脂肪酸分为天然来源(如乳制品平均含量0.83g/100g)和工业加工来源 [2][3] - 天然反式脂肪酸存在于反刍动物肉、脂肪及乳制品中 是微生物转化不饱和脂肪酸的中间产物 [2] - 烹饪加工过程中高温煎炸会导致顺式脂肪酸转变为反式脂肪酸 [2] - 预包装食品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可标注"不含反式脂肪酸" [4][5] - 中国居民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建议不超过2克 过量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 [5] 行业专家观点 - 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指出 使用真牛奶或轻奶油的产品可能因天然反式脂肪被检出 而使用植脂末/厚乳的产品反不易检出 [6] -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真奶原料中的微量反式脂肪酸与氢化植物油带来的健康影响不同 [7] - 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推动行业规范化 上海2024年率先实施现制饮料营养分级制度(A-D级) [7] 行业规范趋势 - 茶饮行业逐步规范 上海成为全国首个对现制饮料增加营养选择标识的城市 [7] - 饮料分级依据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及非糖甜味剂含量综合评定 [7]
喜茶、霸王茶姬们陷反式脂肪酸争议,企业回应:符合国家标准
第一财经· 2025-08-27 11:47
反式脂肪酸来源与性质 -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分为自然来源和工业加工来源 天然反式脂肪酸存在于反刍动物肉、脂肪及乳制品中 是微生物转化不饱和脂肪酸的中间产物[1] - 乳及乳制品中天然反式脂肪酸平均含量为0.83克/100克 烹饪加工过程中高温煎炸也会产生反式脂肪酸[1][2] - 使用真奶原料的茶饮产品可能因天然成分检出微量反式脂肪酸 与工业加工来源的健康影响存在差异[1][8] 茶饮行业检测数据与标准 - 国家预包装食品标准规定"0反式脂肪酸"含量需低于0.3克/100克 霸王茶姬伯牙绝弦检测值为0.0133克/100克 喜茶烤黑糖波波牛乳茶为0.113克/100克[3] - 当反式脂肪酸含量≤0.3克/100克或100毫升时 可标注为"无或不含反式脂肪酸"[3] - 媒体测评称多家茶饮品牌检出反式脂肪酸 但喜茶 霸王茶姬回应称内容误导消费者 奈雪强调原料符合国家标准并使用悦鲜活牛奶[1] 健康建议与行业趋势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克 过量摄入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3] - 上海率先实施现制饮料营养选择标识制度 根据非乳源性糖 饱和脂肪 反式脂肪含量对饮料进行A-D分级[8] - 茶饮行业逐步规范化 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 使用真奶原料可能因天然成分检出微量反式脂肪酸 但需与工业来源区分评估[8]
宣称0反式脂肪酸,多款茶饮被检出反式脂肪酸!企业回应了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08:33
反式脂肪酸检测结果 - 网易财经测评显示喜茶、奈雪、茉莉奶白、霸王茶姬、爷爷不泡茶5个品牌饮品检出微量反式脂肪酸,含量范围0.0117g/100g至0.113g/100g [2] - 喜茶烤黑糖波波牛乳茶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达0.113g/100g,霸王茶姬伯牙绝弦为0.0133g/100g,奈雪金色山脉珍珠奶茶为0.0144g/100g [2] - 蜜雪冰城、沪上阿姨、茶百道3个品牌未检出反式脂肪酸 [2] 品牌宣传合规性 - 喜茶与霸王茶姬宣称"0反式脂肪酸"但被检出微量成分,企业回应称含量均低于0.3g/100g国家标准,符合GB28050-2011声称要求 [1][6] - 奈雪产品宣称"0香精0奶精0色素0防腐剂",未直接宣称"0反式脂肪酸" [2] - 现制现售类食品暂无强制性标签标识规定 [6] 钠含量检测数据 - 喜茶烤黑糖波波牛乳茶钠含量达942mg/kg,为8款样品中最高值 [3] - 茶百道芋圆奶茶钠含量最低为109mg/kg,其余品牌钠含量介于160-255mg/kg [3] - 按WHO建议每日钠摄入<2克标准,成人每日饮用喜茶该产品不应超过4.25杯(500ml/杯) [3] 含糖量测评结果 - 蜜雪冰城珍珠奶茶含糖量最高达7.7g/100g,茶百道芋圆奶茶最低为3.0g/100g [4] - 其他品牌含糖量介于3.7g/100g至6.4g/100g [4] - 依据膳食指南每日糖摄入<25g建议,成人每日饮用蜜雪冰城该产品不宜超过1杯(500ml) [5] 反式脂肪酸来源说明 - 企业均解释检出成分为乳制品天然反式脂肪酸,非工业添加 [1][8] - 天然反式脂肪酸来源于乳制品,液态乳平均含量低于0.08g/100g,奶油黄油达2.53g/100g [8] - 喜茶称其产品使用真奶导致检测出微量天然反式脂肪酸,强调全线产品0工业添加 [10]
新茶饮检测引热议,五问新茶饮中的反式脂肪酸
新京报· 2025-08-26 05:18
反式脂肪酸来源与性质 - 反式脂肪酸天然存在于牛羊肉、乳及乳制品中,天然食物总脂肪含量通常为2%-5% [2] - 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氢化植物油,常见于奶油类、煎炸类、烘烤类食品 [2] - 乳及乳制品中天然反式脂肪酸平均含量为0.83g/100g,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 新茶饮产品检测数据 - 喜茶烤黑糖波波牛乳茶反式脂肪酸检出值0.113g/100g,奈雪金色山脉珍珠奶茶0.0144g/100g [4] - 爷爷不泡茶空山栀子检出值0.0117g/100g,霸王茶姬伯牙绝弦0.0133g/100g [4] - 茉莉奶白栀子奶白检出值0.0129g/100g,全部低于国家标准0.3g/100g的"0反式脂肪酸"声称要求 [4] 植脂末技术发展现状 - 现代植脂末生产技术已实现"0反式脂肪酸",佳禾食品2022年底含人工反式脂肪产品全面清零 [10] - 植脂末行业通过非氢化工艺使反式脂肪大幅下降,现行行业标准QB/T 4791-2015正在修订 [8][11] - 新修订标准将提高过氧化值指标,增加酸价指标要求,并对反式脂肪酸进行分级 [11] 行业认知与消费者误解 - 2022年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消费者常将新茶饮与植脂末、反式脂肪酸、致癌直接等同 [9] - 乳业专家指出真奶原料中微量反式脂肪酸为天然来源,与氢化植物油产生的健康影响不同 [3] - 加工食品占城市居民反式脂肪酸摄入量71.2%,其中植物油贡献率49.8%,糕点饼干等贡献率不足10% [4] 企业回应与原料使用 - 喜茶声明全线产品符合0奶精、0香精、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0反式脂肪酸要求 [2] - 食品专家强调不应以"检出反式脂肪酸"误导公众,天然乳制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健康风险很低 [3] - 植脂末作为法规允许的食品原料,主要功能是替代奶粉降低成本并提升产品风味 [8]
被质疑产品含反式脂肪酸 多家奶茶品牌回应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14:30
媒体报道事件 - 8月25日媒体测评显示喜茶烤黑糖波波牛乳茶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113g/100g 奈雪、茉莉奶白、霸王茶姬、爷爷不泡茶同被检测[1] - 喜茶与霸王茶姬回应称产品符合国家标准"0反式脂肪酸"要求(标准为低于0.3g/100g) 奈雪与爷爷不泡茶未回应[1] - 喜茶解释检测出微量反式脂肪酸因使用真奶原料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原奶本身含天然反式脂肪酸[1] 反式脂肪酸来源与标准 - 国家标准GB28050-2011规定"无或不含反式脂肪酸"为含量≤0.3g/100g 同时定义低饱和脂肪需≤1.5g/100g固体[1] - 天然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于乳制品 液态乳和发酵乳含量低于0.08g/100g 而奶油/黄油含量超2g/100g[2]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反式脂肪摄入不超过总能量1% 即每日限2.2克(以2000卡路里饮食计)[3] 行业影响与认知 - 食品工程博士指出使用真牛奶/轻奶油可能检出天然反式脂肪酸 而植脂末/奶茶基底乳反而可能未检出[1] - 2011年评估显示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健康风险很低 但需加强加工食品含量控制以保护消费者健康[2] - 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增高血液胆固醇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需控制摄入量[2]
信息服务台
人民日报· 2025-08-22 22:14
冷冻饮品行业标准与营养特性 - 冷冻饮品包括冰淇淋、雪糕和冰棍三类 国家标准要求冰淇淋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2%且脂肪含量不低于5% 雪糕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4%且脂肪含量不低于1% 冰淇淋和雪糕营养价值高于冰棍[1] 冷冻饮品选购注意事项 - 需关注反式脂肪酸含量 配料中含人造奶油、代可可脂或植脂末表明添加氢化植物油 不完全氢化会产生代谢时间更久的反式脂肪酸[2] - 销售陈列柜温度需低于零下15摄氏度 避免微生物繁殖风险 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漏气 禁止购买反复融冻导致变形或夹心外流的产品[2] - 可选择添加胡萝卜素或姜黄素等植物提取天然色素的产品 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可安全食用[1] 产品储存与质量管控 - 低温储存是保障冷冻饮品质量的核心要素 温度控制不当可能导致产品变质及食品安全隐患[2] - 包装完整性是消费者现场鉴别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破损产品存在污染风险[2]